2018北京市第三十一中学高一(上)期中语文测试题试卷

上传人:青山 文档编号:1542258 上传时间:2019-10-2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北京市第三十一中学高一(上)期中语文测试题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8北京市第三十一中学高一(上)期中语文测试题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8北京市第三十一中学高一(上)期中语文测试题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北京市第三十一中学高一(上)期中语 文2018.11班级 姓名 学号 成绩(考试时间150分钟)A卷(共50分)一、语文基础知识(本大题共13小题,每题3分,39分。)1、下列各组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迄今(q) 连累(li) 混沌(hn) 颤动(zhn)B.酩酊(dng) 拮据(j) 侥幸(jio) 誊写(tng)C.勾当(gu) 横暴(hng) 颠簸(b) 欹侧(q)D.湍急(tun) 字帖(ti) 瘦削(xio) 盗跖(zh)2、下列各组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押解(ji) 绿林(l) 船舷(xin) 拙于言辞(zhu)B.一怔(zhng) 寒伧(chen) 间或(jin) 炮制(po)C.髭须(z) 忖量(cn) 沏茶(q) 乘凉(chng)D.踌躇 (ch) 小觑(q) 唱喏(r) 一簇(c)3、选出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陪嫁 丰韵 娇媚 粗陋 B.锁碎 宽敞 惊惶 惟幕C.镯子 犹豫 雍荣 迎讶 D.劳骚 摇曳 管待 随既4、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粉沫 轩昂 俯瞰 鳞次秩比B. 作揖 停泊 账薄 迫不急待C. 筹集 臃肿 倨傲 川流不息D. 拜谒 惆怅 暄闹 闻名暇迩5、选择词语填空,最恰当的一组是( )她脱下披在肩膀上的衣服,站在镜子前边,为的是趁这荣耀的打扮还在身上,再( )一下自己。月月都得来还一批旧债,借一些新债,这样来( )清偿的时日。王淡人的医室里挂着郑板桥的一副对子,这点( )的风雅,和一个不求闻达的寒士是非常相称的。A端详 延续 淡薄 B端详 延缓 淡泊C查看 延续 淡薄 D查看 延缓 淡泊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难道我们中国队与韩国队相比就那么糟糕吗?我想未必,中国足球现在大可不必自惭形秽。B.听了他的话,大个子和小个子面面相觑,不知怎么办才好。C.我并不是想在这里玩弄标新立异之说,我说的是我的实际感受。D.科研人员用尽心思,矫揉造作,这才有了神舟飞船的成功飞行。7、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自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约三千年的历史,作者是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B.勾践是春秋时期越国国君,他复仇雪耻的艰难经历记载于国语越语,“卧薪尝胆”这个成语就源于他的这一段经历。C.莫泊桑是19世纪英国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短篇小说羊脂球的发表,使他一鸣惊人,由此登上世界文坛。D.断魂枪作者老舍,现代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 ,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话剧茶馆。8、 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去民之所恶 去:去除 B. 吊有忧,贺有喜 吊:慰问C. 解姊子负解之势 负:依靠 D. 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 知:知晓9、选出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 将免者以告 B. 三年释其政C. 解家贫,不中訾 D. 临晋籍少公素不知解10、选出下列加点词语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 然谋臣与爪牙之士 B. 女子十七不嫁,其父母有罪C. 诸公以故严重之 D. 其余庸人不可胜言。11、下列各组句子中都运用了使动用法的一项是( )A. 三年释其政 B. 非其身之所种则不食 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 遂去其贼C. 所藏活豪士以百数 D. 籍少公已出解 夫差耻吾君于诸侯之国 专趋人之急1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四方之民归之,若水之归下也 古之贤君,不患其众之不足也B. 执其手而与之谋 虽为侠而逡逡有退让君子之风C. 非其夫人之所织不衣 其有敢不尽力者乎?D. 所藏活豪士以百数将帅二三子夫妇以蕃13、下列各句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郭解,轵人也。A. 人又杀之阙下 B. 何后之有?C. 乃号令于三军曰 D. 非二三子之罪2、 阅读下列节选的课内文段,选择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4分)(一)每天,金大力都是头一个来,比别人要早半小时。来了,把孩子们搬下来搭桥、搭鸡窝玩的砖头捡回砖堆上去,把碍手碍脚的棍棍棒棒归置归置,清除“脚手”板子上昨天滴下的灰泥,把“脚手”往上提一提,捆“脚手”的麻绳紧一紧,扫扫地,然后,挑了两担水来,用铁锹抓钩和青灰,石灰里兑了锅烟;和黄泥。灰泥和好,伙计们也就来上工了。他是个瓦匠,上工时照例也在腰带里掖一把瓦刀,手里提着一个抿子。可是他的瓦刀抿子几乎随时都是干的。他一天使的家伙就是铁锹抓钩,他老是在和灰、和泥。他只能干这种小工活,也就甘心干小工活。他从来不想去露一手,去逞能卖嘴,指手画脚。到了半前晌和半后晌,伙计们照例要下来歇一会,金大力看着太阳,提起两把极大的紫砂壶就走。在壶里撮了两大把茶叶梗子,到他自己家的茶水炉上,灌了两壶水,把茶水筛在大碗里,就抬头叫嚷:“哎,下来喝茶!”傍晚收工时,他总是最后一个走。他要各处看看,看看今天的进度、质量(他的手艺不高,这些都还是会看的),也看看有没有留下火星(木匠熬胶要点火,瓦匠里有抽烟的)。然后,解下腰带,从头到脚,抽打一遍。走到主人家窗下,扬声告别:“明儿见啦!晚上你们照看着点!”“好来,我们会照看。明儿见,金师傅!”(故乡人)14、对文段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 )(2分)A. 处表明金大力勤劳,当瓦匠头儿富有责任心。B. 处表明金大力瓦匠手艺不精,很少用得上抿子。C. 处表明金大力人如其名,力气大,善于提水。D. 处表明金大力结束一天的工作后整洁又利索。(二)米洛斯的维纳斯虽然失去了两条大理石雕刻成的美丽臂膊,却出乎意料地获得了一种不可思议的抽象的艺术效果,向人们暗示着可能存在的无数双秀美的玉臂。尽管这艺术效果一半是由偶然所产生,然而这却是向着无比神妙的整体美的奋然一跃呀!人们只要一度被这神秘气氛所迷,必将暗自畏惧两条一览无遗的胳膊会重新出现在这座雕像上。哪怕那是两条如何令人销魂勾魄的玉臂!(米洛斯的维纳斯)15、对文段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 )(2分)A. 米洛斯的维纳斯若没有失去两条大理石臂膊,就不会高雅美丽。B. 失去一双臂膊为维纳斯赋予了存在无数双秀美玉臂的可能性。C. 维纳斯失去玉臂是由于偶然,但这偶然却使她获得了整体美感。D. 当人们已被断臂维纳斯感动,再为她复原手臂将是不可接受的。三、默写(共7分,每句1分)16、春如旧,人空瘦, 。 ,池鱼思故渊。 ,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大漠风尘日色昏, 。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满地黄花堆积, ,如今有谁堪摘。 ,渚清沙白鸟飞回.B卷(共50分)四、课外阅读(共5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722题。(每小题3分,共18分)邑有王生,少慕道,闻崂山多仙人,负笈往游。登一顶,有观宇,甚幽。一道士坐蒲团上,素发垂领,而神光爽迈。叩而与语,理甚玄妙。请师之,道士曰:“恐娇惰不能作苦。”答言:“能之。”其门人甚众,薄暮毕集,王俱与稽首,遂留观中。凌晨,道士呼王去,授以斧,使随众采樵。王谨受教。过月余,手足重茧,不堪其苦,阴有归志。 一夕归,见二人与师共酌,日已暮,尚无灯烛。师乃剪纸如镜粘壁间,俄顷月明辉室,光鉴毫芒。诸门人环听奔走。一客曰:“良宵胜乐,不可不同。”乃于案上取酒壶分赉诸徒,且嘱尽醉。王自思:七八人,壶酒何能遍给?遂各觅盅盂,竞饮先釂,惟恐樽尽,而往复挹注,竟不少减。心奇之。俄一客曰:“蒙赐月明之照,乃尔寂饮,何不呼嫦娥来?”乃以箸掷月中。见一美人自光中出,初不盈尺,至地遂与人等。纤腰秀项,翩翩作“霓裳舞”。已而歌曰:“仙仙乎,而还乎?而幽我于广寒乎!”其声清越,烈如箫管。歌毕,盘旋而起,跃登几上,惊顾之间,已复为箸。三人大笑。王窃欣慕,归念遂息。 又一月,苦不可忍,而道士并不传教一术。心不能待,辞曰:“弟子数百里受业仙师,纵不能得长生术,或小有传习,亦可慰求教之心。今阅两三月,不过早樵而暮归。弟子在家,未谙此苦。”道士笑曰:“吾固谓不能作苦,今果然。明早当遣汝行。”王曰:“弟子操作多日,师略授小技,此来为不负也。”道士问:“何术之求?”王曰:“每见师行处,墙壁所不能隔,但得此法足矣。”道士笑而允之。乃传一诀,令自咒毕,呼曰:“入之!”王面墙不敢入。又曰:“试入之。”王果从容入,及墙而阻。道士曰:“俯首辄入,勿逡巡!”王果去墙数步奔而入,及墙,虚若无物,回视,果在墙外矣。大喜,入谢。道士曰:“归宜洁持,否则不验。” 遂助资遣归。 抵家,自诩遇仙,坚壁所不能阻,妻不信。王效其作为,去墙数尺,奔而入;头触硬壁,蓦然而踣。妻扶视之,额上坟起如巨卵焉。妻揶揄之。王渐忿,骂老道士之无良而已。 (聊斋志异崂山道士)17、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自诩遇仙 诩:夸耀,炫耀 B.阴有归志 阴:暗地里C今阅两三月,不过早樵而暮归 阅:看 D.心奇之 奇:感到惊奇18、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授以斧 乃以箸掷月中 B.何术之求 而患其志行之少耻也 C.及墙而阻 子而思报父母之仇D.乃尔寂饮 无乃后乎19、下列各句括号中是补出的文字,补出后句子意思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 )A.使(王生)随众采樵 B.(道士)乃以箸掷月中C.(众人) 心奇之 D.弟子数百里受业(于)仙师20、对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组是( )A.过月余,手足重茧一个多月过去,王七的手脚上磨出了层层老茧B.歌毕,盘旋而起,跃登几上 一曲歌舞完,女子盘旋凌空而起,竟跳上了桌子C.吾固谓不能作苦,今果然 我本来就说你不能吃苦,现在果然如此D.王效其作为,去墙数尺,奔而入 王七仿照道士的做法,跑向几尺外的墙壁,冲进去21、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道士法术高超,可“以箸”化为天上的嫦娥来歌舞助兴,令众人惊叹不已。B.王生拜师最初不堪其苦,后看到道士神奇的法术,于是留下来继续学习。C.王生生性娇惰,最后还是无法忍受学道之苦,向道士学习了穿墙术之后归家。D.道士并没有把真正的口诀教给王生,导致他回家后穿墙不成功。22、用“/”线给下面文言语段断句。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二)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回答问题。(7分)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 李益 微风惊暮坐,临牖思悠哉。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 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何当一入幌,为拂绿琴埃。注:苗发、司空曙,俱为作者友人。 绿琴,汉司马相如有绿绮琴,故后世称琴为绿琴。23、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或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借风以寄思情是一种比兴手法,风是激发诗人思绪的触媒。B.“开门复动竹”是诗人的幻觉,是“临牖思悠然”的结果。C.以露滴润泽绿苔的清幽环境,渲染诗人内心的寂寞和思念。D.诗人的内心活动,刻画得十分细微:由惊而思,由思而疑。24、“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渲染了什么氛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4分) (三)阅读文章,完成25-29题(共18分)迷 失头发稀少,却梳得纹丝不乱,抹了发蜡后飘出的是雪花膏的香味,两个肿眼泡像熟透了的柿子,短袖衬衫扎在藏青色的长裤里,那只仿猪皮的人造革包仿佛不肯松手似的握得好紧,不晓得里面装了些什么。这是“丁老七”给我的第一印象。他也就五十岁出头的年纪,乍看上去,一副基层领导的派头。我是在陶瓷厂的包装车间见到他的,此时,刚打响上班铃。许多先他进厂的老同事都跟他打招呼:“丁老七,眼睛都睁不开啦!”而其他人则称他为“老七师傅”,或叫他“丁师傅”。然后,大家叽叽喳喳,说东讲西,一天的工作就宣告开始了。“丁老七”方才还在挤眉弄眼和大家开玩笑,转眼间,像变魔术一般,就换上了白色围裙,坐上了绞草凳。我注意到,他的那双手与众不同,巴掌极宽大,像蒲扇,如胡萝卜样粗的手指已经变了形,想来定与职业有关。他绞草动作之熟、速度之快,令我目不暇接。按镇上民间的叫法,陶瓷包装称之为“绞草”。几乎所有瓷器都是用稻草来包装的,故在每年的秋收后,便可见到远乡四邻的农民一车车将禾秆运到镇上来卖钱。通常绞草的程序并不复杂,以包碗为例:十只为一摞,先做草把子,把碗理整齐置于草把子上,用草结两头扎紧,再用禾秆卷筒,又扎一次较宽的草结,起到美化效果,最后用篾打几道箍,别上写有品名等级的标识,便算完了。手艺好的师傅绞的草,无论怎么扔都不散,就是从二层楼高丢下去,里面的瓷器也准保不会破损,简直是不可思议的神。一直以来,绞草师傅是受人尊重的,颇有几分威风。更何况,彼等前辈里还出了个在镇上赫赫有名的郑子木,此公在清嘉庆年间为争取绞草工人的生存待遇,视死如归地穿戴起衙门大堂上烧得通红的铁靴铁帽,用生命换来罢工胜利,也为这个行业刷了金。从那以后,全镇的绞草工人都系一条白围裙,以示永久的祭奠。车间主任对我说,“丁老七”是包装界响当当的一号人物,早在六十年代技术等级评定时,最高级为八级,他就评上了七级半。于是,大家都不叫他的大名,直接就叫他“丁老七”了。他的徒子徒孙加起来数都数不清。逢年过节,照行规,徒弟们都会买些烟酒糕点上门去孝敬自己的师父。尤其是在过年时,徒弟们前脚跟后脚地去拜年,他老婆酒糟冲鸡蛋都忙不过来。在那个漫长的夏天,作为厂团委的挂点单位,我天天都去包装车间,一来二去,我与“丁老七”混得滚熟,中午吃饭就端碗过去陪他闲扯。直到那时候,我才弄清楚陶瓷行业分工细、派别多,干绞草这行的属杂帮,以南昌人为主。“丁老七”才八岁便入了这一行,从南昌乡下到镇上时,连草结都打不紧,要不是师父庇护,早被老板赶跑了。一个八岁的小孩讨口饭吃实在艰难,好在他勤快,肯吃苦,绞草行的活做了个遍,最后没有哪样不懂、哪样不通。师父师娘都喜欢他,师满后按规矩本可另立门户,他却情愿留在师父身边打下手,领的钱不多,但他倒心甘情愿。后来师父做了老板,他也没离开。“不跟你吹牛,我是跑过大码头的。”他炫耀地说。他把橱里的那只仿猪皮的人造革包拿出放在腿上,取了一个信封出来,从里面倒出几张发黄的黑白照片,都是在上海、武汉等地的留影。照片里的“丁老七”穿戴齐整,一幅风华少年的姿容。在把信封放回包里时,他又掏出“劳动模范”奖章、“先进生产者”奖状,还有一本毛主席语录,翻看扉页,上面有赠送者的签名。“丁老七”得意地说“不晓得他是哪个吧?跟你说,原来他是我们厂的军代表,好有名,老八路,后来调去北京了!”掰着指头算算,“丁老七”在这一行干了四十多年。在他的职业生涯里,最出风头的就是为前来厂里 的首长表演。那次他把餐具、茶具、酒具等大大小小、形态不一的物件混在一起包,不到半个钟头就完成了。然后,他让两个徒弟将包好的这一挂瓷器从一米多高向下丢,摔在地上,然后开包 ,竟无一件破损。首长竖起大拇指,直夸他技艺高超。“丁老七”一讲起这段,便摊开来与众不同的一双宽大巴掌,眯着一对肿眼泡,沉醉在昔日的荣光中。可到后来,“丁老七”竟然被废了。听说陶瓷包装实行革新,用纸箱、泡沫取代禾秆,打包机、泡沫板占据了包装车间的显眼位置。“丁老七”对此极为排斥,添了许多无名之火,上班后他甚至连看都不看一眼那种叫设备的庞然大物,他钟情的是禾秆,是篾条。好多人都劝他要看开些,要跟上时代,英雄总还会是英雄。可他不为所动,鼻子一哼,说“老子不做了!”于是跑到厂劳资科办了买断工龄手续,自己选择了下岗。那之后我再也没有在厂里见到过“丁老七”。又过了几年,我在镇上报社门口看见一个保洁员,穿了件环卫工人的黄红相间的马甲,口袋里插了瓶农夫山泉。可瓶里装的是自泡的茶水,泛着啤酒样的泡泡。那人左手拎着可翻动的垃圾箱,右手握把夹垃圾的铁火钳,时不时停下脚步望一眼擦身而过的车水马龙,目光游离飘忽、木讷呆滞。乍一眼,我几乎没有认出这是曾经熟识的“丁老七”。 (取材于梅坚瓷器人物)25、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2分)A考查 检查 B视察 检查C视察 检验 D考查 检验26、下列对作品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丁老七”给作者的第一印象并不好,在作者看来他 “一副基层领导派头”,官腔十足,缺少工人的朴素与热忱。B“丁老七”并不是丁师傅的本名,人们之所以这么称呼他,是在表达对丁师傅高超的“绞草”技艺的钦佩与赞许。C陶瓷厂用纸箱、泡沫代替禾秆,用打包机取代“绞草”工人纯手工劳作,这场包装革新遭到了“丁老七”的抵触。D“丁老七”从受人尊重的绞草师傅变为一名环卫工人,对“丁老七”这一人生际遇,作者的情感是比较复杂的。27、“丁老七”这一人物形象具有怎样的特点,请结合作品内容简要分析。(4分)28、作品结尾处对“丁老七”的描写在内容上有什么作用?(5分)29、请结合作品内容谈谈题目“迷失”的含意。(4分)(四) 名著阅读(共7分)30、依据平凡的世界的内容,判断正误 (每题1分,共4分)(1)孙少安扎根于黄土地,勇于担起责任,带领乡亲办砖厂一起发家致富。 ( )(2)孙少平在县立高中读书时,冒着生命危险救起了曾经当众羞辱他的同学侯玉英。( )(3)孙少平高中毕业后立即远离故乡外出闯荡,再也没有回到故乡。 ( )(4)顾养民、田晓霞、金波和孙少平同学聚会,四人情绪高昂,唱歌表达对美好高中生活的怀念之情。 ( )31、有人认为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安是负重前行的跋涉者”,试从孙少安的人生经历和品行方面分析。(3分)C卷作文(共50分)32、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根据要求作文。(50分)(1)凡人有趣事,凡人有琐事,凡人有烦事,凡人有乐事,凡人有糗事,大千世界,古往今来,纷繁社会,生活点滴,凡人在故事中编织七彩的岁月,凡人在故事中酝酿人生的滋味。请将题目“凡人 事”补充完整,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记叙类文章。(2)傻事、恐惧、伤痛 、冒险这些字眼可能是成年人在生活中努力躲避的东西。然而对于年少的我们来说,这些却都是不可避免的。对陌生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的渴望,常常让我们做出一些蠢事、错事、可笑的事但这并不可怕,因为这些事记录着我们成长的过程。随着年龄的增长,当我们回忆起这些往事时,沉淀在心中的必定是一番无可替代的甜蜜请以“成长的代价”为题,根据自己的经历写一篇记叙文。字数不少700字。语文试题答案A卷(共50分)一、基础知识(每题3分,共39分)1、B 2、D 3、A 4、C 5、B 6、D 7、C 8、D 9、D 10、B 11、C 12、A 13、D2、 课内阅读(每题2分,共4分) 14、C 15、A三、默写(共7分,每句1分)16、泪痕红浥鲛绡透 羁鸟恋旧林 山映斜阳天接水 红旗半卷出辕门羽扇纶巾 憔悴损 风急天高猿啸哀 B卷(共50分)四、课外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722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7、C (阅:此处应解为“经历”。)18、A (之:前一个是结构助词,起提宾作用;后一个是取独。而:前一个是转折关系,后一个假设关系。乃:前一个是副词,竟然,后一个是无乃:恐怕。)19、C (结合前后文,应该是“王生”心奇之。)20、D 去墙数尺,奔而入:离开墙壁几尺远,跑着向墙壁冲去21、D(结合文本,道士临别时嘱咐王生“归宜洁持,否则不验。”王生回家后炫耀所学法术,念头不洁,所以法术不灵。)22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二)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回答问题。(共7分)23、B (不是幻觉,“开门复竹动”是风吹的结果,“疑是故人来”是幻觉)24、氛围心境关键词:清雅、静谧,幽寂、独处(4分)。(三)阅读文章,完成24-28题(共18分)25、(2分)C 26、(3分)A27、(4分)参考答案:“丁老七”绞草技艺高超,深受大家的敬重;他重情重义,对师父始终怀有感恩之心,有着传统手工艺人的美好品质;他极重视名誉,把奖章、奖状等都随身携带;他注重仪表,活得自信而有尊严;他思想保守,只求守成,不求突破,在时代的变革面前无能为力;等等。评分标准:本题4分。答出一点给2分,答出两点给3分,答出三点给4分。28、(5分)参考答案:反映出“丁老七”人生经历的变化,从人人尊重的绞草师傅到一名普普通通的环卫工人;表现出“丁老七”被迫失去他引以为傲的绞草工作后的痛苦茫然,和小说开篇活得自信而有尊严的“丁老七”形成鲜明对比;暗含了作者对时代发展中传统手工艺人命运的思考。评分标准:本题5分。答出一点给2分,二点给4分,三点给5分。29、(4分)参考答案:“丁老七”固守绞草的传统手工技艺,拒绝接受技术革新,在迅猛发展的时代中被淘汰。“丁老七”在新时代失去了曾经的价值,他痛苦茫然,不知何去何从。面对时代发展的冲击,传统手工技艺、传统手工艺人该如何生存发展,作者也感到困惑,难于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评分标准:本题4分。答出一点给2分,答出两点即给满分。30、(4分)(1) (2) (3) X (4) X 31、(3分)孙少安是背负最沉重包袱的人。他六岁开始干农活儿,13岁辍学帮助父亲支撑起风雨飘摇的家,18岁凭借着吃苦的精神,被选为生产队长。成为双水村的“能人”,在他的庇护下弟弟妹妹完成学业姐姐一家能够勉强度日。孙少平也能够敢到外面“闯世事”。作为跋涉者,少安为了摆脱贫困,首先搞“生产承包责任组”,开办砖厂,他身上具备了许多创业者的气质:勤劳坚忍,血气方刚,顽强拼搏,仁爱。C卷作文(共50分)附文言译文:淄川县有个姓王的读书人,排行第七,是一个官宦人家的后代。他从小就喜爱学习道术。听人说劳山有许多仙人,他就背着书箱前往游历。有一天,他登上一座山顶,看见一座道观非常幽静。有一个道士坐在蒲团上,虽白发垂肩,却神态自若,气度不凡。王七立即上前行礼并与这位道士攀谈起来。道士谈道术谈得极为精深玄妙。王七心悦诚服,便请求拜道士为师。道士说:“你娇生惯养的,恐怕吃不了苦。”王七回答说:“我能。”这个道士的徒弟很多,傍晚都到齐了,王七向他们一一行过见面礼,便留在观中学道。第二天凌晨,道士把王七叫去,给他一把斧子,叫他随徒弟们一道进山砍柴。王七恭恭敬敬地听从师父吩咐,随大家进山去砍柴。就这样过了一个多月,王七的手脚都磨出了厚厚的茧子。他实在忍受不住了,便暗地产生了回家的念头。 一天晚上,王七回到观中,看见师父陪两位客人在饮酒。这时天色昏暗,还没点灯烛。王七见师父用纸剪成一面圆镜,粘贴在墙壁上。不一会儿,如同明月照耀,满屋生辉,屋里的东西看得清清楚楚。众徒弟围绕侍候,忙个不停。这时一位客人说:“今天这样的良宵美景真是快乐,大家不能不共享快乐。” 于是帅父从桌上取下一樽酒壶,分赏给徒弟们,并且嘱咐徒弟们尽情痛饮,一醉方休。王七心想:门徒七八个人,一壶酒哪能个个喝得到?这时众门徒纷纷找杯子找碗,抢先喝酒,惟恐轮到自己时酒壶空了。然而来回地斟酒,壶中的酒却一点也不见减少。王七心中暗自称奇。过了一会儿,另一位客人说:“多谢主人赐给明月耀,不过,像这样默默地饮酒,也未免太乏味了,为何不把嫦娥从月宫中请来?”这时,王七又见师父将手中的筷子向月宫中抛去。不一会儿,便见一位美人从月亮中走出。开始还不满一尺,到了地上就与常人一般高了。她腰肢纤细,面容秀美,步履翩翩地跳起了霓裳羽衣舞。过一会儿,又歌唱道:“神仙啊神仙,你们还回来吗?”为什么把我幽禁在广寒宫中啊!”歌声清脆悠扬,如同洞箫中吹出的音响。歌唱完了,她轻盈旋转而上,一跃登上了桌子。大家正惊奇地注视着,那仙女已还原成一支筷子。师父和客人大笑起来。王七心中暗暗羡慕师父的道术,便打消了回家的念头。又过了一个月,王七实在吃不了这个苦,而道士却不传授给他一点点法术。他再也不愿等待了,便向师父辞别,他说:“弟子走了好几百里路,来找仙师求教,纵然不能求得长生不老之术,就是传给我一点小小的法术,也可安慰我这颗求教的心。现在已过去两三个月,但每天却不过是上山砍柴,早出晚归。弟子在家时,还真的没有吃过这种苦。”道士笑着说:“我早就说你吃不得这个苦,今天果然证明了。明天早上就打发你动身回家吧。”王七说:“弟子在这里也劳动几个月了,请师父传授点小技给我,也不负此行了。”道士问:“你想学点什么法术?”王七说:“我常见师父行走时,坚硬的墙壁也不能阻隔你,只要学到这一法术我就满足了。”道士笑着答应了他的要求。就把穿墙的口诀传授给他,叫他自己念咒语,念完,喊了声“过去!”王七面对墙壁不敢进去。道士又说:“你试着往里去。”王七便往墙里走去。等他走到墙根边却止步不进。道士说:“你要低着头猛然朝里进,不要犹豫!”王七按照师父的话做,在离墙几步时,猛地向墙壁冲去。到了墙边,就像什么东西也没有似的。回头一看,自己已站在墙外了。他心中大喜,进去谢过师父。道士说:“回去以后,应去掉私心杂念,否则不灵验。”送给他路费让他回去了。王七回到家中,逢人便自吹遇上了神仙,学到了法术,就是坚硬的墙壁也不能阻挡他。他的妻子不信,王七便模仿在劳山的作法,在离墙几尺远处,猛地一下往里冲。结果一头撞到墙壁上,一下子跌倒在地。妻子把他扶起一看,额头上鼓起一个大包,像个大鸡蛋似的。妻子开起他的玩笑。王七又愧又恨,便一个劲地骂老道士没安好心。 9 / 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