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1.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案课时练

上传人:青山 文档编号:1541292 上传时间:2019-10-24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10.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1.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案课时练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最新1.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案课时练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最新1.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案课时练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3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区别,并能运用概念判断一些易分辨的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2.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并能区分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过程与方法】分清性质与变化的联系与区别,学会比较分析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兴趣,培养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2.培养严谨务实的科学作风。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教学难点】 如何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教学过程引入新课我们知道在物质世界里,各种物质之间存在着多种相互作用,也不断发生着变化。例如,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变成水蒸气和冰、炎热的夏天食物易腐败、燃料能燃烧、钢铁制品在潮湿的环境会慢慢生锈等。认识物质的性质及其变化的特点,掌握其规律,对于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是至关重要的。现在我们就来学习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新课讲解板书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讲解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许多化学概念、化学基础知识都是通过实验形成的,因此必须学会观察实验的方法。下面请大家观察几个演示物质变化的实验,主要观察变化前后物质的颜色、状态,列表记录。演示实验1 水的沸腾由学生描述并记录实验现象(水沸腾,有大量水蒸气冒出,玻璃片上有小水滴附着。)演示实验2 胆矾的研碎说明首先展示胆矾晶体,再把蓝色块状固体研碎成为蓝色粉末,然后进行实验。提问实验1、2有什么共同特征?教师活动引导学生总结物理变化的概念。以上两个实验在变化过程中只是形状或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其他物质生成,像这种变化叫做物理变化。小结 1.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2.物理变化的特征:没有其他物质生成,只是形状、状态(气态、液体、固体)的变化。演示实验3 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两支试管都形成蓝色溶液,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立即生成蓝色沉淀。讲解这里的蓝色沉淀是氢氧化铜。这个过程是胆矾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作用生成了新的物质氢氧化铜。演示实验4 石灰石与盐酸反应由学生描述并记录实验现象:加入盐酸后立即有气泡产生,石灰石逐渐变小,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摸一下试管感觉到发热。提问实验3、4有什么共同特征?教师活动引导学生总结化学变化的概念。这两个变化都有新的物质生成,这种变化叫做化学变化。我们日常看到木材燃烧,铁生锈等都是化学变化。在化学变化过程中除生成其他物质外,还伴随一些现象,如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这些现象常常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有没有化学变化发生。小结 1.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又叫化学反应)2.化学变化的特征:有新物质生成,常表现为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常伴随能量变化,常表现为吸热、放热、发光等。提问这两种变化有什么本质区别和联系?教室活动组织学生参与讨论,倾听学生的见解,及时指导、提问、点评。提问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应依据什么?练习纸燃烧、冰融化、铁生锈、玻璃碎了、酒精挥发各是什么变化?过渡为什么不同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不同的变化呢?这是由物质自身的性质决定的。如纸燃烧是因为纸具有可燃性。下面我们来研究一下物质的性质。讲解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例如,我们刚刚做的实验中,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有氢氧化铜蓝色沉淀生成,石灰石与盐酸反应有二氧化碳气体生成。这里物质表现出的性质都是化学性质。学生活动举一些日常生活中物质的化学性质的例子。蜡烛(纸张、木材等)能燃烧;铁在潮湿的空气里易生锈,在干燥的空气里难生锈等。讨论哪些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体现?那些性质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来体现?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提问化学变化和化学性质有何联系?讲解在叙述物质的性质时,往往有下列字:能、会、可以、易、难等。例如:(1)木柴燃烧化学变化;木柴能燃烧化学性质。(2)铁生锈化学变化;铁(在潮湿的空气里)易生锈化学性质;铁(在干燥的空气里)难生锈化学性质。(3)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化学变化;硫酸铜溶液可以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化学性质。过渡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讲解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这里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有两层含义:一是不需要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一是在物理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例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等都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讨论性质、变化、用途之间的关系。讲解物质的变化能体现其性质,反过来我们知道了物质的性质,就可以推断其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进而应用物质。如我们知道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也不能燃烧就可用它灭火;知道酒精有可燃性,就可以用它来做燃料。以后大家学习物质要把它的性质、变化和用途结合起来。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我们不仅要掌握这些概念,更重要的是要分清哪些是物理变化,哪些是化学变化,这就需要我们抓住两者的本质区别,多做一些练习。区别一种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关键(依据)是看在变化中是否生成了其他物质。物理变化只是物质的状态或外形发生改变,没有生成其他物质;而发生化学变化的特征是在变化中生成了其他物质。板书设计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一、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又叫化学反应)化学变化本质特征是生成新物质。二、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12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