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教案精品.doc

上传人:最*** 文档编号:1537183 上传时间:2019-10-24 格式:DOC 页数:59 大小:1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教案精品.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教案精品.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教案精品.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_第一单元:数一数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 使学生通过数一数,初步接触110各数,2. 初步学会数出个数在10以内的物或人,3. 初步学会用110各数和同学交流物体的个数。教学重、难点:会按顺序数出10以内的数。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 自主探索,体验领悟初步感知。(1)提问: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都画了些什么?(2)小组交流后集体交流。2 看主题图数数。(1)提问:图上画了滑梯、秋千、木马等东西,还画了人、鸟、花等,你能数出每一种有多少个吗?(2)学生先自己数一数,再数给同桌听。3 总结方法。二、巩固深化,寓教于乐1按顺序数数。谈话:你能看着圆点图,按顺序从1数到10吗?同桌的小朋友先互相数一数。反馈:指名数一数。2谈话:刚才我们数出了儿童乐园里事物的个数,并且用圆点图表示了这些事物的个数。你能用一句话来说一说自己身边事物的个数吗?如第一小组有6位同学组织交流。三、总结提升,激发学习责任感谈话: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数数,你们学得开心吗?数学与我们的生活紧紧相连,它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希望我们每一个小朋友都能从现在起认真学习数学,与数学交朋友,长大后为祖国作贡献。 第二单元:比一比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使学生联系生活经验认识长短、高矮和轻重的含义,体会比较的一般方初步学会比较物体的长短、高矮和轻重。 2使学生经历比较的活动,初步建立长短、高矮和轻重的观念,培养初步的观察、判断和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会比较长短、高矮和轻重。 教学难点:理解体会长短、高矮和轻重是相对的。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请一个小朋友上台和老师比身高,请学生说一说比的结果。说明:高和矮是比较的结果。今天老师要和小朋友一起比一比物体的长短、高矮和轻重,好吗?揭题。2、 联系生活比一比 1比长短。(1)出示主题图,指导学生按一定顺序,从上往下观察主题图,说说图上画的是哪儿?从图中你能看到些什么?(2)观察两根跳绳,通过讨论和交流,弄清图上画的两根跳绳就是两个小朋友用的。2比高矮。3比轻重。4体会比长短、高矮和轻重的方法。5组织讨论,加深认识。三、综合运用,发展学生的比较意识1想想做做”第1题。2想想做做”第2题。3想想做做”第3题。4“想想做做”第4题。四、课堂小结,课外延伸1提问:今天在学习中,你比较了哪些物体,比的结果怎样?学生自由交流。3要求学生回家在自己家里找一些物体,比一比他们的长短、高矮和轻重。第三单元:分一分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使学生联系生活现象体会分类的含义,初步学会按一定的标准分类,并能在日常生活中初步应用。2、使学生通过分一分的活动,初步体会分类的思想,培养初步的分类能力。教学重、难点:体会给物品分类要按一定的标准,但标准并不是唯一的,有时分的标准不同,分的结果也不相同。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1提问:图中有几个货架?第一个货架上有哪些物品?这些物品有什么用途?你们能说一说这些物品属于哪一类吗?2学生同桌讨论,并组织反馈。3谈话:刚才同学们都说第一个货架上的物品是玩具,是卖给小朋友们玩的。那么第二个货架上有些什么物品呢?属于哪一类?这些物品有什么用途?(指名回答)三、巩固深化,再次体验1、动物的分类(想想做做1)2、交通工具的分类(想想做做2)师:让我们去交通工具模型展览厅看一看吧。点击“交通工具模型展览”。师:小朋友你们认识这些交通工具吗?它们各在哪里行驶?你知道吗?和你的同桌依次说一说。指名汇报小组交流的你是按什么标准分的。师:同学们认为可以按树叶的颜色分类,也可以按树叶的形状分类。下面请每位小朋友自选一种分类标准给树叶分类。指名请用不同标准分类的学生分别说一说自己的分类结果,让全班评议。四、实际运用,总结全课第四单元:认位置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上下、前后、左右的位置关系;2、初步学会用上下、前后、左右等词描述物体间的相对位置关系;3、能比较准确地确定物体上下、前后、左右的方位。教学重、难点:体会物体间的位置关系是比出来的,是相对的。教学过程:师生活动一、游戏引入,揭示课题1、游戏一。上指天,下指地,两手向前指,再摸后脑勺。先由教师示范做,再请学生起立,师生一起做。提问:谁来说一说,哪边是上,哪边是下,哪边是前,哪边是后。(先同桌互相说说,再指名说说)2、谈话:上课时想发言怎么办?(要举手)想发言,举哪只手?(举右手)哪只手是右手呢?你是怎么知道的?二、讨论交流,感悟新知1、出示主题图教室。提问:观察主题图,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他们举起的是哪个手告诉学生图中四个小朋友的姓名,分别是小明、小红、小刚和小芳。2、练习本和数学书的位置。3、图中人和人及物和物的位置。三、拓展应用,深化提高1、“想想做做”第3题。 1、“想想做做”第4题。2、“想想做做”第5题。请一组小朋友(6人)起立。 四、总结评价 1、今天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上下,还有?你能用上下说句话吗?你还能用前后、或左右再说句话吗?(先让学生互相说一说,再告诉大家) 2、作业:回家以后,把家里各种物品间的位置关系说给你的爸爸、妈妈听。第五单元:认数(一)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在具体情境中数数以及相应的操作活动,初步理解15各数的含义,会认、读、写15各数,会用这些数表示数量在5以内的物体的个数。 2、结合教学进行爱学校、爱老师和有学习的教育,初步学生认真写数的习惯。教学重、难点:指导学生写15各个数字,特别是3和5。教学过程:一、激情引趣1、你会数数教室里哪些东西,能数给同桌听吗? 2、在我们的生活中呀,经常需要数数,还需要把数记下来,你能告诉同学和老师一些你认识的数字吗?(绝大部分学生已知道,让他们充分说)二、动手操作,合作探究三、巩固新知1、“想想做做”第1题:先看图中有什么,再数一数。2、“想想做做”第2题:先看第一格,上面写的是几,下面涂了几个圆?你能看着每一格里上面的数,再在下面涂出几个圆吗?自己涂一涂。四、总结全课1、这节课我们写了哪些数?请大家一起读一读这几个数。2、回家用15这五个数和爸爸、妈妈各说一句话。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进一步理解15各数的含义,会认、读、写15各数,会用这些数表示数量在5以内的物体的个数。2、结合具体情境,初步感受数与生活的联系,体验用数进行交流的愿望。教学重、难点:指导学生写15各个数字。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1、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哪些数?2、范写15各数,同时介绍书写时的注意点,提出学生在书写过程中的不足。3、检查回家练写情况,指名在实物投影上展示,让学生评议。二、进行练习1、练习写15各数,写在田字格中,每个写一行。2、完成第4题。同桌开展活动,先按顺序排一排15这五张数字卡片,再按从小到天和从大到小的顺序读一读。3、完成第5题。三、总结全课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第三课时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观察、活动、交流的过程,初步理解“几”和“第几”的不同含义,能区分几个和第几个,并在实际中加以运用。2、在具体的情境中练习运用“上、下、前、后、做、右”这些词语与“第几”相结合教学重、难点:区分和理解几、第几的不同含义,并能在生活实际中运用。教学过程:1、 学习新知 1、教学例题 (1)提问:图上有几个人在买票?谁排在最前面,谁排在最后面? (2)提问:从前往后数,戴帽子的小男孩排在第几?不戴帽子的男孩排在第几? 2、“想想做做”第1题。过渡:小明、小丽要进动物园要做对点灯笼的游戏才行?你想试一试吗? (1)老师点灯笼学生回答。 (2)老师提要求学生涂色。 (3)书上练习。 3、小结(板书:几和第几)二、组织练习 1、“想想做做”第2题(左图)。 2、“想想做做”第2题。三、应用拓展1、“想想做做”第5题。四、总结全课通过今天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安排学生相互说一说,再交流。第四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0的具体含义,会读、写0。2、掌握05的顺序,加深认识数的排列顺序。3、体会0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初步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事物的意识。教学重、难点:了解0的不同含义教学过程:一、联系生活,激趣导入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1、教学例1。讲述:在一个天气晴朗的星期天,四只小兔约好了到野外去采蘑菇,我们来看看,它们分别采了多少个蘑菇。(出示例1图)让学生思考每个小兔采的蘑菇可以用哪一个数来表示。学生介绍时,教师对应写出3、2、1、0。教师在写0时,注意动作慢一点,让学生看清楚0是怎么写的。同时强调说明一个也没有用0表示,0与1、2、3一样也是一个数。 2、教学例2及0的写法。 3、教学例3。三、多样练习,巩固新知 1、“想想做做”第1题(“小猴摘桃”的故事)。 2、“想想做做”第2题。学生独立填写,教师巡视,然后汇报交流,并说说其中0所表示的意思。 3、“想想做做”第3题。4、 总结全课1、(出现0的卡通形象)小朋友,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我可以表示哪些意思吗?2、请同学们课后继续找一找,生活中哪些地方你们还能看到0。(0、1、2、3、4、5以卡通形象在电脑上出现)小朋友们拍手齐唱数学歌。第五课时教学目标:1、初步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了解“同样多”、“多”、“少”的含义。认识=、和表示的意思及用法,会比较5以内数的大小。2、发展初步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教学重、难点:学会用、和表示两数关系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诱发参与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1、教学“=”。 讲述:刚才有小朋友说小兔队和小猴队队员同样多,是不是这样的呢?让我们将它们排一排、比一比就知道了。2、教学“”。 讲述:小兔队和小猴队同样多,现在再让我们看看松鼠队和小熊队的情况。 指名贴出松鼠的只数,再一一对应贴出小熊的只数,让学生说说从图中知道了什么。(松鼠队比小熊队多;小熊队比松鼠队少等)三、巩固强化,拓展思维1、“想想做做”第1题。 指导学生看清是谁和谁比的,联系比的结果,在里填上合适的符号。(学生练习,交流校正)2、“想想做做”第2题。鼓励学生思考和交流,初步体验结果的不确定性。(学生先思考,再组织交流)四、归纳小结,提高认识提问:小朋友们,今天这节课你认识了哪几位朋友呢?和它们在一起你学到了哪些本领呢?第六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对5以内数的认识、几和第几的认识以及数的大小比较的综合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对5以内数的顺序的认识、数数和数的大小的比较。2、训练学生应用数数的知识收集相应的信息,应用学过的符号表示两个数的大小关系的能力,锻炼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教学重、难点:加深对5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请同学们将我们学过的05按顺序从前往后顺数一便,再倒数一遍。二、进行练习1、第1题:让学生独立填写。说说为什么这样填写?让学生从小到大和从大到小读一读,体会这些数的顺序。根据其中的某个数,摆出学具来表示,加深对数的基本含义的理解。2、第2题:谈话:我们用你学过的知识帮这些小动物好吗?说说图意,观察有哪些小动物在比赛?先让学生数出每个小动物套中了几个,并在相应的里填一填。再比较填出的数,确定每个小动物的名次。3、第3题:观察图,说说图中画了一些什么?三、总结评价说说练习后有什么收获。第七课时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从生活情境中抽象出69的过程,认识并会读写69,掌握69的顺序。2、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描述生活中的简单现象,发展初步的数感。教学重、难点:理解6-9各数的含义,并且能够正确的书写各数。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1、谈话: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位朋友,你们瞧,它是谁?(电脑演示可爱的动物“狗贝贝”及带来的数字娃娃)数字娃娃依次出示,并让学生根据出示的数练习认数、读数。2、瞧,这些数字娃娃多粗心呀!连队伍都没有排好,谁能把它们从小到大排排队?引导学生复习5以内数的顺序。二、观察思考,探究新知1、认识69。 2、学写69。 提问:我们认识了6、7、8、9这4个好朋友,你觉得它们像什么?怎样把它们写好呢?鼓励学生采用自己独特的记忆方法。教师重点指导写数的方法,先讲清起笔、运笔,再临摹写在21页的田字格里。三、巩固深化,应用拓展四、总结评价,归纳学法提问:同学们,这节课大家学得高兴吗?你们每个同学都很认真。你学到了哪些本领?同伴给你什么帮助?互相说说,再告诉大家。第八课时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的数学学习素材和前面学习的知识,使学生进一步认识69,加强69的读写和大小比较的练习,掌握69的顺序。2、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描述生活中的简单现象,发展初步的数感。教学重、难点:理解6-9各数的含义,并且能够正确的书写各数。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1、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哪几个数字?学生:6、7、8、92、教师板演写69各数,并相机强调每个数的书写要点。3、在田字格上练习写69。二、进行练习 1、填一填、读一读。(“想想做做”第4题)出示题目,说说已经填了哪几个数,还有哪几个数没填?学生在书上里填数,填好后组织反馈。按从大到小和从小到大的顺序分别读一遍。回答比8小的有哪几个?比7大的有哪几个?体会直线上的数,越往左越小,越往右越大。 2、“想想做做”第5题。 3、“想想做做”第6题。 4、“想想做做”第7题。学生独立完成后组织反馈。三、总结评价第九课时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产生数数的欲望,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引导学生经历认识10的过程,初步建立10的数感,认、写10;理解10以内数的顺序;了解10的实际含义,会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2、发展初步的动手操作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教学重、难点:认识数字10,并了解10的实际含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提问:图中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在跳舞?数给同桌听。让一个学生上台数,其他学生对此作评价。2、 实物操作。二、巩固深化1、“想想做做”第1题(认数、数数)。 讲述:这儿有把尺子,试着把这些数读给同桌同学听一听,好吗?说说你有几种读法。学生读后讲述:数数可以顺着数,倒着数。检查顺数、倒数的情况。2、“想想做做”第2题。 讲述:翻开书第24页,看看辣椒哥哥叫你们干嘛?学生按要求数出10根小棒捆成一捆,互相检查后,教师讲述:通常把10根捆成一捆,就是1个十。10个一就是1个十。再出示一捆铅笔,问有几枝,让学生当众数数。三、总结评价谈话:怎么样?唱歌、跳舞、玩游戏、做智力题、吃水果,开心吗?在这节课里你学到了哪些本领?你是怎么想的?第十课时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10以内数的认识,初步形成相对完整的认知结构。2、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数学问题的能力。教学重、难点: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数学问题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回顾10以内的数,着重在610的数。让学生用学过的数说一句话,完成第1题。二、进行练习1、第2题:学生独立填数。填好后,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读一读。提问:比6大的数有哪些?比6小的数有哪些?2、第3题:给学生读题,再让学生说说题目的意思。独立完成,再交流。3、第4题:读一题,做一题,注意分清第几盆花与第几盆有几朵花。三、总结评价说说练习后有什么收获。第六单元:认物体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搭一搭、分一分、看一看、摸一摸来辨认物体,直观感知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主要特征,知道这些形体的名称,能识别这些形体。2、使学生在认识物体的活动中,感受平面与曲面是不同的,体会比较、分类等认识物体的方法,培养初步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空间观念。教学重、难点: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出示一组建筑物的图片:故宫、赵州桥、东方明珠电视塔、凯旋门、世贸大厦。2、讲述:这些壮观美丽的建筑都是设计师和建筑工人的杰作,看看都有些什么形状?二、动手探索,体会领悟1、搭积木。 讲述:取出你们的积木,小组合作搭一搭。注意哪些容易搭牢,哪些不容易搭牢。 小组完成后推荐一个展示作品,并说说用了怎样的积木块拼搭的。2、分一分。 3、识形体。 引导:我们来看一看、摸一摸这些积木,(一起感知长方体)我们把这一类形体叫做“长方体”,(出示立体图形)请你拿出长方体的积木。三、巩固认识,应用拓展1、“想想做做”第1题。 讲述:南瓜博士觉得小朋友非常聪明,给我们带来了一道题,就是书上“想想做做”的第1题,请你帮它们找朋友,连一连。另外,南瓜博士还提了一个问题:“你还能在生活中找到它们的朋友吗?”2、 “想想做做”第2题。四、总结全课今天大家的设计非常棒!将来肯定会是个好建筑师。请你谈谈这节课又知道了什么新知识,增加了什么新本领,好吗?学生交流懂得的知识和自己的心得。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滚一滚、堆一堆、摸一摸、搭一搭等实践活动,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长方体、球、圆柱,感知这四种形体的特征。2、在活动中发展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比较能力和判断能力。教学重、难点: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感知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特征。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复习师:在“认物体”这节课上,我们认识了4个好朋友,它们分别是:(教师出示模具,学生说出它的名称: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2、引入二、活动安排1、滚一滚师:老师这儿有个滚板,如果让这4种形体同时从上滚下来,小朋友们猜猜看,哪个会滚得快些?哪个会滚得慢些?2、堆一堆三、总结全课统计各组得分情况,对学生的学习过程给予综合性评价:第七单元:分与合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通过把物体分成两部分的活动中,探索并掌握25各数的分与合,进一步加深对25各数的理解。2、使学生经历由具体到抽象认识数的分与合的过程,体会分与合的思想,培养初步的观察、分析、抽象和推理能力。教学重、难点:掌握4能分成哪两个数,哪两个数能合成4。教学过程:一、引入1、谈话: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上课,大家欢迎吗?小朋友们怎么欢迎呢?来,表示一下。2、现在谁来说一说我们鼓掌时是怎么拍手的吗?生:两只手先分开来,再合起来,然后又分开来,再合起来。二、展开1、(将左手的大拇指弯曲,伸直其余四指,手背对着自己)请小朋友像老师这样竖起你的左手,现在有几个手指竖着?(齐答4个。)2、还有不一样的分法吗?那我们把4的三种分法先按顺序排一排,再请大家相互说一说。(师边说边在相应的手势图下板书)3、现在请小朋友将左手反过来,手掌心对着自己再看一看,刚才是4分成了3和1,那么现在你看到4分成了几和几了?(4分成了1和3)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6和7的分与合的探索过程,知道6和7各能分成哪两个数,哪两个数能合成6和7。2、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进一步接受分与合的数学思想,接受分析和综合思维方法的熏陶。教学重、难点:掌握6和7各能分成哪两个数,哪两个数能合成6和7。教学过程:一、导入二、新授1、教学6的分与合。(1)同学们,老师这里有6个大苹果,老师想把他们放在两个篮子里,可以怎么放呢?请同学们用圆片摆摆看。(2)发表意见。如:6个苹果可以分成左边2个,右边4个。(3)教师板书: 也就是说6可以分成2和4。说给旁边的小朋友听。三、活动游戏,应用巩固1、完成“想想做做”的第1题。2、完成第2题。提问:黑板上是你们动手动脑学会的知识,谁能用一句话说说学会了什么?叙述:今天同学们玩得高兴,又学到了知识,茄子老师也为你们感到高兴,你能用手势在背后把6、7中的一个数分成几和几,让你同桌来猜,猜对了你们就可以高高兴兴地下课休息了。(教师先与学生猜,同桌之间再猜)第三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有关数的分与合的理解,帮助学生记忆27各数的分与合。2、在练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有序思考问题的能力。教学重、难点:加深理解27各数的分与合。教学环节一、导入 1、前两节课,我们学了哪些数的分与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2、分别说说这些数可以分成几和几?几和几可以合成这个数?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分与合的情况。二、进行练习1、完成第2题。 (1)出示第2题图。 (2)请小朋友说一说这道题目是什么意思?(风筝后面的每一节都要合成7) (3)学生在书上填写。2、“对口令”游戏,完成第3题。 (1)学生拿出准备的数字卡片。 (2)组织游戏活动:3、完成第4题。三、总结评价第四课时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8和9的分与合的探索过程,知道8和9各可以分成哪两个数,哪两个数能合成8或9。2、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继续接受分与合的数学思想,接受分析和综合的思维方法和对立与统一观点的熏陶。教学重、难点:掌握8和9各能分成哪两个数,哪两个数能合成8和9。教学过程:1、 复习 谈话:我们已经学过了27的分与合,谁能说一说7可以分成哪两个数?哪两个数能合成7?(指名回答)二、新授1、教学8的分与合。2、教学9的组成。三、巩固新知 1、完成第5题。 2、完成第6题。 (1)让学生拿出硬币代替贝壳。 (2)每次翻一个,说说9可以分成几和几?边摆边说。要求说完整话:“9可以分成2和7,2和7组成9。”3、完成第7题。四、总结全课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第五课时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探索得出10可以分成哪两个数及哪两个数能合成10,加深对10以内数的认识。2、使学生在活动中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并在相互交流中探索简单规律,逐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教学重、难点:掌握10的分与合,加深对1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过程:一、复习1、复习数的组成。2、对口令,如师:4和4组成几?生:4和4组成8。 5和几组成9?生:5和4组成9。教师可以多说几个,让学生进行口答。也可以小朋友之间进行练习。二、新授1、教学10的组成。2、将10的组成完整地说一便。先说给老师听,再说给旁边的小朋友听。三、巩固新知2、完成第2题。3、完成第3题。四、总结全课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又学会了什么新的本领?第六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帮助学生记忆810各数的分与合,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8-10各数的分与合的理解。2、在练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灵活应用数的分与合的适应合理作出选择,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难点:加深对8-10各数的分与合的理解。教学过程:一、导入1、复习数的组成。2、对口令游戏:二、进行练习1、完成第1题。2、完成第2题。 (1)这道题可以用师生游戏的形式进行。 (2)教师举起一张数字卡片,让小朋友也举卡片,并且说出数的组成。教师可以多进行几次。争取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参与。3、完成第4题。三、总结评价通过今天的练习,你有什么收获?第八单元:加法和减法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 使学生结合具体情景初步体会加法的含义。2、能够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并能用加法解决简单的问题。教学重、难点:初步认识和理解加法的含义,能够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教学过程:一、复习1、复习10以内数的分与合。(黑板演示)2、其他学生以对口令的形式进行10以内数的分与合的练习。二、展开1、教学例1。2、教学例2。3、小结:今天,我们认识了“+”号,还知道它表示合起来的意思,几加几就是把几和几合起来的意思。三、拓展1、完成“想想做做”的第1题。2、完成第3题。3、完成第4题。四、总结全课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本领?你对哪些内容很感兴趣?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初步认识减法,初步理解减法的含义,能够正确计算5以内的减法,并能用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理解能力。教学重、难点:理解体会减法的含义,能够正确计算5以内的减法。教学过程:一、引入 1、复习10以内数的分与合。 2、其他学生以对口令的形式进行10以内数的分与合的练习。2、 展开 1、教学例1。 (1)出示主题画。师:同学们仔细观察,图上画的是什么?有些什么?有几个? (2)和学生一起分析图画。 同学们,图上原来有几个小朋友?后来又走了几个?那么现在还剩几个小朋友呢? 教师再将图意复述一遍:原来有5个小朋友在浇水,又走了2个,现在还剩下3个小朋友。 教师带领学生将图意复述几遍。 (3)教学有0的减法的含义。2、教学例2。(1)出示图画。(2)明确图意。第三课时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有关0的加、减法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能够正确计算5以内有关0的加、减法。2、发展学生初步的动手操作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分析比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教学重、难点:理解5以内有0的加减法的算理。教学过程:一、引入1、复习10以内数的分与合。(黑板演示)2、其他学生以对口令的形式进行10以内数的分与合的练习。如师:4和4组成几?生:4和4组成8。 5和几组成9?生:5和4组成9。教师可以多说几个,让学生进行口答,也可以小朋友之间进行练习。二、展开1、教学例1。2、教学例2。3、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算式中有0的加法和减法,如果一个数再减掉这个数,得数就是0;如果一个数加上0,得数还是这个数。三、拓展1、完成“想想做做”的第1题。2、完成第2题。四、总结全课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第四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5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的理解,能正确熟练地计算5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2、在练习过程中,让学生初步感受加、减法计算在生活中的应用,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教学重、难点:加深对5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的理解。教学过程:一、复习口算卡片练习:教师随机出示卡片,学生读题后报出答案。二、进行练习1、第1题。(1)依次出示第1题的四幅图,引导学生观察,说说每幅图的意思。每题要说清楚从图中知道了什么,可以求什么。(2)让学生独立把书上的算式填写完整。(3)汇报交流,说说每道算式表示的意思,再说说是怎样算出来的。2、第2题。3、第3题。三、总结评价通过这节课的练习,你有什么收获?第五课时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和思考,初步掌握得数是6、7的加法的计算方法,会正确计算和是6、7的加法。教学重点:正确计算和是6、7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教学难点:理解图画应用题,明确图意。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谈话:同学们,你们参加过植树活动吗?植树不公能绿化我们的家园,还能改善我们的生活环境。下面我们一起去看看小朋友来植树的情况吧。2、出示例题情境图。二、探究理解1、教学例题。2、教学“试一试”。三、组织练习1、完成“想想做做”的第1题。 (1)指导学生摆圆片,一名在黑板上摆,其余自己在课桌上摆。第一题:先摆4个黄色的圆片,再摆2个红色的圆片。 (2)看着圆片,列算式。看到这个算式,你能马上想起来另外一个算式吗?这几题,你能不摆圆片算出来吗?可以在脑子里想一想怎么摆。学生独立计算,再交流是怎样算的?即时板书:617167337四、总结全课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板书课题)你学到了什么本领?你对哪些内容很感兴趣?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第六课时教学目标:1、让学生结合具体的植树情境,会根据同一幅图列出两道减法算式,掌握6、7减几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加深对减法意义的理解。2、进一步加强加减法算式书写的练习,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教学重、难点:正确计算有关6、7的减法。教学过程:一、引入1、教师出示口算卡片,请学生口算。2、开火车。二、展开1、教学例题。(1)出示主题画,让学生观察:图画上画了什么?有几个?(2)教师引导学生说完整话:原来有7棵树,已经栽好了3棵,还有4棵没有栽(3)教师先带领全班小朋友说,再找小朋友说,最后让小朋友互相说。2、教学“试一试”。三、拓展1、完成第2题。独立完成后组织交流,说说每个算式你是怎样算的,(从7-6=1想7-1=6) 2、完成第3题。3、完成第4题。四、总结全课通过本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第七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使学生熟练掌握得数是6、7的加法和相应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2、在练习过程中,继续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教学重、难点:熟练掌握得数是6、7的加法和相应减法的计算方法。教学过程:一、复习口算卡片练习:开火车,教师随机出示卡片,学生读题后报出答案。二、进行练习1、完成练习六第1、2题。2、完成第3题。3、完成第4题。 (1)依次出示两题的主题图,让学生说出图意。 (2)让学生看着图画列出两到算式,写在书。 (3)汇报交流,说说每题列出的算式表示什么意思,相互之间有什么关系。 (4)集体订正。三、总结评价通过这节课的练习,你有什么收获?第八课时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和思考,初步掌握8的加法与8减几的计算方法,会正确计算8的加减法。2,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计算与现实问题间的联系,更加喜欢学习数学。教学重、难点:正确计算8的加减法,教学过程:一、复习口算,开火车。(口算卡片出示)二、探究理解1、教学“试一试”。三、组织练习1、完成“想想做做”的第1题。2、完成第2题。 (1)教师在黑板上贴出数字。 (2)让学生想一想,哪两张卡片上的数相加等于8?可以和旁边的小朋友讨论。 (3)说给全班的小朋友听。3、完成第3题。 (1)出示确目,学生在书上直接写出得数。 (2)汇报交流,集体订正。4、完成第5题。四、总结全课说说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第九课时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学会得数是9的加法和9减几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2、使学生根据一幅图画列出4道算式,加深对加、减法含义及相互关系的理解。教学重、难点:掌握得数是9的加法和9减几的计算方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谈话:你们喜欢体育运动吗?喜欢哪些体育运动?2、导入:有一个班的小朋友,非常喜欢体育运动,他们组成了短跑队、长跑队、跳远队、跳高队、投掷队等等。看,跳高队的小朋友正在练习跳高呢。(出示例题主题图)我们一起去看看吧。二、教学新课1、教学例题。 (1)从图画上看,跳高的小朋友可以分成几部分?哪几部分?(指名回答) (2)你能根据这幅图列出4道算式吗?先自己想一想,在书上写一写,然后与小组同学交流一下。2、教学“试一试”。三、组织练习 1、完成“想想做做”的第1题。 (1)谈话:大家今天学得很认真,小蜜蜂飞来了,它想考考大家。课件出示第1题图,说说摆数字卡片的要求。 (2)活动:选出两张数字卡片,使上面的数字相加等于9。 (3)反馈交流,说说是怎样想的。2、完成第2题。3、完成第3题。4、完成第4题四、总结全课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你学到了什么本领?你对哪些内容很感兴趣?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第十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让学生掌握得数是8、9的加法与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能熟练进行计算。2、在练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教学重、难点:掌握得数是8、9的加法与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教学具准备:口算卡片。教学过程:1、 复习 1、口算。(口算卡片) 2、一图四式。 (1)让学生将算式说给旁边的同学听。 (2)指名汇报交流。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幻灯片上写出算式。二、进行练习 1、完成第1题. 2、完成第2题. (1)教师出示口算卡片,开火车。 (2)奖励口算又快又准的小朋友。 (3)让学生在书上填写得数。 (4)集体订正。 3、完成第3题. (1)出示图画,让学生说一说,图中画了什么,你有什么发现? (2)出示白菜老师的话,让学生说说小蜜蜂可以拉出哪些算式。引导学生有顺序地说,注意不要遗漏。 4、完成练习四的第4题。 (1)出示全部算式,让学生比较每组的算式,看看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第一行得数都是8) (2)不计算,在得数比8小的算式后面打“”。 (3)交流:说说你是怎样通过比较作了选择的。(每组的两题都与第1题进行比较,进行估计)三、总结评价通过这节课的练习,你有什么收获?第十一课时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小组合作学习,学会计算得数是10的加法与相应的减法,加深认识加法与减法的联系,并学会用学习的加、减法计算解决实际问题。2、逐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合作交往的能力。教学重、难点:掌握得数是10的加法和10减几的计算方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1、口算:口算卡片练习。 2、谈话导入:小朋友喜欢踢球吗?有一组小朋友正在进行足球比赛(出示例题主题图),我们一起去看看吧。二、教学新课1、教学例题。三、组织练习1、完成“想想做做”的第1题。(1)教师在黑板上贴出卡片,让学生找一找:哪两张卡片上的数相加等于10?(2)并且根据这个算式列出相应的3个算式。2、完成第2题。3、完成第3题。4、完成第4题。(1)谈话:你能有序地说出所有的加法算式吗?你能有序地说出所有的减法算式(2)同桌之间互相说说,再指名回答。四、总结全课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你学到了什么本领?你对哪些内容很感兴趣?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第十二课时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用图画形式呈现的实际问题中括线和问号表示的意思,了解这种形式呈现的实际问题的结构,会用加、减法计算解决问题。2、让学生初步感受符号所具有的简约化的特点,初步培养符号感。教学重、难点:了解用图画形式呈现的实际问题中括线和问号表示的意思及结构。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谈话:在学习“比一比”时,先比较哪根跳绳长,再比较哪个小朋友高,我们用“”和“”来表示比较的结果,这比用文字表示方便多了。2、导入:使用符号表示既简单又明确,我们数学上经常使用符号。这节课,我们就学习如何用符号表示图画问题中的已知条件和要求的问题,并学习如何通过计算解决这样的问题。二、教学新课1、教学例题。2、教学“试一试”。 (1)出示题目。(包括括线的问号) (2)提问:在这道题里,括线表示什么意思?括线下面的“10”个表示什么?“?”表示什么?(分别指名回答)三、组织练习1、完成“想想做做”的第1题。(1)学生在书上独立列式计算。(2)指名说算式,集体订正。(3)提问:左边一题有哪些已知条件?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你为什么用加法计算?2、完成第2题。四、总结全课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你学到了什么本领?你对哪些内容很感兴趣?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第十三课时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求未知加数的算式,探索并掌握求未知加数的方法,初步体会加减法之间的联系。2、让学生积累把一个数凑成10的经验,为将来学习进位加作准备。教学重、难点:掌握求未知加数的不同方法。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口算:口算卡片练习。2、今天数学课,智慧爷爷来到了我们的课堂,他带来了一个盒子。二、教学新课1、教学例题。(1)出示装了苹果的盒子图。 问:图中盒子里如果装满苹果,可以装几个?已经装了几个?还差几个?(2)教师进行说明:同学们,盒子里可以装10个苹果,我们已经装了8个,还有几个没有装的。(教师边说边板书:8+()10)2、延伸。三、组织练习1、完成第1题。(1)看书上题目,明确要求:先画满10个图形,再填空。(2)学生独立在书上画图形填空。(3)指名说出每一行画了几个图形,()里填了什么数。2、完成第2题。四、总结全课1、小结: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你学到了什么本领?你对哪些内容很感兴趣?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2、作业:完成第3题。第十四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让学生进一步掌握10的加法与10减几,并巩固10以内的加、减法。2、在练习过程中,让学生初步感受加、减法计算在生活中的应用,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3、在练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教学重、难点:进一步掌握10的加法与10减几。教学过程:一、复习整理1、口算。(口算卡片) 2、一图四式。二、进行练习1、完成第2题。 (1)出示第2题图,让学生看图说说:图上有些什么?告诉我们什么? (2)师:小蜜蜂各应该采哪一朵花上的花粉呢?请小朋友在书上用线连一线,帮助小蜜蜂正确采到花粉。 (3)汇报交流,说说你是怎样连的,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演示连线。2、完成第3题。 (1)教师出示口算卡片,开火车。 (2)奖励口算又快又准的小朋友。三、总结评价第十五课时教学目标:能结合加法和减法的含义,根据图画所表示的意思列出算式。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前面我们学习了10以内的加、减法,今天我们继续上一节练习课,重点练习10以内的加、减法。 二、巩固练习,加深认识1、第5题先让学生分组说说每幅图的意思,弄清知道什么,要求什么。学生列式计算后说说为什么用加法或减法计算。2、第6题先让学生独立填一填,再让学生结合场景图解释每道减法算式的含义。3、第7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说说自己的思考过程。三、总结评价,点拨学法。 想一想,这节课我们复习了哪些知识?互相说一说,再告诉大家。4、 布置作业 第十六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初步理解连加、连减的含义,掌握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2、能有条理地表述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思维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教学重点:联系实际情意,体会连加、连减的意义和理解计算顺序,学会计算。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1、口算。(口算卡片出示)2、说说括号里应该填写几?二、教学新课1、导入:小朋友算得真是快啊,看来以前的科知识学得非常好,有没有信心学好今天的新知识?一定会有的,看,老师已经准备奖品了,看老师给大家带什么来了?2、出示玩具:左3个右2个老师带来了什么?引导学生口述:老师带来了2个红玩具,3个绿玩具,一共有5个玩具。用哪个算式表示?2+3 再出示一个黄色的。问:现在一共有多少个玩具了?算式怎么列? 完成板书:2+3+13、谁会读这个算式?这个算式好象和我们以前学的有点不一样,谁来给这种算式取个名字?说明:对了,象这样有两个加号的算式我们把它叫做“连加”(板书课题)这个连加算中的2表示什么?3呢?1呢?2+3+1表示把几个数合起来?哪三个数?引导学生口述:2+3+1表示把2、3、1三个数合起来的意思。(指名说、小组互说)三、组织练习四、总结全课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全体学生一起总结。第十七课时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通过观察情境图并交流感受,理解加减混合的含义和计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2、发展学生初步的计算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教学重点:理解加减混合的含义和计算顺序。教学难点:根据图意正确列出算式进行计算。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口算。 举其中一个作为例子,如:935让学生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2、看图列式。二、教学新课1、教学例题。(1)出示主题画。 问:谁看出来了这幅图画是什么意思?原来车上有几个人?下去几个?又上来几个?现在车上有几个人?先和旁边的小朋友说说。(2)找小朋友说说图意,教师可以适当补充。2、如果没有图画,6+3-2你会算吗?(1)可以首先小组讨论。(2)每个小组选一个代表进行比赛,看哪个小组说的好。(3)教师和学生共同说。先算6加3等于9,再算9减2等于7。最后得数是7。三、组织练习1、让学生摆小棒:一共摆10根小棒,先去掉4根,再加上2根,问:现在有几根小棒?2、完成第1题。四、总结全课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你学到了什么本领?你对哪些内容很感兴趣?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第十八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帮助学生巩固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算式的计算方法,使学生能正确熟练的计算。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根据已有知识进行迁移的能力。教学重、难点:正确熟练的计算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算式。教学环节教学过程:一、复习口算。选其中的一道如435说说计算顺序。二、进行练习1、出示葫芦图。 (1)让学生说说图中告诉了我们什么? (2)列出两道加法算是和两道减法算式,请学生到黑板上把算式列出来,其他学生在书上完成。 (3)集体订正。2、完成第1题。3、完成第2题。 (1)学生独立在书上完成。 (2)汇报交流,选择几题让学生说说运算的顺序和计算的想法。三、总结评价通过这节课的练习,你有什么收获?第十九课时教学目标:1、复习巩固10以内的加减法,熟练正确地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及连加、连减、加减混合题目。2、通过观察发现规律,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教学重、难点:熟练正确地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及连加、连减、加减混合题目。教学过程:一、复习1、口算。 选其中的一道如435说说计算顺序。2、说说括号里面填写几。8( )=10( )+2=75+( )=87+( )=9二、进行练习1、教师出示加法表,让学生进行观察。 (2)竖着看,在排列上有什么规律。教师指其中的一竖排。如:91 82 73 64 5546 37 28 19 这一排。 读一读,你能发现什么吗? 自由读,小组交流。 2、练习其他题目。 (1)完成第1题。 首先让学生说说图意,图中告诉了我们什么,问我们什么? 要想知道一共有几条金鱼,应该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 让学生在书上直接填写。 集体订正。 3、完成第4、5、6题。三、总结评价第二十课时教学目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