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角的度量》教案精品.doc

上传人:最*** 文档编号:1533612 上传时间:2019-10-2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角的度量》教案精品.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角的度量》教案精品.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角的度量》教案精品.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_角的度量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中的第二课角的度量【教材与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在二年级上册的时候初步认识了角,知道了角是由哪几个部分组成,也已经初步感知角的大小跟角的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跟角的边长的长短无关。但是第一学段的学习主要是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进行感知,而四年级的学生正是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的转折点,所以本单元主要学习的是抽象出来角的各个特征。同时在这个单元的第一课时,学生也学习了直线、射线、知道了角是有两条射线组成的。这节课是学生在此基础上认识量角器,进一步学习角的测量,会用度数来表示角的大小,更进一步体会角的大小跟角的边长的长短无关,跟角的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同时这节课的学习是学生下节课学习画精确的角的基础,也是学生进行角的分类以及四年级下册学习三角形内角和是180的基础。因此,本节课的内容掌握对学生来说是很重要的。【教学目标】1. 通过自主学习,观察,相互介绍来认识量角器各部分的名称,了解角的计量单位。2. 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汇报,自主归纳出角的测量方法,并能运用量角器进行角的测量,正确读出角的度数。3. 通过观察、比较、动手测量,进一步体会角的大小跟角的两边叉开有关,而与边长的长短无关。4、通过上面的一系列的操作和活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能力。同时在交流汇报时,让学生学会倾听,以及与他人合作的意识。【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认识量角器、会用量角器进行测量角的大小,会正确读出角的度数。教学难点:自主归纳出测量角的度数的方法,以及内外圈刻度线的认识。量角器是学生第一次接触,也是本节课学习的重点。但对于量角器上面的内圈与外圈两个刻度线学生很难区分开来。读度数的时候不知道是看内圈还是外圈,因此我设定为本节课的难点。【教学准备】量角器 、 三角板 、 作业纸张(上面有两个不同的角,就是情境中的角1和角2)。【教学过程】边一、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顶点1. 复习角的各部分名称边1)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一个角提问:谁来向大家介绍一下这个角的各部分名称? (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2. 创设情境:1)今天我们就进角的王国看看。(让学生欣赏各个美丽的角组成的图片)。可这一会,角的王国里有两个角发生了口角,角2对角1说:“我的角比你大,你应该叫我老大,你看我的边比你长多了。”而角2不服气地说:“才不是呢,我的角比你大多了。”两个人在争论不休。2) 提问:同学们,你们说是哪个角大呢?【学情预设:大部分学生都会说是角2大,因为角2两边叉开的要比角1大。同时学生也会说角的大小跟两边长短无关。让学生初步回顾了第一段所学的知识。】3)课件演示,那到底角2比角1要大多少呢?【学情预设:由于角的度数对于多数学生还没接触到,还不知道角的计量单位,因此不能说出准确的度数来。此时,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到底是大多少呢?】3.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角的度量,学了这部分内容之后我们就知道了,到底角2比角1大多少了。(板书:角的度量)【设计意图】让学生回顾角的各部分名称,有利于为下面角的测量提到中心点要与顶点对齐作铺垫。再引出两个角的大小比较,既复习了角的大小跟两边叉开有关,又自然引出了新课教学。这样的创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又让学生快速地进入学习的情境,为学习新课做好准备。二、探究新知、展开讨论1. 认识量角器1)学生自学课本P37页,自学提示:量角的大小要用哪个工具?角的计量单位是什么?观察量角器,你知道了量角器哪些名称。2)同桌相互介绍量角器。3)指名学生进行汇报(课件出示量角器,辅助学生讲解。)【学情预设:量角器是一个半圆,有180,最小的单位是1,有0刻度线,有两个半圈的刻度线,方向是相反但学生不能从书上直接获取量角器的中心的点角什么名称,这里教师直接告诉学生,是叫中心点。】4)小结:量角器是测量角的大小的工具,计量单位是度用符号表示“”【设计意图】这一步我采用让学生自主学习来认识量角器,让学生自主建构知识,再学生汇报时,教师辅助进行讲解,完善学生的知识。2.观察量角器,找出常见角的大小。1)在量角器上找出90有多大?出示课件加以说明。2)再找出304560120有多大,同桌相互指一指。【设计意图】主要是让学生初步感知常见角的大小。在第一段的时候,学生已经学习了直角,因此先让学生观察90的大小,并体会到与直角相联系,得出直角就是90。3.学生自主探索角的测量方法。1)老师已经把角的王国里的角1与角2请到了我们的作业纸上了。你们要做裁判,到底角2比角1大多少?要准确测量出他们的大小,好让他们不要继续争吵下去。(角1是20,角2是50)2)小组进行讨论:怎样测量这两个角的度数?(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3)组内交流,得出角的测量方法。4)小组派代表汇报并进行演示4.小结:测量角的度数的过程与方法:一是把量角器的中心点与角的顶点重合,二是把角的一边与0刻度线对齐,三是读出另一条边所对准的刻度线表示的度数。【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我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动手操作,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学习量角器的测量方法,突出了教学的重点。同时通过小组派代表汇报,集体评价,学生能自主归纳出测量的过程与方法,突破了教学的难点。三、动手操作、巩固内化1.先估计三角板的角度,然后再进行测量。2.量一量,下面的角各是几度。(P38做一做第2小题)3.集体进行校对,同时请两位学生进行演示,怎么测量的。【设计意图】先从学生熟悉的三角板上进行估计,这角大概是多少?然后动手操作测量。最后到测量队旗跟五角星的度数。这个练习的设计是让学生多次操作测量,巩固内化。要求每一位学生会测量角的度数。落实教学目标。四、应用拓展、提升能力1用量角器量下面的两组角。你发现了什么?(P38例1)2.学生自行总结角的大小跟什么有关?【设计意图】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学生测量出这两组角的精确值,让学生更进一步体会到角的大小跟两边叉开有关,跟边长的长短无关。五、课堂小结1.这一节课,你学习了哪些新知识?你有什么收获?2.布置作业:相对应的课堂作业本3.下课后,你能对教室里的有角的物体进行测量,测一测他们的大小。下节课进行汇报交流。(要求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中去,体现了生活与数学的联系。)【板书预设】角的度量 认识量角器: 中心点 0刻度线 内外刻度线测量角的度数:一、重合顶点 二、对0刻度线 三、读出刻度线记住,永远不要对父母说这十句话!1.好了,好了,知道,真啰嗦!(可怜天下父母心,父母的“啰嗦”其实是一种幸福。)2.有事吗,没事?那挂了啊。(父母打电话,也许只想说说话,我们能否明白他们的用意,不要匆忙挂了电话!)3.说了你也不懂,别问了!(他们只是想和我们说说话。)4.跟你说了多少次不要你做,做又做不好。(一些他们已经力不能及的事,我们因为关心而制止,但不要这样让他们觉得自己很无用。)5.你们那一套,早就过时了。(父母的建议,也许不能起到作用,可我们是否能换一种回应的方式?)6.叫你别收拾我的房间,你看,东西找都找不到!(自己的房间还是自己收拾好,不收拾,也不要拂了老人的好意。)7.我要吃什么我知道,别夹了!(盼着我们回家的父母总想把所有关心融在特意做的菜里,我们默默领情就好。)8.说了别吃这些剩菜了,怎么老不听啊!(他们一辈子的节约习惯,很难改,让他们每次尽量少做点菜就好。)9.我自己有分寸,不要老说了,烦不烦。(他们只是担心你吃亏。)10.这些东西说了不要了,堆在这里做什么啊!(人老了都会念旧)当你还在襁褓时,她便天天抱着你,哄你入睡;当你到少年时代,她便天天念叨着你,夜夜帮你捻着棉被;当你终于离开家,远行他方,她便天天牵挂着你。有时候,我们总是在抱怨母亲的唠叨、念叨,总是在心烦她那些说了无数遍的关心话语。都说儿女是父母前辈子欠下的债,这句话不假。让我们感恩于心,让我们感恩父母那些点滴的关怀。如果有一天,你发现母亲煮的菜太咸太难吃,如果有一天,你发现父母经常忘记关电器;如果有一天,你发现父亲的花草树木已渐荒废,如果有一天,你发现家中的地板衣柜经常沾满灰尘;如果有一天,你发现父母不再爱吃青脆的蔬果,如果有一天,你发现父母爱吃煮得烂烂的菜;如果有一天,你发现吃饭时间他们老是咳个不停,千万别误以为他们感冒或着凉(那是吞咽神经老化的现象);如果有一天,你发觉他们不再爱出门也许是因为身体一天不如一天每个人都会老,父母会比我们先老。当父母不能照顾自己的时候,很多事情做得不好的时候,请不要嫌弃他们,并请维持他们的“自尊心”.当他们不爱洗澡时,请抽空定期帮他们洗身体,因为纵使他们自己洗也不可能洗干净;当我们享受美食的时候,请替他们准备大小适当、容易咀嚼的一小碗。他们不爱吃,可能是因为牙齿咬不动了。曾经听到过这样一个说法:其实,每位母亲都是一位漂亮的仙女,她们有一件非常美丽的衣裳。可是当她决定做某个孩子母亲的时候,当她准备呵护某个生命的时候,就会褪去这件美丽的衣裳,变成一名普通的女子,一辈子,平淡无奇。THANKS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课件等等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可编辑修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