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检人手记7篇汇编

上传人:xg****9 文档编号:1532254 上传时间:2019-10-24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3.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纪检人手记7篇汇编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纪检人手记7篇汇编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纪检人手记7篇汇编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纪检人手记7篇!【篇一】前一段时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我将无我、不负人民”圈粉无数,尤其是广大党员干部,被其博大胸襟和为民情怀所感动、所激励。作为纪检监察干部,我们不正是需要有这样一种境界、格局和情怀吗?20XX年6月26日,我告别巡察岗位走上纪检监察宣传战线。回望过去的点点滴滴,有成功的自豪、进步的喜悦,也有失误的沮丧、受挫的烦恼,让我在成长中理解了初心使命,在磨砺中懂得了责任担当。“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20XX年1月4日21点30分,“如何做忠诚干净担当的纪检监察干部”小组讨论刚结束。“你们那边结束了没?结束后赶紧来415房间,今天的微信必须抓紧做出来,千万不能再像昨天一样半夜才发。”我给同事小李打电话说。这是发生在转隶后第一次专题培训班期间的一个场景。20XX年1月2日至5日,由市纪委监委宣传部组织的“讲政治、强党性、增团结、促融合”主题封闭式培训班举行。作为宣传干部,我们深知时效就是宣传的生命线。于是,每晚9点课程结束后,就是宣传部的“上班时间”。一间小屋临时办公,五六个人挑灯写稿件、选照片、做编辑,天天忙至深夜,只是为了确保当天的培训情况当天报道。4个夜晚,我们一起并肩作战,神情疲惫、身影忙碌,但内心却是饱满而富有激情。一个基本不发朋友圈的我,情不自禁的在朋友圈写下了“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感悟。直至今日,这依然是我们宣传部秉持和践行的理念。“尝试,本身就是一种成功”为持续营造学习宣传贯彻宪法监察法氛围,宣传部创作了116幅宪法监察法漫画,并在市委市政府门口进行展览。“这次展览必须高质量完成!我们需要一个讲解员。”部长说。“让我来吧!宣传干部会写会干也要会说,我想尝试一下这个角色。”从未当过讲解员的我主动请缨,不求尽善尽美,但求竭尽全力。为了当好讲解员,我深入研读条文,认真撰写讲稿,请大家指导,一点点揣摩、一遍遍练习。20XX年5月17日,我在漫画解读展正式开始前一个小时就早早来到展览处,彩排了几遍。“欢迎各位领导莅临今天的活动现场”终于,我圆满完成了讲解任务。3分钟,30块展板,30米路,对别人来说可能是一晃而过,但对我来说,每迈出的一步都是新的领悟和成长,让我坚信“不敢,就是一种失败;尝试,就是一种成功。”“记录最美的纪检人,讲述最真的纪检事”今年三八妇女节前夕,宣传部策划了一个侧面展现纪检监察女干部工作生活的宣传视频。3月5日开始策划,计划6日拍摄制作,7日就要审核发布,时间刻不容缓。于是我们立即拟定提纲、联系拍摄团队、邀请受采访人,并迅速投入到视频的拍摄制作过程中。采访的最后一站是同事闫洁6岁的女儿。“我们不要剧本、不要演练,看看孩子能够说些什么。”在去闫洁家的路上,我与制作团队商议。“你知道妈妈在哪上班吗?”“纪委。”起初,小姑娘略微有些胆怯。“你知道她在纪委做什么工作吗?”“就是高压劲风促警醒,激浊扬清植厚基。我妈妈在家总是背,我也就跟着背会了。”孩子熟练地背诵出妈妈稿子的每个小标题,让在场的我惊叹不已,也让一旁的闫洁湿了眼眶。小姑娘可能不明白这些词到底什么意思,却将纪检监察干部披荆斩棘、披星戴月的工作状态勾勒得更加清晰,也让我进一步认清了自己的职责定位宣传就是要在社会关注点上发力,在喜闻乐见的形式上创新,在讲好故事上突破,用更多有温度、接地气的作品来提升宣传工作实效,展现纪检监察机关和干部良好形象。宣传干部虽不是冲锋在反腐一线的尖兵,但同样是书写纪检监察伟业的战士。我们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没有令人炫目的光环,但始终怀揣着“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责任担当,在平凡的岗位上诠释着我将无我、不辱使命的情怀。【篇二】笃笃笃三声轻微的敲门声响起,正在工作的我抬头一看,一名年过六旬的老人站在办公室门口,老人见我抬头,忙问道:“小同志,请问你们这里是乡纪委吗?”“老人家,这里是乡纪委,请问您有什么事情?”“我想向你们反映一件事情,希望你们能去调查一下。”“我是嘎坝社区美寨组的村民张广付,我们组卢德华在任副主任的时候与组里面签订了一份土地承包合同,承包组集体土地十多亩,在他承包组集体土地的这十多年期间,没见过他缴纳过一分钱的租金,一直占用着土地,我向居委会反映过多次,但是没有得出处理结果,所以希望你们纪委帮忙调查一下。”我赶紧拿出接访登记表将老人所说的线索记录了下来。“老人家,您反映的事情我已经做好了登记,我们会尽快组织人员对此事进行调查核实,无论结果如何,都会给您一个满意的答复。”随后乡纪委立即成立调查核实小组,对反映事宜进行调查核实,首先找到时任社区主任卢德忠,了解承包土地事宜。“你是社区主任,曾经担任过美寨组组长,卢德华承包美寨组集体土地你是否知道?”“这件事我知道的,他承包的土地和组里面签有一个合同,共有9亩,在大脑包到岩脚地那个位置,以前组里面是以10元每亩收取租金,每年90元钱。”“卢德华有多少年未缴纳过租金了?”“据我了解,已经有十多年没有缴纳过租金了。”之后的几天里,我们找到以前的村干部了解情况,并到美寨组入户进行走访核实,事情的真相逐渐浮出水面。随后我们多次联系当事人卢德华,让其到乡纪委办公室了解事情经过,均被其以路况不好无法骑车为由推脱。我们想着:“你不来,我们就去找你,一定要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弄清楚,给老百姓一个满意的答复”,后经过多次走访,终于在其鱼塘边遇到本人。“老卢,我们是乡纪委工作人员,知道我们今天来找你是因为什么吗?”“不知道,你们纪委要了解事情应该去找村里面呀,我都好多年没当村干部了,很多事情记不清咯!”“我们也不跟你兜圈子了,今天来是想和你核实一件事情,大脑包到岩脚地的土地你知道吧?”“那那里哪有什么土地哦,我记得好像全部是荒山吧,都都荒了几十年了。”“你确定是荒山吗?我们是有了充分的证据才来找你的,希望你不要心存芥蒂,说假话、作伪证、隐匿证据可是要承担责任的。”“我我也不是很确定,都很长时间没去过那里了,应该一直都是荒着的吧。”“据我们了解,那里不但不是荒山,还是你承包的土地,而且你已经很多年没有向组里面缴纳租金了。”说完我拿出了走访调查的笔录。面对我们拿出的调查笔录,卢德华终于意识到再也隐瞒不下去了,“土地是集体的,当时我是副主任,兼任美寨组组长,我就以美寨组组长的身份与舒佰成、舒佰亮等人签订了土地承包合同,承包土地共计9亩,时限为60年,每年应向美寨组缴纳90元的租金。期间土地一直由我和舒佰成、舒佰亮等人使用,土地租金才缴纳6年,后面这12年就一直没有缴纳过租金”经调查核实,卢德华在任嘎坝村副主任及人口主任期间,利用职务之便侵占农村集体土地归个人使用的行为已经违反相关纪律,乡党委给予卢德华党内警告处分,限期将未缴纳的土地租金上交到村集体。至此,时隔12年“被承包”的集体土地方归集体所有。集体土地被无偿承包,暴露出来的是部分基层党员干部政治站位不高、纪法观念缺失。身为党员干部应时刻严格要求自己,不忘初心,做到守纪、守法,方能仰不愧天、俯不愧地,堂堂正正做人,坦坦荡荡生活。【篇三】20XX年10月,我有幸成为党的纪检监察战线上的一员。来之前,就对纪委的超凡战斗力有所耳闻,到审理室不久,便很快目睹了同事们普通却又不平凡的工作,并亲身参与了一场场“战斗”。在这里,能够支撑我们的,除了纪检人的信念,就是对纪检工作的激情和热情。由于纪检监察工作的特殊性,很多同志可能无暇照料家庭,加班加点也成为常态,但是每一名纪检监察干部都默默坚守着自己的岗位,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投入到工作中,用自己的方式践行着对党和人民的铮铮誓言在我们身边,有常年吃药打针奋斗在纪检一线的反腐斗士,有孩子生病无暇照顾的纪检辣妈,有即将退休依然奋斗在巡察一线的老同志,有常常加班到深夜的纪检新兵。最让我感动的是,每一天,每一个人都包含着工作热情,看不到抱怨和消极。从身边的榜样里,我也汲取到了强大的力量。今年1月23日,我接到家人的电话,一岁的儿子高烧到40度,当时我正在去往牛庄参加上一年度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工作的路上,电话里儿子的哭声让我焦急万分。当天,母亲又打电话来说父亲中风进了医院,问我能不能回去帮忙照顾两天。一边是生病的幼子和需要人照料的老父亲,一边又是必须要赶在下雪封路之前完成的工作,当时内心很是挣扎,是要请假了独自返程,还是等把工作完成了再回去看亲人在汽车的颠簸中,我慢慢冷静了下来:不能因为个人原因耽误整个考核组的工作进度。便电话跟家里人交代了一下情况,让母亲请了护工去照看父亲,同时,也不折不扣地完成了考核工作,得到了带队组长和组员们的肯定。在我的身边,还有很多很多这样的例子,他们既是纪检监察干部,同时又有为人父母,为人子女的责任。也许有不舍,也许有愧疚,也许有无奈,但是他们的选择都偏向了工作,只因为他们有着共同的名字“纪检人”。【篇四】XX市林县(现林州)位于晋冀豫三省交界的河南境内,只是太行山之下一座小山城,这个不起眼的小山城的人民在党的带领下依靠自己的双手完成了一个伟大的奇迹,红旗渠。上世纪六十年代之前,这里代代流传着“十年九不收,雨水贵如油”的说法,在林县历史上,仅是有史料记载的旱灾,就发生过40余次,其中多次记载林县人相食、易子相食。解放后,面对林县人民生存恶劣的严峻情况,党和政府给林县极大的支持,先后打了两千余口井,但对一个地域广阔的常年受地理影响的干旱贫困山区仍是杯水车薪,仍然摆脱不了干旱的威胁。1959年,林县再次遭遇大旱,几十万林县百姓陷入焦渴的熬煎之中。但这次林县人没有向过去向自然屈服,多年同旱魔抗争的林县党委领导认识到:要从根本上解决干旱问题,仅仅“节流”不治本,必须进行“开源”。提出将山西的漳河水引入到河南林县,除此别无选择。林县县委书记杨贵下定决心:劈开太行山,修建红旗渠,举全县之力“重新安排林县河山”。只靠双手在太行山的悬崖绝壁上开挖几千公里渠道及建造几千座附属建筑物何其艰难!但林县人“宁愿苦干不愿苦熬”。在三年自然灾害生死攸关向威迫的形势下,1960年2月10日,县委召开了“引漳入林”实施大会。11日就在县委书记杨贵的带领下,浩浩荡荡的建渠大军开赴太行山里漳水河畔。杨贵同志当时一定想的不是做所谓的英雄,只想着解决林县人民迫切饮水要求,践行一个党员的承诺。60年代,是一个理想主义高涨、激情燃烧的年代,刚刚翻身的中国人充满了干劲和勇气,饱受干旱煎熬的林县人尤其如此。一声令下,万民响应,盼水心切的林县人热血沸腾!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林县百姓与悬崖绝壁鏖战十年,削平了太行山1250座山头,架起了152个渡槽,凿通了211个隧洞,修建12408座各种建筑物等,硬是在崇山峻岭中凿出了一条三千华里的“人造天河”。1969年6月,红旗渠干、支、斗渠配套建设全面完工。当日,数万名林县百姓自发从各地赶来,庆祝这座承载着林县英雄儿女千年愿望的“人工天河”的竣工通水。看着纪念馆里数万林县人民竣工完毕等待通水的那张老照片,我想到了堂吉诃德里一段话:我的丰功伟绩,值得浇铸于青铜器上,铭刻于大理石上,镌于木板上,永世长存。当我的这些事迹在世上流传之时,幸福之年代和幸福之世纪亦即到来。十年磨一剑,仅仅靠着一锤,一铲,两只手,在太行山悬崖峭壁上修成了这全长1500公里的红旗渠,结束了十年九旱、水贵如油的苦难历史,而且孕育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若将红旗渠挖砌土石方2225万立方米,如果把这些土石方筑成2米、高3米的墙,可以纵贯中华南北,把广州和哈尔滨连接成一道“万里长城”。60年代,仅靠双手修成的“人工天河”。就影响而言,它被周恩来总理赞誉为新中国第一大奇迹。世界的七大奇迹除去亚历山大的灯塔,其余都是统治者个人享乐的工具,而红旗渠是人民对生存渴望的反映,是几十万林县人民生存的源泉,是党不忘初心强大的执行力的体现,是真正的劳动人民的奇迹。我们90后这一代人,只能在老照片上看到先辈们用麻绳吊在悬崖峭壁凿山劈石的惊险,也不能亲身感受食不果腹的状态下却依然“誓把山河重安排”的壮志豪情。只是仅仅在红旗渠边看着漳水奔流到远方,但是那份豪情都能冲破时间的阻隔,足以让人眼中噙满热泪。这是对民族的自豪,对英雄们的感激,对已逝去的烈士的缅怀,对生活在执政为民、不忘初心共产党的旗帜下的庆幸。党没有放弃任何一个中国人,无论在繁华的北上广,还是在偏远的戈壁滩,再恶劣的环境,只要有人民的地方就有党的关怀,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我们的政党消灭了饥荒、消灭了饥饿,长江边上一座又一座的跨江大桥,峰峦叠嶂里一条又一条公路,完成了基建史上一个又一个的奇迹。红旗渠不但是一座工程奇迹,它更是我们党和民族精神的时代象征。【篇五】都说青春如歌,高亢嘹亮;青春如画,璀璨绚烂;青春如火,热情奔放;作为一名已过而立之年的80后,回望来时路,我的青春又是什么?今年是我参加工作的第8个年头。2012年6月,大学毕业的我通过公务员考试,来到了国家级贫困县常德石门县一个偏远的山区工商所工作。蜿蜒盘旋的山路、辗转八九个小时才能回家的艰辛,让我迷茫过、失落过、沮丧过。但不言弃的我想:“此心安处是吾乡,还是先干好手头的工作吧。”在与群众打交道的过程中,我体会到了他们的不易,主动上前一步、优化服务,让群众少跑腿、不折腾、好办事。4年后,我通过遴选考试回到了家乡XX,来到审计局工作。记得20XX年初夏,我被长沙市局抽调参与对某省级园区的交叉审计,为了高质量地完成审计任务,加班加点成为常态,记得那年的端午节,我们放弃休假时间,奋战在审计一线,认真翻阅一本本会计凭证、一张张统计报表、一份份招商合同,经过两个多月的努力,终于圆满完成了任务。20XX年11月,伴随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我加入到XX市纪委监委这个大集体,被派驻到政府办担任纪检专干,从一名“审计人”转型为“纪检新兵”。纪检监察工作专业性很强、涉及的知识面很广,尽管我有过几年工作经验,但面对晦涩难懂的法律法规,多种多样的调查取证方法,我深感本领恐慌。但我并没有退缩,通过不断学习、积累,我慢慢适应了岗位转变,融入了纪检监察工作之中,也深深地被这支“纪检铁军”感动着、鼓舞着。在今年XX市春节团拜会上,一曲手机里的爸爸让观众泪目。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名纪检监察干部,面对组织召唤,紧急受命,告别家人,来到了办案一线。这一去就是大半年,办案点成了他的另一个家。电话里孩子的牙牙学语,视频中亲人的殷殷期盼,父亲卧病却叮嘱其安心工作,是软肋也是铠甲。作为派驻纪检监察组的一员,我经常参与集中办信办案工作,曾经连续一个多月在单位与长沙看守所之间来回奔波,提审涉案人员、分析研判案情,在讯问室里与涉案人员面对面开展心理抗衡与交锋;在日常工作中,开展谈心谈话,聚焦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建设专项督查,在节假日发送廉政提醒短信,以实际行动践行纪检监察人的忠诚、干净、担当。青春,是成长,更是担当;青春,是年华,也是心境。很庆幸,在纪委监委这个朝气蓬勃的大家庭,我遇见了更好的自己。回首青春路,这一路上有激情、有梦想,有付出、也有坚守,但我将始终带着“纪检监察人”的使命与责任,用青春书写生命的春华秋实,谱写对党对人民的忠诚与担当。【篇六】得,20XX年,我初到纪委之时,政治机关所特有的外感、内质,让我充满了敬畏之心,特定环境所催生出的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也在不知不觉中化作了砥砺我奋勇前行的强大动力。监督执纪,案件审理。初窥楼台的我,工作中的所见、所闻、所感,似乎总有那么一些困惑,几分不解。尤其是在承办案件时,遇到的困难、阻力以及别人的不理解,这些都曾让我感到委屈、感到郁闷,甚至产生畏难情绪。直到有一天,分管领导带着我和违纪人进行审理谈话时,他那娴熟老练,而又充满智慧的办案技巧,让我折服,并为之耳目一清新。他站在双方的角度上,准确分析了违纪人的违纪事实,诚恳指出了其错误本质,那不容置疑的话语,让违纪人张口结舌,最终承认了自己的违纪事实。事后,我请教领导如何才能说出那样直抵人心而又切中要害的话语来?领导便语重心长地对我说,人人心中都有一杆秤,都知道是非对错?只要依规依纪,有理有据,他们必然会口服心服的。领导的一番话像一道闪电照亮了我的心扉!是啊,人心是最大的政治,正义才是最强的力量。在领导和同志们的言传身教下,我很快转变了心态,摆正了位置,渐渐地我开始用审慎的目光打量和解读着我所从事的纪检监察工作业务,走进它、拥抱它、融入它,不弃不离,执着以求,并在不断地成长中走向成熟。于是,我变得坚强乐观起来、变得包容豁达起来、变得严肃认真起来。因为,我深深的懂得滴水能够折射整个太阳的道理;虽然,我只是纪检监察队伍中的普通一员,但是,只要抱守一颗赤诚之心,就能尽自己的微薄之力,为推动纪检监察巨轮滚滚向前奋楫扬帆。也许我能做的,只是认真审理每一份案卷,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也许我能做的,只是在向违纪人送达处分决定时,让他们感受到组织的关爱与挽救;也许我能做的,只是努力记录申诉人的话语,让他们觉得自己并没有被组织忘记。这些,虽然只是一点一滴不足为道的小事,但我相信聚沙可成塔、滴水能穿石。古语云“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监督执纪必须丝丝入扣,抓早抓小、抓细抓实,来不得半点马虎,其实,这正是纪检监察工作的执着追求,也是我们坚守初心使命的生动写照。每当同学聚会,总有人问起我在哪里工作,当听说是在纪委时,立刻就有人感慨地说,纪委厉害啊,多亏了纪委,抓了那么多贪官,现在社会风气好多了呀等等;听到这样的赞誉,总能让我对自己所从事的纪检监察工作充满自豪,同时,也深感肩上的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时刻提醒自己不忘来时的路,牢记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有一首经典老歌唱的好“能挑千斤担,不挑九百九,迎着困难上,顶着风雨走”作为新时代的纪检监察干部就要始终坚定我们的信仰,“跟着初心上,担着使命走”,以舍我其谁的忠诚担当,展现“铁军”风采。迎着明天的朝阳,昂首阔步追梦征程;不忘初心,我们继续前行;牢记使命,我们正在路上!【篇七】春暖花开日,柳絮纷飞时。我们时常感叹光阴似箭,岁月如梭,忍不住会问“时间都去哪了?”20XX年10月,我通过遴选考试,到克州纪委监委工作,至今已近半年了。初来时,身份转变和工作职责的差异,让我如无头苍蝇般毫无头绪,心中纵使有无数的疑问,却不知从何问起。单位里的老同志非常平易近人,在我焦躁时,鼓励我用心一点细心一点;在我有困惑时,将自己多年的纪检工作经验分享给我。每周的集体学习,通过学习党纪法规及纪检监察工作业务知识,我渐渐找到了前行的方向。还记得刚接到参加自治州十届党委第八轮巡察工作安排时,我心里既担忧又着急。要干些什么?怎么干?要注意些什么?一个个疑问,等待着我去解答。在巡察组组长的带领下,大家明确分工,默契配合,加班加点,最终按时完成了此轮巡察任务。12月,我被分配到克州纪委监委派驻发改委纪检监察组,我每月坐在办公室的时间屈指可数,每天都忙着到各单位去督促指导相关纪检监察工作,虽然忙碌但也收获满满,下班后,我坚持“充电”以提升自己的业务工作水平。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明确提出将20XX年作为“基层减负年”,听到这一消息,大家都欢欣鼓舞,纷纷表示终于有更多的时间,可以用于实际工作中。作为一名纪检监察干部,我也一直在思考,怎样既履行好监督职责,又不给基层增加负担。我想从事纪检监察工作和教育教学工作一样,要多学善问,积极进取,干工作要切合实际,干实事、实干事,不流于形式,不流于表面,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切勿急功近利。在开展日常监督时,敢于监督,善于监督,勇于“亮剑”,只有这样,才能承担起自己的职责与使命。以前我是一名人民教师,每天面对的是教案和课本,现在是一名纪检监察干部,每天面对的是党纪法规条例;以前我的职责是教书育人,现在我的职责是“治病救人”。干一行爱一行,不论在哪一个岗位,我都将一如既往脚踏实地工作,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努力成长为一名忠诚、干净、担当的纪检监察干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件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