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音乐教学计划.doc

上传人:最*** 文档编号:1531811 上传时间:2019-10-24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7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上册音乐教学计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五年级上册音乐教学计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五年级上册音乐教学计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_五年级上册音乐教学计划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五年级学生对小学阶段要求了解、掌握的五线谱知识已掌握一大半,并能进行简单的二部合唱,视唱听音能力逐步提高。、声乐方面:能用缓呼缓吸的呼吸方法,有气息支持的唱歌。合唱的歌曲声音协和、节奏准确、并带一定的感情,部分学生声音嘹亮、悦耳。、器乐方面:能辨清中国民族乐器的名称、种类、外形特点、演奏姿势、音色。个别学生在演奏方面较突出。、欣赏方面:能说出演奏乐器的乐器名称、构造、音色特点;节奏上、力度上、速度上的变化发展;能讲出曲调的结构、情绪等。、表演方面:能精心设计编排一组动作,表演时认真持久,效果较好、视唱、节奏练习方面:能按一定的步骤,准备视唱或节奏练习的内容,有些同学稍作准备,便能准确的表达出来,部分学生还借用指挥来进行练习。二、教学目标(一)总的目标1、在唱好二部合唱的同时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2、能背唱首歌曲3、学习音乐知识及视唱听音练习?(二)具体目标读谱知识:保持音记号、上滑音、下滑音记号、切分音节奏、弱起小节、6/8拍子的含义及基本的强弱规律。技能目标:a、培养主音感b、听辩大、小三度、纯四、纯五度和声音程c、视唱、拍和包括已学过知识在内的四小节旋律d学习二、三拍子的指挥图式,有感情地背唱歌曲首b、继续学习简易乐器的演出法,能演奏简单乐曲首三、教材重点难点唱好二声部合唱、听记能力的培养四、具体措施1、 认真钻研大纲和教材,在此基础上按课时,并按教导处统一备课格式,认真写好教学详案。2、 充分作好课前准备。3、 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适当放第要求,防慢教学进展,打好基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4、 提优补差的途径:(1)、通过课堂教学。(2)、通过课外艺术活动。5、方法:示范:教师示范、学生模仿。 鼓励、表扬法:通过鼓励表扬大体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材施教法:针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扬长避短,使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长。五年级音乐教学进度计划(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 五年级音乐周次时间教学内容节次18.278.31嘀格调 土家喜爱咚咚喹229.3-9.7脚踏水车唱山歌 黄土高坡239.109.14黄河船夫曲 走绛州249.179.21刮地风 洗衣歌259.249.28唱支最美的歌我爱我的祖国269.3010.7祖国印象 美妙的歌声2710.810.12小鸟请到这里来 森林晨光2810.1510.19渔夫和金鱼的故事2910.2210.26在葡萄架下 看马戏21010.2911.2阿里郎 道拉基21111.511.9嗯嘿呀 蓝色的雅特朗21211.1211.16故乡的亲人贺绿汀落水生还记21311.1911.23嘉陵江上 晚会21411.2611.30清流 冬21512.312.7踏雪寻梅21612.1012.14银色的马车从天来21712.1712,21音乐七巧板21812.2412.28期末复习2第一课 嘀格伢儿的梦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学会演唱嘀格调,并用明亮、流畅的声音表现歌曲活泼、欢乐的情绪2、在听赏土家喜爱咚咚喹的过程中,初步了解木管乐器及其音色,能自信大方地跳起摆手舞主动参与听赏活动。教学重点:能用明亮的声音演唱嘀格调教学难点:能初步了解木管乐器及其音色,能自信大方地参与听赏活动。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听音乐进教室2、师生问好二、基础训练师:同学们,你们去过咱们湖南的湘西吗?在湘西啊,有很多的大山,大山里住着很多的少数民族,你们知道有些什么民族吗?1、请同学们交流。师:住在大山里的人们,最喜欢用山歌来表达自己的心情了,听,他们脚踏着水车,唱起了山歌呢!2、聆听歌曲脚踏水车唱山歌。3、听唱法学唱脚踏水车唱山歌4、轻声演唱,注意声音位置。三、新课教学。1、导入师:今天,我们学唱一首湘西民歌,(解释歌词中湘西方言的意思)如:“嘀格”有小和少的意思,“一班”、“坪坝”、“伢儿”分别是“一群或一伙”、“大块的平地或操场”、“孩子”的意思2、老师范唱3、采用竞赛的方式学习曲谱(1)自由击拍视唱两分钟(2)谁先举手就让谁先唱,请3-5名学生唱(3)比一比谁唱得好(4)全班唱曲谱4、学习歌词:吐词要清晰5、歌曲分析与处理:基本速度为中速稍快,基本情绪是活泼、富有朝气。第一、二乐句力度为mf,要唱得连贯、轻松、活泼。第三乐句是全曲的高潮,力度为f,情绪较为激动,演唱应连贯圆润第四乐句的前两小节用微弱、清晰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最后两小节用力度mf和连贯的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能学会演唱嘀格调,并用明亮、流畅的生音表现歌曲活泼欢乐的情绪。2、在听赏土家喜欢咚咚喹的过程中,初步了解木管乐器及其音色,能自信大方的跳起摆手舞,并主动参与音乐听赏活动。教材重点:能用明亮、流畅的声音表现歌曲及体会乐曲土家喜欢咚咚喹。教学难点:注意音色与节奏的把握教学内容:一、课前工作。1、组织上课。2、总结上学期学习情况。3、本学期教学中对学生的要求。二、新课学习。1、了解土家风俗。播放土家喜欢咚咚喹。师:同学们,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谁知道刚才乐曲是与哪个民族有关?(学生回答)你们回学过或听过那些土家族风俗: 哭嫁 对山歌让我们一起来欣赏(播放土家个、风俗民情)2、复习脚踏水车唱山歌1=E-C 2/45 15 1 5 4 3 4 5 5 5 5 5 1 5 5555 15 3 3 2 2 1 - 脚 踏 水 车 唱 山 歌 咕噜咕噜咕噜 咕噜咕噜咕噜咕噜噜噜让我们来与他们一起唱一唱(要求:声音活泼,圆润,有弹性)3、学唱嘀格调。(1)师:你们的声音真美,把土家族的娃娃也吸引过来了,他们正唱着山歌呢?我们来听听他们唱的什么歌?播放嘀格调师:你们从这首歌曲的歌词中知道了他们唱些什么吗?有什么地方不明白?4、听赏土家喜欢咚咚喹。(1)播放土家喜欢咚咚喹乐曲。介绍:冬冬喹施土家族的一种民族乐器,通常由竹子制成,长约10厘米,乐曲为木管五重奏 。学生看书,了解木管的形状。(2)随乐跳一跳。在三年级跳过摆手舞,学生们回忆,然后听音乐跳一跳。4、总结。师:你还了解哪些少数民族的民俗?(学生回答)今天,我们在欢快的歌舞中了解了土家族的风俗民情,我国的少数民族众多,民间音乐舞蹈丰富多彩。希望大家多收集这方面的资料,走进精彩的民间文化大世界。第三课时教学目标:1、听赏我躺在绿色的草地上,感受歌曲的情绪。2、积极参与音乐活动,了解二拍子和三拍子。教学重点:能用明亮的声音演唱嘀格调教学难点:能初步了解木管乐器及其音色,能自信大方地参与听赏活动。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听音乐进教室2、师生问好二、复习1、演唱脚踏水车唱山歌,注意声音位置,轻声演唱三、新课教学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的嘀格调描写了湘西的孩子开开心心去上学的情景,整首歌曲欢快明亮,下面我们来听听这首歌曲,你们觉得它的情绪是怎样的呢?1、聆听歌曲我躺在绿色的草地上,感受歌曲的情绪(优美的)师:你们看看,这首歌曲在情绪上与嘀格调有不同,在节拍上也有不同呢。前一首是二拍子的歌曲,而这首是三拍子,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吧。2、再次聆听歌曲。3、轻声跟唱歌曲。师:你们听了这首歌曲,有什么感觉没?4、同学们交流对歌曲的情感体验。5、全班跟唱歌曲,表现出歌曲的情境。四、音乐活动。师:刚才我们通过嘀格调和我躺在绿色的草地上感受到了二拍子和三拍子的区别,下面,这两辆音乐火车呢,就需要同学们把这火车蕊片装上去,火车才能顺利开动,谁来试试?1、视唱曲谱2、找出二拍子的乐曲和三拍子的乐曲3、填入拍号。4、划拍演唱一遍。五、总结下课。第二课 西部放歌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在听赏歌曲黄河船时,感受陕西民歌的特点;2、能模仿陕西方言随乐跟唱。教学重点、难点:感受西部民间歌舞的风格特点,并予以表现。教学过程:一、 走进西部1、 歌声引进西部听黄土高坡的音乐声中走进教室。提问导入这首歌叫什么?它的风格怎样?你能唱几句吗?(十多年前,这首歌红遍了全中国。这么高亢、这么粗狂、这么豪放的歌曲它源自哪里呢?)学生回答引导学生进入西部,说说黄土高原,黄河和我们这里的区别2、 简介西部 说一说黄河、黄土高坡以及黄土高原上人们的生活。黄河与我们湘江有区别吗?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的人会是怎样的性格呢?在这么天宽地阔的高原上,人们说话或是唱歌的声调会有什么特点?为什么?(咆哮怒吼的黄河与赤裸光秃的黄土高原赋予那里的人开朗豪放、纯朴淳厚的性格,在天宽地阔的黄土高原上,人们由这山坡可以望见那山坡,可是见个面要走几个小时的羊肠小道,喊话和对歌成了他们最快捷的交流方式。因此,大自然赋予了他们空旷。高亢的声调和喉咙。听,他们的歌声传过来了)。二、 西部放歌1、 听黄河船夫曲(1)聆听师:这歌声来自哪里?师:河面上飘来的歌声会是谁唱的?他们在干什么?师:对,这首歌就叫黄河船夫曲。你听出他有几段歌词,以什么形式出现?师:我们在听一遍,请你说说这首歌的风格特点? (引导学生说出粗圹、高亢、空旷、雄浑、朴质等特点。)(2)跟唱师:好,我们就在这开阔的黄河上,拉开嗓子,一起唱黄河船夫曲(全班随乐唱一唱,唱出它的高亢、粗犷) 歌曲中的“艄公”用了什么语言?(3)表演体会:你觉得歌曲的曲调和速度有什么特点?(曲调有多处重复,速度比较慢。)平稳稍慢的速度,让你感受到此时的船是在急流险滩中还是在平静的河面上行驶呢?(平静的河面)听了这首歌,你头脑中出现了一幅什么画面?把学生分成两组,每组排成一条船,一起来扮演黄河上唱着黄河船夫曲的船夫们。比比看谁唱得韵味更足。三、课堂总结 民歌听起来别具韵味,我们伟大的祖国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民歌,西北民歌就是其中的典型,粗犷就是其最大的特点。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能学会唱走绛州 ;2、在歌曲表现活力中了解其音乐形象,与风格的特点教学重点:体会不同民歌所体现的特色教学难点:体会走绛州中,作曲家所要表达的情感。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大西北的民歌粗犷辽阔,欣赏黄河船夫曲近教室二、学习歌曲走绛州1、唱走降州过度语:船靠岸了,船夫坐下休息休息。高原上到处都能听到悠扬的歌声。你听,那边船夫的声音刚落,这边又传来孩子们学唱的挑夫歌。2、听听走降州(1) 同样是来自黄土高原上的民歌,他们的风格有什么不同呢?你从歌声中听到了什么?生:一根扁担.(2)说说走走降州歌中唱到“担上扁担走降州”,降州在哪里?为什么要走降州而不是坐车到降州?降州是古称,在今天的山西省,现在是商业发达的繁华之地。我们现在要买东西都是拉钱到超市去买。可是那时侯高原沟壑纵横,交通不便,人们要买东西、卖东西都只能挑着担子走到降州去。于是就有了“担上扁担走降州”的说法。(3)学学挑担子师:你回条扁担吗?能学学吗?(尽量模仿各种不同的姿势)。学生随音乐走降州挑担律动,再次熟悉音乐。(4)学唱曲谱 学生随琴轻唱曲谱,并及时解决难点。 5 1 5 1 5 1 5 1这句音比较高,不能叫喊,引导学生感受扁担一颤一颤的轻快的形象。 切分节奏引导学生想象切分节奏所表现的音乐形象,并唱出它的重音。(3)学唱歌词 1、随琴唱词 2、引导学生发现歌曲中的音乐形象,并唱出他的重音。 (歌词只有一句,其余全是虚词衬词,刻画了软溜溜的扁担一上一下颤动的形态与颤动的声音,生动形象、幽默诙谐,表现了挑夫苦中作乐得心情。所以,要唱得轻快、活波幽默。)(4)感情处理挑夫们肩上的担子沉甸甸的、可是他们却能苦中作乐。请想一想,要怎么唱才能让他们肩上的担子变得更加轻松、脚步变得更加轻快呢?三、 拓展(1)说说这节课的收获(2)你还了解那些高原上的情况呢?学生交流(3) 今日光秃高原新貌今天的黄土高原在西部大开发的带动下,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你们看!平庸的土地上开垦出了肥沃的梯田;黄河大桥巍然耸立;高速公路穿过高原;南水北调工程正在启动,黄土高原一步步走向繁荣。四、 教师小结今天,我们领略了黄土高原上极具魅力的民间歌舞,他们是中华民族艺术中的一朵奇葩,希望大家大胆地走近她,摘取她。下课第三课时教学目标:1、能自主识读甘肃民歌刮地风的曲谱,学会唱这首歌,并用竖笛吹一吹;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四四拍的含义和强弱规律,能认出小节、小节线、终止线。2、感受陕西民歌的特点,并能随乐跟唱,了解陕北秧歌的特点,并能随歌曲拥军秧歌跳一跳。教学重点、难点:感受西部民间歌舞的风格特点,并予以表现。教学过程:一、 回忆西部歌曲的特点,学习刮地风。1、 听歌曲刮地风。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从哪里听出来的?刮地风是流行于我国甘肃、青岛一带的传统小调,也是新春佳节闹秧歌时的常用曲目。2、学唱曲谱这首歌曲有四个乐段,分给四个组自己学唱曲谱。(1) 5 5 3 5 6 16 5 5 (2) 3 5 5 3 2 3 5 5 3 2 1 2 (3) 5 3 5 5 3 2 1 6 1 2 3 2 3 (4) 6 12 3 2 3 1 2 1 6 5 句中带有切分音型的重复,打破了均衡的节奏感,为旋律增添了欢乐的情绪。3、唱歌词歌词叙述了一年十二月中各种节气的变化和时令的特征,使人们在娱乐消遣、享受艺术美感的同时,获得丰富的生活知识。二、活动扭秧歌秧歌是一种主要流传于我国北方广大农村的民间舞蹈。这种舞蹈又叫扭秧歌或闹秧歌,表演形式为多人组成秧歌舞蹈队,分别持扇、帕、鼓、棒等,在鼓、锣、钹、唢呐等乐器伴奏下,边走边舞,有的地区也表演故事。情绪换快、热烈,很受广大群众欢迎,现已成为流行全国的群众舞蹈。1、 欣赏片断扭秧歌(出示课件)2、 学跳扭秧歌。3、 配上音乐扭秧歌4、 把准备好的手帕拉在手上,配上音乐跟着老师学扭秧歌老师可设一个秧歌队伍,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自己选择喜欢的动作、角色等,随着欢快热烈、富有特色的陕北民歌拥军秧歌 参与到秧歌队伍中来。三 、小结第三课 鱼水情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说出八三拍子的含义,能按其节拍规律击拍或划拍学唱歌曲的旋律。2、能与他人合作,用优美和谐的声音学会合唱歌曲唱支最美的歌,并选用打击乐器参与表现。3、能联系近年来在抗洪抢险、救人、救火中解放军的英勇行为和感人事迹,结合本课三首音乐作品的听赏和演唱的体验,说说解放军与老百姓的鱼水深情。教学重难点:1、体验和感受军民鱼水情。2、歌曲两个声部的协调,统一。教学过程:一、感恩军民鱼水情1、 听赏大红枣儿甜又香(1)导入 引用歌舞剧白毛女导入新课(2)介绍 了解中国旧社会的历史(3)小结:这部舞剧描述了旧中国东北农村的一户苦难人家的真实故事。在很多影片中可以看到,在旧社会,中国老百姓深受三重压迫。他们不仅要受帝国主义的侵略,而且还要受官僚资本主义和封建地主阶级的压迫。整个中华民族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全国军民奋勇抗战,誓死保卫了我们的祖国。抗战胜利后,各地的老百姓都把八路军当成自己的救命恩人,他们纷纷拿出自家舍不得吃的蛋、粮食、枣儿等来欢迎八路军战士。(4)听赏大红枣儿甜又香 了解歌词,都说了些什么?(5)唱大红枣儿甜又香 随音乐哼唱大红枣儿甜又香的旋律。2、听赏洗衣歌(1)看插图听赏洗衣歌 赶走了日本侵略者,河北的老百姓拿出了他们的特产大红枣来欢迎八路军叔叔。在我国的x藏老百姓又是怎样来表现他们和解放军是一家亲的呢?(2)了解歌词.说说藏族姑娘为什么要帮助解放军洗衣裳。(3)跳洗衣歌 随音乐跟老师跳x藏舞的简单舞步,感受军民浓浓的鱼水情。二、课堂小结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在听赏活动中感受和体验歌曲大红枣儿甜又香及洗衣歌所表达的军民鱼水之情。2能学会合唱唱支最美的歌,用明朗、甜美的歌声表达军民鱼水情。教学重点 体验和感受军民鱼水情。教学难点歌曲两个声部的协调、统一。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上节课我们感受到河北人民和x藏人民与解放军之间的鱼水情,这节课我们也来表达我们的心意。二、表现军民鱼水情 1、 学唱歌曲(1)初听唱支最美的歌了解歌的内容(2)二声部学习 反复听歌曲二声部。 学习分组随琴学唱二声部的高低声部。 声部合作学习(师生合作 .学生合作 )(3)学唱新歌 再次聆听全曲 随琴用u哼唱全曲。 听老师用四三拍子弹奏歌曲。你觉得四三拍和八三拍哪种节拍更适合这首歌曲,为什么? 指出八三拍和四三拍的共同点强弱规律。 随琴唱歌词2 、演唱歌曲 (1)有感情的试唱全曲。 (2)演奏全曲,加以伴奏。三、课堂小结说说解放军叔叔为我们所做的贡献。第四课 祖国在我心中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在听赏合唱我爱我的祖国时,感受、体验“我”和祖国之间永不分割的真挚情感。2、能积极参与二部轮唱,体验轮唱的乐趣;能在音乐活动中将曲子按拍号分类存档。教学重难点:了解二部轮唱、体验二部轮唱的乐趣; 通过各项活动,培养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1 、谈话导入 你们知道我们为什么在每周都要进行升旗活动吗?每当举行升旗仪式的时候你都想到了什么?2、 揭示课题二、用歌声表达对祖国的热爱1、全班有感情的朗诵歌词;2、听录音范唱,整体感受歌曲的情境及节拍特点;3、复习3/8拍子的含义及强弱规律;4、引导学生说出6/8拍子的含义及强弱规律,并讨论歌曲中几种典型节奏5、全班随着范唱音乐轻轻划拍,加深对音乐的印象;6、 随琴跟唱歌词三遍,第一遍用“|a”模唱,第二、三遍带词演唱;7、突破难点,分组划拍演唱;8、 艺术处理:学生讨论,老师归纳。三、感受我爱我的祖国1、初听全曲,感受歌曲的情绪和节拍特点;2、复听全曲,体验“我”和祖国永不分割的情感;3、再听全曲,表现情感,可跟唱,身势律动等。四、课堂小结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能学会演唱祖国印象,用深情的歌声表达对祖国的热爱;2、了解6/8节拍,并能用律动边唱边伴奏。教学重点:6/8节拍的教学教学难点:能学会演唱祖国印象,并能够通过深情的歌声表达对祖国的热爱。教学过程:一、了解中国的悠久历史和大好河山(出示课件)师:看到我们这美丽的中国,你有何感想?师:我们能在这美丽校园,宽敞的教室上课,要珍惜现在的学习机会,不要让父母、老师失望。二、学习祖国印象1、听赏歌曲祖国印象这是一首旋律优美、热情奔放的合唱歌曲。歌词朴实无华,音乐充满活力。轻盈、舒展的旋律和富有动力的节奏,抒发了少年儿童赞美祖国时的自豪感和幸福感。2、学唱旋律。注意:1=E 6/81 3 4 5 5 5 6 5 5 .4 3 5 7 1 2 2 2 3 .4 3 2 2 . 在上节课3/8节拍的基础上掌握6/8节拍,并划拍了解6/8节拍的含义,学生单独练习以下节奏3 .4 3 2 2 6 5 5 4 3在视唱歌谱中这个节奏型贯穿全曲。第一乐段1-8小节,旋律密集,琅琅上口。第二乐段节奏拉宽,力度加强,情绪激动,形成歌曲的高潮。3、朗读歌词。有感情的朗读歌词。4、学唱歌词。学生听琴,自己填入歌词,不对的地方及时纠正。三、课堂小结第三课时教学目标:1、读谱学唱美妙的歌声,能用二部轮唱来演唱歌曲。指导学生进行合唱指挥。2、给音乐存档,先回忆、拍子的含义及其含义。学生能轻轻划拍,辨别拍子。给节奏填上相应的拍子。教学重点、难点:1、读谱学唱美妙的歌声,能用二部轮唱来演唱歌曲。引导学生进行合唱指挥。2、学生能轻轻划拍,辨别拍子,给音乐存档。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复习演唱歌曲祖国印象,并随机评价。二、读谱学唱美妙的歌声1、介绍各种演唱形式;2、随琴识读乐谱;3、熟唱歌曲;4、将全班分成两个轮唱组,并进行轮唱练习(1) 要求:轮唱是不同时开始,但同时结束的演唱形式,结束时两个声部一定要整齐。(2) 方法:当第一声部唱到回时,第二声部从处进入,第一声部将 反复一次,以便两个声部同时结束。5、说说轮唱与齐唱的气份是否一样,轮唱有何特点。三、给下载的音乐存档1、 学生回忆2/4,3/4拍子的含义及其规律;2、 教师弹奏谱例,学生随及轻轻划拍,辨别拍子;3、 请学生为教师弹奏的谱例存档,将相应的拍子写上序号。四、课堂小结今天我们进一步了解了音乐节拍的听辩方法,今后同学们在听音乐时可以多留意想一想,它的节拍是什么?这样很有利于我们音乐的积累。第五课 绿色的呼唤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用热情、愉快的声音学会演唱小鸟,请到这里来,积极参与这首歌曲的表演。能主动参与即兴接唱的音乐创遍活动。2、能认真听赏电子音乐森林晨光,并能用语言描述音乐所表现的情景。 3、能用欢快,明亮的音乐跟唱绿色的歌谣。体验歌曲中的情感;能主动搜集与环保相关的资料并参与课堂交流。教学重难点:1、学会用轻快、圆润的声音演唱小鸟,请到这里来。2、怎样指导学生创遍歌词、歌曲是本节课老师值得探讨的问题。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讲述小鸟的故事二、导入播放音乐阿根廷别为我哭泣。听了这首曲子后你想到了什么?结合你看到的一些现象来说一说。三、导学1、范唱播放歌曲小鸟,请到这里来2、即兴接歌词用响板击拍节奏:xx xx |xx x|师:小鸟 请到 这里 来。生:这里 森林 长成 排。 这里 草地 像绿 海。 这里 鲜花 为你 载。 这里 清泉 为你 开。听老师弹奏四段曲子,想一想:这四个乐句之间有什么联系。3、排列旋律(1) 听旋律(14句);(2) 说联系,组合旋律;(3) 唱旋律。四、组装词曲将首先接歌词的内容添到旋律里,大家唱一唱。五、学唱歌曲1、学习歌曲第一乐段对比一下,这首歌曲有那些地方和我们创作的歌曲不同呢?2、学习歌曲第一乐段(1)用“啦”轻唱旋律。(2)跟琴模唱第二乐段。3、全班齐唱歌曲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能用热情、愉快的声音学会演唱小鸟,请到这里来,积极参与这首歌曲的表演。能主动参与即兴接唱的音乐创遍活动。2、能认真听赏电子音乐森林晨光,并能用语言描述音乐所表现的情景。3、能用欢快,明亮的音乐跟唱绿色的歌谣。体验歌曲中的情感;能主动搜集与环保相关的资料并参与课堂交流。教学重点:学会用轻快、圆润的声音演唱小鸟,请到这里来。教学难点:怎样指导学生创遍歌词、歌曲是本节课老师值得探讨的问题。一、表现创作1、情感处理(1)第一乐段;学生轻声唱一遍,感受体验歌曲情绪;分析讨论:小鸟们渐渐地飞回来了,飞来了。力度?情绪(2)第二乐段: 轻唱一遍,感受、体验;分析讨论:小鸟多自由吧!多快活呀!小朋友高兴地呼唤着小鸟快回来。这里力度?情绪? 老师总结: 很好,这一段我们应该唱得跳跃一些,用明亮的声音表现小鸟那种自由飞翔,自由歌唱,愉快生活的情景。二、表现歌曲(1)全班随乐轻唱歌曲;(2)分角色演唱;(3) 用身势动作为歌曲配节奏。三、交流体会,升华美感1、和小鸟做游戏小鸟唱 :55 35 | 16 5 | 学生唱: 56 53 | 21 2 |你们这里有什么 这里 树木 长成 排2、听赏跟唱歌曲绿色的歌谣3、总结。第三课时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电脑能自觉的欣赏电子音乐森林晨光,并能用语言描述音乐表现的情景。2、能用电脑搜集与环保相关的资料和电子音乐,并参与课堂交流。3、完成音乐的即兴接唱,会运用“音乐大师”创作简单的音乐,体会音乐的流畅性教学重点: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教学难点:感受电子音乐,能用“音乐大师”软件创作两小节音乐,并自觉的体会音乐的流畅性。教学过程:一、感受绿色欣赏森林晨光(1)导入师:当人类在无穷的开发资源后,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被废弃、风沙、污水、垃圾吞食时,世界将面临灭顶之灾。保护环境、保护地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的家园。绿色成了人们永远的追求,让我们一起来听赏森林晨光。(2)初听:欣赏森林晨光学生点击森林晨光音乐听赏后交流师:同学们,这首音乐让你联想到什么场景?回答:(绿色和小鸟又回到了我们的家园;森林寂静而春意盎然的情景。)师:在音乐中你听到了哪些模仿大自然的声音?学生回答:(鸟的叫声、小溪的流水声。)(3)复听:老师给你们选择了一些图片,那些图片与音乐描绘的场景相关,请同学们边听边选择(打勾)学生点击森林晨光,再次欣赏。欣赏后学生交流(4)了解英国作曲家:迈克.麦克斯师:这么好听的音乐是谁创作的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位伟大的作曲家。学生点击英国作曲家:迈克.麦克斯简介简单交流迈克.麦克斯的事迹二、森林对人类和环境贡献师:迈克.麦克斯用优美的音乐,让我们感受到了寂静森林春意盎然的情景,这么宜人的景色真是人间仙境,而这美好的感受都是森林给予的,请同学们在网上查一查人类为什么要植树造林,森林对人类和环境又有哪一些贡献呢?列出森林对人类和环境的贡献,然后我们一起来交流。三、表现绿色(1)感受电子音乐a、什么是电子音乐?师:同学们,我们刚才欣赏的音乐在表现手法上与过去欣赏的音乐有什么不同?学生回答:师:刚才我们听到的森林晨光是一首电子音乐,什么是电子音乐呢?现在我们一起来交流什么是电子音乐。(学生交流)b、听一听电子音乐师:同学们,请你们课后试着用“音乐大师”软件完成一句旋律的创作。注意音乐流畅,唱的旋律要与别人的不同 。四、总结师:同学们,绿色是生命的象征,今天我们运用电脑再一次感受到了森林给我们带来美好感受,让我们一起把自己的家园打扮得更加美丽,用我们的双手来美化环境,一起来保护地球。听森林晨光下课第六课 渔夫与金鱼的故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准确的唱出歌词歌词并富有情趣的说出人物对白,初步了解音乐童话剧这种艺术表现形式的结构的特点。2、能用自己创编的台词对白、自己设计的肢体动作加上演唱、表演出童话剧的内容,并明白它揭示的道理人不能贪得无厌,否则会一无所有。教学重点:准确唱出童话音乐剧各段并进行表演。教学难点:有声有色、惟妙惟肖的表演。教学过程:一、组织上课二、引子1、导入师:同学们,大家已经预习渔夫与金鱼的故事,哪位同学说说故事的结局呢?师:我来把你们说的唱出来好吗?课件播放:(大海扬起波浪,乌云和闪电在唱歌。好像在嘲笑,世上有的人贪心得太荒唐了。)2、教学师:大家想不想学唱生随伴奏音乐视唱曲谱后轻声视唱歌词。引导学生模仿老师范唱时嘲笑的情绪,并唱准变化音。三、 第一幕 出海1、曲1师:咆哮的大海是在嘲笑谁呢?为什么要嘲笑她呢?让我们一起来到大海,看个究竟吧!(课件播放)(唱词:今天天气实在好,.)(1)、学生自学曲谱及唱词,老师在钢琴轻轻弹奏旋律给学生指导。(2)、学生齐声演唱曲一,宾配乐进行初步表演尝试。(请两学生上台来表演,戴上道具,全班同学重复末句加以伴奏。)2、曲2、曲3师:人遂天意愿,一条大金鱼被老公公的渔网拖出了海面。(播放课件)学生跟着反复播放的音乐模仿金鱼做动作,唱出曲2(唱词:老公公不要伤害我,我有话儿对你讲.)师:金鱼求老公公,老公公答应了吗?课件出示曲三的歌词。(鱼儿鱼儿不要慌,我就把你)学生根据曲二的曲调模唱(唱出老公公的善良和不求回报的感觉。)四、课堂总结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能够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人物的性格特征;2、通过演绎老公公与老婆婆,感受人物的内心世界,并且由此加深对人物的了解。教学重点:表演与乐曲的相互融合教学难点:生动的表演,由此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教学过程:一、重温第一幕的情节,表演第二幕 贪婪1、第一场 要个木盆(曲四)(1)对比:师:老公公的心地是这样的仁慈,可当他回家以后补自己的经历告诉妻子老婆婆,却听到了不同的想法。谁来扮演老公公、老婆婆,说出他们的对话?学生上台表演人物对白。导引学生说出老婆婆不快、不满的语气,体现老公公老实懦弱的个性。(2)播放课件 ,学生跟唱。(唱词:金鱼呀金鱼你在哪里?.)启发学生:唱出老公公那种因出尔反尔而无奈何的心情。(3)全班齐读金鱼的话。(老公公,不要难过,去吧,上帝保佑你,你们马上就会有个新木盆。)引导学生读出音乐知恩图报、真心祝福的感情。二、课堂小结第三课时教学目标:1、能积极参与第二幕的台词创编、场景设置,并争取担任一个角色与他人合作参与表演活动。2、能用用不同的唱段、对白和表演朔造人物的性格,表现其变化,并从中体验参与表现的愉悦。教学重点:小组合作进行台词创编、有表情的唱好各长段并大胆的参与表演。教学难点:有声有色、惟妙惟肖的表演。教学过程:一、演练激趣1、探索性演练师:欢迎大家再次来到这里。上次老师和同学们一起研究并表演了音乐剧的第一幕和第二幕的第一场,同学们的表演非常精彩,现在再表演一次。二、新课教学师 :今天我们要一起研究和表演音乐剧后三场及尾声。首先让我们走进“创编空间”,后面三场及尾声还缺什么?生:老公公和老婆婆的对白。师:金鱼满足了老婆婆的要求了吗?老婆婆是不是就此得到了满足呢?他又提出了什么新的要求?那就让我们来给他补上。现在分队创编,看谁遍的最符合剧情的发展。1、分组排练:课件出示曲五、曲六、曲七的唱词。学生分组为他们设计台词对白,并根据曲四的曲调唱出相同的曲五至曲七。启发学生排练时注意体会老婆婆要到新木盆又要成为贵妇人,之后还相当女皇的日益高涨的贪心欲望。2、彩排表演:分组按顺序演出老婆婆要从要新房子倒要当女皇的过程。3、故事收场师:面对这个永远得不到满足的老太婆,好心的金鱼采取了什么行动?师范唱曲八。(金鱼摇摇尾巴,又进了深深的海洋。老婆婆没心肝,贪心到头全失散。)生跟着伴奏音乐唱出曲八。启发学生体会金鱼极不愉快和失望透顶的情绪。三、表演(分工合作、整体感受)1、分组准备演出引导学生按照自己的志愿合理的分配角色扮演老公公老婆婆、金鱼和其他群众角色。2、全班集体表演全班学生表演完整的童话音乐剧 ,老师用课件我学生的表演提供伴奏提供伴奏音乐。四、小结第七课 快乐的队日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用明亮、圆润的声音有表情地学会演唱歌曲在葡萄架下;了解x疆的风俗民情,能主动参与x疆歌舞表演,体验歌曲欢快的情绪。2、在听赏看马戏时,能感受乐曲所表现的热闹场面并参与表演。3、能参与他人合作设计一个有意义的小队活动,在参与活动中体验过队日的快乐。教学重点:歌曲在葡萄架下学唱教学难点:体验人们欢庆丰收,载歌载舞的快乐心情,从中受到热爱家乡、劳动的情感熏陶。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队日是几月几日吗? 在队日了你们会做些什么?学生回答:今天我们要一起去 x疆看一看他们的队日是怎样过的?二、学唱在葡萄架下1、初听。初步熟悉歌曲,了解歌曲内容、情绪、风格。学生和回答x疆的小朋友们在队日里做什么?是怎样过的?心情又是怎样?学生回答:(在葡萄架下 欢快)2、复听。 进一步熟悉歌曲,加入简单的x疆舞蹈的动作,感受歌舞的风格。我们都知道x疆是一个载歌载舞的民族,有谁会跳x疆舞,或几个x疆舞蹈动做动作。(请学生跳、全班学);老师学生共介绍34个动作。学生跟着x疆的舞步随着音乐动一动。3、了解典型节奏,学习用手鼓击打。X X X | X X X | X X | X为歌曲伴奏。在这首歌曲中你们觉得x疆音乐有哪些特点呢?(切分、波音 、下滑音 、节奏)启发学生了解典型节奏这首歌曲中出现得最多的节奏型是哪一种?(X X X | X X X )教师介绍切分节奏 X X X 这是x疆常用的节奏型,它可以增加歌曲活跃、欢快的气氛。拍一拍:(X X X | X X X)出示歌谱:下面我们用x疆乐器手鼓给歌曲伴奏。这里有几条节奏呢?没有节奏的地方就是与上面的节奏一样,我们把这三种节奏型拍一拍。X X X | X X X | X X | XX X X | X X X | X X X | X X X |X X | X X | X X X 配乐器拍一拍:让我们配着音乐来一遍。4、学唱曲谱。(师生音乐接龙)解决歌曲中的难点?老师唱单乐句,学生唱双乐句2 2 2 4 | 3 2 1 | 1 | 1 这是上波音,往上波动一个音再回到原音上。老师带学生唱:3 3 4学生唱单乐句,老师唱双乐句:1 1 1 3 3 3 下滑音老师带唱词。还有哪里有下滑音 5 1 1 1 1 15、学唱歌词:第一遍:要轻轻的唱,强调第二遍:放开唱四、活动表演这节课我们学会了简单的x疆舞蹈,x疆歌曲在葡萄架下、并用手鼓给歌曲伴奏。让我们一起加入他们的队伍,过一个快乐的队日。男同学:双腿跪地,用手鼓拍击节奏。女同学:在后面跳舞,老师领舞。五、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x疆歌曲在葡萄架下,并且用乐器参与表现了这首歌曲,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够了解更多的其它音乐文化,热爱我们自己祖国的音乐文化。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继续巩固上节课的教学目标。2、在听赏看马戏时,能感受乐曲所表现的热闹场面并参与表演。3、能与他人合作设计一个有意义的小队活动,在参与活动中体验过度日的快乐。教学重点与难点:设计在快乐的队日为主题的队音乐活动课教学过程:一、组织上课二、复习歌曲在葡萄架下歌曲与歌谱三、表演在葡萄架下分组排练 (三个组) 然后分组表演四、听赏看马戏(1)师:同学们,你们看过那些精彩的马戏? 马戏是什么?看马戏时心情怎样? (学生回答)(2)听赏看马戏看马戏是一首管乐合奏曲,主体是让学生感受乐曲所表现的不同音乐形象。说一说所感受的场景。(利用管乐的独特表现力和生动的音乐表现手法,使人们眼前呈现出活灵活现的动物表演形象,全曲欢快、热烈,气势宏伟,表现了一场人们伟精彩的马戏而欢呼雀跃的热闹得看马戏的场景)(3)再次聆听音乐引导学生发挥想象,随音乐进行情景表演,模仿音乐现象(学生表演得怎样并不重要,只要能大胆的参与)五、活动快乐的队日 大家讨论,怎样过一个有意义的小队日 分小组讨论 填入表内 课后活动六、小结第八课 长白山下的歌谣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认真聆听朝鲜民歌道拉基和阿里郎,感受朝鲜人民的思乡之情,了解他们勤劳、俭朴的个性。2、能积极主动地参加本课的各种音乐活动,增加自己对祖国民歌音乐文化的了解和热爱。教学重点:演唱歌曲 嘿呀,用“安旦长短”为歌曲伴奏。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音乐活动。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我国有哪些名山,你们知道吗?2、在我国有座长白山,山下住着一群朝鲜族的人们,我们去那儿看看。二、听长白山的乐曲1、听赏朝鲜民歌道拉基又名秸梗谣。2、对比听赏合唱曲道拉基。3、听管弦乐曲道拉基。4、说说这三种表现形式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5、谈谈感受与理解。三、拍长白山的节奏1、介绍长鼓。2、用小鼓拍节奏。3、说出强弱规律,引出节奏特点:“安旦长短”。4、分组自选打击乐器演奏,教师指导。5、播放歌曲 嘿呀的旋律,集体用打击乐器和乐打击。6、小结。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能用愉快、风趣的声音学会演唱歌曲阿里郎。感受朝鲜族人民的思乡之情,了解她们勤劳俭朴的个性。2、能积极主动地参加的各种音乐活动,增进自己对祖国民族音乐文化的了解和热爱。教学重点:演唱歌曲阿里郎,用乐器给歌曲伴奏。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加与音乐活动。教学过程:一、介绍朝鲜族朝鲜族,中国少数民族之一。现有人口192万余人。主要分布在吉林、黑龙江、辽宁三省和蒙古自治区。朝鲜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他们多数从事农业生产。目前,人均受教育程度居全国各民族的首位。勤劳、俭朴、整洁、尊老爱幼、热情好客、团结互助等是朝鲜族人们的优良传统与道德风尚。妇女在家相夫教子,丈夫在外操劳,在家的妻子想起了在外的丈夫,就会唱一首思念丈夫的歌曲阿里郎。我们一起来听一听。二、唱阿里郎1、听了这首歌曲,你有什么感受?情绪是怎样的?学生交流2、出示歌谱,集体跟琴轻唱。 3/4 5 - 5 5 3 22 3 23 16 5 6 503/4 1 2 12 32 16 56 1 2 1 1 - 0 曲谱要唱得连贯,注意附点要唱好。3、用lu音哼唱。4、有感情的朗读歌词。5、跟琴唱歌词。6、乐器给歌曲伴奏。 碰铃: X - - X - - 响板: X X X X X X7、唱歌曲并给歌曲伴奏。三、小结。第三课时教学目标:1、体验朝鲜族民歌“安旦长短(节奏)”的韵律,并能为歌曲伴奏。2、将自己的感受和了解的有关朝鲜族的资料与同学进行交流,了解朝鲜族的人土风情,礼仪、服饰。教学重点:理解“安旦长短”的伴奏特点教学难点:领略不同民族歌曲的独特风格,体会朝鲜民族的民族文化教学过程:一、唱长山的歌谣。师:“安旦长短”又叫“嗯嗨呀长短” 。下面我们来听听朝鲜民歌嗯嘿呀。1、播放歌曲嗯嘿呀,学生用“安旦长短”伴奏。2、出示歌谱,集体跟琴轻唱。3、出示各小节中的“嗯嘿呀”歌词,引导学生用兴奋,愉快的声音学唱“嗯嘿呀 ”4、学习歌谱。5、学生随琴唱,教师指导改正。6、集体跟琴齐唱歌曲。7、跟着音乐边唱边用“安旦长短”伴奏。二、学跳朝鲜族舞蹈。学生观看老师准备好的朝鲜族舞,并学跳。学生围成圆圈,教师用朝鲜族语向学生问好,学生模仿教师学习朝鲜语“你好”。三、课堂小结。同学们,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今天这节课我们当了一回朝鲜族人,体验了其中的乐趣,以后的音乐课中我们还将领略更多的民族音乐文化。第九课 可爱的家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用优美的声音学会演唱蓝色的雅特朗,并能分别参与高、低声部的演唱;能积极参与“唱一唱”的活动,逐步养成良好的合唱习惯。2、能正确识读拍号,知道其含义和强弱规律;能随琴哼唱歌曲蓝色的雅特朗合唱部分的旋律。教学重点:能用优美的声音演唱蓝色的雅特朗教学难点:能积极参与二声部的合唱,养成良好的合唱习惯。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听音乐进教室2、师生问好二、基础训练师:同学们,你们能说一说自己的家乡吗?你觉得你的家乡最美的地方在哪里?1、同学们交流师:这节课,我们就要来唱一唱自己的家乡,好吗?2、视唱家乡美A、用“嗯”模唱两个声部的旋律B、合唱二声部。(注意:声音的协合)C、唱歌词。三、新课教学师:同学们,请你们想一想,假如有一天,你离开家乡很久了,你会有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呢?1、请同学们交流。师:因为同学们还没有离开过自己的家乡,可能没有很深的体会。那么,我们就从一首歌里面来体会一下,在外的游子怀念自己家乡的心情吧!2、聆听歌曲蓝色的雅特朗师:听了这首歌曲,你有什么样的感受?(同学交流)是不是旋律很抒情,带着点淡淡的忧伤?好,那我们就一起用“U”模唱一遍吧!3、用“U”模唱曲谱。师:这首歌曲用的是6/8拍,你们看看,6/8拍有什么样的特点?4、认识6/8拍子,找出与3/8的不同与相似之处。5、学生尝试用手势和身势感受音乐、体会“八六拍子”的韵律感。6、分声部学唱歌曲旋律。师:同学们,我们分别学唱了这首歌曲的齐唱和合唱部分,请大家看一看、找一找这首歌的旋律有什么特点?(旋律出现了三次重复)7、学唱歌词。8、师生合作演唱四、参与表现师:这是一首描写身在异国他乡的人,怀念自己家乡和家乡亲人的歌曲,采用的是借景抒情的手法。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演唱呢?1、全班讨论交流2、有感情地演唱歌曲3、请同学到台前表演。五、总结下课。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能积极参与“唱一唱”活动,养成良好的合唱习惯。2、能正确识读8/6拍号,知道其含义和强弱规律。教学重点: 能够哼唱出蓝色的雅特朗曲调教学难点:通过欣赏音乐,感受作曲家的情绪,体会钢琴的美好。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复习家乡美二、学唱歌曲蓝色的雅特朗 1、音乐知识:八六拍子 (1)回忆八六拍子的强弱规律。 (2)用击掌表示拍子。 (3)学生用手势感受节拍的韵律感。2、学唱歌曲(1)感受旋律;模唱;突破难点附点八分符:1.; 切分音:6 5 5. ; 前倚音:(2)学唱旋律学唱齐唱部分;分声部学唱;依琴轻声、完整练唱旋律;小组之间合作练习。三、课堂总结第三课时教学目标:1、能安静地听赏日本器乐合奏曲还乡,感受音乐的情绪。2、能在听赏中跟唱歌曲故乡的亲人教学重点:能安静地听赏音乐,并能感受音乐的情绪教学难点:感受音乐的情绪。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听音乐进教室2、师生问好二、复习导入师: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一首优美的歌曲,一起来唱一唱吧!1、复习歌曲蓝色的雅特朗师:同学们,当我们离开自己的家乡时,不仅会想念故乡的山、故乡的水,更想念的是故乡的亲人。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歌曲故乡的亲人。三、新课教学(一)欣赏并跟唱故乡的亲人1、初听歌曲故乡的亲人师:你觉得歌曲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情绪?你是怎样听出来的?2、请同学们交流。(表现了一种惆怅与想念的情绪。)师:我们随着乐曲来哼一哼它的旋律,感受一下作曲家此时的心情,好吗?3、用“U”音模唱曲谱。4、跟唱歌曲。5、介绍故乡的亲人:故乡的亲人是美国作曲家斯蒂芬福斯特遵从父亲旨意,远离家乡和亲人,到外地的哥哥那帮哥哥经商时由于想念故乡的亲人而创作的。这首歌曲表达了作者远离故乡、亲人的孤独与惆怅的感情。师:同学们,你们能用你们手中的口琴把这首歌曲吹奏出来吗?6、全班演奏故乡的亲人(二)欣赏器乐曲还乡师:同学们,想象一下,假如远离故乡很久的你要还乡了,你的心情如何呢?1、同学们交流师:音乐往往能表达人类的很多感情。下面,我们还是从音乐中来体验一下日本作曲家喜多郎要还乡时的心情吧。2、初听乐曲还乡师:你觉得这首乐曲的情绪怎样?描画了一个怎样的画面?3、同学们交流讨论师:同学们说得很好,就让我们随着音乐动一动,你觉得怎样能表达出乐曲的情绪,就怎样动好吗?4、复听乐曲,全班律动。四、总结下课。第十课 音乐家贺绿汀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在自学或聆听贺绿汀落水生还记的过程中,对音乐家贺绿汀的人品有初步的认识。在听赏和演唱活动中,能对音乐家贺绿汀及作品有较全面的认识和理解。2、在师生共同欣赏和学唱的活动中,了解贺绿汀先生的生平,并能以历史、地理为线索,了解贺绿汀的主要音乐作品。教学重点:积极参与音乐活动,了解音乐家贺绿汀先生的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