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_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知识与技能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小数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小数四则运算及混合运算的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能根据“四舍五入法”求积、商的近似值;认识有限小数、无限小数、循环小数。2.结合具体情境,理解方程的意义、等式的性质;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易的方程;能够运用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结合具体实例,理解因数与倍数的意义;知道2、3、5的倍数的特征;能找出100以内的2、3、5的倍数;理解奇数、偶数、质数、合数的含义;会分解质因数。 1.利用方格纸和割补等方法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积计算公式,并能正确计算其面积;了解简单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2.用折纸等方法确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能在方格纸上根据给出的轴对称图形的一半画出另一半;通过观察,认识图形的平移与旋转,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平移或旋转90;欣赏生活中的图案,灵活运用对称、平移与旋转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结合具体实例,认识折线统计图,知道折线统计图的作用,会用折线统计图来表示数据;能根据需要选择条形统计图或者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能根据统计结果作出简单的分析和判断。1.在综合运用中能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2.在实践活动中初步了解分析研究问题的步骤与方法。数学思考1.在探索小数乘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中,感受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发展学生初步的归纳推理能力。2.在探索用方程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和解简易方程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抽象、概括等能力,建立初步的代数思想。 3.在探索多边形面积计算方法的过程中,经理观察、操作、验证的过程,感受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培养初步的观察、比较和推理能力。4.在学习有关因数与倍数知识的过程中,经历观察、类比、猜测和归纳等数学活动,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发展初步的推理能力。5.结合具体情境,在选择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分析和判断能力,发展数据分析观念。解决问题1.在具体的情境中发现、提出并解决用小数计算、解答的问题,培养估算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应用意识。2.能在具体的情境中发现并提出用方程解决的问题,发展问题意识。3.在探索、交流多边形面积计算方法的过程中,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4.能结合应用多边形面积的相关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5.在学习有关因数与倍数知识的过程中,初步掌握猜想、比较、归纳等方法。6.在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积累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情感与态度1.感受数学语言表达的简洁性,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2.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进行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感情,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欲望。单元目标第一单元1、 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小数乘法的算理,学会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小数乘法计算;掌握小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运用乘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2、 经历小数乘法的算理和算法的探究过程,体验策略的多样性。3、 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学习小数乘法的必要性;能根据实际情况用“四舍五入法”求积的近似值体验学习数学的价值。4、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勤俭、环保的美德和自理的小主人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觉性。第二单元1、 结合实例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能够用折纸等方法确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会在方格纸上按要求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通过观察实例,认识平面图形的平移和旋转,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平移或旋转90。2、 灵活运用对称、平移与旋转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3、 欣赏生活中的图案,体验图形美。第三单元1、 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小数除法的算理,学会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小数除法计算;体会求商的近似值的必要性,会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值,认识有限小数、无限小数、循环小数;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进行正确计算。2、 在探索小数乘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中,感受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发展学生初步的归纳、推理、概括能力,培养估算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三峡工程的宏伟,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觉性。第四单元1、 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方程的意义,会用方程表示简单的等量关系2、 在具体的活动中,体验和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3、 能用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方程的价值,感受方程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4、 在探索用方程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和解简易方程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抽象、概括等能力,建立初步的代数思想第五单元1、 通过观察、操作,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能正确计算相应图形的面积;了解简单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2、 经历探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过程,培养观察、比较、推理和概括能力,渗透转化思想,发展空间观念。3、 能用有关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和现实生活中密切联系,体会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第六单元1、 结合具体实例,理解因数与倍数的含义,能找出100以内一个自然数的所有因数,会找一个数的倍数;了解2、3、5的倍数特征,能找出100以内的2、3、5的倍数;理解奇数、偶数、质数、合数的含义,会分解质因数。2、 在探索新知识的过程中,渗透观察、类比、猜测和归纳等探索规律的基本方法。3、 通过探索活动,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发展初步的归纳、推理能力,激发探索规律的兴趣。第七单元1、 结合实例,认识折线统计图,体验折线统计图在表示数量变化中的作用,会用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2、 根据需要,能合理选择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解释统计结果,根据结果作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3、 在引导学生经历观察、比较、分析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数据分析观念,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及进行合理推测的能力。4、 在统计活动中,感受统计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课时目标课题教学目标(重点 难点)1.1 小数乘整数(2课时)1、会用学过的知识解释小数乘整数的算理;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准确的确定小数点的位置,并能解释理由。 2、会正确的列竖式计算小数乘整数的题目。3、进一步增强自己已有知识和经验探索并解决问题意识,体会知识之间的联系。 1、会利用计算的方法准确口算,竖式计算,能准确地确定小数点的位置,能辨析错误的计算方法,竖式书写正确。2、能通过观察发现因数的位数与积的小数点之间的关系,并能形成初步的点小数点的方法;无需计算就能利用已有的知识判断积的大小;能正确的解答小数乘整数的实际问题。3、引导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展现个性化思路,体验数学知识的价值,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1.2 小数乘小数(2课时)1、理解小数乘小数的算理,并掌握小数乘小数(包括积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2、能正确的书写不同的竖式,准确进行计算。3、提高运用转化、类推等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1、会利用积的小数点与因数的位数关系来点小数点,能正确的口算小数乘法,会辨析错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的计算。2、结合正确的计算,发现积的大小与因数的关系,知道观察的方法,能总结归纳。3、能分析题意解答有关小数的实际问题,有应用意识。1.3 小数混合运算(2课时)1、让学生掌握小数连乘的运算顺序,会求积的近似值。2、提高小数的类推能力培养学生知识间存在着内在联系的思想。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1、掌握小数的连乘、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并能按运算顺序正确计算结果。2、能将整数乘法的运算律应用到小数中,会选择正确的运算律进行简算。3、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类推能力,培养学生知识间存在着内在联系的思想。2.1 轴对称图形(2课时)1、认识轴对称图形及对称轴能通过折纸的方法确定对称轴。 2、能在方格纸上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3、经历观察、操作、分析想象等数学活动,逐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1、通过练习,进一步加深理解和认识轴对称图形及对称轴。正确完整的画出一组图形的多条对称轴。2、熟练掌握画对称图形另一半的方法并能熟练的画出对称图形的另一半。3、通过动手操作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进步感受数学的美。2.2 平移和旋转(2课时)1、通过移一移,画一画等活动,进一步认识图形的平移。2、在操作活动中,明确在方格纸上画出平移后图形的方法,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的图形连续平移,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3、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产生对图形与变换的兴趣。1、通过转一转,画一画等活动,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2、在操作活动中,明确在方格纸上画出旋转后图形的方法,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的图形旋转90,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3、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产生对图形与变换的兴趣。我学会了吗(1课时)1、通过综合练习引导学生体会生活中的平移、旋转运动和对称知识应用的广泛性。2、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图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3、通过丰富的旋转、平移对称的感性资料,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到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3.1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 (2课时)1、理解小数除以整数除法的算理,掌握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正确的进行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2、沟通小数除法与整数除法的联系,发展分析类推能力,进一步培养估算意识。3、通过学习活动,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1、通过练习进一步掌握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2、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乘法、除法数量关系的理解,熟练掌握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3.2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3课时)1、探索“除数是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理解其算理。2、掌握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3、在探究、交流的过程中体验用转化思想和方法解决问题的策略。1、掌握被除数位数不够,通过补“0”的计算方法,能总结小数除以小数的计算方法。2、能辨析计算中的错误,并找出原因进行分析。3、能用乘法为除法验算,乘法算式合适、准确。1、通过多层次的练习,最大限度的让学生参与到巩固新知的过程中。2、引导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经验,开展讨论,以帮助学生巩固新知识,形成技能技巧,促使知识内化,构建完整的认知结构。3.3求商的近似值(2课时)1、创设具体情境,解决实际问题,会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商的近似值;能通过笔算发现循环小数的特点,掌握循环小数、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的概念。2、使学生在求商的近似值的过程中感受近似数的实用价值,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应用能力。3、通过选择生活中的数据信息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1、引导学生进一步掌握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值,并结合具体情境明确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取近似值的方法(进一法,去尾法)。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近似数的实用价值,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应用能力。3.4小数四则混合运算(1课时)1、自主探究“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2、根据实际情况列出算式,正确的解决实际问题。3、进一步感受混合运算的应用价值,增强数学学习的信心培养严谨、认真的学习习惯。回顾整理(1课时)1、掌握小数乘法计算方法、求积的近似值及有限小数等内容,引导学生整理复习本单元所学知识包括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和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商的近似值,循环小数的初步认识等。2、通过对小数乘、除法与整数相关知识的沟通引导学生形成知识体系,培养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学会了吗?(1课时)1、根据所学的小数除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小数除法、近似值、循环小数等)。2、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聪明的测量员(1课时)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生活中一些特殊物体的长度、质量、面积等的测量方法,思考并寻找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和方法,体会解决问题的多样化。2、经历“制作方案实践探究展示交流回顾反思” 的实验过程,在实践中积累活动经验,体会数学思想,培养应用意识与创造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4.1方程的意义(2课时)1、结合操作活动理解方程的意义,能用方程表示简单的等量关系。2、在观察、比较、分类、概括的过程中,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用数学符号表示数量关系的过程。3、感受方程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应用意识。1、通过练习,使学生明确等式与方程的关系,并会用集合的方式表示。2、使学生会用方程表示天平左右两边的数据,并能正确的选择不同的运算符号。3、结合情境,抽象出数量关系,并用方程表示数量关系。4.2 等式的性质(1)(2课时)1、认识和理解等式性质(1),能灵活的运用等式性质解形如xa=b的方程。2、学会方程的检验方法,养成良好的检验习惯。3、在利用等式性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方程的对称美和数学的严密性。1、通过练习进一步掌握等式的性质(1),能灵活的运用等式性质解形如xa=b的方程。2、在教学中,培养积极的数学兴趣;在利用等式性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方程的对称美和数学的严密性,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与检验的习惯。4.3等式的性质(2)(1课时)1、认识和理解等式性质(2),能灵活的运用等式性质解形如ax=b的方程。2、能用方程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3、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与检验的习惯。4.4 方程解决实际问题(1)(2课时)1、根据题意能写出相应的等量关系式并用形如“xa=b”和“ax=b”的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讨论得出列方程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3、在探究过程中感受方程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1、通过练习,能正确的分析等量关系并用方程熟练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体验方程在数学中的作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数学的思维能力。4.5方程解决实际问题(2)(2课时)1、利用画线段图的方法,分析等量关系,并能列出形如axb=c的方程。2、进一步掌握解形如axb=c的方程的方法,并能正确的检验。3、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良好的检验习惯。1、利用画线段图的方法,分析等量关系,并能列出形如axbx=c的方程。2、进一步掌握解形如axbx=c的方程的方法,并能正确的检验。3、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良好的检验习惯。我学会了吗?(1课时)1、熟练掌握有关方程的意义及解简易方程的方法。2、通过解简单的实际问题学会找题中数量间的等量关系。3、能正确地用列方程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分析审题的解题习惯。5.1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2课时)1、通过数方格的方法,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不能用邻边相乘,而是与底乘高的积相等。2、通过“割补法”吧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进一步探究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公式正确计算。3、通过猜想、操作、观察、比较,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运用转化的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1、回顾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学习过程,巩固画高的方法明确只有底与对应的高才能求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2、会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形成分析问题的步骤。3、通过具体例子,实际数据的观察和计算,形成有关平行四边形的抽象结论,体会的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5.2三角形的面积(2课时)1、掌握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并能正确计算三角形的面积。2、经历探索三角形面积公式的过程,培养观察、比较、推理和概括能力,渗透转化思想,发展空间观念。1、通过练习巩固三角形与平行四边形之间的关系,并能分辨哪些情况下能拼成平行四边形,哪些情况下三角形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能在图形中表示出它们的关系,会根据给定的条件,列方程解答。2、通过具体例子总结结论,体会数学结论的严谨性。5.3梯形的面积(2课时)1、掌握梯形的特征和各部分名称,掌握梯形的面积公式,并能正确计算梯形的面积。2、经历探索三角形面积公式的过程,培养观察、比较、推理和概括能力,渗透转化思想,发展空间观念。1、通过画高、量数据,计算面积,熟悉梯形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能熟练的应用公式求得梯形的面积。2、在计算过程中产生面积相同,形状不同的意识,对等底等高面积相同,面积相同就等底等高有清晰的认识。3、能根据不同题目细致分析,灵活应用,培养学生细致观察,有效推理的能力。5.4组合图形的面积(1课时)1、掌握“割”“补”得方法进行多边形面积的计算,并能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2、培养学生识图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相关链接(1课时)1、在情境中建立公顷、平方千米的表象,会用数学语言描述1公顷、1平方千米,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面积单位。2、掌握公顷和平方千米的进率,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单位换算。回顾整理 (1课时)1、进一步理解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2、巩固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之间的联系。3、提升对转化思想的认识,明确转化思想在图形面积计算学习中的重要作用。我学会了吗?(1课时)1、通过情境图中所展示的信息,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巩固本单元所学知识。2、通过巩固、梳理本单元所学知识、技能,促进知识系统化,深化基础知识,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通过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提高学生自我认识和自我完善的能力。关注我们的生活空间(1课时)1、结合现实生活情境,巩固多边形的面积计算及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统计、测量等知识。2、经历提出问题、展开调查、实际测量、交流反思的活动过程,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的经验,提高收集信息、整理信息及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3、在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应用意识及合作意识。6.1因数与倍数 (1课时)1、借助乘法(除法)算式使学生初步认识因数和倍数,理解其意义。2、能找出100以内一个自然数的所有因数,并能列举 一个数的倍数。3、在探究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提高数学思考的水平,对数学产生好奇心,培养学习兴趣。6.2 2、3、5 倍数的特征 (2课时)1、经历2、5的倍数特征的探索过程,并掌握它们的倍数特征。2、理解奇数、偶数的意义,并能找出100以内2、5的倍数。3、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比较、概括能力和推理能力,增强学生的探索意识,进一步感受数学的魅力。1、经历3倍数特征的探索过程,理解并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会运用这些特征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2、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比较、概括能力和推理能力,增强学生的探索意识,进一步感受数学的魅力。6.3 质数与合数(2课时)1、经历观察、归纳、推理,获得什么是质数和合数的数学猜想,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概念,并能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体验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发展过程。2、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1、使学生理解质因数和分解质因数的含义,掌握分解质因数的方法(短除法)。2、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我学会了吗?(1课时)1、通过对本单元的回顾整理,对本单元的知识进行系统的复习,有助于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整理,从而巩固所学知识2、培养学生系统的归纳知识的能力。7.1折线统计图(1课时)1、能看懂折线统计图,体验折线统计图在表示数量变化中的作用。2、会用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同时能够依据数据变化的特征进行简单的分析、预测,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3、在统计活动中,感受统计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发展统计观念。7.2 城市绿化 (1课时)1、能根据需要合理选择条形统计图或折线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解释统计结果,根据结果作出合理的决策或预测。2、在统计的过程中,感受统计与生活的联系,体会统计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进一步发展统计观念。我学会了吗? (1课时)1、在观察、比较、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掌握统计图的制作方法,并能利用统计图进行简单的分析和预测。2、在统计的过程中,感受统计与生活的联系,体会统计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进一步发展统计观念。智慧广场 (1课时)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和了解简单的的排列问题,掌握解决排列问题的策略和方法,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2、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规律的过程,培养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能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3、通过活动,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感受数学的价值,激发学生探究数学问题的兴趣与欲望,养成与人合作的良好习惯。八单元回顾整理(6课时)1、通过复习,帮助学生梳理小数乘除法知识点,进一步巩固算理的理解,熟练计算方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2、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巩固认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1、通过复习,回顾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和画对称轴的方法,正确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2、进一步巩固平面图形平移和旋转的方法,掌握要素。1、通过复习,进一步巩固应用等式性质解方程的技能,深入理解数量间的关系,提高知识应用技能。2、体会方程的应用价值,沟通知识间的联系。1、通过复习,进一步理解因数和倍数及相关的概念,能根据概念间的联系系统整理。2、体会知识间的联系,发展数学学习兴趣。1、复习平面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并推导出梯形的“万能公式”。能正确灵活地应用面积公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2、通过回忆多边形面积公式再次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进一步培养学生利用转化、极限等数学思想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通过复习,进一步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画法,明确根据需要合理选择统计图的方法,体会统计的价值,进一步发展统计观念。2、培养学生相互学习,敢于发表见解及小组合作的意识。THANKS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课件等等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可编辑修改-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