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砂耐磨地面技术交底.doc

上传人:最*** 文档编号:1531119 上传时间:2019-10-2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刚砂耐磨地面技术交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金刚砂耐磨地面技术交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金刚砂耐磨地面技术交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程名称河北省儿童医院医技楼交底部位车库金刚砂耐磨地面工程编号021日 期2016年5月30日交底内容:金刚砂耐磨底技术交底一、耐磨地坪施工及程序耐磨地坪就是在新浇混凝土基层表面敷上一层硬化耐磨材料,耐磨地坪的施工基本上与混凝土基层浇筑同步进行,一般是在混凝土浇筑3-5小时后,表面初干且无泌水,开始施工耐磨材料至表面抛光,养护为止。1.1施工现场应满足以下条件1、施工现场的照明要充分(满足夜间施工要求);2、耐磨地坪施工时现场尽量不得交叉安排除耐磨地坪以外的施工作业;3、施工现场请业主或总包方提供室内材料堆放、设备用具仓库等;4、浇筑混凝土时应预先通知地坪施工方当天浇筑混凝土的时间和面积;4.3.2浇筑地坪用混凝土建议满足以下条件1、强度达到C30以上;2、尽可能小的水灰比;3、尽可能采用商品混凝土,若采用现场搅拌混凝土其塌落度控制1-3cm;商品混凝土塌落度在12-14cm;最大碎石直径不超过30cm。 4、混凝土厚度大于8cm时用普通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厚度小于8cm是,要用细石混凝土浇筑;5、混凝土中砂石的含泥量不大于2mm6、混凝土随浇随抹平,平整度为不大于3mm。7、面层施工前,基层混凝土,振浆要充分(不低于5mm)。8、振浆后,混凝土泌水要均匀,对于有水窝现象,虚设法清除,重新找平。否则耐磨地坪施工无法保证平整度。1.2地坪施工程序1、混凝土浇筑 (1)混凝土浇筑前洒水使地基处于湿润状态。为减少泌水,应控制水灰比和坍落度,商品混凝土利用溜槽配合人工卸料,不宜采用泵送。 (2)混凝土尽可能一次浇筑至标高,局部未达到标高处利用混凝土料补齐并振捣,严禁使用砂浆修补。使用平板振捣器振捣,并用特制的钢滚筒多次反复滚压,柱、边角等部位用木抹拍浆。混凝土刮平后水泥浆浮出表面至少3 mm厚。(3)混凝土浇筑完毕,采用橡皮管或真空设备除泌水去,重复两次以上后开始耐磨材料施工。耐磨材料施工前,中期作业阶段施工人员应穿平底胶鞋进入,后期作业阶段应穿防水纸质鞋进入。 2、机械提浆施工是机械在混凝土平整初凝后开始,人员和机械磨光机作业时基本不下沉时(浇筑后约3-6小时,露天及高温条件可适当提前,晴天气温较高的情况下2-3小时就可以达到初凝;阴天湿度较高气温较低的情况下约4-6小时可达到初凝,特殊情况:如遇大面积施工且工期要求较紧时,建议使用橡胶管去除泌水,一般约2小时后就可进行施工)。使用加装圆盘的机械磨光机均匀打磨,至混凝土表面原浆充分提起,由于模板、立柱、墙壁边缘及凹坑等边角地方容易过早失水且机械不易施工,所以宜提前以人工进行处理。3、撒布耐磨材料撒布前依据可施工区域的面积及地坪进度情况,计算撒布材料用量,每平方米撒布3-5kg,避免用量不足或浪费。第一次撒布建议规定用量的2/3耐磨材料人工均匀撒布在初凝阶段的混凝土表面,失水较快的地方,如模板、立柱、墙壁边缘及凹坑等处应提前撒布,当材料吸收混凝土表面水分而颜色变深时(约半小时),进行一次加装圆盘内的机械磨光作业,圆盘处理不到的地方用手工压磨作业,因为混凝土有自然水分泌处,固施工过程不宜撒水作业。第二次撒布视混凝土凝固状况,中间约间隔1-2小时,以第一次垂直方向撒布剩余材料,这样可使材料充分吸收表面泌出水分,因模板、立柱、墙壁边缘及凹坑等处混凝土失水较快,所以第二遍撒布材料时可视情况略减少材料撒布量。待材料充分吸收水分颜色变深时,进行第二次加装圆盘的机械压膜作业,使水分完全泌出。因为彩色耐磨地坪质量由诸多因素决定,所以彩色材料的施工需要经验丰富的熟练工进行。撒布材料时应注意不要撒布到已完工区域,避免造成污染,特别是交叉作业和分仓作业中,遇到不同颜色相邻施工时,可采用3-5cm宽的木条进行区分,为避免颜色交叉污染,可用1M宽的塑料薄膜遮盖已施工区的边缘,然后再撒布材料。遇到浅灰色或白色耐磨地坪材施工时,应分三次撒布材料,施工时尤其要注意施工地面的干湿程度,选择最佳施工时机施工,特别要注意避免砂浆上翻与颜色污染。4、机械打磨作业视混凝土凝固状况,在表面渐失光泽后,一般进行四次加装圆盘的机械磨光作业,机械磨光作业的旋转速度和机械磨光机刀片角度的变化应试混凝土地坪的凝固状况适时调整,建议在每次收光开始时调节一次叶片的倾斜角度,避免损伤地坪,机械磨光作业不到的地方用手工磨光作业。机械磨光作业应纵、横交错进行,在施工作业中操作人员上地坪必须换干净软底鞋,机械磨光机换下的圆盘应立靠放在一边,不宜平放在地上,避免 行人踩踏使磨盘污染、变形。在高温、干燥、空气对流剧烈的条件下水分蒸发快,所以收光作业要迅速,避免因养护延迟造成不良影响。5、机械表面收光作业耐磨地坪材料的最终表面是使用机械耐磨机或手工磨光加工完成,作业时尽量减少砂眼和收光痕迹的出现,并保持接缝平整,要加强工人收光时的责任心,收光作业应一次完成,用刮刀进行人工收光时会出现条状痕迹,一般养护3-7天后痕迹便会自然消失,形成颜色均匀的表面。6、耐磨地坪表面修饰及养护墁光机作业后面层仍存在抹纹较凌乱,为消除抹纹最后采用薄钢抹子对面层进行有序、同向的人工压光,完成修饰工序。耐磨地坪完工以后的12小时,采用在其表面涂覆养护剂或加盖薄膜的方法进行养护,以防止表面水分的激烈蒸发,保证耐磨材料强度稳定增长,养护时间为7天以上,如遇气候干燥气温较高的情况,应在上养护剂后的6小时撒水进行养护,特殊情况可提前。耐磨地坪面层施工完成24小时后即可拆模,注意不得损伤地坪边缘。完工5-7d后宜做切割缝,以防不规则龟裂,切割缝间宜为6-8m(一般根据车库柱距离确定)。切割应统一弹线,以确保切割缝整齐顺直,切割深度应至少为地坪厚度的1/5,填缝材料采用预先成型或切割的弹性树脂等材料,建议使用密封胶。二、施工注意事项1、在耐磨材料地坪的施工中,中期作业要穿平底鞋进入,后期作业要穿防水鞋进入。2、机械镘的运转速度和角度的变化应根据混凝土地面的凝固做调查。3、耐磨材料撒布的时机随气候、温度、混凝土配合比等因素而变化。撒布过早会使耐磨材料沉入混凝土中而失去效果;撒布太晚混凝土已凝固,会失去粘结力,使耐磨材料无法与其结合而造成剥离。判别耐磨材料撒布时间的方法是脚踩其上,约下沉5mm时,即可开始第一次撒布施工。墙、柱、门和模板等边线处水分消失较快,宜优先撒布施工,以防因失水而降低效果。4、第二次撒布耐磨材料时,先用靠尺或平直刮杆衡量水平度,并调整第一次撒布不平处,第二次撒布方向应与第一次垂直。第二次撒布量为全部用量的1/3,撒布后立即抹平,墁光,并重复墁光机作业至少两次。墁光机作业时应纵横向交错进行,均匀有序,防止材料聚集。边角处用木抹子处理。面层材料硬化至指压稍有下陷时,墁光机的转速及角度应视硬化情况调整,墁光机进行时应纵横交错3次以上。耐磨地坪的平整度要求为2m见方最大偏差3-5mm,同标高极高点与极低点的最大偏差不大于20mm。尽量避免龟裂、脱皮或起砂现象。表面修饰及养护:墁光机作业后面层仍存在抹纹较凌乱,为消除抹纹最后采用薄钢抹子对面层进行有序、同向的人工压光,完成修饰工序。 三、施工控制1、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浇筑在室内场地实施分仓按序作业,每天浇筑量控制在500-800m为准。(特殊情况除外)2、一楼地面的混凝土浇筑:使用商品混凝土,一次性浇筑至设计标高,在混凝土浇筑的地方,如不敷设防水薄膜,则应撒水使地基处于湿润状态。3、为避免耐磨材料施工污染墙面,若发现泌水较多时,应使用橡胶管吸去多余的泌水,泌水较少时可用棉纱或海绵轻擦干净即可。四、成品保护耐磨地坪施工完毕后,为了使非金属骨料(金刚砂骨料)耐磨地坪的地面表面要比一般混凝土地面的耐磨性和强度高很多,耐磨骨料一 天的强度可达20mpa以上,为保护刚刚完成的耐磨骨料地坪尽量减少破坏,应搭支架且在支架杆下面垫保护板。何时可以搭支架的时间请参照混凝土规范。虽然耐磨地坪的早强行很好,但此时的基层混凝土强度交底,所以整个地坪的养护工作应参照普通混凝土地面规范。五、养护 在施工完成的耐磨地面涂一层表面养护剂,以封闭耐磨地面表面的微孔。建议在成品上铺一层塑料薄膜或撒水一周养护(2)允许偏差项目:见表419。 地面垫层混凝土允许偏差 表419项次项目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1表面平整度10用2m靠尺和楔形塞尺检查2标高10用水平仪检查3坡度不大于房间相对尺寸的2/1000,且不大于30用坡度尺检查4厚度在个别地方不大于设计厚度的1/10尺量检查6成品保护(1)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以后,始准在其上走动人员和上面继续施工。(2)在有防水层的基层上施工时,必须认真保护好防水层,严禁小车腿和铁锹等硬物砸碰防水层,发现碰坏处,一定及时修补,并经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准进行下道工序。(3) 不用重物冲击面层,后续施工时必须保护成品面层不被破坏。7应注意的质量问题(1)混凝土不密实:主要由于漏振和振捣不密实,或配合比不准及操作不当造成。基底太干燥和垫层过薄也会造成不密实。(2)表面不平标高不准:水平线或水平木桩不准;操作时未认真找平或没用大杠刮平。8.交底重点:地面应配合机械车库图纸施工,第一四五组车位通常设置进入车位慢坡。 技术负责人: 交底人: 接交人:THANKS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课件等等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可编辑修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