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交通标线.doc

上传人:最*** 文档编号:1530949 上传时间:2019-10-24 格式:DOC 页数:147 大小:8.1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道路交通标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7页
道路交通标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7页
道路交通标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道路交通标线 171 道路交通标线是由标划于路面上的各种线条、箭头、文字、立面标记、突起路标和轮廓标等所构成的交通安全设施。它的作用是管制和引导交通。可以与标志配合使用,也可单独使用。 172 高速公路、一、二级公路和城市快速路、主干路应按本标准规定设置反光交通标线。其他道路可根据需要按本标准设置标线。173 道路交通标线按设置方式可分为以下三类:a) 纵向标线 沿道路行车方向设置的标线;b) 横向标线 与道路行车方向成角度设置的标线;c) 其他标线 字符标记或其他形式标线。174 道路交通标线按功能可分为以下三类:a) 指示标线 指示车行道、行车方向、路面边缘、人行道等设施的标线。b) 禁止标线 告示道路交通的遵行、禁止、限制等特殊规定,车辆驾驶人及行人需严格遵守的标线。c) 警告标线 促使车辆驾驶人及行人了解道路上的特殊情况,提高警觉,准备防范应变措施的标线。175 道路交通标线按型态可分为以下四类:a) 线条 标划于路面、缘石或立面上的实线或虚线。b) 字符标记 标划于路面上的文字、数字及各种图形符号。c) 突起路标 安装于路面上用于标示车道分界、边缘、分合流、弯道、危险路段、路宽变化、路面障碍物位置的反光或不反光体。d) 路边丝轮廓标 安装于道路两侧,用以指示道路的方向、车行道边界轮廓的反光柱(或片)。176 道路交通标线的标划区分如下:a) 白色虚线 划于路段中时,用以分隔同向行驶的交通流或作为行车安全距离识别线;划于路口时,用以引导车辆行进。b) 白色实线 划于路段中时,用以分隔同向行驶的机动车和非机动车,或指示车行道的边缘;设于路口时,可用作导向车道线或停止线。c) 黄色虚线 划于路段中时,用以分隔对向行驶的交通流。划于路侧或缘石上时,用以禁止车辆长时在路边停放。d) 黄色实线 划于路段中时,用以分隔对向行驶的交通流;划于路侧或缘石上时,用以禁止车辆长时或临时在路边停放。e) 双白虚线 划于路口时,作为减速让行线;设于路段中时,作为行车方向随时间改变之可变车道线。f) 双黄实线 划于路段中时,用以分隔对向行驶的交通流。g) 黄色虚实线 划于路段中时,用以分隔对向行驶的交通流。黄色实线一侧禁止车辆超车、跨越或回转,黄色虚线一侧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准许车辆超车、跨越或回转。h) 双白实线 划于路口时,作为停车让行线。18 指示标线181 指示标线的分类1811 纵向标线a) 双向两车道路面中心线b) 车行道分界线c) 车行道边缘线1812 横向标线a) 人行横道线b) 距离确认线1813 其他标线a) 高速公路出入口标线b) 停车位标线c) 港湾或停靠站标线d) 收费岛标线e) 导向箭头f) 路面文字标记182 双向两车道路面中心线a) 双向两车道路面中心线为黄色虚线,用于分隔对向行驶的交通流。一般设在车行道中线上,但不限于一定设在道路的几何中心线上。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允许车辆越线超车或向左转弯。b) 凡路面宽度可划两条机动车道的双向行驶的道路,应划黄色中心虚线。用于指示车辆驾驶人靠右行驶,各行其道,分向行驶。双向两车道路面中心线的划法见线1。 线1 双向两车道路面中心线 单位:cm183 车行道分界线a) 车行道分界线为白色虚线,用来分隔同向行驶的交通流,设在同向行驶的车行道分界线上。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允许车辆越线变换车道行驶。b) 凡同一行驶方向有二条或二条以上车行道时,应划车道分界线。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和城市快速路,车道分界线的尺寸如线2所示。其他道路,如线3所示。 线2 车行道分界线 单位:cm线3 车行道分界线 单位:cm184 车行道边缘线a) 车行道边缘线为白色实线。用来指示机动车道的边缘,或用来划分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的分界。b)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和城市快速路,应在机动车道的外侧边缘或在路缘带内侧划实线边缘线,如线4所示。同向同一断面上的机动车道与非机车道的分界线(除有实物隔离者外)应视为机动车道的边缘线,应划白色实线。在机动车需要跨越边缘线的地方除辟有紧急停车带的路段外应划白色虚线,见线5。车行道边缘线为虚线时的尺寸见线6。 线4 车行道边缘线 单位:cm 线5 车行道边缘线 单位:cm 线6 边缘线的尺寸 单位:cm185 左弯待转区线a) 左弯待转区线为白色虚线。用来指示左弯车辆可在直行时段进入待转区,等待左转。左转时段终止,禁止车辆在待转区内停留。b) 本标线应在设有左转弯专用信号及辟有左转专用车道时使用,设于左弯专用车道之前端,伸入交岔路口内,但不得妨碍直行车辆的正常行驶。c) 本标线为两条平行并略带弧形的白虚线,线宽15cm,线段及间隔长均为50cm,其前端应划停止线。在待转区内需标划白色“左弯待转区”文字。见线7。 线7 左弯待转区线 单位:cm186 左转弯导向线a) 左转弯导向线表示左转弯的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之间的分界。主要用于畸形平面交叉路口。b) 左转弯导向线的颜色为白色。c) 左转弯导向线为虚线,实线段2m间隔2m,线宽15cm。在两相邻路口的左转车道与非机动车道之间用圆曲线连接。左转弯的机动车在导向线的左侧行驶,非机动车在导向线的右侧行驶,如线8所示。 线8 左转弯导向线187 人行横道线a) 人行横道线为白色平行粗实践(斑马线),表示准许行人横穿车行道的标线。b) 人行横道线的设置位置,应根据行人横穿道路的实际需要确定。但路段上设置的人行横道线之间的距离应大于150m。人行横道的最小宽度为3m,并可根据行人数量以1M为一级加宽,见线9、线10所示。 线9 人行横道(正交)线10 人行横道(斜交)c) 信号灯控制路口的人行横道线,采用两条平行粗实线划出人行横道线的范围,可不划斑马线,见线11所示。 线11 人行横道(信号灯路口) 单位:cmd) 视距受限制的路段及急弯陡坡等危险路段和车行道宽度渐变路段,不应设置人行横道线。城镇地区需在路段中间设置人行横道线时,应在到达人行横道线前的路面上设置预告标示,用来提示前方接近人行横道,须注意行人横过马路。人行横道预告标志为白色菱形图案,预告标示及其布设见线12所示。 线12 人行横道预告标示 单位:cme) 横穿道路的行人较多,路面宽度在30m以上时,可在适当地点设安全岛。188 高速公路车距确认标线a) 车距确认标线为白色平行粗实线,用以提供车辆驾驶人保持行车安全距离之参考。视需要设于经常发生超车,易肇事或其他有需要的路段。b) 车距确认标线应与车距确认标志配合使用。从确认基点0m开始,每隔50m设置一组标线,间隔200m重复设置。见线13。车距确认标线长500cm,宽40cm或45cm,间隔60cm。一般在车行道宽度(350375cm)范围内画三条标线,见线14。 线13 车距确认线 单位:m线14 车距确认线尺寸 单位:cm189 高速公路出入口标线a) 出入口标线是为驶入或驶出匝道车辆提供安全交汇,减少与突出部缘石碰撞的标线。包括出入口的横向标线、三角地带的标线。b) 出入口标线的颜色为白色。c) 出入口标线主要用于高速公路和和其他采用立体交叉并有必要划这种标线的道路(如城市快速路)上。d) 出入口标线按直接式和平行式两种情况设置。直接式的出口标线划法,如线15;平行式的出口标线划法,如线16所示。直接式的入口标线划法,如线17所示;平行式的入口标线划法,如线18所示。出口标线尺寸,如图18所示;入口标线尺寸,如图19所示。应结合立交的形式和出入口匝道的具体线形进行设计布置。 图18 出口标线大样图 单位:cm 图19 入口标线大样图 单位:cm 线15 直接式出口标线线16 平行式出口标线线17 直接式入口标线线18 平行式入口标线1810 停车位标线a) 停车位标线表示车辆停放位置。b) 可在停车场或路边空地,车行道边缘或道路中央位置设置。停车位标线应和停车场标志配合使用。c) 停车位标线的颜色为白色。d) 停车位标线可分为:平行式车辆平行于通道的方向停放,如线19所示;倾斜式车辆与通道方向成3060角停放,如线20所示;垂直式车辆垂直于通道的方向停放,线21所示。这三种型式可根据车行道宽度、停放车辆种类、交通量等情况选择采用。 线19 平行式停车位 单位:cm线20 倾斜式停车位 单位:cm线21 垂直式停车位 单位:cme) 停车位标线按两种车型规定尺寸,上限尺寸适用于大中型车辆,下限尺寸适用于小型车辆。1811 港湾式停靠站标线表示公共客车通向专门的分离引道和停靠位置。包括公共客车进出引道的横向标线和斑马线。港湾式停靠站标线的颜色为白色。具体划法,如线22所示。斑马线的形式,如线23所示。 线22 港湾式停靠站 单位:cm线23 港湾式停靠站 单位:cm1812 收费岛标线a) 收费岛头标线 表示收费岛的位置,为驶入收费车道的车辆提供清晰的标记。收费岛头标线的颜色为黄黑相间的斜线,线宽各15cm,由岛头中间以45角向两边标划,标划示例见图20。 图20 收费岛头标线示例 单位:cmb) 收费岛迎车流方向地面标线 表示收费车道的位置,为缴费车辆提供清晰标记。收费岛头地面标线的颜色为白色,标线宽45cm,成45斜角。外围标线宽20cm。标线应划在迎行车方向,长1500cm。收费岛迎车流方向地面线见线24。 线24 收费岛地面标线1813 导向箭头a) 导向箭头表示车辆的行驶方向b) 导向箭头主要用于交叉道口的导向车道内,出口匝道附近及对渠化交通的引导。c) 导向箭头的颜色为白色。d) 计算行车速度40km/h的道路,导向箭头尺寸,如线25所示,计算行车速度在60km/h80km/h的道路,导向箭头尺寸,如线26所示。计算行车速度100km/h的道路,导向箭头尺寸如线26中括号内数字。 线25 计算行车速度40km/h的导向箭头尺寸 单位:cm 线26 计算行车速度6080km/h时的导向箭头尺寸 单位:cm计算行车速度100km/h时的导向箭头尺寸(括弧内数)e) 如需划合流车道箭头,可将直行箭头向合流车道方向倾斜30使用,如需向左转弯或向左向右转弯,可将图中向右转弯箭头反向使用。1814 路面文字标记a) 路面文字标记是利用路面文字,指示或限制车辆行驶的标记。路面文字标记的高度应根据计算行车速度确定,计算行车速度40km/h时,字高为3m;计算行车速度为6080km/h,字高为6m,计算行车速度100km/h时,字高为9m。b) 最高速度限制标记表示限制车辆行驶的最高速度。用于需要限制车辆最高行驶速度的车道起点和其他适当位置。限速用数字的颜色为黄色。限速数字见线27。限速数值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线27 最高速度c) 大型机动车道标记用于大型机动车道内。可在各较大的交叉路口外,重复设置。本标记为白色,大型机动车道标记见线28。文字标记应竖向排列。 线28 大型车d) 小型机动车道标记用于小型机动车道内。可在各较大的交叉路口外,重复设置。本标记为白色,小型机动车道标记见线29。文字标记应竖向排列。 线29 小型车e) 超车道标记用于超车车道内。可在各较大的交叉路口外,重复设置。本标记为白色,超车道标记见线30。文字应竖向排列。线30 超车道19 禁止标线191 禁止标线的分类1911 纵向禁止标线a) 禁止超车线b) 禁止变换车道线c) 禁止路边停放线1912 横向禁止标线a) 停止线b) 停车让行线c) 减速让行线1913 其他禁止标线a) 非机动车禁驶区标线b) 导流线c) 网状线d) 专用车道线e) 禁止掉头线192 禁止超车线a) 中心黄色双实线。表示严格禁止车辆跨线超车或压线行驶。用以划分上下行方向各有两条或两条以上机动车道而没有设置中央分隔带的道路。本标线为黄色双实线,线宽为15cm,两标线的间隔为1530cm见线31。除交叉路口或允许车辆左转弯(或回转)路段外,均应连续设置。其设置例见图21。 线31 中心黄色双实线 单位:cm图21 中心黄色双实线设置示例b) 中心黄色虚实线。为一条实线和一条与其平行的虚线组成的标线。表示实线一侧禁止车辆越线超车或向左转弯,虚线一侧准许车辆越线超车或向左转弯。用以划分双向通行的三条机动车道道路,以及需要实行单侧禁止超越的其他道路。本标线为黄色虚实线,线宽为15cm,两标准线的间隔为1530cm。如线32。 线32 中心黄色虚实线 单位:cm双向通行的三车道道路,中心虚实线的设置应根据交通量、车辆种类及交通安全的需要精心设计。凡一个方向车道数从两车道改变为一车道(或从一车道改变为两车道)的路段应采用过渡标线,如线33。视距小于M值的平曲线其中心线的划法如线34。 线33 三车道标线计算行车速度V60km/h 斜率i150 M=最小视距计算行车速度V60km/h 斜率i120线34 视距小于M值时,三车道道路在平曲线的中心线划法c) 中心黄色单实线。表示不准车辆跨线超车或压线行驶。凡上下行方向各只有一条或两条车道(一条机动车道和一条非机动车道)的道路,和双向通行三车道道路,在视距受限制的竖曲线、平曲线路段及有其他危险需要禁止超车的路段,均应划中心单实线。本标线为黄色,线宽15cm。视距小于M值的平曲线,其中心线的划法如线35、线36。视距小于M值的竖曲线,其中心实线的划法如线37、线38。计算行车速度V60km/h L100m 计算行车速度V60km/h L50m线35 视线距小于M值时,双向二车道道路在平曲线的中心线划法计算行车速度V60km/h L100m计算行车速度V60km/h L50m线36 视距小于M值时,双向二车道道路在平曲线的中心线划法计算行车速度V60km/h L100m D=40m 斜率i150计算行车速度V60km/h L50m D=20m 斜率i120线37 视距小于M值时,在道路竖曲线上的中心线划法计算行车速度V60km/h L100m D=40m 斜率i150计算行车速度V60km/h L50m D=20m 斜率i120线38 视距小于M值时,在道路竖曲线上的中心线划法193 禁止变换车道线。用于禁止车辆变换车道和借道超车。设于交通特别繁杂而同向具有多条行车道的桥梁、隧道、弯道、坡道、车行道宽度渐变路段、交叉口驶入段、接近人行横道线的路段或其他认为需要禁止变换车道的路段。本标线为白色实线,线宽为15cm如线39。线39禁止变换车道线194 禁止路边停放车辆线1941 禁止路边长时停放车辆线。用以指示禁止路边长时停放车辆的路段,在道路缘石正面及顶面划黄色虚线。无缘石的道路可标划于路面上,距路面边缘以30cm为度。黄色虚线的宽度为15cm,或与缘石宽度相同,线段长100cm,间隔100cm。本标线可配合“禁止停放”路面文字和禁止停放标志一并使用,并可根据需要在辅助标志上标明禁止路边停放车辆的时间或区间。本标线的划法见线40。 线40 禁止路边长时停放车辆线1942 禁止路边临时或长时停放车辆线。用以指示禁止路边临时或长时停放车辆的路段,在道路缘石正面及顶面划黄色实线,无缘石的道路可标划于路面上,距路面边缘以30cm为度。黄色实线的宽度为15cm,或与缘石宽度相同,标划的长度表示禁停的范围。本标线可配合“禁止临时停放”路面文字和禁止停放标志一并使用。并可根据需要在辅助标志上标明禁止路边停放车辆的时间或区间。本标线的划法见线41。 线41 禁止路边临时或长时停放车辆线195 停止线。表示车辆等候放行信号的停车位置。划设于有交通信号控制的交叉路口,铁路平交道口及左弯待转区的前端。停止线为白色实线,双向行驶的路口,停止线应与车行道中心线连接。单向行驶的路口,其长度应横跨整个路面。停止线的宽度可根据道路等级、交通量、行驶速度的不同选用20、30、40cm。停止线应设置在最有利于驾驶员了望的位置。一般可设在主干道缘石的延长线上。设有人行横道时,停止线应距人行横道150300cm,如线42、线43所示。 线42 信号灯路口的停止线线43 停止线的尺寸单位:cm196 让行线信号灯路口的停止线1961 停车让行线。表示车辆在此路口必须停车让干道车辆先行,设有“停车让行”标志的路口,应设停车让行标线。停车让行线为两条平行白色实线和一个白色“停”字,双向行驶的路口,其长度应与车行道中心线连接,单向行驶的路口,其长度应横跨整个路面。标线宽度20cm,间隔宽度20cm,“停”字宽100cm,高250cm,如线44所示。停车让行标线应设在最有利于驾驶员了望的位置。一般可设在主干道缘石延长线上。如有人行横道线时,停车让行线应距人行横道线150300cm。 线44 停车让行线 单位:cm1962 减速让行线。表示车辆在此路口必须减速让干道车辆先行。设有“减速让行”标志的路口,应设减速让行标线。减速让行线为二条平行的虚线,和一个倒三角形,颜色为白色。双向行驶的路口,其长度应与车行道中心线连接;单向行驶的路口,其长度应横跨整个路面。虚线宽20cm,二条虚线间隔20cm。倒三角形底宽120cm,高300cm。如线45所示。减速让行标线应设在最有利于驾驶员了望的位置。一般可设在主干道缘石延长线上。如有人行横道线时,减速让行线应距人行横道线150300cm。 线45 减速让行线 单位:cm197 非机动车禁驶区标线。用以告示骑车人在路口内禁止驶入的范围。左转弯骑车人须沿禁驶区外围绕行,以保证路口内机动车通行空间和安全侧向净空。该标线设置于交通信号控制的路口内。如线46所示。 线46 非机动车禁驶区标线 单位:cm该标线为黄色虚线,大样见线47。非机动车禁驶区范围以机动车外侧车道边缘为界。 线47 禁驶区标线尺寸198 导流线。表示车辆需按规定的路线行驶,不得压线或越线行驶。主要用于过宽、不规则或行驶条件比较复杂的交叉路口,立体交叉的匝道口或其他特殊地点。导流线应根据交叉路口的地形和交通流量、流向情况进行设计。导流线的颜色为白色。其划法见线48、线49、线50、线51、线52、线53。其标线型式可分为单实线、V型线和斜纹线三种。外围线宽20cm,线宽为45cm,间隔为100cm,倾斜角为45。线48 复杂行驶条件丁字路口导流线线49复杂行驶条件十字路口导流线线50斜交丁字路口导流线线51不规则路口导流线线52 Y形路口导流线线53 支路口主干道相交路口导流钱199 中心圈。设在平面交叉路口的中心,用以区分车辆大、小转弯,及交叉口车辆左右转弯的指示,车辆不得压线行驶。中心圈直径及形状应根据交叉路口大小确定。中心圈颜色为白色。尺寸及形状如线54、线55。 线54 中心圈 单位:cm线55 中心圈 单位:cm1910 网状线。用以告示驾驶人禁止在设置本标线之交叉路口(或其他出入口处)临时停车,防止交通阻塞。视需要划设于易发生临时停车之交叉路口或其他出入口处。本线为黄色。外围线宽20cm,内部网格线与外边框成45,线宽10cm,斜线间隔15m。网状线见线56。 线56 网状线在交通量较小的交叉口或其它出入口处,网状线可简化成如线57所示的形状。即在方框中加叉。网状线为黄色,线宽为40cm。 线57 简化网状线 单位:cm1911 车种专用车道线。用以指示仅限于某车种行驶之专用车道,其他车种及行人不得进入。本标线由黄色虚线及文字组成。实线长400cm,间隔400cm,线宽2025cm。标写的文字依规定行驶之车辆种类可分为:非机动车、公交线路车、自行车、大型车、小型车等,字高250cm,宽100cm。专用车道线从起点开始标绘,每经过一个交叉口重复出现一次字符。如交叉口间隔距离较长,也可在中间适当地点增加标划字符。专用车道线见线58。 线58 专用车道线 单位:m1912 禁止掉头标记。用于禁止车辆调头的路口或区间。本标记为黄色,见线59。 线59 禁止掉头 单位:cm20 警告标线201 警告标线的分类2011 纵向标线a) 车行道宽度渐变段标线b) 路面障碍物标线c) 近铁路平交道口标线2012 横向标线a) 减速标线b) 减速车道线2013 其他标线a)立面标线202 车行道宽度渐变段标线 用以警告车辆驾驶人路宽缩减或车道数减少,应谨慎行车,并禁止超车。本标线的颜色,应与中心线的颜色一致。渐变段的长度L一般应由路线设计确定。路面宽度由宽到窄的变化,应以渐变段过渡。线60为三车道缩减为双车道的划法,D为安全停车视距。路宽缩减终点标线延长距离d按以下规定选用: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和城市快速道路为40m,其他道路为20m。在靠路宽缩窄的一侧应划车行道边缘线。并应配合设置窄路标志。见线61,线62,线63。渐变段的长度: 式中:L=0.625VW(V60km/h)L渐变段的长度,m;V行车速度,km/h;W缩减之宽度,m;D安全停车视距,m。车行道宽度渐变段标线需用斑马线过渡时,斑马线为倾斜的平行粗实线。线宽45cm,间隔100cm,倾斜角度为45,见线64、线65。 线60 三车道缩减为双车道线61 四车道缩减为双车道线62 四车道缩减为三车道线63 四车道缩减为二车道线64 三车道斑马线过渡线65 双向两车道改变为双向四车道203 接近障碍物标线 用以指示路面有固定性障碍物,警告车辆驾驶人谨慎行车,绕过路面障碍物。a) 双向两车道道路,障碍物在车行道中间时,可按线66划线。 线66 双车道中间有障碍 单位:cmb) 双向四车道道路。障碍物在车行道中间时,可按线67划线。 线67 四车道中间有障碍 单位cmc) 路面障碍物位于同一行驶方向的二条车道中间时,可按线68划法。 线68 同方向二车道中间有障碍 单位:cm近障碍物标线的颜色,应根据障碍物所在的位置,与中心线或车道分界线的颜色一致。标线的宽度原则上应与障碍物所在位置的中心线或车道分界线的宽度相一致。标线的倾斜线宽20cm,斜纹间隔30cm。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和城市快速路d=40m,其他道路d=20m。近障碍物线或渐变段长度L由(l)式确定:204 近铁路平交道口标线 用以指示前方有铁路平交道口,警告车辆驾驶人谨慎行车。本标线仅用于无看守人员之铁路道口,其线条及标字规定如下:a) 交叉线,白色反光,线宽40cm,纵向长600cm,交角37。b) 铁路标字,白色反光,标写于交叉线的左右部位。c) 横向虚线,白色反光,线宽40cm,线段长60cm,间隔60cm。d) 禁止超车线,黄色反光,线宽10cm。e) 停止线,白色反光,线宽40cm。近铁路平交道口标线设置示例及铁路标字示例见线69。 线69 铁路平交道口标线 单位:cm205 减速标线。用于警告车辆驾驶人前方应减速慢行,设于主线收费广场、出口匝道适当位置。减速标线为白色反光虚线,根据设置位置的不同,可以是单虚线,双虚线和重复三次,垂直于行车方向设置。减速标线应按以下原则配置:使驶向收费车道的车辆通过各标线间隔的时间大致相等,以利于行驶速度逐步降下来(减速度约为1.8m/s2)。收费广场减速标线设置见线71。第一道减速标线设置于距广场中心线50m的地方,其余标线按表11规定设置。如果收费广场的长度L需要设置第十一道、第十二道减速标线时,则按32m间隔重复设置,标线均重复3次。减速标线尺寸见线70。表11 减速标线设置间隔 线70 减速标线尺寸 单位:cm 线71 收费广场减速标线设置例 单位:m206 立面标记立面标记是提醒驾驶人注意,在车行道或近旁有高出路面的构造物。以防止发生碰撞的标记。立面标记可设在跨线桥、渡槽等的墩柱或侧墙端面上,及隧道洞口和人行横道上的安全岛等的壁面上。立面标记的颜色为黄黑相间的倾斜线条,斜线倾角为45,线宽及其间隔均为15cm。在设置时应把向下倾斜的一边朝向车行道,如线72所示。 线72 立面标记 单位:cm21 轮廓标用以指示道路的方向、车行道的边界。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主线,以及互通立交、服务区、停车场的进出匝道或连接道,应连续设置轮廓标。轮廓标在公路前进方向左、右侧对称设置。在直线段,其设置间隔为50m,(附设于护栏上时,其设置间隔可为48m)。主线或匝道的曲线段,其设置间隔可按表12规定选用。路宽变化及有其他危险的路段,应适当加密轮廓标的间隔。表12 曲线段轮廓标的设置间隔轮廓标结构按设置条件可分为埋设于土中和附着两种。211 设置于土中的轮廓标,由柱体、反射器组成。柱体为空心圆角的三角形截面,顶面斜向车行道,柱身为白色,在柱体上部有25cm长的一圈黑色标记,黑色标记的中间镶嵌一块18cm4cm的反射器。反射器分白色和黄色两种,白色反光片安装于道路右侧,黄色反光片安装于道路左侧或中央分隔带上。轮廓标采用混凝土基础,柱体与基础的连接可采用装配式安装。设置于土中的轮廓标构造见图22。 图22 轮廓标 单位:cm212 附着于各类建筑物上轮廓标,由反射器、支架和连接件组成。可根据建筑物的种类及埋置的部位采用不同形状的轮廓标和不同的连接方式。轮廓标附着于波形梁护栏中间的槽内时,反射器的形状为梯形,支架做成封闭式,固定在护栏与立柱的连接螺栓上。见图23。 图23 附着于波形梁护栏上的轮廓标 单位:mm在经常有雾、风沙、阴雨、下雪、暴雨等地区,可采用较大的反射器(如?100的圆形),并将轮廓标安装于波形梁护栏的立柱上。这种轮廓标可以分为单面反射(A型)和双面反射(B型)两种,B型适用于需要为对向车道提供视线诱导的场合(如中央分隔带)。(见图25)。也可将圆形反射器装在波形护栏板的上缘,这种轮廓标,通过专门加工的支架把轮廓标固定在波形梁上(见图24)。 图24 固定于波形梁上缘的轮廓标 单位:mm 图25 轮廓标安装于波形梁护栏立柱上 单位:mm附着于缆索护栏的轮廓标,系通过夹具将轮廓标固定在缆索上(见图26)。 图26 固定于缆索护栏的轮廓标附着于侧墙上的轮廓标,包括在隧道壁、档墙、桥墩、台侧墙、混凝土护栏等处设置的轮廓标,允许其反射器采用长方形、或其他形状(见图27)。 图27 附着于侧墙上的轮廓标 单位:mm轮廓标柱体应采用聚乙烯树脂、玻璃纤维增强塑料、聚碳酸脂树脂、氯乙烯树脂等强度高、耐候性、耐温性、耐蚀性好,加工成型方便的材料制造。是固定于路面上起标线作用的突起标记块。可在高速公路或其他道路上用来标记中心线、车道分界线、边缘线;也可用来标记弯道、进出口匝道、导流标线、道路变窄、路面障碍物等危险路段。22 突起路标221 分类突起路标可分为反光和不反光两大类。反光突起路标根据不同反光原理有棱镜型、透镜型等结构;不反光的可用瓷片、塑钢等多种材料制作。突起路标有多种形状,较典型的如图28所示。 图28 突起路标的形状例 单位:cm222 布设a) 突起路标与涂料标线配合使用时,应选用定向反光型,其颜色与标线颜色一致。其布设间隔为615m,可根据标线情况选定。一般突起路标应设置在标线的空档中。边缘线和中心单实线,突起路标应设置在标线的一侧,其间隔应与在车道分界线设置的间隔相同,设置示例见图29,图30。 图29 出口匝道突起路标布设例 单位:cm 图30 突起路标与涂料标线配合设置例 单位:m突起路标与进出口匝道标线、导流标线、道路变窄标线、路面障碍物标线等配合使用时,应根据实际线形进行布设,力求夜间轮廓分明,清晰可见。b) 突起路标单独用作车道分界线时,可用反光和不反光的突起路标组成标线。不反光突起路标可采用瓷片或其他材料制作,其布设间距原则为11.2m。设置示例见图31。 图31 突起路标组成的虚线标线 单位:m突起路标单独用作实线时,可用反光和不反光的突起路标组成,突起路标壳体颜色应与涂料标线颜色一致,其单实线设置见图32,双实线设置见图33。 图32 突起路标组成的单实线 单位:m图33 突出路标组成的双实线 单位:m23 道路平交路口的设计原则道路与道路平交路口的标线包括:人行横道线、停止线、车行道中心线、车道分界线、导向箭头等,上述标线在设置时,应考虑交叉路口的型式、交通量、车行道宽度、转弯车辆的比率、非机动车的混入率等因素,并遵循下列原则设置:a) 要积极开辟左转弯车道。可利用削去中央分隔带的方法,也可利用缩窄车道宽度和偏移车行道中心线的方法开辟左转弯附加车道;b) 路口的导向车道线的长度L应根据路口的几何线形确定,其最短长度为30m。导向车道线应划白色单实线,表示不准车辆变更车道。c) 平交路口驶入段的车道内,应有导向箭头标明各车道的行驶方向。距路口最近的第一组导向箭头,设置在导向车道线的末尾。导向箭头重复设置的次数和距离,应根据平交路口驶入段的具体情况确定。一般计算行车速度大于60km/h的道路,导向箭头按导向车道线L的长度重复三次;计算行车速度小于60km/h的道路,导向箭头按导向车道线L的长度重复二次。如图34、35所示。 图34 导向箭头布设(三组箭头) 单位:m 图35 导向箭头布设(两组箭头) 单位:m24 路面标线材料241 标线涂料的分类路面标线涂料可分为常温溶剂型,加热溶剂型和热熔型三类。常温溶剂型可在常温条件下作业施工,对环境的要求比较宽松,适用范围较广。常温型油漆有酯胶、环氧、丙烯酸和氯化橡胶等品种。丙烯酸漆和氯化橡胶干燥时间较快,环氧漆的附着性和耐久性较好,酯胶漆由于耐磨性差,用量有限。常温溶剂型油漆的有效使用寿命为48个月。加热溶剂型涂料,加热温度较低,通过溶剂挥发和树脂在空气中氧化聚合而成膜。干燥速度较快,涂膜厚,使用寿命可达815个月,反光效果好。热熔型涂料无溶剂,施工时需要加高温使粉状涂料熔化,利用专用设备涂敷于路面,冷凝后成标线。这种标线凝固快,耐磨性强,有效寿命可达2036个月,反光性好,适用于繁忙的城市干道和高速公路上使用。242 涂料原料及作用常温溶剂油漆由合成树脂(15%20%)构成涂膜,并粘合其他各种原料成分。包括:颜料(15%20%)主要是着色及遮盖;体质颜料(15%38%)是充填料,以增加机械强度和耐磨耗性能;添加剂(2%5%)是促进快干,防止沉降,结皮、易分散,增加稳定性的成分;溶剂(30%40%)赋予油漆流动性,调整粘度。加热溶剂型涂料由合成树脂、着色颜料、体质颜料、添加剂和溶剂五种成份构成。合成树脂构成涂膜,并促使各原料相互粘合。颜料使标线着色及遮盖。体质颜料为充填材料,增加涂料机械强度和耐磨耗性能。添加剂可促使标线涂料快干、防止沉降、防止结皮、容易分散和增加稳定性。溶剂(20%30%)赋予油漆流动性,调整粘度。热熔型涂料中的树脂必须是热塑性的,要求与各物质相溶性好,酸价低,色泽浅,耐热性和耐候性好。热溶涂料添加剂有增塑剂、防沉降剂、抗污染剂和抗紫外线变色剂等。为增加标线夜间反光性,还预混玻璃微珠和面撒玻璃珠。路面标线涂料的技术要求应符合JT/T 280、GN 47、GN 48的规定。243 预成型标带材料预成型标带材料由热塑性材料构成。该热塑性材料为聚合材料,颜料及玻璃珠的均匀混合物,在热塑性材料反光表面额外嵌入玻璃珠层。施工时,通过其背面预涂胶层或在路面另涂胶结剂,使成型标带贴附于沥青及水泥路面上。在正常路面温度条件下,借助车辆行驶的压力,可使该标带与路面紧密结合。预成型标带的厚度除胶层外不应低于1.5mm;对于有突起断面的成型标带,其未突起部分厚度最低应不小于0.5mm。附录1 A(标准的附录)交通标志颜色规定及参考色样(GB 841687)A1 表面色和逆反射材料色的颜色范围A11 颜色范围见表A1,图A1。表A1 表面色和逆反射材料色各角点的色品坐标 图A1 标志面各种颜色色品图A12 参考色样(见图A2)图A2 参考色样附录B(标准的附录)交通标志汉字示例附录C(标准的附录)交通标志用阿拉伯数字示例 附录D(标准的附录)交通标志用拉丁字大、小写字母示例 附录2 E(提示的附录)交通标志的构造和结构设计E1 标志板厚度可参考表E1选择使用。表E1 标志板厚度 mm E2 标志板的加固方式可参考图E1选择使用。图E1 标志板的加固方式E3 标志板的卷边加固形式可参考图E2选择使用。 图E2 标志板卷边形式 单位:mmE4 标志板和立柱的连接方法可参考图E3、E4选择使用。 图E3 标志板和立柱的连接 图E4 标志板和立柱的连接E5 标志板的拼接方法可参考E5选择使用。 E5 标准板拼接设计图E6 交通标志的结构设计E61 荷载的计算与组合1 标志板所受的风载: 式中:Fwb标志板所受的风载,kN;0、Q0为结构重要性系数,取为1.0;Q为可变荷载(主要为风载)分项系数,采用1.4;空气密度,一般取1.2258N?s2?m-4;C风力系数,标志板C=1.2;V风速,m/s,应选用当地比较空旷平坦地面上离地10m高统计所得的30年一遇10min平均最大风速值。当无风速记录时,可查阅全国基本风压分布图得到基本风压0(kPa)来代替上式中的(1/2)CV2/1000。V值不得小于20m/s;n标志板的数量;Wbi第i块标志板的宽度,m;Hbi第i块标志板的高度,m。2 立柱(横梁)所受的风载: 式中:Fwp单根立柱(横梁)所受的风载,kN;C风力系数,圆管型立柱C=0.8,薄壁矩形立柱C=1.4,其他型钢及组合型立柱C=1.3;n标志板的数量;Wp立柱(横梁)的迎风面宽度,m;Hpn立柱(横梁)的迎风面高度,m,注意应扣除被标志板遮挡的部分;其他参数意义同前。E62 立柱(横梁)的设计与强度验算1 柱式、双悬臂式标志的立柱设计与验算立柱在这类结构中承受横向力作用,在其横截面上将产生正应力和剪应力,应分别进行验算。另外,还应对处于复杂应力状态下的危险点进行验算,然后根据形状改变比能理论(第四强度理论),建立强度条件。2 悬臂式标志的横梁设计与验算与立柱相比,横梁在设计与验算时,还应考虑其自重(永久荷载)的影响,由于重力与风力作用方向不同,因此应对其进行组合或叠加。相应地,横梁根部所承受的剪力亦有两个,一个是由风载引起(Qw),一个是由自重引起(QG),由于不同方向、不同力产生的最大剪应力值或同一位置由不同力产生的剪应力值有一定差距,因此在进行验算时,应取其最大值。横梁根部危险点的位置与立柱相同,在计算危险点的正应力和剪力时,应注意作用力的组合或叠加,最后根据第四强度理论建立强度条件。3 单悬臂式标志的立柱设计与验算单悬臂式标志的立柱根部受到两个力和三个力矩的作用,如图E6所示。 图E6风力:Fw=Fwb+Fwp+Fwhpnbeam(E3)重力: 由风载引起的弯矩:由风载引起的扭矩(大小等于所有横梁根部承受的弯矩): 由横梁和标志板自重引起的弯矩为: 式(E3)(E7)中:Fwhp单根横梁所受的风载,kN;nbeam横梁的数目;Tbi第i块标志板的厚度,m;nw沿横梁长度方向的标志板数量;ubi第i块标志板的比重,kN/m3;Hhp单根横梁的长度,m;Hp立柱的高度,m;uh、up横梁、立柱单位长度的重量,kN/m;nh沿立柱高度方向的标志板数量;G为永久荷载(结构重量)分项系数,G=1.2。一般情况下,标志立柱属于薄壁杆件。由于单悬壁标志立柱所受外力不通过截面的剪力中心,因此它将同时受到弯曲和扭转的共同作用,并且,除圆管型立柱外,其他型式的立柱受扭后,其横截面在纵轴方向不能自由地凸凹翘曲,纵向纤维有了轴向变形,这种扭转称为约束扭转。此时,薄壁截面除有弯曲应力外,还将产生可以与基本应力达到相同数量级的扭转正应力和扭转剪应力。因此,单悬臂型标志结构立柱的强度验算,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按横力弯曲的方法进行计算,另一部分按约束扭转的薄壁杆件理论计算(圆管型立柱除外),然后将结果进行叠加。横力弯曲的方法同横梁,这里主要介绍扭转正应力和扭转剪应力的计算。根据薄壁杆件的约束扭转理论,扭转正应力和扭转剪应力分别为: 式中: 约束扭转正应力,MPa; 双力矩,在截面内自相平衡,kN?m2;广义扇性面积, ,w以扭转中心为极点的扇性面积,m2; 广义主扇性惯矩, ,m6;约束扭转剪应力,MPa;L立柱所受扭矩,L=Mtmax;立柱横截面中线所围面积的两倍,m2;立柱横截面的壁厚,m; 弯扭力矩, ,kN?m; ,而 为广义扇性静矩。当扭矩在立柱长度方向为定值时,设沿立柱长度方向为Z向,自由端Z=0,则扭转角与Z的关系为:=C1+C2Z+C3sh(KZ)+C4ch(KZ)(E10)式中:C1、C2、C3、C4均为积分常数。=C2+KC3ch(KZ)+C4sh(KZ)(E11)又: 式(E12)、(E13)中 为翘曲系数(h为立柱截面F的剪力中心到其中线某点切线的垂直距离);式(E10(E13)中 (G、E分别为钢材的剪变模量和弹性模量。)根据单悬臂梁的特点可知:当Z=0时, =0,L0=MtmaxZ=Hp时,=0,=0L=L0(定值)将以上关系分别代入(E10)(E143),可求得各积分常数为:C4=0 ;C1=C2HC3sh(KHp)C4ch(KHp);将有关参数代入(E12)式经整理得: ; ;将以上两式代入式(E8)和(E9),即可求得扭转正应力和扭转剪应力。4 门架式标志的立柱与横梁设计与验算门架式标志的结构型式较多,以图E7所示双横梁双立柱形式的门架为例,在恒载作用下,门架的任一截面上将只产生绕门架法线方向的弯矩和门架平面内的轴力、剪力;在风载作用下,门架的任一截面上只有三种内力:绕位于门架平面内的主轴的弯矩、垂直于门架平面的剪力和扭矩。根据结构的对称性,分别选择图E7(a)、图E7(b)为基本结构,采用力法进行计算。 图E7未知力求出后,即可按叠加法求得各横梁和立柱的弯矩、扭矩和剪力等内力,然后再根据前述方法进行横梁和立柱的设计与验算。附录3 E63 立柱(横梁)的变形验算根据经验,按照强度条件设计的标志立柱或横梁截面往往过于单薄,此时,刚度条件可能起控制作用。因此,对于各类交通标志结构,构件的变形验算是必不可少的,这也是其有别于其他土建结构物的一个显著特点。对于悬臂式和门架式的标志,由于在自重作用下,横梁会自然下垂,因此变形的验算也可为横梁预拱度的设计提供依据。在工程实践中,立柱或横梁的挠度容许值通常用容许的挠度与其跨长v/Hp作为标准。土建工程方面,v/Hp的值常限制在1/1001/1000范围内。根据标志结构的具体特点。v/Hp的值在1/1001/150范围内选择,既能满足基本使用要求,又不致于过分提高造价。立柱或横梁的变形验算,可分别求得每项荷载单独作用下梁的挠度v和转角,然后按照叠加原理进行叠加。E64 立柱与横梁的连接螺栓、立柱与基础的地脚螺栓的设计与强度验算作为连接件的普通连接螺栓和地脚螺栓均将承受拉力的作用,应使其所承受的最大拉力满足承载力设计值的要求:1 柱式、双悬臂式标志立柱与基础的连接:立柱根部承受轴心力(自重)和力矩(由风载引起的弯矩)的作用,应使式中:Nmax单个地脚螺栓所承受的最大拉力值; 单个地脚螺栓的承载力设计值。2 悬臂式标志立柱与横梁的连接:横梁根部承受由水平方向的风载引起的剪力和弯矩、由垂直方向的重力引起的剪力和弯矩,不同方向的剪力和弯矩经组合后,应满足: 式中:Nv每个普通螺栓所承受的剪力平均值;每个普通螺栓按受剪力计算的承载力设计值;每个普通螺栓按承压计算的承载力设计值。3 单悬臂式标志立柱与基础、门架式标志立柱与横梁和立柱与基础的连接:单悬臂式标志立柱与基础连接处、门架式标志立柱与横梁和立柱与基础连接处将承受由水平方向的风载引起的剪力和弯矩以及扭矩、由垂直方向的重力引起的轴心力和弯矩,应满足的强度条件同(E15)、(E16),但Nv应计及扭矩的影响。E65 基础的设计与验算1 基础的设置位置:交通标志的基础,一般设置在压实度良好的土路堤或三角地带位置处,当所处位置不宜更改时,也可以设置在挖方路段的碎落台或大型桥梁上。2 基础的设计:交通标志的基础,埋深一般在3m以下,属于浅基础,可以设计成不必配置受力钢筋的刚性基础型式;位于桥梁上的标志,应通过计算配置必要的受力钢筋;当刚性基础过于庞大或标志位置处土质不良时,可以考虑设计桩基础。3 基础的验算:(1) 基底应力计算确定基础的埋置深度和构造尺寸后,应先根据最不利情况下的荷载组合,计算基底的应力,应尽量避免基底出现负应力(基底负应力面积不大于全部面积的1/4),否则应考虑基底应力的重分布。基底发生的应力应不超过地基持力层的强度即地基容许承载力。(2) 基底合力偏心距验算基底合力偏心距应不超过基底的核心半径,使基底应力尽可能分布比较均匀,以免基底两侧应力相差过大,基础产生较大的不均匀沉降。(3) 基础倾覆稳定性验算应使抗倾覆稳定系数大于1.11.3。(4) 基础滑动稳定性验算应使抗滑动稳定系数大于1.21.3。 附录F(提示的附录)根据最小视距M值,在道路平曲线上,确定中心实线位置的方法在行道树或灌木绿篱非常茂密和由于建筑物或土石方阻挡而可能影响通高距离的平曲线上,需要实地调查通视距离的情况,以确定是否需要在该平曲线上设置中心实线,及实线段的长度和具体位置。中心实线的设置是由视距来确定的。当视距小于最小值M值时,应在该路段设置中心实线。表F1为建议的M值。表F1按最小会车视距M值,在道路平曲线上,确定中心实线的方法是:在可能需要设置中心实线的平曲线上,应先划出临时的中心线,并在中心线上以一定的长度(如5m),量出距离。配备步话机的甲乙两人,从接近弯道的直线段开始,站在道路的中心线上。乙在前,甲在后。他们之间的距离等于该道路计算行车速度相对应的会车视距M。该距离可沿道路中心线,预先量好的间隔(如5m)来量度。然后,甲通过步话机命令乙沿着中心线同步前进。甲计算前进距离,每到达一处预先标记的距离,甲要报数,以便乙在前面调整他的位置,使他们保持相等的距离。在乙的身后有一条水平的,离地面高1.20m的白色标带。甲携带一根高1.20m的木棍。甲要经常从木棍1.20m的视线高度,观察乙身上的白色标带。当乙的白色标带正好从甲的视线中消失时,甲叫“停”。甲就在此位置标“A1”。然后,他们继续以相等的距离前进,直到乙的白色标带再次在甲的视线中出现。此时,甲又叫“停”,并在该位置标“A2”。点A1和A2就是甲乙前进方向中心实线的起点和终点。然后,甲乙两人调换职能,从相反方向重复上述步骤。定出B1和B2的位置,点B1和B2就是相反方向中心实线的起点和终点。如果采用停车视距,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