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重机安装调试.doc

上传人:最*** 文档编号:1528306 上传时间:2019-10-2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9.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起重机安装调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起重机安装调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起重机安装调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起重机安装调试1、桥式起重机的安装调试1.1起重机的安装1.1.1安装前的注意事项l 选择适当的移动式吊车。尽量在用户的车间封顶前进行起重机的安装。l 起重机安装以尽量减少现场工作量为原则,厂内进行部件安装,并运至装配现场。大车运行机构在厂内组装完毕,小车在厂内组装完毕。l 按合同规定,货到用户后,按设备装箱清单清点核实,发现问题及时处理。l 起重机桥架吊装l 把主梁1和主梁2分别运到车间预先设定的停放位置。l 选好吊点用已备好的钢丝绳捆绑好,让移动式吊车站到适当位置(此位置应在现场按实际情况,根据主梁回转就位的角度和吊装高度需要而定)。l 起吊:先吊离地面100mm,检查主梁两端是否水平,否则应调整吊装钢丝绳,悬10分钟后,卸下主梁检查起重机各部位,看是否有松动现象和其它不安全因素,确认无误后,进行正式起吊。吊起高度超过大车轨道面约300mm时,由专人指挥让吊车开动旋转机构慢慢调整主梁的角度,调到大车轨道上方,使主梁1就位放在轨道上,拆除捆绑的吊装钢丝绳。l 移动汽车起重机、用同上方案吊装主梁2,然后用手拉葫芦及撬扛把两主梁靠拢,连接端梁连接处分别用螺栓紧固。1.1.2小车的吊装l 按小车吊装高度,确定汽车起重机适宜的工作位置,以便于顺利完成小车吊装作业。l 吊索及机具的拴挂:估算小车组件重量和位置,防止拴挂不当载荷严重偏心。l 检查与调整:把小车吊起,离开支承物100-200mm,观察小车上平面是否处于水平状态,然后检查其机具及拴挂,确认拴挂牢固安全可靠,则可准备继续起吊。l 吊装:把小车掉吊至一定高度后,开动汽车起重机的回转机构,让小车在主梁上方,基本对准小车轨道,再慢速下降,而后对准小车轨道,将小车在小车轨道上定位。1.1.3附属设施安装走台栏杆、梯子安装l 走台栏杆按图安装于走台两侧边缘角钢上,和两端端梁伸出的板相连,并进行连接。l 端梁栏杆按图位置安装于端梁上。l 司机室按图示位置安装于主梁下部有转向平台的一侧,先将各连接件定好,然后吊装司机室,用螺栓连接紧固。l 司机室梯子安装于司机室外侧走台上,梯子上下端用螺栓紧固。l 吨位牌安装于走台栏杆正中偏上位置,用螺栓紧固。l 安装小件需要现场焊接的地方,一律采用T422焊条焊接,焊脚高度6mm。导电线挡架的安装l 起重机大车导电线档架金属结构,按尺寸安装于两主梁下部与主梁连接处,用螺栓紧固,防止吊钩碰撞导线。l 大车行走车轮档架共4件,以排除轨道上的障碍物,分别用螺栓安装于大车行走车轮前方,档架下面离轨道10mm左右。起升限位开关、安全尺档板的安装l 按照随机安装图示位置尺寸,把起升限位和大小车运行限位开关,安装上使起升或运行碰撞限位开关后,应能自动断电。钢丝绳的缠绕方法l 把钢丝绳在安装现场拉开放直,防止钢丝绳缠绕到卷筒上有劲,所以应拉直、放劲、安装钢丝绳还要注意以下问题:当吊钩上升至上极限位置时,两端钢丝绳至卷筒中间无槽处应保持1-1.5圈的空槽。当吊钩下降至下极限时,钢丝绳在卷筒上应留有3圈安全圈(固定圈除外)。1.1.4电气安装l 电气设备的安装起重机安装、架设完成后,就可以进行电气设备的安装、电线管子的敷设,配线和安全接地等工作。安装前,应详细熟悉电气原理图、配线图、电气总图和有关技术文件,了解操纵原理和各元件的作用,以便准确安装和迅速处理安装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同时,由于运输、存放可能使电气设备受到损伤,因此在安装电气设备之前应进行一些必要的检查。首先进行清扫、检查外观和观察活动部分动作是否灵活,如有损伤、松动或卡住等现象,应予以消除。检查电动机、电磁铁、接触器、继电器、电阻器等电气元件的绝缘性能,用兆欧表测量其绝缘电阻,如低于0.5M,应进行干燥处理,经检验合格后,才能安装使用。检查电动机碳刷与滑环间的压力,控制器、接触器、继电器触头间的压力,是否符合各自的规定,加压力过大或过小应予以调整。检查操纵室、控制屏(箱)、电气元件内部接线情况,如有松动或脱落等现象应予以消除。按照电气总图或其他安装用图所示意的位置,安装全部电气设备和元件。安装在走台上的控制屏(箱)、电阻器、发电机组等较重的设备应尽量使支架牢固地搭接在走台大拉筋上,安装位置允许按图示尺寸做适当的调整。电阻器应尽量靠近控制屏(箱)使连接导线最短。控制屏(箱)安装后,屏面的倾斜度不大于5度,以保证屏上元件正常工作。控制屏(箱)前面的通道宽度应不小于0.5m(一般应保持0.6m,后面的间隙应不小于100mm,以保证维修正常进行)。电阻器叠装时不超过4箱,挂装时应不超过7箱,以免电阻过热。电阻器应沿着平行主梁的方向放置(电阻元件应平行于起重机运行方向),以减少振动和利于通风。角钢或圆钢滑线在安装前应校直,安装时应保持水平。滑线的固定点的距离(即电柱间距)一般应在1.5-2.5m范围内。滑线端部自支架伸出部分的长度应小于0.8m。滑线和集电器分别安装后,将无负荷的小车处于起重机中间位置,调整导电架,使集电器滑块处于水平状态,并使滑块中心与滑线中心重合。在起重机试运转中,不允许集电器有跳动现象。如有跳动,应检查原因并予以消除。起重机上带电部分之间、带电部分和金属结构之间的距离应大于20mm。起重机运行时,可能产生相对晃动的带电部与金属结构之间的最小距离应大于40mm,接线盒内接线端子之间的电气间隙大于12mm。起重机所有带电设备的外壳、电线管等均应可靠接地。小车轨道、操纵室等均应与主梁焊接接地。降压变压器低压侧的一端应接地。接地线可用截面不小于75mm2的扁钢,10mm2的铜线或30mm2的圆钢。操纵室与起重机本体间的接地用4mm40mm以上的镀锌扁钢,并且不少于2处。接地线应用电焊固定,或采用设备上的接地螺钉,固定处应清除锈渍,擦净表面。不允许用捻结或锡焊等方法来连接接地。起重机上任何一点到电网中性点间的接地电阻应不大于4。在主滑线供电端(或起重机受电端)应配备熔断器,它的可熔片额定电流应为起重机或供电滑线的最大计算电流(考虑最大一台电动机的启动电流和部分电动机的额定电流之和)的0.63倍。1.2 试车1.2.1试车前的准备l 关闭全部电源,按设计资料检查各传动机构的连接件是否牢固,结构有否变形,钢丝绳在滑轮和卷筒上的缠绕情况,检查轨道上是否有障碍物及有碍起重机的情况,清理好周围环境。l 全面检查电气系统所有设备、接线、元件位置是否正确,特别注意制动线路的正确性,各种开关的运作灵活性及可靠性,各驱动电机接线的正确性。1.2.2无负荷试车l 不吊载荷,接通电源,开动各机构使其运转,检查起升限位,大小车运行限位的准确性,灵活性;检查各极限位置是否符合设计要求。l 开动各机构反复运行三次,观察各机构运行情况,注意小车电缆导电装置,大车导电装置等。1.2.3 静负荷试车起升额定负荷要求载荷从小到大逐渐加至额定负荷。在桥架全长往返运行三次,不出现异常,卸去负荷使小车停在跨中,定出测量基准。起升1.25倍额定负荷,离地面100毫米左右,停悬10分钟,卸去负荷,检查有无永久变形,如无永久变形,可接着测出桥架实际上拱值。如有永久变形可连续起吊三次使不再产生永久变形时测出桥架实际上拱值。将小车开至跨端,测量实际上拱值不小于0.7S/1000,最后将小车停在桥架中间,起吊额定负荷,测量主梁挠度值不大于S/800。1.2.4动负荷试车 起升1.1倍额定负荷,同时开动机构作正反向运转,按该机工作级别相对应的接电持续率,应有间歇时间,并按操作规程进行控制。按工作循环次序,试验时间至少延续1小时。各机构动作灵敏,工作稳定可靠,并检查各限位开关和保护联锁装置的可靠性,电动机及电气元器件的温升不允许超过规定标准,观察整机不应有不正常的响声和振动等现象。1.3起重机施工方案l 成立专门的施工队伍进行施工,施工人员均应有安装维修许可证。l 施工前由施工人员认真检查安装设备的原始状况(跨度、对角线、上拱度等)以及备品备件、附件是否齐全,并作好记录。l 选用合适的起重设备将起重机移动到位,并起吊到预定位置。l 进行电器线路的布置、配线、放线、穿管,将各电器按规定进行连接、定位。l 检查并调整电器是否正确、到位,并进行必要的性能测试。l 检查并调整各机械部件(大车运行机构等)是否到位、转动是否灵活,使之符合技术要求。l 检查各保险、限位等安全装置是否到位,并符合要求。l 进行试运转并在运转中进一步对电器、机构及安全装置进行检查、调整。l 按GB5905-86之要求进行起重机的静载试验、动载试验以及有关项目的运转、测试并对全车进行检查调整。l 在上述各项工作均进行完毕,并调整好后,进行交验,会同甲方、安全监督检查机构及有关方面人员进行交货验收。1.4施工安全措施l 所有上岗人员均需持有特种工种施工许可证,并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l 配备齐全必须的安全设施,例如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绳、绝缘鞋等。l 二米以上高度的操作施工时,必须佩带安全带。l 严禁从高空向地面随便抛撒物品,物品的传递要通过专用工具或在有人看护的前提下进行。l 用电需经有关部门批准,并设立用电安全区,配电盘要可靠、安全,符合电器安全要求。l 设立专职安全员,对施工全过程进行安全监督,发现事故隐患或不安全因素立即进行纠正并与有关部门进行沟通,确保安全。THANKS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课件等等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