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学弈》片断赏析

上传人:青山 文档编号:1512722 上传时间:2019-10-2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0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学弈》片断赏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小学语文《学弈》片断赏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小学语文《学弈》片断赏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学弈片断赏析案例:(人教版教材六年制第十一册学弈公开课)师:这样吧,你们看一下注释。这篇课文的注释很多,一下子记不住。你可以按照序号,把注释的内容简单地标记在课文中相应的字词旁边。然后再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对照注释想想这些字、词、句子的意思。知道意思了,可能读起来就顺了。大家开始吧。(生开始按要求自学课文)师:读古文讲究“断句“。原来古文是没有标点符号的。我们的课文为了大家学习方便,加上了标点。读课文时,有标点的地方当然要停顿,但在一些句子中,根据它的意思,那些没有标点符号的地方,需要拖个长声。这样读,你自己比较好理解,听的人也容易听懂。大家拿出笔来,听我读一遍,注意听我读到哪里没有标点却拖长了字音,你就在哪里画一条斜线。(板书画斜线“”)为了大家便于听和画,我读得慢一些,拖音也放长些。明白吗?(生答明白)(下面是教师示范拖音的读文)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师:下面各自按照画出的斜线朗读一次,拖音的地方,可以夸张些。(学生各自练习朗读)师:古人读书讲究吟咏,读得入情后还要摇头晃脑,能试试吗?(学生继续练习,不少人摇晃起来,气氛很热烈。)师:大家读得真不错,敢站起来晃一晃吗?(众笑)(一生站起来试读)师:谁再来读?(先后有四人读课文,师随机指导、示范)(生再齐读)师:你们觉得这样读是不是课文也好懂一点了?生:(齐)是。反思本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文言文,学生能否正确地断句,流利地朗读,是他们最先遇到的困难。因此,教师要把指导学生朗读和背诵作为本课教学的难点。从理解课文方面来看,课文所写的事情和其中蕴涵的道理并不难理解,难点在于让学生参考注释读懂每句话的意思。只有把每句话的意思弄懂了,才能正确地断词断句,从而读通句子。上述案例中,教者指导学生对照注释自己来理解,尝试弄懂每句话的意思,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结合注释,理解课文的内容。在对课文内容初步理解的基础上,再通过教师对古文断句的示范画线及朗读,有声有色,流畅自如,从而感染学生,激发诵读兴趣。在这一环节中,教师采用多种形式有层次地朗读(自由读、范读、指名读、齐读),感染学生,激发兴趣,使学生能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读,大致达到能背诵。教学的过程是师生共创共生的过程。作为一名女教师,我在示范古代私塾先生吟咏时角色不到位,此时在听课的教师中有一位男老师蔡老师,他读诗文很有韵味,我可以请蔡老师参入,从旁观者走向“平等中的首席”为学生示范朗读,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积极开发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