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卢沟桥烽火》备课

上传人:青山 文档编号:1512622 上传时间:2019-10-2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卢沟桥烽火》备课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小学语文《卢沟桥烽火》备课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小学语文《卢沟桥烽火》备课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卢沟桥烽火备课一、字词1.弄清“烽、妄、伪、喉(多音字)、蓄、凌、聋、爹、呐、歼”等字的音形义及在文中的意思,“衅、寡、狈、嚎”四字的音和义。2.联系上下文理解“咽喉、万籁俱寂、蚕食、蓄谋、挑衅、同仇敌忾、众寡悬殊、狼狈、猝不及防、夜以继日、如火如荼”等词语的意思,并试着造句。二、重点品味1.借助教师讲解和地图理解课文第一自然段。目的有二:一是大致了解卢沟桥事变前,日本对华的侵略状况;二是明确卢沟桥的战略地位。注意讲解此时国内的抗日形势,这是理解卢沟桥事变发生的前提条件。2.课文线索:日军侵占东北、蚕食华北卢沟桥事变抗战全面爆发。7月7日,日军夜“访”卢沟桥,我军抵抗失利7月8日白天,日军进攻宛平城受挫7月8日晚至9日凌晨,我军收回卢沟桥3.代表敌我双方侵略和反侵略的相关语句。4.借助相关文字补出战争的残酷,感受中国军民的顽强勇敢。如:(1)密集的机关桥子弹倾泻在卢沟桥桥面上。(2)由于众寡悬殊,守桥部队伤亡较大。(3)随着震耳欲聋的炮声,宛平县城的东门和西门被炸开了。(4)英勇的中国守军举起明晃晃的大刀,冒着敌人的炮火,在杀声中冲出了县城。三、有关紧要的知识(拟开抗战专题讲座)四、和战斗场面有关的成语同仇敌忾、抱头鼠窜、哭爹喊娘、尸横桥头、鬼哭狼嚎、生死存亡、如火如荼等预习作业:1.除弄清课后生字的音形意外,“咽喉、万籁俱寂、蚕食、蓄谋、挑衅、同仇敌忾、众寡悬殊、狼狈、猝不及防、夜以继日、如火如荼、同仇敌忾、抱头鼠窜、哭爹喊娘、尸横桥头、鬼哭狼嚎、生死存亡”等词语在理解的基础上会写会用。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3.标出描写卢沟桥事变的段落,按时间顺序列出事变的经过。4.分别摘抄描写日军和我国军民的词语。痛啊,卢沟桥烽火不知是不是我对这篇课文的偏见影响了推进课堂的速度,从写课题,心中就开始有种马不停蹄的感觉。检查完字词后,竟没让学生朗读课文,直接切入对第一段的学习和梳理课文脉络环节。读得不透彻,梳理脉络时,自然是多数学生没看出6至8节和第9节之间的不同,概括6至8节段意时,明显表现出力不从心。此时,我依然没能停下脚步,慢慢地和他们一起找找概括的方法,而是极为粗暴和简单的代行其事。更为无效的活动在下面。昨天布置的预习作业里有两项和把握卢沟桥事迹经过有关:一是让他们分别摘抄描写日军和我国军民的词语;二是按时间顺序试着向家长讲讲事变经过。这是两项有很大弹性的作业,布置时的目的虽然非常明确,但如果学生在完成过程中打了折扣,则会极大延缓课堂学习进程。必须在充分掌握预习程度的基础上,才能用来作为继续学习的依据,而我只沉溺于想象中节奏,直接让学生分小组互相讲述事变经过,事实表明,白白浪费了时间。这堂课的所有无效劳动提醒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不在教师美好的想象里,只在他们真实的经历和表现上。无视学生具体而真实的情况,课堂的有效成分肯定不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