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北京市广渠门中学高一(上)期中语文8测试题试卷

上传人:青山 文档编号:1511013 上传时间:2019-10-2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北京市广渠门中学高一(上)期中语文8测试题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8北京市广渠门中学高一(上)期中语文8测试题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8北京市广渠门中学高一(上)期中语文8测试题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北京市广渠门中学高一(上)期中语 文时间:150分钟 分值:150分 2018.111、 本大题共10小题,共25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10题【材料一】礼记曲礼说“男子二十冠而字”。取字原属贵族特权,后来成为知识阶层的事。宋代还不准下层人取字。到明清时代,三教九流,五行八作,几乎无人无字。尽管也遭到士大夫的抨击和嘲讽,但取字的习俗,仍然普及开来。先秦时代,字是行冠礼时由选定的嘉宾给起,后世不举行冠礼了,字则改由师长或其他通文墨的人给起,而且也不一定到成年才起,很可能是小名、大名和字一同起的。当然,也有成人之后才请人起字的。上古贵族女子,原本也起字。礼记曲礼:“女子许嫁,笄而字。”是说女子成年许配人家时,把垂发挽起来,用笄别住,并给她取字。这一礼制,秦汉后没能承袭。虽然上层妇女有的也有名有字,但不一定“许嫁笄而字”。女性一般自幼至成年,只有一个小名(闺名)。不过,这一礼制虽未推行开,却在汉语中留下许多成语,如说女子已有婆家,叫“已字”“已字人”;没找婆家,称“待字闺中”“未字人”“未字”。后世取字,有许多是引经据典。如唐代陆羽字鸿渐,取自易渐卦“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宋代楼伯圭字禹锡,出自书禹贡“禹锡玄圭”。名字的组合方式,自古及今,当不下几十种。习见而常用者,约为以下八种。第一、同义相协。名与字为同义词,二者相为辅佐,互作解释。如宋欧阳修字永叔,广雅:“修,长也。”说文:“永,水长也。”第二、反义相应。名与字皆为反义词,二者对立相应,各从反面作解。如孔子弟子曾点字皙,说文黑部:“点(繁体作“點”),小黑也。”,“皙”,意为洁白,点、皙相对。第三、连类相及。义类相近或相似,因甲而及乙。三国孙策字伯符,策、符皆为信物,只形制与用途不一。第四、景仰前贤。因为倾慕前代圣贤,向他们看齐,于是就袭用其名字。汉司马相如字长(zhng)卿,史记说他“慕蔺相如之为人,更名相如”。蔺相如为赵国上卿,故以“长卿”为字。这既表示蔺相如的身分,也体现了司马相如建功立业的愿望。北齐颜之推字介,是拆春秋晋国介之推的姓名以为名、字。据左传,晋文公封赏随从逃亡的群臣,介之推不去述功,文公也未加封赏,介之推遂携母隐居绵山。后文公以焚山方式欲使出山,介之推不出,遂烧死于绵山。第五、概括经义。自西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到东汉时,儒家典籍便成了家喻户晓的课本了。人们逐渐就都从儒家经典中选取名字。汉末三国已渐成风。自南北朝而唐宋,而元明清,士大夫名字取于儒家经典者触目皆是。如唐白居易字乐天,礼记中庸:“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哀公问:“不能安土(意为“居易”),不能乐天。”第六、使典用事。这种名字组合方式,先秦没有,两汉也少见,唐宋才多起来。它取材于史传载记,诸子百家之书。有的与袭用经文相似,但大多含有故事情节。如唐李商隐字义山,史记伯夷叔齐列传载,武王伐纣,伯夷、叔齐叩马而谏,“左右欲兵之。太公曰:此义人也。扶而去之。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商隐,即谓殷商之隐者,义山,即谓“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第七、崇奉宗教。唐王维字摩诘,维摩诘,佛家菩萨名。旧唐书文苑传下王维:“兄弟俱奉佛,居常蔬食,不茹荤血。”因崇佛,故拆菩萨名为名字,以示皈依。第八、采撷名篇。采撷名篇佳作中的警策以为名字,南北朝时已很常见,至明清而大行。如明代胡东皋字汝登,出自陶潜归去来兮辞:“登东皋以舒啸, 。”清朝张孟词字腾蛟,出自王勃滕王阁序:“腾蛟起凤, 。”孟,表示长幼次序中排行老大。名字组合方式,不止上述八种,但常见而比较复杂的,大致如此。(取材于吉常宏中国人的名字别号)1.下列加点字在【材料一】中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男子二十冠而字 五行八作 皈依A.gunzubn B. gunzuguC.gunzubn D. gunzugu2.依据【材料一】文意,写出钱锺书围城主人公“方鸿渐”、北大教授“裘锡圭”名字的出处。(2分)3. 【材料一】中提到介之推,下面与之有关的民间传统节日是(2分)A.元宵节 B.寒食节 C.端午节 D.祭灶4.下列理解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礼记曲礼上说“男子二十冠而字”,意味着起字一定要到男子20岁。B.“待字闺中”,是说女子尚未成年,还没有取字,同时也意味着没有婚配。C.司马相如开始并不叫这个名字,因为他仰慕蔺相如,才改名相如,字长卿。D.由于儒家典籍家喻户晓,老幼皆习,所以古代文人名字都取义于儒家经典。5.宋代词人秦观,字少游,据【材料一】中“连类相及”方式,从他的字断定,“观”应该读 。(写出拼音,2分)阅读“材料二”及“链接材料”,根据要求,完成6-10题。【材料二】古人一般都有名有字,那么名和字的用途有何不同?什么场合称名,什么场合称字;对什么人称名,对什么人称字,这在古代是很有讲究的。若不论场合、身份、对象,任意而用,将十分难堪。从命名取字上说,名是由长辈所起,行于家庭之内。字是行冠礼时由嘉宾所起,意在“敬名”,是行于外的。由此便形成两个原则:名是尊长所叫,或用于自称;字是给外人叫的,不能用于自称。但其中情况也比较复杂,还须进一步讨论。第一、自称称名。总的说是自称称名,但还要看是对谁,不是对谁都称名。(1)对君父自称。封建时代君父一体,儿子在父亲面前,臣子在君主面前,或对天子的使者,都要称名。在君主面前,不但自称要称名,在提到其他人的时候,也得称名,即便涉及自己的长辈先人,都要直呼其名,说“臣父臣某某”“臣大父先臣某某”。(2)对尊长自称。对君父自称名,推而广之,对位尊者,对家族亲戚中的长辈,都要自称己名,以示尊敬。如大诗人李白,出川之后,在荆州时想得到刺史韩朝宗的提拔,便写了有名的与韩荆州书,开头就说:“白闻天下谈士,相聚而言曰” (3)对朋友自称。古代文人与朋友交往,不论对方年纪长幼,自称时都要称名,不像后来俗文学中所写,年长者自称“愚兄”,年幼者便叫“贤弟”。不论年龄,甚至同族兄弟,年长者也自称名。(4)尊长自称。尊长对卑幼者自称名,源自上古。论语中,孔子与弟子们谈话,都自称名,如述而“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季氏“丘也闻有国有家者”,都是自称名。但是,家庭直系尊长,如父亲、祖父对儿孙是没有自称名的,甚至印章使用,也是如此。1949年前,长辈给晚辈写信,结尾都不具名,只写“父示”“祖字”“伯父手书”或也“伯父某某”“叔某”。第二、称人用字。古人在交际中都是称人之字以敬其名。不过当时等级森严,礼节繁杂,就是称字也要看对象,也有许多讲究。(1)平辈之间称字。亲友中同一辈分的,原则上都称字。孔门弟子彼此间都称字。对朋友不能呼其名,这是传统的礼仪准则,除非对方没有字。许多历史题材的文艺作品,常常忽略这一点,实在欠妥。兄弟之间也以字相称。兄对弟,对称或叙述过程中都可以;弟对兄,一般只用于叙述时称呼。(2)尊长称卑幼者。身分地位高的对身分地位低的,年长的对年幼的,为表谦敬,也须称对方的字。亲友中长辈对晚辈称字,比较常见,但父祖对儿孙称字罕见。(3)关于称尊长的字。先秦有称尊长字的,如孔门弟子常称老师“仲尼”。但这在封建社会中后期,往往遭人非议。父祖之名固不能说,称字也行不通。有了别号之后,多称父祖的别号。君主的字是不能叫的。今天许多根据古典名著改编的电视剧,让剧中人物直呼其君主之名,实在缺乏历史文化常识。此外还有一种“谥号”,是人死后由朝廷(官谥)或门生后辈(私谥),按照其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给予带有评判性质的称号,如韩愈官谥“文”,范仲淹官谥“文正”,又如陶潜,又名渊明,字元亮,私谥“靖节”,“靖”表示保护、保卫,而“节”则表示节操,称靖节先生,也是一种敬称。链接一:宝玉又道:“妹妹尊名是那两个字?”黛玉便说了名。宝玉又问表字。黛玉道:“无字。”宝玉笑道:“我送妹妹一妙字,莫若颦颦二字极妙。”探春便问何出。宝玉道:“古今人物通考上说:西方有石名黛,可代画眉之墨。况这林妹妹眉尖若蹙,用取这两个字,岂不两妙!”链接二:水浒第三十九回和第四十回写吴用为救宋江脱离江州之危,命萧让摹仿蔡京笔迹给蔡京之子江州知府蔡九写了一封信,盖上金大坚摹刻的“翰林蔡京”四字印章,要戴宗带回江州,信中命蔡九把宋江押送汴梁,这样,就可以在路过梁山时,搭救上山。戴宗走后,吴用猛然想起信中印章有个老大的破绽,不但救不成宋江,反会拖累戴宗受苦果然,戴宗一到江州,就被机警狡诈的黄文炳一眼看穿图章的破绽。7.对【材料一】【材料二】中涉及的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大诗人。他的诗歌如忆江南春夜喜雨琵琶行等都是历来传诵的名篇。B.欧阳修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其散文写得婉转流畅,富有情致,其中醉翁亭记秋声赋是其代表作。C.论语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体现了孔子政治、伦理、哲学、教育等方面的思想,是儒家重要的经典。D.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有“诗仙”之誉。他的诗最能反映盛唐精神风貌,代表着盛唐诗歌的最高艺术成就。8. 结合【材料二】,说明“链接二”中金大坚所刻图章的“破绽”所在。(3分)9.假如你穿越为陶渊明家僮,见到主人时,结合【材料一】【材料二】的知识,下列称呼最合“礼”的一项是( )(2分) A.陶潜 B.陶渊明 C.靖节先生 D.元亮先生10.根据【材料一】【材料二】,下列推断不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A.宋代朱熹字元晦,“晦”意为昏暗,与表示光明的“熹”对立,名、字“反义相应”。B.周瑜字公瑾,“瑜”“瑾”均为美玉,成语“怀瑜握瑾”可证,名字属于“连类相及”。C.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对他的弟子,只应称其字,而不宜直呼其名。D.某三国题材的电视剧中,事于东吴的诸葛瑾命孔明“见过吴主孙权再来叙话”,失礼。二、本大题共9小题,共30分阅读下面甲、乙两则文字,完成11-19题。甲荆轲刺秦王(节选)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徽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 , !”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乙 老僧辨奸 【清】沈起凤严分宜未贵时,与敏斋王公读书菩提寺东院。一日,同阅荆柯传至樊於期自杀处,严曰:“此呆汉也,事知济不济,辄以头颅作儿戏耶!”遂大笑。王曰:“烈士复仇,杀身不顾,志可哀也!”遂大哭。又阅至白衣冠送别时,严复大笑曰:“既知一去不返,乃复遣之使去,太子丹真下愚也。”王又大哭曰:“壮士一行,风萧水咽,击筑高歌,千古尚有余痛!”继阅囊提剑斫,箕踞高骂,严更笑不可抑,曰:“是真不更事汉。不于环柱时杀之,而乃以谩骂了事。”王更涕泗沾襟曰:“豪杰上报知己,至死尚有生气。铜柱一中,祖龙亦应胆落。”一时,哭声笑声喧杂满堂。一老僧倾听久之,叹者:“哭者人情,笑者真不可测也。二十年后,忠臣义士,无遗类矣。”后王官中牟县令,颇有政声。而严竟以青词作相,专权误国,植党倾良,为明代奸邪之冠。老僧预知之,而不能救,殆佛门所谓“定劫”欤? (选自清代散文名篇集粹)【注】严分宜:即严嵩,明朝中后期的大奸臣。更事:阅历世事。祖龙:指秦始皇。青词:用朱笔写在青藤之上的奏章。明代中后期大臣多用青词邀宠11.甲文的空格处应该填入的原文是: , !(1分)12.下列加点词的意思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事知济不济 济:按成B.杀身不顾 杀身:舍生,丧生C.继阅囊提剑斫,箕踞高骂 提:投掷D.后王官中牟县令,颇有政声 官:做官、任职1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A.乃复遣之使去 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B.而严竟以青词作相 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C.老僧预知之,而不能救 因人之力而敝之D.为明代奸邪之冠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14.下列对原文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甲文一开头就道出了这是一场生离死别,送者和行者均沉浸于痛楚之中。B.甲文描写音乐声由激愤转为悲凉,闻者之情由悲壮变为悲凉,高昂变为低沉。C.乙文结尾处交代了严分宜、王敏斋二人的不同结局,照应了前文老僧的预言。D.甲、乙两文对人物形象的刻画,都有神态描写,但乙文更注重对比手法的运用。15.把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1)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2分)(2)严分宜未贵时,与敏斋王公读书菩提寺东院。(3分)16从严、王二人阅读荆轲传时的不同反应,可以看出他们的不同性格。请简要概括二人不同的性格特点。(4分)17.请用“/”为文中划横线的语句断句。(4分)太史公白:世言荆轲,其称太子丹之命,“天雨粟,马生角”也,太过。又言荆轲伤秦王,皆非也。始公孙季功董生与夏无且游具知其事为余道之如是直沫至荆轲五人其义或成或不成然其立意较然压欺其志垂后世岂妄也哉史记刺客列传【注】:天雨粟,马生角:天降粟,马头生角,表示绝无可能之事18. 下面这副对联是咸阳荆轲墓联。请根据给出的上联,写出下联。(2分)上联:身入狼邦,壮志匹夫生死弃;下联: , 19对于荆轲其人其事,历来智者见智仁者见仁。文言文段中严、王二人读及有不同的反应,司马迁也在史记刺客列传文末作出了自己的评价,以下另有一些相关评价。那么,你怎么评价荆轲呢?理由是什么?(5分)相关评价:(1)陶渊明:“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素骤鸣广陌,慷慨送我行。雄发指危冠,猛气充长缨。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其人虽己没,千载有余情。(2)苏轼:“荆轲不足说,田子老可惊。燕赵多奇士,惜哉亦虚名!”(3)司马光:“荆轲怀其豢养之私,不顾七族,欲以尺八匕首强燕而弱秦,不亦愚乎!故扬子论之,以要离为蛛蝥之靡,聂政为壮士之靡,荆轲为刺客之靡,皆不可谓之义。又曰:荆轲,君子盗诸!善哉!”(4)骆宾王:“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5)朱熹:“轲匹夫之勇,其事无足言。”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8-20题。(8分)杂诗(明)丰坊孤松挺穹壁,下临万里波。激湍啮其根,惊飚撼其柯。纷纷穴赤蚁,袅袅缠青萝。群攻未云已,生意当如何?严霜一夕坠,高标复嵯峨。君子固穷节,感慨成悲歌。【注】穹壁:高高的崖壁。嵯峨:高耸的样子。20. 从题材上看,本诗属于()(1分)A. 写景诗B. 脉物诗 C. 哲理诗 D. 闲适诗21. 对本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孤松”二句使用起兴的手法,巧妙引出描写对象。B. “激湍”二句中“啮”“撼”动词使用准确,有表现力。C. “纷纷”二句运用叠词,描摹事物的形态,鲜明生动。D. “群攻”二句巧用问句,语意形成转折,承转自然。22.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四、23默写。(每句1分,共7分)(1) ,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土谷浑。王昌龄从军行(2) 既东封郑, , , ?烛之武退秦师(3) , 。身当恩遇恒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燕歌行(4) ,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 , 受下赏。邹忌讽齐王纳谏(5)江天一色无纤尘, , , ?春江花月夜(6)寻梦? , ;满载一船星辉, 。再别康桥(7)在雨的哀曲里, , 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 雨巷五、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24-27题催魂铃电话之来,总是从颤颤的铃声开始,那精确而间歇的发作,那一叠连声的催促,凡有耳神经的人,没有谁不悚然惊魂,一跃而起的。最吓人的,该是深夜空宅,万籁齐寂,正自杯弓蛇影之际,忽然电话铃声大作,像恐怖电影里那样。旧小说的所谓“催魂铃”,想来也不过如此了。王维的辋川别墅里,要是装了一架电话,他那些静绝清绝的五言绝句,只怕一句也吟不出了。电话,真是现代生活的催魂铃。古人鱼雁往返,今人铃声相迫。鱼来雁去,一个回合短则旬月,长则经年,那天地似乎广阔许多。“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那时如果已有电话,一个电话刘十九就来了,结果我们也就读不到这样的佳句了。而活在当世,催魂的铃声一响,没有人不条件反射地一跃而起,赶快去接,要是不接,它就跟你没了没完,那高亢而密集的声浪,锲而不舍,就像一排排嚣张的惊叹号一样,滔滔向你卷来。我家的电话,像一切深入敌阵患在心腹的奸细,竟装在我的书房里,注定我一夕数惊,不,数十惊。四个女儿全长大了,连最小的一个竟也超过了“边城”里翠翠的年龄。每天晚上,面对书桌,正要开始我的文化活动,她们的男友们也纷纷出动了。四个女儿加上一个太太,每人晚上四五个电话,催魂铃声便不绝于耳。绝望之余,不禁悠然怀古,想没有电话的时代,这世界多么单纯,家庭生活又多么安静,至少房门一关,外面的世界就闯不进来了。哪像现代人的家里,肘边永远伏着这么一枚不定时的炸弹。那时候,要通消息,写信便是。比起电话来,书信的好处太多了。首先,写信阅信都安安静静,不像电话那么吵人。其次,书信有耐性和长性,收到时不必即拆即读,以后也可以随时展阅,从容观赏,不像电话那样即呼即应,一问一答,咄咄逼人。书信往还,中间有绿衣人作为缓冲,可以慢慢考虑,转肘的空间宽得多了。书信之来,及门而止,然后便安详地躺在信箱里等你去取;哪像电话来时,穿堂入室,直捣你的心脏,真是迅铃不及掩耳。谁也抗拒不了那催魂铃武断而坚持的命令,谁没有过从浴室里气急败坏地裸奔出来,一手提裤,一手去抢听筒的经历呢?电话动口,书信动手,其实写信更见君子之风。我觉得还是老派的书信既古典又浪漫:古人“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的优雅形象不用说了,就连现代通信所见的邮差、邮筒、邮票、邮戳之类,也都有情有韵,动人心目。在高人雅士的手里,书信成了绝佳的作品,进则可以辉照一代文坛,退则可以怡悦二三知已,所以中国人说它是“心声之献酬”,西洋人说它是“最温柔的艺术”。但自电话普及以后,朋友之间要互酬心声,久已勤于动口而懒于动手,眼看这种温柔的艺术已经日渐没落了。电话来得快,消失得也快,不像文字可以永垂后世,向一代代的痴顽去求印证。我想情书的时代是一去不返了,即使如徐志摩和郁达夫的多情,恐也难再。有人会说:“电话难道就一无好处吗?遇到急事,一通电话可以立刻解决。”这我当然承认。可是我也要问,现代生活的节奏调得这么快,究竟有什么意义呢?你可以用电话去救人,匪徒也可以用电话去害人,大家都快了,快,又有什么意义?在高速紧张的年代,一切都即生即灭,随荣随枯,爱情和友情,一切的区区与耿耿,都被机器吞进又吐出,成了车载斗量的消耗品了。电话和电视的恢恢天网,使五洲七海千城万邑缩小成一个“地球村”,几十亿兆民都迫到你肘边成了近邻。人类愈“进步”,这大千世界便愈加缩小。野心勃勃的科学家认为,有一天我们甚至可能探访太阳以外的太阳。长空万古,渺渺星辉,让一切都保持点距离和神秘,可望而不可即,不是更有情吗?留一点余地给神话吧,何必赶得嫦娥仙女都走投无路,如此“逼神太甚”呢?对无处不达的电话与关山阻隔的书信,我宁愿选择后者。在英文里,叫朋友打个电话来,是“给我一声铃”。催魂铃吗?不必了。不要给我一声铃,给我一封信吧。(取材于余光中的同名散文)【注】鱼雁:代指书信。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出自白居易的问刘十九。刘十九,即刘禹锡。2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4分)A.电话的普及给作者带来诸多烦恼,相比之下,作者更喜欢单纯而宁静的生活环境。B.书信这种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通讯方式已经一去不返,作者对此充满遗憾和无奈。C.快节奏的生活也给匪徒的作案提供了方便,但他们难以逃脱电话电视的恢恢天网。D.作者对科学家探访遥远星球的设想难以认同,认为人类应与太空保持距离与神秘。E.本文语言典雅而流畅,也不乏风趣幽默,尤其是几处比喻句的运用更是形象贴切。25.本文表现手法多样,语言生动。请以第段中画线句子为例,作简要赏析。(5分)书信之来,及门而止,然后便安详地躺在信箱里等你去取;哪像电话来时,穿堂入室,直捣你的心脏,真是迅铃不及掩耳。26. 第段中说:“现代生活的节奏调得这么快,究竟有什么意义呢?”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生活态度?(4分)27.联系全文,概括“催魂铃”的含意及作用。(7分)六、写作28.微写作(10分)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超过150字。前一段时间,学校开展了文化故居主题游学活动,请你写一段文字,向大家介绍本次游学活动中参观游览的某一名人故居、博物馆或特色街道等。要求:言之有物,条理清楚。提示:梅兰芳故居、恭王府、齐白石故、老合故居北大红楼、南锣鼓巷。论语中的“温故知新”“不悱不发”“举一反三”都与教育、学习相关,请选择其中个,联系你的生活经历或阅读体验,阐述你对这个成语的认识。请以“致秋风”为题,写一首小诗或一段抒情文字29.作文(50分)请以“我知道那里有光”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字数不少于700字 语文试题答案一、长文本(25 分)1.(2 分)B(五行八作:泛指各种行业。作:zu,作坊)2.(2 分)方鸿渐用的是易渐卦“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裘锡圭用的是书禹贡“禹锡玄圭”3.(2 分)B4.(3 分)C5.(2 分)gun6.(3 分)A7.(3 分)B8(3 分)参考答案:金大坚图章刻的是“翰林蔡京”四字,直系尊长如父亲、祖父对儿孙是没有自称名的。(水浒原文:“父寄书与子,须不当用讳字图书”)9.(2 分).D10.(3 分)C二、文言文(30 分)11.(1 分)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12.(3 分)A(济:成功)13.(3 分)C(表转折)(A 竟然是B凭借按照 D是 被)14.(3 分)B(音乐由变徵之声,复为慷慨羽声;音乐声由悲凉转为激愤。士皆垂泪涕泣变为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闻者之情由悲凉变为悲壮,低沉变为高昂。)15翻译(1)(2 分)于是荆轲就上车离去,始终不曾回头看一眼。(“就”“去”“终”“顾”)(2)(3 分)严嵩还没有做高官的时候,和王敏斋在菩提寺的东院读书。(“贵”、句式、语意)16. (4 分)严分宜:只重功利、不重义节;缺乏同情心。王敏斋:为人正直、看重义节;心地善良。(每小点 1 分)17.(4 分)断句始公孙季功、董生与夏无且游,具知其事,为余道之如是。自曹沫至荆轲五人,此其义或成或不成,然其立意较然,不欺其志,名垂后世,岂妄也哉!(共 8 处,每 2 处 1 分。顿号处不用断,断了扣分)译文:太史公说:社会上谈论荆轲,当说到太子丹的命运时,说什么“天上像下雨一样落下粮食来,马头长出角来!”这太过分了。又说荆轲刺伤了秦王,这都不是事实。当初公孙季功、董生和夏无且交游,都知道这件事,他们告诉我的就像我记载的。从曹沫到荆轲五个人,他们的侠义之举有的成功,有的不成功,但他们的志向意图都很清楚明朗,都没有违背自己的良心,名声流传到后代,这难道是虚妄的吗!18. (2 分)心存燕国,萧寒易水古今流。(内容、形式各 1 分)19.(5 分)评价 2 分,理由 3 分。文言参考译文:甲:太子和知道这件事的宾客,都穿着白衣,戴着白帽给他送行。到易水上,祭过路神,就要上路。高渐离敲着筑,荆轲和着节拍唱歌,发出变徵的声音,众宾客都流着眼泪小声地哭。荆轲又上前歌唱道:“风声萧萧悲鸣啊易水彻骨寒冷,壮士这一离去啊就永远不再回还!”又发出悲壮激昂的羽声,众宾客都睁大了眼睛,头发都向上竖起顶住了帽子。于是荆轲就上车离去,始终不曾回头看一眼。乙:严嵩还没有做高官的时候,和王敏斋在菩提寺的东院读书。有一天,他们一起阅读荆轲传。当读到樊於期自杀的时候,严嵩说:“这是一个死板的汉子,对于事情能不能成功已经知道,竟用自己的头颅当作儿戏!”于是放声大笑。王敏斋说:“重义轻生的人为了复仇,即使舍身自杀也不顾惜,他的志节值得敬仰!”于是放声大哭。又读到太子丹和宾客穿着白衣戴着白帽送别荆轲时,严嵩又大笑着说:“既然知道(荆轲)一去就不能够回来,竟然还派遣他去执行使命,太子丹真是量愚蠢的,”王敏斋又大声哭着说:“壮士这一趟出使的壮举,令大风萧萧,易水哽咽,击筑高歌的声音历经千年流传下来,至今还令人悲痛啊!”接着读到秦王的药医用药囊投掷荆轲,秦王拔出长剑砍断荆轲的左腿,荆轲傲慢地坐在地上高声大骂秦王时,严嵩更是笑得不能控制自己,说:“荆轲真是一个缺乏世事阅历的汉子。不赶紧在环绕柱子追赶秦王时杀了他,却只是大骂一番了事。”王敏斋(这时)更是哭得泪水沾湿了衣襟,说:“英雄豪杰报答自己的知己,到死的时候还有一股豪气。(荆轲的匕首)投中在铜柱上,秦始皇当时也应该吓破了胆。”这个时候,哭声和笑声很大而杂乱地充满屋子。一个老和尚仔细听了很久,感叹说:“痛哭的人通人情,而大笑的人的心地真的难以预料。二十年后,他们是否是尽忠的臣子和重义的志士,应该就在其中不会遗漏了。”后来,王敏斋做了中牟县的县令,政绩很好,影响颇佳。而严嵩竟然凭借青词邀宠做了国相,独断专权贻误国事,培植党羽倾害忠良,是明朝最奸诈邪恶的人。老和尚预先知道这样的结局,却不能挽救,这大概就是佛门里面所说的“定劫”吧?三、古诗文(8 分)(1 分)B (3 分)A22(4 分)答案示例一:本诗托物言志,表达了对君子身处困厄(1 分)仍然坚守气节、孤高傲世的赞美(2 分),以及对奸佞小人的愤慨和蔑视(1 分)。答案示例二:作者以孤松自比,表达了对奸佞小人的蔑视(l 分)和对遭受打击的愤慨(1分),表现了自己孤高傲世的精神和坚守节操的意志(2 分)。四、23.默写(每句 1 分,共 7 分)(1)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土谷浑。(王昌龄从军行)(2)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烛之武退秦师)(3)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身当恩遇恒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燕歌行)(4)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邹忌讽齐王纳谏 )(5)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春江花月夜)(6)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再别康桥)(7)在雨的哀曲里,消了她的颜色,散了她的芬芳,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丁香般的惆怅。(雨巷)五、现代文阅读(20 分)24.(4 分)B、C(B“书信这种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通讯方式已经一去不返”与原文“我想情书的时代是一去不返了”不符,C“难以逃脱电话电视的恢恢天网”于文无据)25.(5 分)这句话运用了比拟和对比的手法,(2 分,要点:“比拟”或“拟人”、“对比”),生动形象地突出了书信安静舒缓和电话咄咄逼人的特点(2 分,要点:书信和电话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书信的喜爱,对电话的厌恶(1 分,要点:作者对书信或电话的态度)。【评分参考】意思对即可。如写“夸张”“仿词”等其他手法,能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26.(4 分)表明了作者对于快节奏生活的厌倦(反对/无奈/不满),表达了对安静平凡生活的渴望(向往单纯、宁静、温柔、缓慢的生活)。(对象、态度各 2 分)27.(7 分)“催魂铃”的含义是:电话铃常常突然而至(1 分,要点:“突然”),催人接听(1分,要点:“催人接听”),干扰了生活的宁静,令人惊恐不安(1 分,要点:“干扰宁静”或“令人惊恐不安”)。在文中的作用是:以“催魂铃”为题,醒目有趣,引起阅读兴趣(1 分,要点:作为题目的作用);贯穿全文,首尾呼应,起到线索作用(1 分,要点:结构作用);借此表达了作者对电话铃声的厌恶(1 分,要点:表达的情感);表现了对现代社会生活中喧嚣浮躁的现象的批评(1 分,要点:表达的主旨)。【评分参考】意思对即可。六、写作(60 分)28.微写作(10 分)略29.作文(50 分)略 9 / 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