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北京市第五十六中学高一(上)期中语文测试题试卷

上传人:青山 文档编号:1511012 上传时间:2019-10-2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5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北京市第五十六中学高一(上)期中语文测试题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8北京市第五十六中学高一(上)期中语文测试题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8北京市第五十六中学高一(上)期中语文测试题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北京市第五十六中学高一(上)期中语 文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第卷一、论述类文本阅读与语文知识运用。(24分。8小题,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5题。 有些谈佛论道的书中将“执着”与“执迷”混用,窃以为十分不妥。“执迷”,差不多是指异化、僵化、知错不改。何致如此呢?无非“名利”二字。一旦进入温饱甚至富足,价值感常把人弄得颠三倒四。谋利谋到不知所归,其实也是在谋名了所谓价值感。追求价值感当然没错。问题是,在这个仿佛一切都可以出售的时代,价值的解释权通常属于价格,价值感自然也是亦步亦趋。价值和价格的差距无从固定,可以很大,也可以很小,当然这并非坏事。可市场这只无形之手,一旦显形为铺天盖地的广告,一旦与认钱不认货的媒体相得益彰,事情就不一样了。只要广告深入人心,东西好坏倒不要紧了好也未必就卖得好,不好也未必就卖不好。媒体和广告沆瀣一气,价格既已不认价值这门亲,价值感孤苦无靠去拜倒在价格门下,也就不是什么费解的事。而这逻辑,一旦超越经济,走进社会各个领域,耳边常闻的关键词就只有利润、码洋、票房和收视率了,另外还有几个词在悄声附和:房子、车子、股市、化疗。此即执迷。“执着”与“执迷”不分,本身就是迷途。这世界上有爱财的,有恋权的,有图名的,有什么都不为单是争强好胜的。人们常管这叫欲壑难填,叫执迷不悟,都有贬低之意。但爱财的也有比尔盖茨,他既能聚财也能理财,更懂得财为何用,不好吗?恋权的嘛,有毛遂自荐的敢于担当,也有种种“举贤不避亲”的言与行,不对吗?图名的呢?谁愿意大家说自己没干好事,不是好人?不过是不图虚名、假名而已。争强好胜也未必就不对,阿姆斯特朗怎么样,就是那位身患癌症还六次夺得环法自行车赛冠军的人?对这些人,大家怎么说?会说他们执迷?当然不,人们会赞美他们的执着坚持不懈、百折不挠、矢志不渝,都是褒奖。“执着”与“执迷”分不清,是否正应了佛家的一个关键词“无明”呢?“无明”就是一种糊涂:顽固不化,朽木难雕,不可教也。 (取材于史铁生放下与执着) 1下列词语中的“调”,与“又靠谁来调节它呢”中“调”的读音不相同的一项是A风调雨顺 B众口难调 C南腔北调 D调和阴阳2对文中划线词语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亦步亦趋:这里借指价值感盲目追随价格的社会现象。B铺天盖地:这里指当时的广告创意充满正气震撼人心。C沆瀣一气:这里指媒体和广告商毫无底线地勾结起来。D矢志不渝:这里赞美秉持执着的人内心的坚定与强大。3对第二段中“事情就不一样了”一句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A市场条件下价值和价格的差距有些情况下固定。 B市场条件下价值和价格的差距可以固定是坏事。 C市场条件下价值与价格的不匹配超越经济领域。 D市场条件下价值和价格的差距太大并不是好事。4对下列句子中修辞方法及其表达效果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何致如此呢?无非“名利”二字运用设问,引发读者思考,也显示了作者内心的担忧。B市场这只无形之手运用比喻,形象地揭露了市场变化的疯狂和不可理喻。C价格既已不认价值这门亲运用拟人,生动地反映了价格与价值之间关系的反常。D这世界上有爱财的,有恋权的,有图名的,有什么都不为单是争强好胜的运用排比,展现了社会生活中人们心态的复杂和多样。5根据文意,分别概括“执着”与“执迷”的本质特征。根据本学期所学知识,完成6-8题。6下面文言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A籍吏民,封府库 B今夫差衣水犀之甲者亿有三千 C遂族郭解翁伯 D乃夜去,不使人知7下面文言句子中,不属于文言特殊句式的一项是A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 B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C十年不收于国 D国之孺子之游者 8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项链的作者莫泊桑被称为世界“短篇小说巨匠”,是法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B勾践灭吴选自我国最早的编年史国语。C史记是司马迁撰写的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D守财奴选自欧也妮葛朗台,作者是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巴尔扎克。二、古代诗词默写。(8分)9在下面横线处填写古诗词原句。(8分) ,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 。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 ,俯身散马蹄。 曹植白马篇空山不见人,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王维鹿柴 ,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王昌龄从军行 ,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卢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昌龄出塞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三、课内现代文阅读。(12分)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0-12题。(12分。3小题,每小题4分)老箍桶匠变得厉害,常在女儿面前哆嗦。眼见他这种老态的拿侬与克罗旭他们,认为是他年纪太大的缘故,甚至担心他有些器官已经衰退。可是到了全家戴孝那天,吃过了晚饭,当唯一知道这老人秘密的公证人在座的时候,老头儿古怪的行为就有了答案。 饭桌收拾完了,门都关严了,他对欧也妮说:“好孩子,现在你承继了你母亲啦,咱们中间可有些小小的事得办一办。对不对,克罗旭?”“对。”“难道非赶在今天办不行吗,父亲?”“是呀,是呀,小乖乖。我不能让事情搁在那儿牵肠挂肚。你总不至于要我受罪吧。”“噢! 父亲”“好吧,那么今天晚上一切都得办了。”“你要我干什么呢?”“乖乖,这可不关我的事。克罗旭,你告诉她吧。”“小姐,令尊既不愿把产业分开,也不愿意出卖,更不愿意因为变卖财产,有了现款而付大笔的捐税,所以你跟令尊共有的财产,你得放弃登记”“克罗旭,你这些话保险没有错吗? 可以对一个孩子说吗?”“让我说呀,葛朗台。”“好,好,朋友。你跟我的女儿都不会抢我的家私。对不对,小乖乖?”“可是,克罗旭先生,究竟要我干什么呢?”欧也妮不耐烦地问。“哦,你得在这张文书上签个字,表示你抛弃对令堂的承继权,把你跟令尊共有的财产,全部交给令尊管理,收入归他,光给你保管虚有权”“你对我说的,我一点儿不明白,”欧也妮回答,“把文书给我,告诉我签字应该签在哪儿。”葛朗台老头的眼光从文书转到女儿,从女儿转到文书,紧张得脑门上尽是汗,一刻不停地抹着。“小乖乖,这张文书送去备案的时候要花很多钱。要是对你可怜的母亲,你肯无条件抛弃承继权,把你的前途完全交托给我的话,我觉得更满意。我按月付你一百法郎的大利钱。这样,你爱做多少弥撒给谁都可以了! 嗯!按月一百法郎,行吗?”“你爱怎办就怎办吧,父亲。”“小姐,”公证人说,“以我的责任,应当告诉你,这样你自己是一无所有了”“嗨! 上帝,” 她回答,“那有什么关系!”“别多嘴,克罗旭。一言为定 ,”葛朗台抓起女儿的手放在自己手中一拍,“欧也妮,你决不翻悔,你是有信用的姑娘,是不是?”“噢!父亲”他热烈地、紧紧地拥抱她,使她几乎喘不过气来。“得啦,孩子,你给了我生路,我有了命啦;不过这是你把欠我的还了我:咱们两讫了。这才叫做公平交易。人生就是一件交易。我祝福你!你是一个贤德的姑娘,孝顺爸爸的姑娘。你现在爱做什么都可以。”“明儿见,克罗旭,”他望着骇呆了的公证人说,“请你招呼法院书记官预备一份抛弃文书,麻烦你给照顾一下。” 10结合文意分析,老箍桶匠葛朗台“常在女儿面前哆嗦”的原因是什么?(4分)11葛朗台获得原本属于女儿的继承权,用了哪些手段?结合原文作简要说明。(4分)12文中欧也妮形象的刻画,对表现葛朗台有什么作用?(4分)四、经典作品阅读。(6分)13某同学在边城的读书笔记中写下了这样的话:痛苦能让一个人变得坚强;痛苦也能让一个人变得脆弱。你同意哪一种说法?请从以下人物中选择一个,结合相关故事加以说明。翠翠 天保 傩送第卷五、文言文阅读。(12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4-17题。(12分。4小题,每小题3分)丘处机,自号长春子。儿时,有相者谓其异日当为神仙宗伯。年十九,为全真学,师重阳王真人。重阳一见处机,大器之。金、宋俱遣使来召,不赴。 岁己卯,太祖命近臣持诏求之。处机一日忽语其徒,使促装,曰:“天使来召我,我当往。”翌日,二人者至,处机乃与弟子十有八人同往见焉。明年,宿留山北,先驰表谢,拳拳以止杀为劝。又明年,趣使再至,乃发抚州,经数十国,为地万有余里,自昆仑历四载而始达雪山。既见,太祖大悦,赐食设庐帐甚饬。 太祖时方西征,日事攻战。处机每言,欲一天下者,必在乎不嗜杀人。及问为治之方,则对以敬天爱民为本。问长生久视之道,则告以清心寡欲为要。太祖深契其言,于是赐之虎符,副以玺书,不斥其名,惟曰“神仙”。一日雷震,太祖以问,处机对曰:“雷,天威也。人罪莫大于不孝,不孝则不顺乎天,故天威震动以警之。似闻境内不孝者多,陛下宜明天威,以导有众。”太祖从之。 岁癸未,太祖大猎于东山,马踣。处机请曰:“天道好生,陛下春秋高,数畋猎,非宜。”太祖为罢猎者久之。 时国兵践蹂中原,河南、北尤甚,民罹俘戮,无所逃命。处机还燕,使其徒持牒招求于战伐之余。由是为人奴者得复为良,与滨死而得更生者,毋虑二三万人。中州人至今称道之。丁亥,为旱祷,期以三日雨,已而亦验。六月,天大雷雨,太液池岸北水入东湖,声闻数里,鱼鳖尽去,池遂涸,而北口高岸亦崩,处机叹曰:“山其摧乎,池其涸乎,吾将与之俱乎!”遂卒,年八十。 【注】太祖:元太祖,成吉思汗。 国兵:元兵。1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又明年,趣使再至 趣:兴趣。 B太祖大悦,赐食设庐帐甚饬 饬:严整。 C太祖深契其言 契:投合。 D民罹俘戮,无所逃命 罹:遇上。1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一日忽语其徒 / 山其摧乎 B对以敬天爱民为本 / 期以三日雨 C太祖从之 / 太祖为罢猎者久之 D与滨死而得更生者 / 而北口高岸亦崩16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处机乃与弟子十有八人同往见焉 丘处机于是和十八名弟子一起前往会面 B不斥其名,惟曰“神仙” 没有称名道姓地指责他,只称呼他为“神仙” C太祖大猎于东山,马踣 太祖在东山举行盛大的游猎活动,骑的马仆倒了 D使其徒持牒招求于战伐之余让门徒拿着文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书在战后招寻一些需要救助的难民17有记载说,丘处机去世后,一些百姓因为他的无量功德而将其作为隆重祭祀的对象。结合文本,说说丘处机的无量功德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3分)六、古代诗歌阅读与鉴赏。(8分)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18-19题。18下面相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 A冬至,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古代中国的节日。 B思家,是羁旅愁思的一种,也是中国古诗中常见的主题。 C白居易,盛唐时期的代表性作家,春晓是他最负盛名的作品。 D驿,即“驿站”,过去指供传递公文的人中途休息、换马的地方。19诗人是如何来表达自己“思家”的思想感情的?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5分)七、文学作品阅读与鉴赏。(20分) 阅读下面作品,完成20-24题。也是冬天,也是春天在我这样的外地人眼中,上海是中国城市历史中最具沧桑美感的一册旧书,蕴藏着万千风云和无限心事。这里的每一处老弄堂,都是一句可以不断被注释的名言,注脚层叠,但于我来讲是陌生的。有一个地方,在记忆中却仿佛是熟知的,就是四川北路。这条路留下了许多历史名人的足迹,其中最难抹去的,当属鲁迅先生了。2017年岁尾,在某文学杂志六十周年庆典上,在太热闹的时刻,我很想独自出去走走。有天上午得空,吃过早饭便直奔四川北路,拜谒原虹口公园的鲁迅先生墓。天气晴好,又逢周末,园里晨练的人极多。入园处有个水果摊,苹果、橘子、草莓等钩织的芳香流苏,连缀着世界文豪广场。红男绿女穿梭其间,踏着热烈的节拍,跳着整齐划一的舞。身上热了,多数人将外套脱掉。我努力避让着舞者,走进广场。文豪们的铜像都是全身像,或坐或站。托尔斯泰右手握着手杖,此时手杖被挂上了一个健身者的挎包,使他显出一副苍凉出走的模样。莎士比亚和狄更斯手握鹅毛笔,鹅毛笔成了天然挂钩,缀着色彩艳丽的轻薄羽绒衣。只有巴尔扎克,他袖着手“深藏不露”,人们便难以附着,因此雕像成了一首流畅的诗。走出世界文豪广场,向前是卖早点的食肆,等候的人从屋里排到了门外。想着多年前萧红在这一带,有天买早点,发现包油条的纸居然是鲁迅先生一篇译作的原稿。萧红愕然告知鲁迅,先生却淡然,调侃道:“我是满足的,居然还可以包油条,可见还有一些用处。”也不知这里的早点铺如今用什么包油条,还能包裹出那拨云见日般的绮丽文事么?绕过食肆向前,更是人潮汹涌。各路声响汇聚起来,无比喧嚣,将自然的鸟语湮灭了。在世俗生活的长轴画卷渐次打开的时候,我也领略了背景上的植物风光。槭树正在最美时节,吊着满身红红黄黄的彩叶,被阳光照得晶莹剔透,看上去激情饱满。耐寒的杜鹃绽放着,那红的粉的花朵,在我这个刚经历了哈尔滨十二月飞雪的北方人眼里,无疑是日历牌上漏撕的春日,透着春的消息。鲁迅墓很好寻,位于公园的西北角,无论哪条甬道都有通往那里的指示牌。墓前广场比较开阔,最先看到的是长方形草坪上矗立着的鲁迅塑像,他坐在藤椅上,左手握书,右手搭着扶手,默然望着往来的人。塑像有高大的基座,再加上草地四围有密实的冬青做天然藩篱,因而墓地显得肃穆庄严。不过基座太高了,那端坐其上的雕像,如一团阴影挡在鲁迅墓前。也就是说,不管鲁迅是否愿意,他每天都要面对自己高高在上的背影。墓地两侧的石板路旁,种植着樟树、广玉兰和松柏,树高枝稠。我随手摘下一片广玉兰的叶子,拈着它走向鲁迅先生的长眠之所,将它轻轻摆在墓栏上,权当鲜花吧。在我的阅读印象中,鲁迅是不怎么写花儿的,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秋夜中,写到蜡梅一类的花儿,要么一笔带过,要么对所描述的花儿连名字也叫不出来。他最浓墨重彩写的,是药结尾处瑜儿坟头的那圈红白的无名之花。 相比鲁迅的杂文,我更偏爱他的小说,尤其喜欢故事新编。其中的铸剑惊心动魄,我是把这个短篇当史书来看的。鲁迅是高超的人物雕塑家,他小说中的人物,像是青铜锻造的,叩击时会有深沉的回声。而且这些人物身上洋溢着动人的光芒悲凉的诗意之光,如孔乙己阿Q正传风波药伤逝明天等堪称经典的篇章,是作家以笔蘸着自己的生命之血,化解心中块垒时,播撒于春日晚雾中的纯美幽灵,他们充满了有筋骨的象征性。鲁迅公园中世界文豪广场上的那些雕塑,如果换成阿Q、孔乙己、单四嫂子、九斤老太、眉间尺、吕纬甫,也是极相宜的这些人哪个不是负重的高手呢!鲁迅墓由上好的花岗石对接镶嵌,其形态很像一册灰白的旧书,半是掩埋半是出土的样子。因为是园中独墓,看上去显赫,也孤独。其实无论是鲁迅的原配夫人朱安,还是无比崇敬鲁迅的萧红,都曾在遗言中表达了葬在鲁迅身旁的想法,可惜都未能如愿怎么可能如愿呢?鲁迅曾在文章中交代过后事“赶快收殓 ,埋掉,拉倒”,也曾在病后杂谈中表达过,不喜欢被追悼,不喜欢挽联,倘有购买纸墨白布的闲钱,不如选几部明清野史来印印。这些绝非故作超拔,符合他的脾气。鲁迅墓前并不安静,左右两侧的石杆花廊下,一侧是两个男人在练习格斗,互为拳脚;另一侧是三位大妈,在热聊什么。我脱帽向着这座冷清的墓深深三鞠躬,静默良久,之后转身离开。我想鲁迅被葬在这闹市的园子中,纵有绿树青草点缀,春花秋月相映,风雨雷电做永恒的日历,但终归少了一个人去后最该享有的宁静清寂,所以我不知道他是否真的安息了。离开墓地的时候,忽然间狂风大作,搅起地面的落叶和尘土,在半空飞舞。公园里所有的树,此时都成了鼓手,和着风声,发出海潮般的轰鸣,湮灭了嘈杂的人声。回身一望,我献给鲁迅先生的那片玉兰叶,已不见踪影,我似乎听到他略含嘲讽的笑声:敬仰和怀念,不过是一场风,让它去吧! (取材于迟子建的同名散文)20. 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 调侃:自嘲 B. 默然:鄙视的样子 C. 块垒:郁结的不平或愁闷 D. 筋骨:力量21.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 首段以“旧书”“名言”为喻,形象说明上海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意蕴和独特魅力。B. 作者笔下的世界文豪广场上的雕像,栩栩如生、各具美感,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C. “世俗生活的长轴画卷”中,有广场上的舞者、排队买早点的人们和练习格斗的男人。D. 第段写鲁迅墓虽有绿树青草等相伴,但缺少宁静清寂的气氛,这让作者感到遗憾。22. 请简要回答第段和第段中的“湮灭”各有哪些含义。(5分)23. 作者在写拜谒鲁迅墓的过程中,为什么要插入第段对于鲁迅小说的感受?(6分)24. 从最后一段画线句看,作者认为鲁迅先生对“敬仰和怀念”有着怎样的态度?请从文中找出两处依据并加以分析。(5分)八、微写作。(10分)25在特定的情境下,人们会特别想向已经去世的亲人倾诉内心深处的情感或想法。阴阳两隔后,翠翠对妈妈会倾诉什么?请写一段话。要求:体现人物所处的情景,符合作品内容,有感染力。180字左右。第卷九、文章写作。(50分)26以“那一片亮光”为题,选择你熟悉的一个方面或角度,恰当运用表达方式,写一篇有真情实感的文章。文体自选,立意自定。不少于700字。语文试题答案一、(24分)1(3分)C 2(3分)B 3(3分)D 4(3分)B5(3分)“执迷”是痴迷于名利本身,“执着”是承担社会责任或展示生命价值。评分参考:意思对即可。(答“二者的价值观不同”,得1分;只照抄原文“执迷是异化、僵化、知错不改”“执着是坚持不懈、百折不挠、矢志不渝”,不得分)6(3分)D 7(3分)A 8(3分)B二、(8分)9(8分)河汉清且浅 守拙归园田 仰手接飞猱 但闻人语响 大漠风尘日色昏 秦时明月汉时关随风潜入夜 无边落木萧萧下 评分参考:每空1分。句中有错别字、多字、少字,则该句不得分。三、(12分)10(4分)他担心女儿不肯放弃继承权而紧张;他想博取同情以利于获得继承权。 11(4分)葛朗台用“有些小小的事得办一办”麻痹女儿;葛朗台用“牵肠挂肚”和“受罪”等拉拢女儿;葛朗台用“按月付你一百法郎”哄骗女儿。(写出两个方面即可。其他合理理解与分析,也可)12(4分)欧也妮善良、天真、单纯、重亲情的特点与葛朗台的贪婪、狡诈、无耻形成对比,突出了(反衬了)守财奴灵魂的丑恶。四、(6分)13(6分)评分参考:描述,4分;评价,2分。五、(12分)14(3分)A(“趣”通“促”,催促)15(3分)B(A项,他的;表推测。B项,介词“用”,引起介词短语,后置。C项,他;助词,补足音节,无意义。D项,转折连词;并列连词)16(3分)B(“称名道姓地指责”不符合原文意思)17(3分)答案要点:建议帝王爱民为本,禁绝杀戮;引导帝王清新寡欲,劝止游猎;倡导孝道;尽力为战争难民提供救助。评分参考:意思对即可。若有其他答案,能够言之成理,酌情给分。六、(8分)18(3分)C19(5分)答案要点:刻画自己的孤单。“抱膝灯前影伴身”勾画了作者呆坐的情态,表达作者远离家人时内心的孤寂。想象家人的惦记(念及)。不说自己思家,而说家人“夜深坐”“说着远行人”,烘托思家之情的浓烈。评分参考:一点3分,两点五分。意思对即可。七、(20分)20(2分)B 21(2分)B 22. (5分)参考答案:第段的“湮灭”,指各路声响埋没、压住了鸟鸣等自然界的声音,公园环境嘈杂,作者感到惋惜。【评分标准】2分。前两点答出任意一点,1分;第三点,1分。意思对即可。第段的“湮灭”,指风声、树声等自然之声埋没、盖住了公园里的世俗之声,鲁迅墓周围变得安宁和纯净,作者的心境、感受有了变化。【评分标准】3分,一点1分。意思对即可。23(6分)答案示例:第段中,作者说鲁迅先生用生命之血进行创作,他小说中的人物具有象征性和巨大的影响力,表达了作者对鲁迅先生深切的怀念与敬仰,凸显了拜谒鲁迅墓的意义,启迪人们思考如何怀念和敬仰鲁迅等文化先哲的问题。【评分标准】前三点是对鲁迅及其小说的感受和评价,3分。其中,“鲁迅的创作态度”1分,“小说的人物特点”1分,“艺术效果”1分。“人物特点”中“象征性”,可用“寓意丰富”“意蕴深厚”“形象饱满”“具有悲凉的诗意美”等替换。“艺术效果”中“巨大的影响力”,可用“强大的感染力”“强烈的共鸣感”“能引发人们深刻的思考”等替换。意思对即可。后三点是插入本段的作用,3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得满分。其中,“凸显了拜谒鲁迅墓的意义”也可答成“与第一段上海的历史名人足迹中,最难抹去的是鲁迅先生相呼应”。其它答案视合理程度给分。24(5分)参考答案:第一问:淡然,不在意(1分)第二问:略 (4分)文中有三处依据:鲁迅先生对自己的译作原稿被用来包油条时说的话;雕像太高而形成阴影挡在鲁迅墓前面时,作者对于鲁迅先生心理的猜想;鲁迅先生对自己后事的意见或在病后杂谈中表达的对于追悼、怀念自己一事的态度。【评分标准】第二问,依据1分,分析1分。答出任意两个依据即可。第三处依据中的两点内容,写出一点即可。八、(10分)(略)九、(50分)(略)附:文言文参考译文丘处机,自号长春子。小时候,有相面的人说他以后一定能够成为神仙界的领袖。十九岁时,学习全真教,拜重阳王真人为老师。王重阳一见到丘处机,就非常器重他。金和宋也都派遣使者来征召他前往,丘处机都没有去。己卯年,元太祖让近臣带着诏书来寻访丘处机。有一天,丘处机忽然告诉自己的弟子,让他们快点准备行装,说:“天子的使节来征召我,我应该前往。”第二天,有(太祖使臣)两人来到,丘处机于是和十八名弟子一起前往会面。第二年,一行人被迫停留在山北,丘处机于是先安排快马上表称谢,用真诚的言语来劝诫太祖停止杀戮。又过了一年,太祖派遣来催促的使节再次来到。丘处机于是从抚州出发,经历数十个国家,走了一万多里路,经过四年才从昆仑山到达雪山。见面之后,太祖非常高兴,为他安排的饮食和居住环境都非常严整。太祖当时正在征讨西方,每天都打仗。丘处机常说,想统一天下的人,一定不能喜好杀人。等到太祖问他治理国家的方略时,丘处机就说要拿敬天爱民作为根本。太祖又问到长生不老的方法,丘处机就告诉说要把清心寡欲作为关键。太祖与丘处机的主张非常投合,于是赐给他虎符,并辅以印信文书,不直接称呼丘处机的名字,只称呼他为“神仙”。有一天雷声大震,太祖拿这个天象向丘处机问询,丘处机回答说:“雷,是天的威严的展示。人的罪过没有比不孝顺更严重的了,不孝顺就是不顺应天意,所以上天威严震动来警示人们。我好像听说国家中不孝顺的人多,陛下应该宣示天威,用这个来教导大众(孝顺)。”太祖听从了他的建议。癸未年,太祖在东山举行盛大的游猎活动,骑的马仆倒了。丘处机请见说:“上天的道义是爱护生灵,陛下年岁大了,多次打猎,不合适。”太祖因此很长时间不再打猎。当时元兵占领蹂躏中原,黄河南北地区遭到的破坏尤其严重,百姓经常遇上被俘虏或杀戮的情况,没有地方可以逃命。丘处机回到燕地,安排自己的弟子拿着文书在两军交战后招寻一些需要救助的难民。因为这个举措,一些被掳为奴隶的人有机会再次成为平民,一些快要被折磨死的人有机会获得新生,这样的人有两三万之多。中原的人至今仍然称赞他的这些功绩。丁亥年大旱,丘处机为天下祈雨,约定三日内降雨,不久就应验了。六月,天打巨雷,下大雨,太液池岸北面的水流入东湖,声音数里外都能听到,鱼鳖都离开了,池水随后就干涸了,同时北岸入水口的高堤岸也崩塌了,丘处机叹息说:“山要折断吗,水要干涸吗,我要和它们一起去了吧!”随后就去世了,享年八十岁。 10 / 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