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骚

上传人:青山 文档编号:1503802 上传时间:2019-10-23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离骚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离骚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1离骚 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优秀文化的兴趣。 2、了解屈原忧国忧民、献身理想的爱国情感。 3、学习、掌握文言实词、虚词,培养学生阅读古诗文的能力。 4、学会吟诵古诗词,注意节拍和重读。 教学重点、难点 1、赋和比的写法。 2、屈原的精神及理想。 3、背诵 教学设想 教学方法:诵读法、点拨法。 (解说;本文是一篇节奏感很强的古代抒情诗词,读起来朗朗上口,教学时应以朗读为主,以激发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培养对古诗的感悟能力。在读的过程中,教师适当点拨、引导,以完成教学目标。) 媒体设计 放录音或配音朗读。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感叹古代帝王们武功有余而文治不足。我们知道, 风是指诗经中的国风,骚即楚辞中的离骚。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楚辞是我国第一部文人创作的诗歌,诗经楚辞分别开创了我国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诗风,风骚也因此成为文学的代名词。古代帝王们需补充一点风骚,作为新世纪接班人的我们更应注重自身的文学修养。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离骚,以求在文学的殿堂里接受美的熏陶。 二、解题 离骚代表了楚辞的最高成就,它不仅是屈原的代表作品,同时也是我国古典文学中最伟大的长篇抒情诗。 离-遭遇,骚-忧愁;离骚即作者遭遇忧愁而写成的诗句。全诗373句是屈原的思想结晶,是他政治失败后用血和泪写成的一篇扣人心弦的抒发忧国之思的作品,本课便是从中节选出来的。 三、研习课文 1、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 1)读课文。放录音,扫除文字障碍。 ( 2)学生自读课文。要求学生对照课文注解弄清文章内容,并进一步强化生难字(教师巡回指导)。 ( 3)学生就疑难字、词、句提问。 ( 4)课堂训练。 A、区别下列各组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 之 哀民生之多艰 高余冠之岌岌兮 以 长太息以掩涕兮 既替余以蕙 兮 竟周容以为度 固 固时俗之工巧兮 自前世而固然 B、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 不吾知其亦已兮。 长余佩之陆离。 ( 5)课文总理。 全诗工 13节,26句。前7节自述遭贬的政治原因,后6节抒发不变初衷之决心。 ( 6)放录音,指导朗读、背诵。 2、布置作业: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一、检查背诵 二、具体研习课文 1、讨论诗人追求的理想 明确:总的理想是希望楚王能任用贤能,楚国能繁荣富强。具体表现:( 1)热爱祖国、忧国忧民。 (2)坚持正义,坚持真理,不同流合污。(3)加强自身修养,追求美好的品德。 2、研习17节 ( 1)这一层作者自述遭贬的政治原因,请同学们找出自己的话概括遭贬原因。 ( 2)面对遭贬,屈原持一种什么样的态度? 3、研习813节 诗中说 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据此,有人认为:面对强大的敌人,屈原妥协了。请同学们朗读后讨论。 三、欣赏品味 1、品味赋的写法 本篇的赋既用于叙事,也用于抒情,使人感到真实而易于接受。如用于抒情的: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如用于叙事的: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2、品味比的写法 本文用花草禽鸟来比喻自己美好的品德。还用打比方来说理。如用 鸟之不群兮来说明自己不同于世俗小人。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比喻君子与小人不同流合污。偭规矩而改错比喻党人破坏法制。 四、布置作业 课后讨论:屈原的精神表现在哪几个方面?他的精神影响到哪些后来人?你怎样看待这种精神?请将你的看法写成短文 1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