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沪八上期末1 答案

上传人:青山 文档编号:1503099 上传时间:2019-10-2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89.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粤沪八上期末1 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粤沪八上期末1 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粤沪八上期末1 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粤沪版八上期末物理试卷(1)答案一、选择题1【考点】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难度】易【分析】物体只有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能得到正立、放大的虚像;电视画面由光的 三原色红、绿、蓝合成的;凸透镜对所有的光线都有会聚作用;人从水面上斜着看水中的鱼,看到鱼的虚像在鱼的上方,叉鱼时要对着虚像的下面叉去,才能叉到鱼。【解答】解:A、当物体在二倍焦距看到缩小的像;物体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能看到放大的像;物体在一倍焦距以内能看到放大的像,错误。B、电视画面由红、绿、蓝三种原色合成各种色光,正确。C、凸透镜能使所有的光线会聚,错误。D、鱼的实际位置在看到像的下面,有经验的渔民叉鱼时,要对着看到的鱼的下面叉去,错误。故选B。【点评】掌握光的三原色、凸透镜成像的情况、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光的折射现象等。2【分析】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也就是记录数据的倒数第二位所对应长度单位是刻度尺的分度值。【解答】解:用此刻度尺测量的竹竿长度是5.892米,数据的倒数第二位9对应的长度单位是厘米,所以这把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1厘米,选项B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的解题关键是要知道长度记录结果是由准确值和估读值组成,注意记录结果的倒数第二位所对应长度单位是刻度尺的分度值。3【分析】分析图所示的是A,B两种物质的质量m与体积V的关系图象,当体积v=20cm3时A的质量是30g;B的质量是5g。利用密度公式计算即可。【解答】解:分析图所示的是A,B两种物质的质量m与体积V的关系图象,当体积v=20cm3时A的质量是30g;B的质量是5g,由知;由以上计算过程知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本题可以利用排除法选择。解题方法可以利用控制变量法,由图示可知当体积相同时,A的质量大,故A的密度大,A、B两个选择支则被排除。降低了题目难度。4【分析】(1)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时,折射光线向靠近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2)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向远离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大于入射角。【解答】解:(1)人能看到水中的鱼,是因为鱼反射的光经水面折射进入我们的眼睛,折射角大于入射角;(2)眼睛逆着折射光线看去,误认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所以看到的鱼的位置比实际位置浅一些,是鱼的虚像。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生活中的折射现象,要求学生能学以致用,将物理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考查了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5【分析】根据液体压强计算公式可知,压强相等时密度越大深度越小。【解答】解:根据p=gh可知,压强相等时,密度越大深度越小,因为盐水密度最大,所以深度最小的是盐水,其次是水,最多的是油。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液体压强公式的应用和计算。6【分析】掌握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 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体在一倍焦距以外,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像增大。实像和虚像的重要区别,实像能在光屏上呈现,虚像不能在光屏上呈现。【解答】解:A、使烛焰位于a点时,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物距最大,像距最小,像最小,符合题意。B、使烛焰位于c点时,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物体在c点的物距大于物体在b点的物距,c点的像小于物体在b点的像,不符合题意。C、使烛焰位于b点时,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不符合题意。D、使烛焰位于d点时,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掌握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正确理解凸透镜的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7【分析】(1)声音的音调、响度、音色称为乐音的三要素,音调指声音的高低,响度指声音的大小,音色可以区分不同的发声体;(2)声可以传递信息,例如医生利用听诊器来听病人的心肺就是利用声波传递信息;声可以传递能量,例如利用声波传递能量来清洗钟表等精密的机械,还可以清除人体内的结石;(3)从环保的角度,凡是影响人们正常工作、生活、学习、休息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是噪声。【解答】解:A、医生用“叩诊”的方法,是利用人体内脏所含有物质在变化时,发出不同的声音来判断病人的病症的,该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用大小不同的力按同一琴键,振幅不同,发出声音不同之处是响度,该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C、歌曲的声音,只要影响人们正常工作、生活、学习、休息,也是噪声,该说法错误,符合题意;D、超声波可以检查人的内脏器官、粉碎肾结石,探测潜艇和鱼群,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该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声音的响度、噪声的概念,以及声音传递信息和传递能量具体应用,是一道基础性比较强的题目。8【分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所成的像是虚像;像和物体形状、大小相同;像和物体各对应点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像和物体各对应点到平面镜间距离相等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和物体各对应点到平面镜间距离相等;大熊猫通过平面镜成像,并且它的像与本身关于镜面对称,通过观察,只有选项D符合这一特点。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应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此题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9【分析】测量煤油的密度时,要根据密度公式,确定其质量和体积。一定质量的煤油的体积可由量筒量出或根据水的质量与密度求出其体积。可对四个选项逐一分析。【解答】解:A、为测出一定体积下的质量,要根据矿泉水瓶的质量与煤油质量的和减去矿泉水瓶的质量,因此(1)不能省去;B、一定质量的煤油的体积可由量筒量出或根据水的质量与密度求出其体积,所以可省去(2)或(4),所以B正确;C、要根据矿泉水瓶的质量与煤油质量的和减去矿泉水瓶的质量,因此(3)不能省去;D、由以上分析可得,D不正确。故选B。【点评】求密度时要确定其质量和体积,体积可由多种方法得出,注意设计实验时不要重复。10【分析】对照“减弱噪声的三个途径”,分析每个选项,就可正确作出选择。公路两旁的“隔声板”(或公路两旁的树等)都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解答】解:公路两侧设有3m左右高的板墙,可以在噪声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减小噪声污染。故选B。【点评】噪声污染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四大污染之一,应该了解一些生活中减弱噪声的常识,并且知道在什么途径中减弱的噪声。二、填空题11【分析】白光是复色光,包括各种颜色的光,白色物体反射所有的色光。不透明的物体只能反射和它相同的色光,其他的色光被它吸收。【解答】解:绿光照射白色上衣,反射绿光进入人眼,看到上衣是绿色的。绿光照射红裙子,红色只能反射红色,吸收其他色光,没有光线进入人眼,看到裙子是黑色的。故答案为:绿;黑。【点评】本题考查了物体的颜色由所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特点。白光中包括各种颜色的光,是复色光。12【分析】本题图中所示并不是从零刻线量起,应把所读长度减去起始的刻度。另外读数时要求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注意填0占位。【解答】解:图中的物体两边正好和刻度尺的两个整刻线对齐,左端对准13cm,右端对准16cm,1613=3。刻度尺分度值是1mm,以cm为单位,应该小数点后有两位。故答案为:3.00cm。【点评】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如果对准整刻线,要填0占位;另外所测长度起始端不是零刻线,所读的数要减去起始端的刻度;这两点都不能忽略。13【分析】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其大小与物质的种类和所处的状态有关,与物体的质量大小无关;再进行单位换算得出答案。【解答】解:将砖砸成两半,其中的一半质量减小、密度不变,仍为1.5g/cm3,1.5g/cm3=1.51103kg/m3=1.5103kg/m3。故答案为:1.5103。【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密度是物质特性”的理解,单位换算时注意“先换后算”,例如:45m=451000mm=45000mm。14【分析】此题天平的读数和质量属性的理解。物体质量=砝码总质量+游码所对应质量。质量是物体的属性,和物体的形状、状态和位置无关。【解答】解:测量工具使用前要先看量程和分度值,此标尺的分度值是0.2g,游码左侧对应的是1.4g,砝码总质量为80g,所以物体的质量为80g+1.4g=81.4g。质量是物体的属性和物体所处的位置无关,所以铜块的质量不变。故答案为:81.4,不变。【点评】天平的读数必须要看清分度值,游码读数要以左侧为准。15【分析】根据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进行分析可解答此题。【解答】解:敲击钢管时,发出的声音会通过钢管和空气向周围传播,所以在另一端听到的声音分别是从钢管中和空气中传播过来的两声声响,这是因为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故答案是:声音在固体和气体中的传播速度不同。【点评】解决此题的关键是知道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16【分析】根据物理学角度对噪声的定义即可判定哪个图是噪声的波形。【解答】解:因为噪声是由物体做无规则振动产生的;所以由图可知:乙图声音振动没有规则;故乙图是噪声的波形。故答案为:乙。【点评】区分噪声和乐音要从两个角度入手;一是环保的角度;二是物理学角度;不同的角度分类是不一样的。17【分析】密度是物体的一种特性,它的大小等于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但是,密度跟物体本身的体积和质量无关。密度的公式是:。【解答】解:已知甲、乙两种木块的体积相同,它们的质量之比是3:2,所以密度之比为=;木块的密度不变,所以,剩余两块木块的密度不变,它们的比值是3:2;设体积为V,那么甲剩余木块的体积:V甲=V,乙剩余木块的体积:,甲剩余木块的质量,m甲=甲V=,乙剩余木块的质量为:m乙=乙=。=1:1。故答案为:3:2;1:1。【点评】密度是物体的一种特性,密度跟物体本身的体积和质量无关,会用密度公式解决实际问题。18【分析】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叫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解答】解:大雨过后,树上挂有一颗颗小水珠,小水珠是中间厚、边缘薄的透明物体,相当于是凸透镜,可以会聚太阳光,会聚点若在树上某一点,使树上这一点温度升高,若达到着火点,就会燃烧,引起火灾。故答案为:小水珠相当于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点评】此题考查凸透镜会聚光线的作用,通过一个具体的实例来考查,这是中考出题的一个方向。三、解答题19【分析】(1)先作出反射光线,然后作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角平分线,即法线;再根据平面镜与法线垂直确定平面镜的位置;(2)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是:一是过焦点的入射光线经过透镜后,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二是平行于主光轴的入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过焦点;三是过光线的入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的方向不变。根据凸透镜的特殊光线完成光路。【解答】解:(1)过入射点作平行于水平面的反射光线(反射光线的方向有两种情况),然后作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角平分线(即法线),再过入射点作垂直于法线的线段,即平面镜的位置。如图所示:(2)因为过焦点的入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而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所以连接焦点和折射点,即入射光线;而另一条入射光线过焦点,所以过折射点作平行于主光轴的折射光线。如图所示:【点评】本题考查了光的反射光路的画法和凸透镜特殊光线的画法。20【分析】(1)人的眼睛相当于一架微型照相机,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2)近视眼的晶状体较厚,可以向水透镜中注水,然后观察光屏上的成像情况。注意实验过程中不要移动水透镜和光屏,因为本题不考虑晶状体和视网膜之间距离的变化。【解答】解:(1)根据眼睛的构造,水透镜相当于人眼球中的晶状体,光屏相当于人眼球中视网膜。(2)由于近视眼的晶状体较厚,我们可以向水凸透镜中注水增加透镜的厚度,发现光屏上的像变模糊。当把蜡烛向水凸透镜靠近时,光屏上的像再次清晰。故答案为:(1)水凸透镜;光屏(2)按如图所示将蜡烛、水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保持大致在同一高度上,调节水凸透镜的位置使蜡烛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向水凸透镜中注水,使晶状体变厚,观察光屏上所成蜡烛的像将变得不清晰,将蜡烛向水凸透镜靠近,观察到光屏上会再次出现清晰的像。【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眼睛及其视物原理的了解和掌握,以及对近视眼的成因的掌握。对于后面的实验设计对学生的要求较高,注意不要改变水透镜和光屏的距离。21【分析】(1)天平的调节原则:左偏右调,右偏左调,先快后慢,使横梁平衡。(2)物体质量等于砝码质量加游码对应的刻度值。(3)矿石体积等于量筒内两次体积之差。(4)用=算出矿石密度。【解答】解:(1)现指针左偏,应右调平衡螺母。故答案为:右。(2)物体质量m=50g+10g+4g=64g。故答案为:64。(3)矿石体积V=80ml60ml=20ml=20cm3。故答案为:20。(4)矿石的密度=3.2g/cm3=3.2103kg/m3。故答案为:3.2103。【点评】天平量筒是初中物理中基本的测量工具,使用前看清量程和分度值,按规则要求使用。本题的易错点在最后一问,一定要细心,不能填成3.2。22【分析】(1)通过小刚的实验过程和他的想法可以得出他所探究的问题;(2)通过阅读实验步骤可知小刚的猜想;(3)转换法是中学物理中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也就是借助某些物体的特性来研究看不到或不易观察到物质,形象直观;(4)通过观察物体温度和粘性的关系图象选择正确选项;【解答】解:(1)通过小刚的实验过程和他的想法可以得出他所探究的问题是:影响蜂蜜粘性的因素是什么?(2)通过阅读实验步骤可知小刚的猜想是:温度可能对蜂蜜的粘性有影响;(3)这里运用了转换法,将不能直接测量的粘性的大小转换成可以测量的流淌时间;(4)随着物体温度的升高,它的粘性变小,所以符合的图象是B;故答案为:(1)影响蜂蜜粘性的因素是什么?(2)温度可能对蜂蜜的粘性有影响;(3)时间;(4)B。【点评】此题是实验探究全过程的考查,以及实验结论的具体运用等,属于一道中档题。23【分析】掌握在15时空气中的声速,人能感受的声音频率的范围,声音能传递信息和能量是解决(1)题和(3)题的关键;认真阅读短文即可解答第(2)题。【解答】解:(1)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人能感受的声音频率有一定的范围,大多数人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从20Hz到20000Hz。故答案为:340m/s,2020000Hz。(2)认真阅读短文,可以知道声纳技术有下列应用:可以计算出云层高度。可以探测海底情况。可以测出云层在空中漂移的速度。(3)声音能传递信息,也能传递能量。短文中声纳技术的应用都是声音传递信息的例子。故答案为:信息,能量。【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声音的利用,将声音能传播信息和能量应用于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体现学以致用的思想;同时此题还考查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在阅读中获得知识。24【分析】(1)根据公式 求出此时铁球的密度,再与铁的密度比较,即可得到结论。(2)假设铁球是实心的,用铁球的质量除以铁的密度得到一个体积,用铁球的体积减去实心的体积就是空心部分的体积;再利用公式m=V求出水的质量,水的质量加上铁球的质量就是总质量。(3)当铁球为实心时,根据公式m=V可求实心时的质量。【解答】解:(1)铁球的密度根据公式 =3.16103kg/m3;3.16103kg/m37.9103Kg/m3,所以铁球是空心的。答:它是空心的。(2)假设铁球是实心时,体积为 V1=0.2103m3=0.2dm3;空心部分的体积是V空=VV1=0.5dm30.2dm3=0.3dm3;注满水的质量为m水=水V空=1000kg/m30.3103m3=0.3kg;总质量为m总=m+m水=1.58kg+0.3kg=1.88kg。答:总质量为1.88kg。(3)它是实心的,它的质量应该是m实=铁V=7.9103Kg/m30.5103m3=3.95kg。答:它的质量应该是3.95。【点评】本题考查空心部分体积和铁球质量的计算,关键是公式及其变形的灵活运用;判断物体是否为空心,这是此题的难点;解题过程中要注意单位的换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设计 > 毕设全套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