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语文版(必修一)45分钟过关检测(15)

上传人:青山 文档编号:1502664 上传时间:2019-10-2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语文版(必修一)45分钟过关检测(15)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中语文语文版(必修一)45分钟过关检测(15)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高中语文语文版(必修一)45分钟过关检测(15)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1语文语文版(必修一)45分钟过关检测(十五)15、项脊轩志我夯基 我达标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渗漉(shn) 项脊轩(j) 万籁有声(li)B.修葺(q) 南阁子() 珊珊可爱(shn)C.先妣(b) 枇杷树(p) 呱呱而泣(u)D.阖门(h) 栖于厅(q) 垣墙周庭(yun)解析:C项中的“呱”应读“”。 答案:C2.下列各项中加点字与“垣墙周庭”中“垣墙”活用现象相同的一项是( )A.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B.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C.东犬西吠 D.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解析:A、C、D三项均为名词作状语;B项与例句均为名词活用为动词。 答案:B3.下列各项中加点字与“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中“顾”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B.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C.相如顾引车避匿 D.首尾不能相顾解析:A项,难道;B项,探望;C项与例句均为“回头”;D项,照顾。答案:C4.下列各句中的“得”与“轩凡四遭火,得不焚”中的“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又北向,不能得日 B.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C.犹得备晨炊 D.不如自行搜觅,冀有万一之得解析:A、B两项中的“得”均为“得到”;C项与例句中的“得”均为“能够”;D项,收获。答案:C我综合 我发展一、阅读理解(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家有老妪,尝居于此。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亦泣。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轩东故尝为厨,人往,从轩前过。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迨诸父异爨 异爨:不同用一个灶头,意思是分了家。B.墙往往而是 往往:常常。C.余自束发读书轩中 束发:表示初成年,15岁。 D.余扃牖而居 扃牖:关闭窗户。解析:B项,应为“到处”。答案:B6.下列句子中括号内的字词是补出的省略成分,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家有老妪,(妪)尝居于此 B.余自束发读书(于)轩中C.(娘)语未毕,余泣,妪亦泣 D.吾儿,久不见若影,(若)何竟日默默在此解析:C项省略的主语应为“妪”。答案:C7.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儿之成,则可待乎!(2)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解析:注意“之”和“东”“西”等词的用法。 参考答案:(1)这个孩子取得功名,是指日可待的啊!(2)东家的狗对着西家叫,客人得越过厨房去吃饭。(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811题。 冬月,山之叟担一牡丹,高可隐人,枝柯鄂注,蕊丛丛以百数。主人异目视之,为损重赀。虑他处无足当是花者,庭之正中,旧有数本,移其位让焉。幂锦张烛,客来指以自负。亡何花开,薄如蝉翼,较前大不如。怒而移之山,再移之墙,立枯死。主人惭其故花,且嫌庭之空也,归其原,数日亦死。 客过而尤之曰:“子不见夫善相花者乎?宜山者山,宜庭者庭。迁而移之,在冬非春。故人与花常两全也。子既貌取以为良,一不当,暴摧折之,移其非时,花之怨以死也诚宜。夫天下之荆棘藜刺,下牡丹百倍者,子不能尽怒而迁之也。牡丹之来也,未尝自言曰:宜重吾价,宜置吾庭,宜黜汝旧,以让吾新。一月之间,忽予忽夺,皆子一人之为。不自怒而怒花,过矣!庭之故花未必果奇,子之仍复其处,以其犹奇于新也。当其时,新者虽来,旧者不让,较其开孰胜而后移焉,则俱不死;就移焉,而不急复故花之位,则其一死,其一不死。子亟亟焉,物性之不知,土宜之不辨,喜而左之,怒而右之,主人之喜怒无常,花之性命尽矣!然则子之病,病乎其己尊而物贱也,性果而识暗也,自恃而不谋诸人也。他日子之庭,其无花哉!” 主人不能答,请具砚削牍,记之以自警焉。注:繁盛,读“wi”。8.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为损重赀 损:花费。B.主人惭其故花 惭:惭愧。C.客过而尤之 尤:责怪。D.宜山者山,宜庭者庭 庭:种在庭院。解析:B项,“惭”在此应作“愧对”讲。答案:B9.下列对文中词句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怒而移之山,再移之墙”,句中两“之”字后都省略了“于”。B.“花之怨以死也诚宜”一句中的“也”用在主语后,起提顿作用。C.“物性之不知,土宜之不辨”是两个宾语前置句。D.“以其犹奇于新也”“他日子之庭,其无花哉”两句中的“其”字,用法相同。解析:D项,前者为代词“它”;后者为语气副词,表推测。 答案:D10.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属于主人对新买牡丹做法的一项是( )幂锦张烛,客来指以自负 归其原,数日亦死 暴摧折之,移其非时 一月之间,忽予忽夺 新者虽来,旧者不让 喜而左之,怒而右之A. B. C. D. 解析:句是对旧花的做法;句是客人的建议;句是客人对主人的批评。答案:C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移植花木宜在春季,可主人却在冬季买了牡丹种在庭院里,导致其花期紊乱,不足一个月就死去了。B.主人认为新牡丹株高蕾多,比原有的牡丹好;新牡丹死了,才知道还是原有的牡丹好,所以又把它移回了原处。C.客人认为如果主人处理得当,旧牡丹虽被移出庭院,也可以不死,旧牡丹死了,主人不责怪自己反而怨花,是错上加错。D.作者借客人之口,指出了人们看重自己而轻视生物的毛病,说明事物发展有自身的规律,人们应按客观规律办事。解析:A项,花的死不是季节的原因;B项,“新牡丹死了,才知道还是原有的牡丹好”于文意不符;C项,“主人不责怪自己反而怨花”是针对新牡丹的态度而言。答案:D二、语言运用12.(2006江西高考,22)给“写得好”加上一定的上下文,使它分别符合下面的表达要求。(可以只有上文或下文,字数不限。) 例:表达的是“赞扬”:文章有气势,有文采,写得好!(1)表达的是“嘲讽”:_(2)表达的是“威胁”:_解析:此题考查根据要求扩展语句的能力和语言表达中的“简明、连贯、得体”的内容。答案示例:(1)这篇文章是写得好,好得连作者自己都看不懂。 (2)他指着举报自己的人说:“你的举报信写得好,我们走着瞧!”1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