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b 51193-1999.doc

上传人:丁** 文档编号:1502605 上传时间:2019-10-2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jb 51193-1999.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jb 51193-1999.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jb 51193-1999.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B 91 JB/T 511931999 小扶禾器收割机 产品质量分等 (内部使用) 1999-12-30 发布 2000-06-01 实施 国 家 机 械 工 业 局 发 布 前 言 本标准是对 JB/T 51193.151193.394小型收割机 产品质量分等的修订。 本标准与 JB/T 51193.151193.394 相比,主要技 术内容改变如下: 调整了铺放角、角度差等指 标; 取消了部分零部件的要求; 调整了不合格分类。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 JB/T 51193.151193.394。 本标准的附录 A 是标准的附 录。 本标准由全国农业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陆庆惠。 本标准于 1986 年首次发布实施, 1990 年第一次修订, 1999 年第二次修订。 JB/T 51193 1999 1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乘座式和步行式小扶禾器收割机(以下简称小型收割机)的质量指标、试验方法和检 验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小型收割机的质量分等。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 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 标准的条文。本 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 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 ,使用本 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 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28281987 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连续批的检查) GB/T 80971996 收获机械 联合收割机试验方法 GB 103961999 农 林 拖 拉 机 和 机 械 、草 坪 和 园 艺 动 力 机 械 安 全 标 志 和 危 险 图 形 总 则 JB/T 56731991 农林拖拉机和机具涂漆 通用技术条件 JB/T 77331995 小扶禾器收割机 技术条件 JB/T 51217.151217.31994 农业机械切割器的动刀片、定刀片 产品质量分等 3 质量指标 3. 1 小 型 收 割 机 产 品 应 按 经 规 定 程 序 批 准 的 图 样 和 技 术 文 件 制 造 ,并 应 符 合 本 标 准 及 有 关 标 准 的 规 定 。 3. 2 作业性能 小型收割机在设计速度和标定生产率下、小麦自然高度 为 7001000 mm、水稻自然高度为 5001000 mm、产量为 30006000 kg/hm2、腊熟期、籽粒含水率为 18%25%、倒伏角小于 10、风力不大 于 3 m/s 条件下作 业时,其作业性能应符合表 1 的规定。 表 1 小 麦 水 稻 项 目 合格品 一等品 优等品 合格品 一等品 优等品 总损失率 % 0.50 0.30 0.20 1.00 0.80 0.70 铺 放 角 () 9020 9015 9015 9020 9015 9015 角 度 差 () 20 15 10 20 15 10 根 差 mm 150 100 国家机械工业局 1999-12-30 批准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机 械 行 业 标 准 小扶禾器收割机 产品质量分等 chinesename *CHARFORMAT*MERGEFORMAT JB/T 51193 1999 代替 JB/T 51193.151193.394 2000-06-01 实施 JB/T 511931999 2 3. 3 可靠性 应符合表 2 的规定。 表 2 h 小 麦 水 稻 项 目 合格品 一等品 优等品 合格品 一等品 优等品 平均首次故障前工作时间 MTTFF 100 130 160 90 120 150 3. 4 安全 机械设计和结构应合理,保 证按制造厂规定的使用 说明书操作和保养时没有危险,并应规定安3. 4. 1 全操作和保养维修的措施及方法。 各轴系、带轮、链轮、胶带和链条等外露回转件应有防护装置。速度较低或低于操作位置的传动,3. 4. 2 且确认不会发生危险时可不加防护装置。 3. 4. 3 对操作人员有危险处应按 GB 10396 的规定固定永久性警告标志。 3. 4. 4 割台动力分离应彻底、可靠,不允许传动部分有似动非动的现象。 承受载荷的紧固件性能等 级应为:螺栓不低于 8.8 级;螺母不低于 8 级,其扭紧力矩应符合表 33. 4. 5 的规定。 表 3 Nm 公 称 尺 寸 扭 紧 力 矩 扭紧力矩公差值 M8 25 M10 50 M12 90 M16 225 20% 3. 5 外观质量 应符合表 4 的规定。 表 4 项 目 合 格 品 一 等 品 优 等 品 外 观 (1)颜色均匀、光滑平整,无漏底.。 (2)外观应符合 JB/T 5673 中 TQ22DM 的规定 涂层厚度 m 35 60 涂层附着力 2 级以上(3 处) 2 级以上(2 处),1 级(1 处) 1 级(2 处),2 级(1 处) 3. 6 主要零部件 应符合表 5 的规定。 JB/T 511931999 3 表 5 项 目 合 格 品 一 等 品 优 等 品 刀梁装配 三个相邻定刀片工作面的平面度:0.5 mm (1)销板焊合和动刀片应紧密地铆合在刀杆上,动刀片与刀杆之间的局部间隙:0.1 mm (2)铆钉头下不允许有间隙。允许 不良处为: 2 1 0 (3)铆合后的动刀片工作表面应在同一平面内,其尖端与 样板之间的局部间隙:0.5 mm 动刀铆合 (4)铆合后的刀杆应较直,窄面的平行度: 1 mm (1)定刀片应紧密地铆合在护刃器刀托上,其局部 间隙:0.5 mm (2)铆钉头不允许高出定刀片工作面。不良 处为: 2 1 0 (3)铆钉头下不允许有间隙,允许 不良处为: 护刃器铆合 2 1 0 刀 片 动刀片淬火区硬度为 4858 HRC;定刀片淬火区硬度为 5060 HRC;非淬火区硬度: 35 HRC 3. 7 整机空运转 应符合表 6 的规定。 表 6 项 目 合 格 品 一 等 品 优 等 品 允许调整紧固件个数 个 2 1 0 轴承及齿轮箱温升 25 20 整机运转状态 应平稳、割台升降灵活可靠,不得有干扰、卡阻、碰撞 链条、V 型带和 输送带 不允许脱轨 润滑点 各润滑点应加足润滑油、润滑点 应有明显标记 星轮齿与拨齿尖前后啮合长度 mm 8320 动刀片与护刃器中心线位置度 mm 5 4 试验方法 4. 1 基本要求 4. 1. 1 产品质量指标按第 3 章的规定执行。 样机抽取数量按第 5 章的有关规定执行。 样机抽取封存后至 检测工作结束期间,除按有关规定4. 1. 2 进行保养外,不允许更改样机和 换件。 测试用各类设备、仪器、 仪表和量具的精度应能满 足测量精度的要求。在 检测试验前,对测试设4. 1. 3 备、仪器、各类位置量规应进行检查、校准。 4. 1. 4 检测数据一般应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 4. 1. 5 样机检测试验结果按第 5 章评定。 JB/T 511931999 4 4. 2 检测试验项目 4. 2. 1 作业性能试验。 4. 2. 2 可靠性试验。 4. 2. 3 安全检查。 4. 2. 4 外观质量的检查。 4. 2. 5 主要零部件检测。 4. 2. 6 整机空运转试验与检测。 4. 3 检测试验方法 4. 3. 1 作业性能试验 按 GB/T 8097 的规定进行。 4. 3. 2 可靠性试验 按附录 A(标准的附录)的规定 进行。 4. 3. 3 安全检查 4. 3. 3. 1 结合产品图样和技术文件、使用 说明书以及样机 进行对照检查。 测试紧固件扭紧力矩时,先在装配位置上打标记,然后放松约 1/4 圈,用扭力扳手扭回到打标4. 3. 3. 2 记位置,此时扭力扳手测得的数 值为此紧固件的扭紧力矩。割刀轴承座、护刃器、扶禾器、上下壳体(对 于组合机架)必须达到规定的扭紧力矩。 4. 3. 4 外观质量的检测 按 JB/T 5673 的 规定进行测定。 4. 3. 5 主要零部件的检测 4. 3. 5. 1 刀梁装配 用钢板尺和厚薄规测出三个相邻定刀片工作面之间的垂直距离,测量 35 处,最大者 为其平面度。 4. 3. 5. 2 销板焊合、动刀片与刀杆局部 间隙 用 0.1 mm 的薄型塞尺,沿有间隙的部位平行推入,直到推不 动。若塞尺触及到 铆钉杆时,判定为有 大于或等于 0.1 mm 的间隙存在。 4. 3. 5. 3 铆钉头下不允许有间隙 同 4.3.5.2。 4. 3. 5. 4 铆合在刀杆上的动刀片应在同一平面内 将铆合好的动刀片下表面放在平台上,用塞尺检测动刀片尖端与平台 间隙。 检测时不允许用手压动 刀片。 4. 3. 5. 5 刀片硬度的检测 按 JB/T 51217.151217.3 的规 定进行。 4. 3. 6 整机空运转的试验 样机在试验转速下空运转 30 min,在运转过程中观察,在运转后测量。 4. 3. 6. 1 紧固件松动 用 相 应 的 开 口 呆 扳 手 检 查 紧 固 件 的 紧 固 情 况 ,以 手 感 评 定 。某 些 部 位 的 螺 栓 也 可 以 通 过 观 察 弹 簧 垫 圈 开 口 是 否 完 全 压 平 的 方 法 测 定 ,除 4.3.3.2 指 定 的 紧 固 件 外 ,机 器 上 所 有 紧 固 件 都 可 以 抽 检 。抽 检 20 处 。 JB/T 511931999 5 4. 3. 6. 2 轴承与齿轮箱温升 用 点 温 计 测 量 各 轴 承 座 和 齿 轮 箱 体 的 外 表 面 的 温 度 ,取 最 大 值 。此 值 减 去 环 境 温 度 即 为 所 测 之 温 升 。 4. 3. 6. 3 机器状态 a) 停机后割台连续升降 3 次,不得有干扰、卡阻、碰撞。割台动刀分离彻底,结合平稳、可靠; b) 样机运转平稳、不得有异常声响。 4. 3. 6. 4 检查各润滑点有无加足润滑油及明显标记。 5 检验规则 5. 1 总则 小型收割机产品应按 GB/T 2828 规定的计数抽样检查程序原则按表 7 所列不合格项目分类和5. 1. 1 表 8 抽样检查方案检查判定。 5. 1. 2 产品质量分等指标按第 3 章的规定。 5. 1. 3 产品试验方法按第 4 章的规定。 5. 2 不合格项目分类 5. 2. 1 被检查的项目凡不符合第 3 章和有关标准、 图样及技 术文件规定要求的均为不合格项目。 不合格项目按其对产品质量的影响程度,分 为 A、B、C 三类。A 类为对其产品有重大影响的项5. 2. 2 目;B 类为对产品有较大影响的 项目;C 类侧重于零部件制造 质量项目,见表 7。 5. 3 抽样方法 5. 3. 1 抽样检查程序按 GB/T 2828 规定的一次正常抽样方案,采用特殊 检查水平 S1。 采用随机抽样,在工厂近六个月内生 产的合格产品中随机抽取,可在生产线上半成品库、成品库5. 3. 2 中抽取,也可在销售部门抽取。整机抽样 2 台,整机抽样样本母体应不少于 10 台;零部件抽取 2 件,零 部件样本母体不少于 30 件。可靠性 试验按附录 A 的规定进行。 5. 4 评定规则 产品根据要求的等级 按表 8 的规定进行抽样判定,表中合格质量水平 AQL、合格判定数 Ac、不5. 4. 1 合格判定数 Re 均按计点法(即不合格项次数)计算。 采用逐 项考核评定,样本中各类的不合格项目数小于或等于合格判定数 Ac 时,该类才判通过;5. 4. 2 A、B、C 三类均通过的等级定为该产品的等级。 JB/T 511931999 6 表 7 类 项 项 目 名 称 1 总损失率 2 平均首次故障前工作时间 3 外露回转件应有防护装置A 4 对危险部位应有永久性警告标志 1 铺放角 2 角度差 3 主要工作部件紧固件扭力矩 4 整机空运转轴承及齿轮箱温升 5 割台应分离彻底可靠、机器运 转 平稳、割台升降灵活、无卡阻 6 刀片硬度 B 7 整机空运转紧固件松动个数 1 V 型胶带、输送 带、 链条不许脱 轨 2 各润滑点加足润滑油并有明显标记 3 星轮齿与拨齿尖前后啮合长度 4 根 差 5 油漆附着力 6 油漆外观 7 涂层厚度 8 动刀片与护刃器中心线位置度 9 使用说明书的各项规定 10 护刃器铆合 C 11 动刀铆合 表 8 项 目 类 别 A B C 样 本 数 2 项 目 数 按表 7 检查水平 S1 样本字码 A AQL 6.5 25 40合格品 Ac Re 0 1 1 2 2 3 AQL 6.5 25 25一等品 Ac Re 0 1 1 2 1 2 AQL 6.5 25 25优等品 Ac Re 0 1 1 2 1 2 注 1 检测项目数为样本数和项目数之乘积。 2 项目数变化时,AQL 值不变。 JB/T 511931999 7 附 录 A 1 总则 A 1. 1 采用对保用期内的产 品进行 60h 定时截尾现场可靠性试验。 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抽取一定数量的 产品进行可靠性评定。采取用户现场可靠性跟踪评定的产品,A 1. 2 抽取台数为批量产品的 10%,不少于 30 台;采取第三方进行现场可靠性试验时,合格品抽样台数为 2 台, 一等品和优等品为 3 台,样本母体 为 30 台。 A 1. 3 进行试验时,操作人员必须按收割机制造厂提供的产品使用说明书的规定进行操作和维修。 A 1. 4 试验人员应认真准确地做好写 实记录,并进行统计和汇总。有意涂改者均作无效处理。 A 2 时间测定和故障统计判定原 则 A 2. 1 时间测定 A 2. 1. 1 采用计时器测定时间 。 A 2. 1. 2 工作时间按小型收割机 纯工作时间进行统计。 A 2. 1. 3 时间测定精确到 1 min。 A 2. 2 故障统计判定原则 小型收割机产品、整机、部件或零件在 规定的条件下和 规定的时间内,丧失规定功能的事件均A 2. 2. 1 称为故障。 与小型收割机本质失效有关的故障均属关联故障,如危及作业安全,丧失功能以及零部件损A 2. 2. 2 坏等故障,在计算可靠性指标 的数值时应计入。 仅引起操作人 员不便,但不影响机器作业,通过调整或 在日常保养中用随车工具轻易排除的故障除外。 外界因素造成收割机的故障均属非关联故障。在进行可靠性指标的数值计算时,这类故障不A 2. 2. 3 应计入。具体是: a) 由于超出机器使用说明书、技术条件规定的使用条件操作造成的故障; b) 由于操作人员使用、保养不当或误动作造成的故障; c) 外界偶然事故引起故障。 A 3 平均首次故障前工作时间 MTTFF 计算方法 按式(A1)计算定时截尾测定 值: (A1)ri trntT10MF 式中:T总试验时间, h; r 故障数(当 r = 0 时,按 r = 1 计算); n 抽样试验台数; (标准的附录) 小型收割机产品可靠性评定试验方法 JB/T 511931999 8 t0定时截尾试验时间 ,h; ti第 i 台收割机出现故障的时间, h。 JB/T 51193 1999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机 械 行 业 标 准 小扶禾器收割机 产品质量分等 chinesename *CHARFORMAT*MERGEFORMAT JB/T 511931999 * 机 械 科 学 研 究 院 出 版 发 行 机 械 科 学 研 究 院 印 刷 (北京首体南路 2 号 邮编 100044) * 开本 8801230 1/16 印张 3/4 字数 18,000 2000 年 3 月第一版 2000 年 3 月第一次印刷 印数 1500 定价 15.00 元 编号 991468 机械工业标准服务网:http:/www.J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各类标准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