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战风车》说课稿

上传人:青山 文档编号:1502557 上传时间:2019-10-2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战风车》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小学语文《战风车》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小学语文《战风车》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战风车说课稿教材分析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节选自塞万提斯堂吉诃德,题目为编者所加。原小说全名为奇情异想的绅士堂吉诃德德拉曼却。该书第一卷叙述德拉曼却地方的穷乡绅吉哈达,因阅读骑士小说入迷,企图仿效古老的游侠骑士生活,拼凑了一副破盔烂甲,改名为堂吉诃德,骑上一匹叫做驽骍南得的瘦马,物色了一个挤奶的姑娘杜尔西内娅作为意中人,决心终生为她效劳。他第一次单枪匹马外出,受伤而归。第二次找了邻居桑丘潘沙作为侍从,一同出游。由于头脑中充满了骑士的奇遇,竟把风车当作巨人,把旅店当作城堡,把羊群当作敌人,把理发师的铜盘当作魔法师的头盔,把苦役犯当作受迫害的骑士,把赶路的贵妇人当作落难的公主,把皮酒袋当作巨人,不分青红皂白,乱砍乱杀,干了无数荒唐可笑的蠢事。但他仍旧执迷不悟,直至几乎丧命,才被人救护回家。该书第二卷叙述他和桑丘第三次出游。他的邻居参孙加尔拉斯果学士,为了医治堂吉诃德的精神病例,故意怂恿他再次外出,然后自己也扮成骑士,准备打败他,迫使他放弃荒唐的念头,回家养病。不料交手后反被他打败。参孙于三个月后重新找他决斗,终于打败了他。根据事前商定的条件,他在一年之内不许摸剑,不许外出,只可在家休养。堂吉诃德回到家中便病倒在床,临终时才恍然大悟,于是他痛斥骑士小说,并嘱咐外甥女不嫁骑士,否则将得不到遗产。堂吉诃德这个人物已成为世界文学中的一个著名典型。他的性格是复杂的:一方面,他脱离现实,终日沉迷于幻想,对自己的力量缺乏正确的估计,屡遭失败;另一方面,他的动机纯真善良,立志铲除世间的恶魔,反对压迫,锄强扶弱,充满了无私无畏的精神。凡是骑士以外的问题,他的议论清醒而深刻,明确而富有哲理。作者塑造的这样一个令人可笑、可叹、可悲而又可敬的人物形象在性格上的矛盾,反映出作者的人文主义思想与西班牙现实之间的矛盾。堂吉诃德的清廉公正的社会理想,不可能通过复活骑士制度予以实现。马克思曾经说他“误认为游侠生活可以同任何社会经济形式并存,结果遭到了惩罚”。在这部小说中,塞万提斯在嘲笑骑士制度的同时,以理想化的骑士精神来反对没落的封建阶级。他揭露了西班牙的丑恶现实,然而他的理想却是回复到古代纯朴的社会中去。战风车这篇课文记叙的是堂吉诃德模仿古代骑士第二次出征中的一段,主要写他把郊野的风车当作巨人,竟然提着长枪、骑着飞马与之战斗,结果被风车刮倒在地。这段故事是通过堂吉诃德与仆人桑丘的对话展开情节,其中有一处“战风车”情景的生动描写(第10自然段)。塞万提斯运用十分典型化的语言描写和行动描写刻画出了人物不同的性格特征。课文中的另一个重要人物桑丘与堂吉诃德相辅相成:主人耽于幻想,仆人处处求实;主人急公好义,仆人胆小怕事。【教学目标】1. 指导学生默读课文,了解堂吉诃德大战风车的奇事,认识堂吉诃德这个人物的性格特点,感知作者叙述故事和刻画人物的方法。2. 引导学生认识“虔、冤、邪”3个生字;积累“外行、冒险、虔诚、形形色色”等词语。【教学重点】了解堂吉诃德大战风车的奇事,认识堂吉诃德这个人物的性格特点。【教学难点】感知作者叙述故事和刻画人物的方法。【教学建议】(一)识字教学。关于识字可设计如下练习,让学生做一做。比一比(读音及字形),再组词(想想字义)。兔( )牙( )虎( )冤( )邪( )虔( )(二)自读课文,理解内容。本课主要采用默读,让学生结合观看插图仔细阅读,弄清堂吉诃德大战风车的前因后果、当时情景。在个体默读的基础上,也可让学生分角色朗读堂吉诃德和桑丘的对话,以利于进入课文描述的情境,体会不同人物的内心活动和思想感情。(三)讲述故事。在学生熟悉了课文内容之后,要让学生用自己的话简要地进行讲述。要求不必一律:可讲整个故事的来龙去脉,也可只讲战风车的那个重点场面;可以一个人口头复述,也可以两三个人对话表演;可以只讲故事内容,也可以在讲述中说出自己对人物的看法和认识。在讲述中,教师要有恰当的点评,同时启发学生也参与点评。(四)课外阅读。可要求学生在课外去阅读堂吉诃德的故事书或连环画,如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编印的世界文学名著第二册欧美部分就有堂吉诃德的连环画集,有文有图,很具可读性。(五)教学时间。本课可安排12课时。教学资料1. 作者简介塞万提斯(15471616)西班牙作家、戏剧家、诗人。祖父是破落贵族,当过律师。父亲是潦倒终生的外科医生。由于家贫,他只上过中学,但喜爱文学,阅读了大量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后从军,参加过抗击土耳其军队的战斗。1602年,开始写作长篇小说堂吉诃德,1605年该书第一卷出版,1615年该书第二卷出版。这部作品中出现了将近七百个人物,描写的生活面十分广阔,成为16世纪末至17世纪初西班牙封建社会状况的真实而全面的反映。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十分欣赏和推崇塞万提斯和堂吉诃德。马克思认为:“塞万提斯和巴尔扎克高于其他一切小说家。”恩格斯赞扬他是一位“具有强烈倾向的诗人”。列宁在自己的著作中常常引用塞万提斯小说中的人物和事件阐明观点。2. 词语解释厮杀:厮,互相(多见于早期白话)。互相打杀。冤仇:受人侵害或侮辱而产生的仇恨虔诚:恭敬而有诚意(多指宗教信仰)。邪法:邪,不正当。不正当的方法、门路、行为。外行:一指对某种事情或工作不懂或没有经验;二指外行的人。冒险:不顾危险地进行某种活动。形形色色:形形,即生出形体;色色,即生出颜色。指事物种类繁杂、多种多样。近义词如:五花八门。3. 课外拓展阅读语文同步读本(五年级下册)中的“大侠”堂吉诃德和差不多先生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