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文言文两则》说课稿

上传人:青山 文档编号:1502447 上传时间:2019-10-2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文言文两则》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小学语文《文言文两则》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小学语文《文言文两则》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言文两则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材内容:文言文两则是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第一组课文中的第一篇课文,是学生步入六年级的第一课。课文共包括学弈和两小儿辩日两则故事。2.教材简析:学弈选自孟子告子。文章先写弈秋是全国最善于下围棋的人;接着写弈秋教两个学习态度不同的人下棋,学习效果也截然不同;最后写这两个人学习结果不同,并不是因为智力上有多大差别。通过这件事,说明了学习应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两小儿辩日选自列子汤问。讲述了孔子路遇两个小孩在争论,一个认为太阳在早晨离人近,一个认为太阳在中午离人近,为此,双方各持一端,争执不下,就连孔子这样博学的人也无法裁决,被两个小孩笑话。故事体现了两小儿善于观察、说话有理有据和孔子实事求是的态度。3.选编本文的目的:在六年级开学伊始就让学生接触这两篇文言文,一是因为它的思想内容好,强调学生在学习时要专心致志,善于观察事物,实事求是,可以让刚进入六年级的学生消除浮躁心理,踏踏实实地学习。二是可以让学生初步感知文言文的语言特点,了解古人的思想情感,并为初中学习文言文打下基础。4.教学目标:知识能力落实点:新课标规定“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地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地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同时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以及小组自主合作学习过程中,能根据课后注释理解掌握全文意思,了解故事内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能够从反复诵读中初步感悟文言文中特殊的语言现象。过程方法指引点:新课程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的主要作用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师在课堂上的作用就是给学生做适当地引导、点拨、鼓励、协助,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能够自悟自得,初步了解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根据注释、联系上下文读通、读懂、读熟成诵、悟理明志。)情感态度渗透点:新课标规定,“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所以要让学生能够通过这两则故事的学习从文中体会到做事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并能够联系自己的实际情况,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学习古人为认识自然、探求真理而善于动脑、大胆质疑的精神及孔子谦虚谨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知识无穷、学无止境的道理;能从课内外延伸结合中进一步了解我国辉煌灿烂的古代文化,增加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教学重难点:本课既然是一篇文言文,就要让学生明白文言文与白话文的区别。它与现代白话文相比,在遣词造句上截然不同,能否正确地断句、流利地朗读,是首先遇到的困难。因此要把指导学生朗读和背诵作为本课教学重点。从理解课文方面看,难点在于让学生参考课后注释读懂每句话的意思,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所以要将此点作为难点来突破。面对这两个问题,我会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轻松、积极、活跃的学习氛围,利用课件、板书、简笔画等形式来突破解决。二、说教法以往的备课都是“备教材”,但是现在新课标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提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行动口号,要求教师从知识的灌输者转换为学习的引导者;从课堂的主宰者转换为平等的交流者;从单向的传授者转换为互动的合作者;从呆板的经验者转换为教学的创新者。所以教师在“备教材”的同时更要注重“备学生”。本课的教学是学生不太了解文言文,学生虽对其有很大的新鲜感,但在理解语言上还存在很大的困难,那么如何让学生在遇到困难时不退缩,始终保持高昂的学习兴趣,达到思维的兴奋点是我组织教学的关键。文言文的学习要以读为本,所以整个教学过程中都要贯彻到“读”,为此我准备了“四读”。一读,读通。使学生能读准字音,解决字词障碍。二读,读懂。能够了解文章大意。三读,读细。理解课文重点内容。四读,读出味儿。初步感悟课文情感态度价值观。其中,读懂和读细是本课教学的重点,读出语言的味儿,读出故事的味儿就是难点了。其次因为这两则寓言,故事性很强也很接近孩子们的年龄与生活,孩子们又爱听故事,所以全过程以讲故事,说故事,明道理的形式贯穿始终。三、说学法新课标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方式的学习,“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那么,作为教师就应该注重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本文的文言文教学正适合让学生以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方式来进行。让学生自读课文,找出问题,共同解决问题,在讨论中得到新的收获。正如英国剧作家萧伯纳所说的“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互相交换,各自得到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互相交换,各自得到两种思想”。学生在这种“互换”中得到了更多的知识,也体味到了更多的学习乐趣。四、教学流程本节课共分两个课时完成。第一课时的主要任务是理解内容,初步感悟文章蕴含的哲理;第二课时的任务是品味语言,深刻领悟,升华情感。这里,主要谈一下第一课时的流程安排。1.故事导入,激发兴趣。在课堂伊始,我会声情并茂地用文言文讲矛与盾的故事,让学生七嘴八舌地说出自己的感受,在畅所欲言中进入学习状态,能够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思维达到兴奋点。并且能够自然导入到文言文的教学当中。2.四读教学,学文悟理。进行“四读”中的一读,读通。老师范读后师生共同总结出朗读文言文的要点,即速度要慢,停顿得当,读出不同句式的语气。然后学生自读,正字音,把容易读错的字圈出来,反复诵读。接着根据课下注释理解字词,在这里老师可以就学生易犯的错误,或不理解的地方做适当的提醒,如学弈中“诲”,应读四声;几个“之”字分别代表什么;两小儿辩日中“车盖”是指什么,有多大,这里老师可以采用简笔画或课件出示古车图的形式帮助学生理解;再如“探汤”是什么意思,老师可以用想象情境找感受的方法引导学生理解,“汤”就是热水,“探”就是伸手去摸,“探汤”就是像把手伸进热水里那样烫。老师还可以在这里进行适当的扩展,如文中“汝”是“你”的意思,那么“吾”是“我”的意思,“尔”也是“你”的意思。总之,在这部分地教学当中遵循学生质疑,学生解疑,教师点拨难点的原则。进行“四读”中的二读,读懂。要让学生了解文章的大意,这是本文的重点也是难点,要想解决这个部分,老师地引导是必不可少的。学弈这则故事很好理解,老师可以准备一幅两个学生跟着弈秋学弈的画,让学生用文中的话或自己的话来描述画的内容,这样这则故事的大意就能基本理解了。两小儿辩日比较难理解,可以采取小组合作、汇报交流的方式来解决。但是小学生理解课文的能力还不是很强,特别是对于辩日这种蕴含科学道理的文言文,在理解上会产生一定的偏差,这时就需要教师地正确引导了。例如,老师可以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两个小孩儿究竟在争辩什么?”这时学生的答案就会花样百出了,学生可能会回答“他们在争辩太阳是刚出升的时候离人近还是中午的时候大”,或者回答“他们在争辩太阳是早晨的时候凉还是中午的时候凉”等等类似这样比较混乱答案,那是因为文中争论太阳离地球远近的问题牵涉到参照物等科学知识,小学生没有接触过类似的知识而导致暂时的思维混乱。我会带领学生走进故事,认真分析每一句话,弄懂每一句话的意思,从而得到正确的答案“两个小孩儿是在争论,太阳是早晨离人近还是中午离人近”。3.进行“四读”中的三读,读细,与“二读”相同,这也是本文的重点和难点。要求学生理解文中的重点字词句,同样可以采取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小组内讨论,然后汇报交流。我会就一些重点或容易出错的地方进行强调,如学弈中“思援弓缴而射之”要注意断句“思/援弓缴/而射之”,那么句子的意思就很容易明白了。再如学弈中“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这句是文章的总结句,揭示文章要阐述的道理,老师要重点强调。再如两小儿辩日中“孰为汝多知乎”,这是一个反问句,要读出反问的语气。4.进行“四读”中的最后一读,品读,要求学生能够初步感知文章蕴含的道理。在前面的三个“读”的过程中学生应该对课文十分熟悉,文章蕴含的哲理已经非常明显了。学弈的道理很容易理解,我会运用联系生活实际的办法,让学生多发言,说一说发生在自己身边的类似的事情,体会出“三心二意”的坏处和“专心致志”的好处。两小儿辩日中揭示的道理比较多,可以让学生自由发言,集思广益,教师总结。5.拓展延伸一课时结束后,教师可以为学生推荐一些关于小故事大道理的文章或寓言,如南辕北辙、老妪磨杵、囫囵吞枣等,让学生在故事中学会做人的道理。6.板书文言文两则专心致志善于观察说话有理有据实事求是良好的学习品质五、总结总之,本节课本着“大语文”的观念,紧跟新课标步伐,把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贯彻始终,教师基本上达成了“退出课堂主角,成为幕后执导”的目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