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北京版必修2:《琵琶行》教学设计8

上传人:青山 文档编号:1502228 上传时间:2019-10-2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北京版必修2:《琵琶行》教学设计8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中语文北京版必修2:《琵琶行》教学设计8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高中语文北京版必修2:《琵琶行》教学设计8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1琵琶行教学设计(罗成爱) 教学目标: 1 感受“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悲剧美; 2 感知诗中音乐描写的美好意境,体会叙事诗的抒情艺术。 3 了解相关的文学常识和语言知识。 教学重、难点: 鉴赏音乐描写,实现与诗中人物的情感沟通 教学设想: 诗歌教学的方法应来源于对诗歌本质的理解。从创作的角度说,诗歌是个人情绪的瞬间爆发;对读者来说,感受到的却是人类的爱与恨、美与丑、和谐与冲突等普遍的感情。因此我在教学中着重抓住诗歌中的感情,按照先“知人”而后“察情”的线索,先让学生了解人物经历,进入某种情境,再循序渐进地引导他们感受人物的内心世界。在完成读者和诗中人物感情的“对接”后,注重启发学生抒发个人感受。 诵读是学习诗歌的一种很重要的方法,但课堂时间有限,不能一一到位。我采用重点段落进行突破,指导学生读出韵味,读出节奏,读出意境。 为了能在课堂上有更多时间,能更集中地进行“诗中之情”的研读,我将对内容的梳理布置为课前预习作业,堂上检查。将文学常识、语言分析等放在第二个课时。 课前预习题: 1 读“序”,然后请概括:诗人因何事有感而写琵琶行? 2 读第四段,请用几个四字成语分别概括诗人“从前”和“现在”的生活状况,注意两个阶段在同一方面的相对比较。 3 读第一段,了解诗人此时的心情。若琵琶女弹奏的是江南小调,对诗人能否有同样的吸引力?为何? 4 读第三段,请用几个四字成语分别概括琵琶女“从前”和“现在”的生活状况,注意两个阶段在同一方面的相对比较。 5 读第二段,请展开合理的想象,揣摩一下琵琶女为何会独自一人在舟中弹奏?当她听到有人询问并邀她出来演奏时,为何会“欲语迟”?为何会“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她内心在想些什么?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引入 缀玉连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 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 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 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唐宣宗李忱) 这是为一位诗人写的悼词,请问这位诗人是谁?他的名作有哪些?流传范围如何? 二、 点明学习目标体味诗中之情 1 全班朗读“序” 2 概括:诗人因何事有感而写琵琶行? 琵琶女因情而弹曲,诗人听曲而动情,又因情而写诗。一切皆因“情”而起。 三、 知人(该环节的前两个内容共四个点,分别交给四个小组讨论完成,同步进行) 要“察情”,得先“知人”。情不是无源之水,它来自对人生的体会。只有了解了诗中人物的经历之后,我们对他们的“情”的认识才能更深刻。 (一) 了解诗人 1根据第四段,概括诗人的经历。 以前:高居朝堂 兼济天下 诗酒流连,丝竹不绝 现在:谪居僻壤 独善其身 有酒无乐,不闻丝竹 “序”中点明内心的句子:是夕始觉有迁谪意 2根据第一段,了解白居易此时的心情 若琵琶女弹奏的是江南小调,对诗人能否有同样的吸引力?为何? (二) 了解琵琶女 1 根据第三段,概括琵琶女的经历 以前:色艺双绝 众星捧月 现在:年老色衰 独守空闺 2 琵琶女为何会独自一人在舟中弹奏?当她听到有人询问并邀她出来演奏时,为何会“欲语迟”?为何会“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她内心在想些什么? (三) 两人此刻境遇的共同点 同是天涯沦落人。 四、 体验曲中之情(第二段) (一) 整体感知 播放孙道临配乐朗诵的琵琶行片断(描写琵琶曲的部分) (二) 把握节奏变化,梳理情感脉络 请大家根据乐曲的起伏变化,对它进行相应的划分。 调弦校音珠落玉盘幽咽冷涩凝绝暂歇银瓶乍破曲终裂帛 琵琶女是带着满腔幽怨在弹奏的,诗人是带着失意的耳朵来听的,这音乐的曲折回环,其实也是琵琶女和诗人内心感情的跌宕起伏。 (三) 体验曲中之情 请大家根据人物的经历,乐曲的变化和自己的理解,揣测一下乐曲背后琵琶女复杂的感情变化。可任选一句自己有感触的来分析。 (四) 根据刚才的感情分析,重新朗诵。注意情感酝酿,体现其变化、起伏。 (先单个学生读,老师指导,再全班集体朗诵) 五、 情的升华高超的结尾艺术 1 全班朗诵最后一段。 2 如果从讲故事的角度来说,诗的结尾似乎太仓促,是否应该修改或在添加一些什么?若不,请说明原因。 六、 深化感受,全班再次朗诵全文 第二课时 1) 介绍关于诗人白居易的生平 2) 简介“新乐府运动”。 3) 介绍关于“行”的文体常识 4) 学生提问,老师和学生一起共同解决字词的问题。 5) 分析诗中的修辞等语言现象。 6) 简单拓展一首白居易的其它作品。 1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