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16 穷人教案2

上传人:青山 文档编号:1502170 上传时间:2019-10-2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16 穷人教案2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小学语文16 穷人教案2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小学语文16 穷人教案2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6 穷 人教学目标:1.学写“溅、帐、帘、忐、忑魁”6个生字,会认两条绿线内的4个字。记住多音字“哦”的读音和意思。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能回答练习2的问题。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特别是最能反映人物的性格及思想感情的句子。如:描写桑娜心理活动的句子及渔夫的话。3.体会文章是如何用准确、朴实的语言,表达人物的真情实感的。教育:1.体会沙俄时代穷苦渔民的悲惨生活。2.学习穷苦的劳动人民朴实、善良、乐于助人的美德。发展:1.通过想象画面,感情描述画面,补充省略的内容,提高想象能力。2.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提高分析思考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课文第二部分(桑娜抱回孩子的经过)是重点段。教学时既要抓住中心又要和本单元训练项目“真情实感,恰如其分”联系起来。教学难点:1.通过对重点词语的理解,说出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理解作者如何通过朴实准确、恰如其分的词句表达出人物的真情实感。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1.以教师饱含情感的语言启迪学生的心灵。2.让学生在心领神会中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并以感情的朗读去表达情感。基本功训练组合法:根据教学目标,设计多种形式的练习,把读、写、议、练习有机地结合起来。教学媒休:幻灯机、幻灯片。课前准备:1.学生课外预习,熟悉课文内容,运用工具书,联系课义自学生字词。2.找出疑难问题。教学时间:三课时。第一课时教学栗点: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2.质疑问难。3.明确学习目标。4.学习第一部分课文。教学过程:一、导人新课,揭示课题我们知道,穷人是受苦的人,是生活贫困的人。在我们小学阶段的学习中,学过哪些课是讲穷人的故事的?(卖火柴的小女孩小音乐家杨科伏尔加河上的纤夫等)。这些课文,有的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反映了穷人生活的悲惨;有的表现了穷人向往幸福,追求美好境界的思想感情。今天,我们再学一篇课文,题目就是“穷人”。这篇小说是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写的。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那么这篇课文的“穷人”指的哪些人?文章又是通过写“穷人”的什么事来反映人物的品质的呢?请大家带着这两个问题默读课文。谁能说说课文主要写了哪些人物呢?他们的关系怎样?西蒙(寡妇)-两个孩子1.回答导言提出的第二问。课文主要写“穷人”的一件什么事?表现了“穷人”的什么品质?2.课文按什么顺序写事情发展顺序。请按事情发展顺序分段。三、启发学生质疑问难。下面请同学们把在预习中遇到的问题提出来。看谁提的问题质量高。要着重考虑文章的中心、写法、结构,不要纠缠在个别情节上。(让学生思考提出问题)四、明确学习目标1.大家提了不少问题,下面我也想问问根据你们读课文的初步印象,你对这篇课文特点的了解,来让你们考虑一个问题:“你认为你学这篇课文应当从里面学什么?琢磨琢磨,也就是说学这篇课文的目的是什么?2.老师归纳学生的意见,得出(1)通过理解课文能回答课后的问题。(理解方向)(2)文章写得生动感人,怎么样才能把文章写得生动感人?看看我们能不能从这课中学到一些方法(写法上)(3)学习穷苦人民,乐于助人的高尚品德。(思想上)五、学习第一部分(12)1.默读课文,谁能说说这段主要写了什么?(写桑娜在寒风呼啸的深夜,焦急地等候出海捕鱼的丈夫归来。)(1)文章写桑娜担心丈夫用了一个什么词?(心惊肉跳) 什么是心惊肉跳?(2)桑娜为什么会心惊肉跳了外面波涛轰鸣,狂风怒吼,正起风暴。 夜也深了) 找出有关句子读。(3) 桑娜担心什么?(丈夫会出事),从哪看出?(为丈夫祈祷) 口读。 师:是啊,在这么恶劣的天气里,即使是大轮船在海上航行也很危险,何况是一只小船呢!再指导朗读桑娜为丈夫祈祷一句。(读出焦急、祈求的语气,加上动作)。(4)学到这,你觉得桑娜的家境怎样?桑娜的心地如何?(家境贫困、心地善良)(5)你们说桑娜家境贫困,为什么课文又写她家里“温暖而舒适”,你是怎样理解的了(这种“舒适,只是相对而言,只不过是仅仅说得过去而已:炉火末灭,屋内干净,孩子们能安睡。而这些,是靠渔夫夫妻二人的勤劳和心血才能维持啊!)第二课时教学要点:1.讲读后面自然段。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是如何用准确。朴实的语言,表达人物的真情实感。3.进一步落实教学目标的“教养目标”和“发展目标”。教学过程:一、导语上一课。我们学了穷人)的第一段,作者把我们带到海边的小屋里。海上刮着风暴。没有月亮,外面又黑又冷。我们仿佛看到了在这狂风怒吼、波涛轰鸣的夜晚,女主人公桑娜正坐在屋里焦急地等待着出海打渔的丈夫归来的这样一幅画面。这节课我们继续往下学。二、讲读课文。 1.默读311段。思考,这些段写了什么?2.再迅速看课文,看看这几段主要讲了几层意思桑娜探望西蒙。桑娜发现西蒙死了,便把孩子抱回家桑娜的矛盾心理。3.我们先看看桑娜去看望西蒙这一层,丈夫能否平安归来还不知道。这时,她却想到了西蒙,由此看来,她对西蒙怎样?(同情、关心)读这些句子,读出这种关心和同情,因为是“想”,声音要轻些。4.当她推开寡妇西蒙的屋门时看到些什么?默读下面的课文。(1)师:从这段中,你们觉得西蒙家的生活怎样贫穷?西蒙做为母亲,多么不愿丢下孩子撒手而去。可是病重的她还是不得不含着悲痛不舍的心情离去了。大家想想,西蒙死了,丢下那两个很小的孩子,如果没人求助会怎样?(发挥想象)(2)渲染:是啊!另外年幼的孩子,没有父亲又失去了母亲,他们怎么活下去呢?啊!是谁?是谁把他们抱回家呢是桑娜!5.请个别同学读桑娜抱孩子回家这一自然段。思考:当桑娜把孩子抱回家时,她想到什么没有?(没有)从哪里知道?“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1)她没有想到什么,马上把孩子抱回家,这是一个什么举动?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吗?(毫不犹豫) 渲:想想,当时,她有没有想,家里多了两张嘴,吃饭更困难?(没有)她有没有想把人家的孩子抱回家,自己的孩子会更苦? (也没有)她有没有想家里七口人如今变成九口人,她和丈夫更苦?(更没有)(2)她这样做,完全是出于什么去帮助西蒙?(出于良心的驱使,出于她善良的心地。) 师:是啊,这完全是穷人的本色,穷帮穷!6.抓住课后第2题深入理解。(1)桑娜把西蒙的孩子抱回自己家里以后,她想到些什么?(请找出有关的句子读读。)你们读了这段话后,觉得桑娜此时的心情是怎样的了(忐忑不安、害怕、矛盾)什么叫忐忑不安?从哪看出她忐忑不安?(说话断断续续,语言前后矛盾)这个断断续续用什么标点符号表示?这个省略号除了表示说话断断续续外,有的地方是省略了哪些内容的。下面请同学们用忐忑不安地语气读这段,并把省略了的内容补上。(发挥想象,感情朗读)学生读。示范,“他会说什么呢?”(表示她心甘情愿,语调稍微平些。) 学生再读。小结:这段写得好吗?作者并没有用豪言壮语去写桑娜的语言和心情,而是那样平平常常地,却是那样真实、准确地写出桑娜作为一个善良、纯朴的妇女此刻的真情实感。(2)讲读1227自然段:思考:渔夫回家后,桑娜怎样把西蒙死了的情况告诉他们的?点拨丈夫一回家,桑娜有没有马上把西蒙死了的情况告诉丈夫?(没有)正当桑娜内心充满担忧,害怕。矛盾的时候,丈夫忽然问起来了,桑娜的心情会更怎样?请把描写桑娜的语言、神情的句子找出来读读,想想桑娜为什么会这样?充分让学生读、讲如:从“不敢抬起眼睛看他”可见桑娜内心是带着害怕,又过意不去。7.总结课文,体会感情,概括中心思想。8.进一步体会“真情实感,恰如其分”的写作特色。9.巩固练习。10.感情朗读全文。第三课时教学过程:一、课文为什么以“穷人”为题?虽然人穷,但为了帮助人家,宁愿吃苦受累,像这样的穷人在当时的沙皇统治下的社会里,会不会有桑娜这么一家呢?是啊,我想,要是桑娜家遇到了困难,西蒙也会这样做的,所有的穷人也会诚心去帮助的。二、讨论中心(幻灯)提示:课文写了的事,赞扬了桑娜的美好品质。三、体会文章的写作特色。这篇文章没有华丽的词语,也没有慷慨激昂的语句。正相反,它用词造句朴朴实实、恰如其分,表达了真情实感,所以写得相当感人。你能举例说说哪个地方用词朴素却又令你感动?四、感情朗读全文五、想象,说话训练。如果桑娜把抱回西蒙的两个孩子的事直接告诉丈夫会出现怎样的情景?要求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注意语言朴实、恰如其分。www.youyi100.co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