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电流的磁场

上传人:青山 文档编号:1500782 上传时间:2019-10-23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94.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7.2电流的磁场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7.2电流的磁场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7.2电流的磁场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7.2 电流的磁场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了解奥斯特的发现及其意义,知道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情况。2.知道通电螺线管周围的磁场分布,掌握安培定则。3.知道磁现象的电本质。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奥斯特发现的实验的观察,了解导线周围的磁场。2.经历关于通电螺线管周围磁场分布的实验探究过程,知道螺线管磁场和条形磁体磁场的相似性。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实验探究及讨论活动,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究的科学素养。2.通过实验探究和讨论活动,培养学生积极与他人合作的意识。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电螺线管周围的磁场分布。【教学难点】磁现象的电本质。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螺线管、铁屑、电池、小磁针等。学生准备螺线管、铁屑、电池、小磁针等。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情景:1820年,安培在科学院的例会上做了一个小实验,如图7-2-1所示,把螺线管沿东西方向水平悬挂起来,然后给导线通电,发现螺线管通电转动后停在南北方向上,这一现象引起了与会科学家的极大兴趣。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2.回顾:师:当把小磁针放在条形磁体的周围时,能观察到什么现象?其原因是什么?生思考交流:观察到小磁针发生偏转;因为磁体周围存在着磁场,小磁针受到磁场的磁力作用而发生偏转。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好,带电体和磁体有一些相似的性质,这些相似是一种巧合呢?还是它们之间存在着某些联系呢?科学家们基于这一想法,一次又一次地寻找电与磁的联系。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终于用实验证实通电导体的周围存在着磁场,这一重大发现轰动了科学界,使电磁学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今天,我们沿着奥斯特的足迹,来再现一下奥斯特所做的实验。二、进行新课(一)奥斯特的发现1.奥斯特实验。先向学生说明实验要求,如图7-2-2所示,然后学生分组实验:将直导线与小磁针平行并放。观察现象:如图7-2-2 (a),当直导线通电时会发生什么现象?(小磁针发生偏转)如图7-2-2 (b),断电后会发生什么现象?(小磁针转回到原来指南北的方向)如图7-2-2 (c),改变通电电流的方向后会发生什么现象?(小磁针发生偏转,其N极所指方向与图a时相反)提问:(1)通过实验,你观察到了哪些物理现象?(通电时小磁针发生偏转;断电时小磁针转回到指南北的方向;通电电流方向相反,小磁针偏转方向也相反)(2)通过这些物理现象你能总结出什么规律?(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好,我们鼓掌给予鼓励。以上实验是丹麦的科学家奥斯特首先发现的,此实验又叫奥斯特实验。这个实验表明,除了磁体周围存在着磁场外,电流的周围也存在着磁场,即电流的磁场。总结奥斯特实验。现象:导线通电,周围小磁针发生偏转;通电电流方向改变,小磁针偏转方向相反。规律: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师:这个实验看上去非常简单,但在当时这一重大发现轰动了科学界。因为它揭示了电现象和磁现象不是各自孤立的,而是紧密联系的,从而说明表面上互不相关的自然现象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这一发现有力地推动了电磁学的研究和发展。奥斯特实验用的是一根直导线,后来科学家们又把导线弯成各种形状,通电后研究电流的磁场。我们也研究一下,说出你们的做法和观察的结果。(学生把直导线弯成各种形状,通电后看小磁针的变化。)(二)通电螺线管的磁场。1.演示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把直导线缠在铅笔上,然后抽出铅笔,再通电,小磁针偏转,周围存在磁场。师:这种把导线绕在圆筒上,做成的螺线管也叫线圈。它能使各导线产生的磁场叠加在一起,磁场就会强得多,这样在生产实际中用途就大。那么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是什么样的?观察铁屑的分布和小磁针的指向。如图7-2-3所示,在板上均匀撒满铁屑,在螺线管两端各放一个小磁针,通电后观察小磁针的指向。轻轻敲板,观察铁屑的排列。改变电流方向再观察一次。提问:(1)通电前小磁针如何指向?通电后会发生什么现象?(原指南北,通电后磁针偏转。)(2)通电后,轻轻敲板,铁屑为什么会产生规则排列?铁屑的排列与什么现象一样?(铁屑磁化变成“小磁针”,轻敲使铁屑可自由转动,使铁屑按磁场进行排列,其排列与条形磁体的排列相同,通电螺线管相当于条形磁体。)(3)改变通电方向,小磁针的指向有什么不同?这说明什么?(小磁针指向相反,说明通电螺线管两端的极性与通电电流有关。)2.通电螺线管的极性和电流关系安培定则。师:我们知道通电螺线管两端的极性跟螺线管中的电流方向有关,有什么样的关系?我们能否想出一句话来概括这种普遍规律?学生讨论交流,归纳总结。师:大家回答得都很好,虽有不同的看法,还是说出了自己的观点,我很高兴看到这样的场面。我们知道,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着磁场,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和条形磁体的磁场相似。通电螺线管相当于一个条形磁体,其极性和电流方向的关系符合安培定则右手螺旋定则:用右手握螺线管,让四指弯向螺线管电流的方向,则大拇指所指的那端就是螺线管的北极。(三)物体磁性从哪里来。1.提出问题:(1)磁体和电流都能产生磁场,磁体的磁场和电流的磁场是否有相同的起源呢?(2)电流的本质是电荷定向运动,所以电流的磁场应该是由于电荷的运动而产生的。那么磁体的磁场是否也是由电荷的运动产生的呢?2.学生展开讨论交流,教师巡视,进行指导帮助。3.利用课件展示安培的分子电流假说:通电螺线管的外部磁场与条形磁体的磁场具有相似性,法国学者安培由此受到启发,提出了著名的分子电流假说。他认为:在原子、分子等物质微粒的内部,存在着一种环形电流,分子电流使每个物质微粒都成为微小的磁体,它的两侧相当于两个磁极,物体内大量微小的磁体有序排列使得物体显示磁性。4.课件展示:利用安培分子电流假说解释磁现象,联系磁化和消磁进行分析与理解。三、反思总结1.请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教师再作适当的补充。2.教师进一步强调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请学生反思自己本节课的学习情况,谈谈收获和体会。3.布置思考题及课后作业。(1)制作“家庭实验室”的电磁炮。(2)课后作业:“自我评价”第1、2题。【板书设计】第2节电流的磁场(一)奥斯特的发现电流的磁效应现象:导线通电,周围小磁针发生偏转;通电电流方向改变,小磁针偏转方向相反。规律: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二)通电螺线管的磁场1.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与条形磁体的磁场相似。2.安培定则:用右手握螺线管,让四指弯向螺线管电流的方向,则大拇指所指的那端就是螺线管的北极。(三)物体磁性从哪里来?安培分子电流假说。- 4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设计 > 毕设全套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