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用一次函数解决问题(2)

上传人:青山 文档编号:1500761 上传时间:2019-10-23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98.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6.4用一次函数解决问题(2)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6.4用一次函数解决问题(2)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6.4用一次函数解决问题(2)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6.4用一次函数解决问题(2)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能根据实际问题中变量之间的关系,确定一次函数的关系式;能将简单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建立一次函数),从而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与方法】在应用一次函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的抽象性和应用的广泛性【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具体问题的分析,进一步感受“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从一次函数图像中读信息,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应用意识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能结合一次函数表达式及其图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 能结合一次函数表达式及其图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分类 课前准备无教学过程一、例题问题2甲、乙两家公司的月出租汽车收取的月租费分别是(元)和(元),它们都是用车里程x(千米)的函数,图像如图所示,(1)每月用车里程多少时,甲、乙两公司的租车费相等?(2)每月用车里程多少时,甲公司的租车费比乙公司少? (3)每月用车里程多少时,乙公司的租车费比甲公司少? 观察图像,可知x2000时,两个图像相交于一点,即此时两个函数的自变量相同,函数值也相同,所以,每月用车里程为2000km时,两家公司的租车费相同当x2000时,所以每月用车里程小于2000km,甲公司的租车费较少当x2000时,所以,每月用车里程大于2000km时,乙公司的租车费较少引导学生先求函数表达式,再求交点,画图像,看图说话引导学生发现:两条直线上升的速度存在差异,它们有一个交点,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读图”通过这一活动,让学生熟练掌握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决策性问题的方法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方案,进而理解一次函数与方程及不等式的联系交流某蔬菜基地要把一批新鲜蔬菜运往外地, 有两种运输方式可供选择,主要参考数据如下:运输方式速度/(千米/时)途中综合费用/ (元/时)装卸费用/ 元汽车60270200火车100240410(1)请分别写出汽车、火车运输总费用y1(元)、(元)与运输路程x(千米)之间的函数表达式(2)你认为用哪种运输方式好?独立思考:怎样从表格中提取信息?分别写出汽车、火车运输总费用(元)、(元)与运输路程x(千米)之间的函数表达式,2004.5x,4102.4x根据函数表达式求出函数图像的交点坐标讨论:(1)x为何值,y1(2)x为何值,(3)x为何值,合作讨论、分析探究、寻求结果,在教师指导下顺利完成活动通过学生的交流活动,使学生明确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是分别计算两种运输方式所需要的费用,然后再对相同的运输里程比较费用的大小这就需要分别写出汽车、火车运输总费用(元)、(元)与运输路程x(千米)之间的函数表达式,然后对同一自变量的两个函数值的大小进行比较问题3 根据图中的函数图像,说出x、y变化过程的实际意义分析:x、y的变化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部分(1)当x从0增大到8时,y从0增大到2;(2)当x从8增大到14时,y的值不变;(3)当x从14增大到24时,y的值从2减少到0解:设 x表示时间(分钟)、y表示路程(千米),则图的实际意义可以是:小明以250米/分钟的速度匀速骑自行车8分钟到达某地;在该地休息了6分钟;然后以200米/分钟的速度匀速骑自行车10分钟返回出发地仿照上面过程,试根据图像说出x、y变化过程的另一种实际意义本题是个开放型问题,对于学生的读图要求比较高,既要看懂图像中三段函数的自变量取值还要理解函数值变化的意义,在读懂图像基本信息的基础上再赋予一个贴合实际情况的实际意义(注意实际背景x、y的单位选取)本题由前面问题中实际背景(函数图像)到函数表达式上升到了“函数图像”到“函数表达式”再到“实际背景”中,对于学生是个挑战,让学生充分讨论交流并表达二、同步练习1某公司要租用一辆汽车,甲汽车出租公司按每100 km150元收取租车费;乙汽车出租公司按每100 km50元收取租车费,另加每月管理费800元试判断租用哪家公司的汽车费用较少?2A、B两家旅行社分别推出家庭旅游优惠活动,两家旅行社的票价均为90元/人,但优惠办法不同A旅行社的优惠办法是:全家有一人购全票,其余的人半价优惠;B旅行社的优惠办法是:每人均按票价优惠你将选择哪家旅行社?学生充分思考,小组交流、讨论,教师适时指点在问题2的基础上,学生已经会通过图像找到交点,进一步确定自变量的范围的方法两道习题让学生充分思考,尝试解答,达到了复习巩固的目的也进一步体会,解决此类问题,就是要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已经研讨过的“图像”来决策,进一步体会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三、总结通过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3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设计 > 毕设全套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