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4(北京版选修1)

上传人:青山 文档编号:1499369 上传时间:2019-10-2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4(北京版选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4(北京版选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4(北京版选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1解题:讽谏讽谏,即用暗示、比喻的方法委婉地规劝。封建社会,皇权威威,不可侵犯,有多少谋臣良相因批龙鳞、逆圣听而惨遭杀身之祸。伍子胥赐剑自刎,比干剖腹挖心,屈子放逐,司马迁蒙宫刑之辱,都是千古奇冤!然而,邹忌却敢于批评齐威王偏信谗言,教育齐威王要从谏如流,他凭借的正是一个“讽”字,一种聪明巧妙的劝谏办法。课文导学一、学习目标1体会古代志土为了国家利益勇于讽谏的思想,理解古代明君肯听臣民意见,认真纳谏的大度胸怀。2学习设喻说理的方法。3了解“修、私、书、间”等14个常用词语的用法,归纳义项。掌握“孰与”“此所谓”两种句式。4能背诵全文。二、学习重点l认识齐威王纳谏除蔽的积极意义。2学习邹忌善于揣摩对方心理,善于运用设喻的语言艺术。三、学法指津(一)研读步骤1本文语言不算艰深,篇幅也不长,要反复朗读,达到熟悉课文内容的目的。第一段记叙十分生动,读时应注意表现人物的情态,并突出“私我”“畏我”“有求于我”三句话。第二段是邹忌讽谏齐威王的话,颇能表现邹忌的个性特色,以略带诙谐的方式说出严肃的内容,读时应注意这一点。第三段要读得层次分明,威王政令部分要突出“面刺寡人之过”“上书”“谤讥于市朝”三语;叙进谏情形部分,要突出“门庭若市”“时时而间进”“无可进者”三语。第四段叙纳谏结果,“皆朝于齐”要重读。末句是史家的评论,当用赞美的语气读。2自行翻译,不一定要笔译,把弄不清楚的问题作好记录,请教同学或老师。3逐段自读课文,理清层次结构。第一段:进谏的依据。邹忌与徐公比美,发觉受蒙蔽,他认真地思索这个问题,举一反三,从中体味出国君不易听到直言的道理,并决定“入朝见威王。”第二段:进谏的内容。邹忌以自己受蒙蔽之事讽谕齐王,他见威王后,没有单刀直入地向齐威王进谏,而是先讲自己的切身体会,以事设喻,启发诱导齐威王看到自身受蒙蔽的严重性,从而省悟到纳谏的必要性。第三段:纳谏的举措。齐威王接受邹忌的劝告,立即颁布政令,悬赏求谏,广开言路,区分情况,给予奖赏。第四段:纳谏的效果。齐威王纳谏除蔽,政治清明,使齐国国势强盛,威震诸侯。(二)问题探究l邹忌是从什么地方看出齐威王受了蒙蔽的?要点:“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2邹忌进谏时说到“王之蔽甚矣”就戛然而止,有什么好处?要点:齐威王是个聪明有为的国君,只要认识到自己受到了蒙蔽,下一步该怎么办,他很清楚,对聪明有为的国君,不需说多余的话。3齐威王设上、中、下三等奖赏的区别在哪里?为进谏者颁奖意味着什么?要点:批评者勇气的大小。有改正缺点的勇气,振兴国家的决心。4文中依次叙述“令初下”“数月之后”“期年之后”进谏者的人数,这是为什么?要点:说明齐国的政治日益清明。能力训练1下列加横线的词读音全部都正确的一项是:()A昳(y)丽时时而间(jin)进臣妾(qi)B窥(ku)镜期(j)年皆朝(cho)于齐C弗(f)如孰(sh)与数(shu)月之后D朝(zho)服衣冠(gun)谤(bng)讥2下列加横线的词语古今意义、用法一致的是:()A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B宫妇左右莫不私王C自以为不如3找出下列各句中活用的词语,指出其用法,并解释。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朝服衣冠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4下面不是宾语前置句的一句是:()A夫晋,何厌之有?B忌不自信。C何以哉?D徐公何能及君也!5解释下面各组词语: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徐公来,孰视之()能讥谤于市朝()皆朝于齐()6选择下列各句的正确解释:暮寝而思之A晚上睡着了,仍然在考虑这件事B晚上睡着了,仍然在想念徐公C晚上躺着考虑这件事D晚上躺着想念徐公时时而间进A有时间或有人提意见B有时悄悄地有人提意见C经常间或有人提意见D经常悄悄地有人提意见虽欲言,无可进者A虽然想进言,但是没有可以进言的了B,虽然想进言,但是无法进言了C即使想进言,也没有进言了D即使想进言,也没有可以进言的了7默写:邹忌从妻、妾、客的回答中受到启发的句子:暮寝而思之,曰:“,;,;,。威王采取纳谏措施后收到效果的句子:令初下,;数月之后,;期年之后,。8下面的短文节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读后回答问题。郢人有遗燕相国书者,夜书,火不明,因谓持烛者日:“举烛。”而误书“举烛”。“举烛”非书意也。燕相国受书而说之,曰:“举烛者,尚明也;尚明也者,举贤而任之。”燕相白王,王大悦,国以治。治则治矣,非书意也。给下面两句话中的加横线的词注音:甲:郢人有遗燕相国书者()乙:燕相国受书而说之()下面四句话中加点字不同义的一项是:()夜书,火不明“举烛”,非书意也燕相国受书而说之治则治矣,非书意也下面这句话有四种解释,请选出正确的一项:()王大说,国以治。A燕王大声说,一定要把国家治理好。B燕王大声说,国家已经治理好了。C燕王很高兴,国家因此也治理好了。D燕王很高兴,就用这种方式治理国家。1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