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粤教版选修:《论快乐》教案1

上传人:青山 文档编号:1498744 上传时间:2019-10-2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语文粤教版选修:《论快乐》教案1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二语文粤教版选修:《论快乐》教案1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二语文粤教版选修:《论快乐》教案1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1粤教版选修论快乐教案1第10课论快乐一、钱钟书与写在人生边上。钱钟书(1910112119981219),字默存,号槐聚,曾用笔名中书君。江苏无锡人。中国现当代著名学者、作家。他出生在一个淳朴而保守的家庭,自幼入学读书,天资聪敏。1929年考入北平清华大学。1933年于清华大学外文系毕业后,在上海光华大学任教。1935年与杨绛结婚,同赴英国留学。1937年毕业于英国牛津大学,获副博士学位。又赴法国巴黎大学进修法国文学。1938年秋归国,先后任昆明西南联大外文系教授、湖南蓝田国立师范学院英文系主任。1941年回家探亲时,因沦陷而羁居上海,写了长篇小说围城和短篇小说集人兽鬼。钱钟书学贯中西,渊博而睿智,在诸多领域成就卓著。他的主要著作有:写在人生边上、人兽鬼、围城、谈艺录、宋诗选注、旧文四篇、管锥编等。这些著述已被人们当作“钱学”来学习和研究。散文大都收入写在人生边上一书。谈艺录是一部具有开创性的中西比较诗论。所著多卷本管锥编,对中国著名的经史子籍进行考释,并从中西文化和文学的比较上阐发、辨析。钱钟书先生一生淡泊名利、甘于寂寞、著作等身,培养和影响了几代学人,深为世人所景仰。写在人生边上是钱钟书的第一本散文集,1941年出版。他于抗战期间所写的散文虽未直接反映重大题材,但凡写人论世,总有其鲜明的褒贬,于自然天成的诙谐中表现出他对庸俗、堕落、虚伪的鄙视与尖刻嘲讽。写在人生边上总共只有10篇散文,不到3万字来谈人生的大问题,但却字字珠玑。大放智慧的异彩,自然地把读者引入一个广阔无垠的人生天地,给予我们的是丰富多彩的深刻启迪。他或旁征博引,或侃侃而谈,文风如行云流水,汪洋恣肆,奇思妙想和真知灼见俯拾皆是。而这一切他都以一种幽默的情趣,为之披上一件微笑的外衣,轻者令人绽然,重者令人喷饭,笑过之后又让人们沉思良久,咀嚼回昧再三,每有会意,无不拍手击节。二、词语:酉(yu)阳杂俎(z)烹调殉葬品一箪(dn)食禁锢(g)洗涤词解:飘瞥难留:很快飘逝,难以留下。一箪食:一篮饭。工愁善病:长于忧愁,不正常的状态。三、课文研讨。(一)释题论快乐是写在人生边上中的一篇。钱钟书的文章,须静下心来,认认真真地阅读,仔仔细细地把玩,方能领悟到其中的妙处。本文是一篇哲理意味浓厚、政论性亦很强的随笔。思路奔放开阔,文意层层见深。作者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上反复阐说了对快乐的种种理解。(二)结构(练习1)第一段:从多种民族语言、心理和文化的角度说了快与乐的关系。法语;汉语;德语;西游记、酉阳杂俎、广异记。反复论证,更有说服力。第二段:“永远快乐”是不存在的。更进一层说,因为它“不但渺茫得不能实现,并且荒谬得不能成立。”用了比喻论证和事例论证。语言幽默带讽刺。第三段:快乐是人生永远存在的一种诱惑。用了比喻论证和事例论证。语言幽默带讽刺。第四段:断言“快乐由精神来决定”,颇有创见。因为“一切快乐的享受都属于精神的”,“尽管快乐的原因是肉体上的物质刺激”。用了大量的事例,反复论证,更有说服力。语言幽默带讽刺。第五段:指出“发现了快乐由精神来决定,人类文化又进一步。”人生虽不快乐,而仍能乐观。这种古今中外普遍存在的文化现象,证明了精神可以战胜物质。这样,由词语的解释到论断的生发再到观点的延伸,文意不断地向更深层推进。正如元代陈绎曾文微所说:“辨宜曲折明白。”即要反复论证,起伏波澜,其中之道理方能明白清晰。文章虽没有对“快乐”做出一个最终的结论,但作者认为“矛盾是智慧的代价”,这就足够了。因为对于快乐,不同时代,不同身份,不同年龄,有着不同文化修养和不同人生经历的人,各自都会有自己的理解,又何必强求一致呢?!钱钟书先生在写在人生边上序中说:“人生据说是一部大书”,“我们一大半作者只能算是书评家,具有书评家的本领,无须看得几页书,议论早已发了一大堆”。有一种作者却懒得去写正经的“批评”,“他们有一种业余消遣者的随便和从容”,“随手在书边的空白上注几个字”,“这种零星随感并非他们对于整部书的结论”,“就是写过的边上也还留下好多空白”。的确如此,谁也不能包揽一切,更何况对世界诸种复杂问题的看法呢?这是一种睿智,一种大气度。(三)品评词句:(练习2,3,4)命题意图:旨在引导学生从语言的角度,赏析散文。(练习2)参考答案:比喻生动、形象、新颖。语言幽默带讽刺。拟人,有趣;比喻,带讽刺。看问题全面、深刻,带讽刺。不求答案一致,具体可参看课文基本解读及后面的相关资料。(练习3)结合题目提示品味。也可参看从(写在人生边上)看钱钟书散文的风格与魅力一文中有关“幽默”的分析。(练习4)提示:结合原句的下文来看,作者对“苦中有乐”的理解是有正反两面的含义的,而题目提供的材料却是正面的。(四)主题归纳:作者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反复阐说了对快乐的种种理解,得出“快乐由精神来决定”的创见,指出这是人类文化又进一步的表现,并于诙谐中表现出他对庸俗、愚昧、自欺的嘲讽,耐人深思。(五)写作特点:1、纵横开阖,思维变幻,极具创造性。这从第一段文字中就完全可以看得出。文章开篇只说从旧铺里买回来一本维尼的诗人日记,由此说起与“喜乐”、“快活”、“快乐”的话题,自然而然地进入了题旨所规定的范畴。给人的感觉是在“聊天”,在“闲谈”,并不像有些论说性文章那般正襟危坐,煞有介事,摆出一副了不得又怪吓人的面孔。如他在写在人生边上序中所说:“反正是消遣,不像书评家负有指导读者、教训作者的重大使命。”然而,只要你读下去,就会发现每一句都在题内,似东扯西拉,却饶有兴味,一下子把你诱进门来,不忍不读。文章由维尼的诗人日记先说法语里“喜乐”的拼写,再联想到汉语里的“快活或快乐的“快”字中所包含的“一切乐事的飘瞥难留”,“欢娱嫌夜短”;又再想到与之反义的德语里的“沉闷”的直译为“长时间”,并举出西游记、酉阳杂俎、广异记等与快乐相关的种种说词。古今中外,天上地下,人间鬼蜮,纵横捭阖,连类所及,令人目不暇接。真是字字语语皆学问。文章不仅广举事以类义,而且思维变幻,思辨力强,且极富于创造性。行文由“喜乐”联想到“沉闷”,由快活之“短”,联想到沉闷之“长”;由“天上比人间舒服欢乐”,类推到“地狱里比人间更痛苦”;由“嫌人生短促”、“最快活”,又反过来说到“短命夭折”,并推说“做神仙也并不值得”;卖老祝寿“在地上最为相宜”,“而刑罚呢,应该在天上去受”。看来,作者的视野是极为开阔的,我们同时也领会到世界各地域、各民族的文化意蕴确有其相通之处。文章由此及彼,由正而反,由反而正,左右逢源,变幻不定。2、文章语言独特,比喻中联想丰富且话语幽默,带有讽刺。阅读本文我们不能不为钱老充满智慧的语言拍案叫绝。如文中用“飘瞥难留”形象地诠释一个“快”字;用“日脚像跛了似的”比喻了一个“慢”字。前者不仅释了词义,而且把人生对快的感受也具象地表达了出来;后者所打的比方,说“日头有脚步且跛,怎么能快得起来”?喻得机智、恰帖,喻得有趣味。再如说“你要永久,你该向痛苦里去找”。为证明这一点作者用了几个极普通、极典型,又高度浓缩的事例:“一个失眠的晚上”,“有约不来的下午”,“一课沉闷的听讲”。这是多么简练!再如“快乐在人生里,好比引诱小孩子吃药的方糖,更像跑狗场里引诱狗赛跑的电兔子”,“钓钩上的鱼饵”,“满足得像猪”,“那时刻的灵魂,仿佛害病的眼怕见阳光,撕去皮的伤口怕接触空气,虽然空气和阳光都是好东西”。比喻,以联想为桥梁,透着灵性,寓意深刻,浅显易懂,趣味横生,俏皮而耐人寻味。读钱钟书的文章是一种享受,也确实感到:若钱老没有深厚的文化功底,是写不出这样好的文章的。1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