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祭祀总结优秀范文4篇

上传人:花红****零 文档编号:1498466 上传时间:2019-10-2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明祭祀总结优秀范文4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文明祭祀总结优秀范文4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文明祭祀总结优秀范文4篇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明祭祀总结优秀范文4篇(篇一)为做好清明期间文明祭扫新风尚的宣传引导工作,大力倡导殡葬新观念、新风尚,宣传*殡葬改革新政策、新举措,按照民政部*年清明节工作视频会议精神,结合我县实际,以“文明祭扫、生态殡葬”为主题开展工作,具体工作做法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精心安排、部署祭祀工作。 县民政局对清明节祭祀工作高度重视,在接到市局通知后,第一时间召开专项工作会,部署今年清明节各街道的宣传工作任务,要求存在祭扫活动的公墓、乡(镇)做好殡葬宣传的组织领导工作,主管领导带领职能科室做好清明节祭祀活动的策划、组织、实施工作,并及时上报清明节祭祀方案和工作总结。 二、工作开展情况 县民政局充分利用各种媒介资源,开展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宣传活动,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浓厚氛围。一是向全县居民发出清明节期间文明祭扫倡议,引导居民错开祭扫高峰,努力创造平安和谐的祭奠环境。二是在公墓、有祭祀活动的乡(镇)设立宣传站点、宣传栏,办黑板报,倡导文明祭祀,弘扬清明文化,努力营造文明、和谐、有序的社会氛围。因地制宜地开展各种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富有特色的宣传活动通过各种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形式,创新现代文明殡葬,丰富群众的健康节日生活。 (一)全面统筹部署,强化责任意识。县民政局充分认识做好清明节祭扫安全保障工作的重要性,牢固树立安全防范意识和底线思维,坚决克服松懈麻痹思想,切实做好服务保障工作,做到早安排、早部署、早落实,确保清明节期间群众祭扫安全有序。 .建立健全安全保障机制。按照省、市有关文件精神,积极向县委县政府汇报,推动建立“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安全保障工作机制,强化责任意识,统筹安排清明节期间群众祭扫安全保障工作;加强与公安、消防、交通、林业等部门的通力合作,形成合力,共同做好清明节期间群众祭扫活动安全保障,全面实现“平安清明”的工作目标。要制定完善清明祭扫应急保障预案,明确关键岗位、重点时段和重要场所的安全管控责任,严格落实应急值守、重特大事故报告制度,及时有效地处理好各种突发性事件。 文章定制服务电话:4000-121-855 2.全面开展安全隐患排查。严格按照“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的原则,在清明节前全面开展祭扫问题隐患大排查,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有效防止各类安全事故发生。 3.重点防范火灾事故。加强对祭扫服务场所的火源管控,强化防火工作措施,尽量消除燃放烟花爆竹等祭祀陋习,设置禁放标识,落实专人负责。禁止在林区焚烧纸钱、燃放鞭炮,配合有关部门加大野外祭扫用火巡查力度,防止因祭扫引发火灾事故。 (二)倡导移风易俗,推行生态文明。全面推行文明低碳祭扫,切实发挥党员、干部的带头作用,引导群众接受文明低碳祭扫观念。积极倡导移风易俗,推行低碳文明的祭扫方式,树立移风易俗新风尚,逐步使群众由实地实物祭扫转移到对逝者的精神文化传承上来,引导群众过一个现代文明的清明节。加强清明祭扫管理,加强对烧纸钱、焚祭品等不文明祭扫行为的管控,坚决抵制祭扫过程中的封建迷信活动,创造文明低碳祭扫的良好社会环境(篇二)为进一步加强2019年“中元节”期间城市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营造更加安全、清洁、有序的城市环境,培育社区居民文明祭祀的公共意识和公共精神,东沙路社区积极响应街道办事处的统一部署,组织社区党员、工作人员及社区居民代表共计12人,在社区党总支书记丰纪坤同志、社区主任聂怡同志的带领下,对辖区的各个院落、重点点位进行巡逻,尤其是砖头堰、沙河公园等易出现烧香蜡钱纸的地带,发现有在进行祭祀活动的居民即刻进行文明祭祀宣传和劝导;同时在各个网格院落对居民进行文明祭祀的宣传、引导工作。期间还组织了社区小朋友们一起,对在祭祀活动的爷爷奶奶进行劝导,期望他们摈弃传统祭祀陋习,开展新型、环保、文明的祭祀活动。同时动员了社区各个院落的院落小组、自组织成员一起围绕“践行绿色祭祀,共享蓝天白云”为主题开展公益活动,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篇三)为纪念中国传统节日-清明节,*社区紧紧围绕文明祭祀、平安清明主题,开展了一系列清明节活动,在社区范围内推进殡葬改革,引导并规范丧事活动,更好地做好清明期间的宣传工作,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一是出一期清明节宣传板报利用黑板报向群众宣传祭扫活动及殡葬改革的必要性、方针、任务,更新的殡葬理念,倡导绿色殡葬。充分利用现有的小区宣传栏张贴了多幅清明宣传画,出专题黑板报介绍了清明节有关的知识和民俗文化,并向居民们散发了多份殡改宣传资料,从而营造了浓浓的清明文化氛围。二是开展以更新殡葬理念倡导绿色殡葬为主题的清明节纪念活动,深入挖掘清明节的文化内涵,努力普及传统文化和文明礼仪知识,让居民们感受传统文化魅力,同时积极倡导文明祭祀新风,摒弃丧葬陋习,努力营造文明和谐的社会新风尚。三是破旧俗,树新风在社区内严禁个体小贩卖冥币和带有封建迷信色彩的物品,清除各种隐患;提倡鲜花祭祀传真情,寄语告慰已故人,及时告知居民长江公祭时间,倡导破旧俗,树新风低碳祭扫活动。四是文明祭扫,平安清明诗歌诵会组织居民参加挹江门街道清明节公祭活动暨文明祭扫,平安清明诗歌朗诵会,社区工作人员倾情朗诵诗歌春天,遂想起,通过在节日里诵读经典诗歌,既了解了传统节日的渊源和文化,又更加了解民族传统美德,掌握历史知识,陶冶了居民们的情操。(篇四)清明期间,全市各级民政部门和殡葬服务单位以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两办意见精神为主线,紧扣“文明祭扫、生态安葬、平安清明”的主题,注重在组织领导、宣传教育、服务引导、安全保障等方面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圆满实现了“平安、和谐、文明、有序”的工作目标。现将主要工作总结如下。一、祭扫人数再创新高,服务保障坚强有力3月13日上午全省推进殡葬改革暨清明节视频会议后,我市随即召开全市清明节工作会议,把保障祭扫安全、实现平安清明列为工作重中之重。清明节前,市政府副秘书长阙明清、市民政局局长李永根、副局长陆荣林等领导分别带队前往市级公益性骨灰堂、市烈士陵园、市级绿色殡葬纪念园、高新区新民塔陵、吴中区东山华侨公墓等单位现场查看清明祭扫保障工作,亲自研究部署,现场组织协调,要求各地、各单位牢固树立底线思维,强化祭扫安全管理。针对今年清明期间人流量、车流量剧增和墓区周边道路施工建设等不利因素,在通往各公墓、骨灰堂(塔陵)的重点路段和重点区域,进一步优化行车路线,千方百计疏导人流车流,坚决杜绝拥挤踩踏事故发生。据市民政局统计监测显示,截至4月10日,全市各类公墓(含塔陵、骨灰堂)累计接待祭扫人员587.54万人,车辆83.08万辆,均比去年同期增长20%以上。其中,仅清明当天,各单位就接待扫墓群众185万人,创历年新高。各市、区均成立清明工作领导小组,并出台了清明节工作方案。张家港市和常熟市分别由市领导带队,组织相关部门联合检查清明工作,对存在的问题及时通报、限期整改。昆山市、吴中区和相城区分别召开市(区)、镇、殡葬服务单位三个层面的清明节工作会议,制定应急预案、完善服务保障措施。常熟市协调驻常武警部队参与经营性骨灰堂(思亲苑)秩序维持和安全保障工作,张家港市发动志愿者参与清明祭扫服务。吴中区东山镇还专门投入500万元,新建华侨公墓莫厘墓区村级复线公路,方便驾车扫墓人员。整个清明期间,各地周密制定疏导方案,合理设置行车路线,科学规划停车资源,做好安全隐患排查,为确保祭扫活动的安全有序提供了有力保障。各公墓、骨灰堂围绕可燃物是否已经清运、防火隔离带是否已经打通、骨灰堂消防设施设备是否符合安全要求、集中焚烧设施是否建立、骨灰堂进出通道是否通畅、墓穴信息查询系统是否健全等方面开展自查,并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确保各项安全措施落实到位。整个清明期间,全市未发生影响安全稳定的重特大事故和其他突发事件。二、区域联动借势造势,宣传载体丰富创新今年清明前后,全市各级民政部门以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出台关于党员干部带头推动殡葬改革的实施意见为契机,借助现代传媒的宣传引导、舆论造势和信息传播功能,通过举行殡葬改革进社区宣传、清明文化节、发布微博微信、殡仪馆开放日等多种形式,及时发布祭扫动态,引导群众安全、文明、低碳祭扫。在宣传内容上,今年清明前夕,市民政局印制并下发12万份宣传资料到各个街道、社区,以国家和省、市两办意见、各项*殡葬政策、“十二五”期间我市殡葬改革工作成果为重点,扩大殡葬改革工作的社会影响力。昆山市民政局联合市文明委以“缅怀先人、绿色清明”为主题,下发文明祭扫树新风倡议书;常熟市以发送短信和电视滚动播放字幕形式宣传文明祭扫、错峰祭扫;太仓市和*区通过主流报纸,以民政专版形式宣传殡葬改革,*区还通过东太湖论坛等网站发出文明祭扫倡议。在宣传形式上,3月25日,市民政局在大市范围内以社区为单位,成功组织了以贯彻两办意见精神、解读*殡葬政策为主要内容的大型宣传活动,引导群众理性对待殡葬改革,参与支持殡葬改革,各市、区积极跟进,精心组织,大市范围95个镇(街道)、2060个村(社区)联动,苏州各主流媒体均给予充分报道,社会效益显著。活动当日,局社会事务处、市殡管所还对各地宣传情况进行了检查。4月2日,市殡仪馆举办以“尊重与传承”为主题的“第三届公众开放日”活动,积极回应媒体和公众对殡葬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并精心模拟一场生命追思仪式,展示殡葬行业对生命的尊重与文化的传承,让参与者在现代殡葬文化氛围中感受生命的圆满与心灵的慰藉。此举加强了殡葬工作与社会公众的互动,使广大群众走近殡葬行业,熟悉*政策,自觉参与和支持殡葬改革。4月17日,市民政局联合姑苏区民政局组织辖区部分街道、社区居民代表80余人赴市级公益性骨灰堂参观,深入了解我市殡葬改革特别是绿色殡葬工作推进情况,使市级公益性骨灰堂的引领示范作用得以充分发挥,进一步扩大了公益*政策的知晓度。姑苏区、高新区、工业园区、市烈士陵园也通过签名墙、知识问答、集中公祭等形式,深入宣传殡葬改革工作。三、文明祭扫移风易俗,生态葬式渐入人心今年清明期间,为了继续弘扬文明殡葬、绿色殡葬,市民政局以“情系绿色,回归自然”为主题,于3月28日组织开展第21次骨灰树葬活动,64户家庭共300余名家属齐聚市级绿色殡葬纪念园参与活动。吴中区山陵文化作为承办单位,精心策划宣传,周密组织安排,为活动的圆满成功付出了辛勤努力。3月29日,市民政局组织140余名家属携37份骨灰前往国家海洋局制定的东海海域举行第4次骨灰海葬活动。在两项活动开展过程中,均同步举行了集体追思与公祭活动,并发布文明祭扫倡议书,号召市民在慎终追远、缅怀先辈的情怀中,共度文化清明,共建美丽苏州,共享生态文明。中国社会报、新华日报、扬子晚报、苏州日报、苏州广电总台等媒体均给予充分报道。各公墓(含塔陵、骨灰堂)结合各自实际,推出锡箔换鲜花等一系列文明祭扫新举措,清明期间,敬献鲜花三鞠躬、“时空信箱”寄哀思、网上祭奠怀故人的方式渐成主流。同时,各单位按照经营性公墓等级评定细则中有关开展绿色殡葬的要求,均至少拿出存量土地的30%以上用于开辟绿色葬式,严格按照市政府办公室关于苏州市区推行绿色殡葬工作实施办法的要求,对选择绿色葬式处理骨灰的给予相应的补贴,群众反响良好。清明期间,各类媒体对我市殡葬改革工作给予了充分报道,据不完全统计,累计已达30余篇。此外,市殡仪馆、相城区殡仪馆也采取有力举措,妥善应对集中取盒祭扫高峰。其中,市殡仪馆在清明节当日上午,三小时内共取盒305个,工作人员加班加点,做到组织到位、人员到位、措施到位、服务到位,无差错事故发生。四、认真谋划抓住重点,更高起点推动工作清明期间,各地抓住有利契机,围绕市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殡葬改革全面推进殡葬事业科学发展的意见和市“两办”关于党员干部带头推动殡葬改革的实施意见精神,抓住重点环节,加大工作力度,认真开展督查,在更高起点推动殡葬改革工作。一是继续抓好散坟平迁。如:张家港市锦丰镇、杨舍镇分别对片区内散坟进行整治搬迁,共搬迁1100余穴,整个清明节期间,该市共整治搬迁散坟1500余穴,基本搬迁完毕。二是严格规范公墓管理。如:相城区北桥灵峰公墓去年公墓联合督查中被指出存在超标建墓、环境脏乱现象,属地政府高度重视,区民政局会同北桥街道、灵峰村投入220万元对公墓内已安葬墓穴进行整体搬迁,由于事先基础工作扎实,操作公平公开,解说工作到位,整个搬迁工作仅用时7天就基本完成。三是推进骨灰入室存放。如:吴中区、*区民政局积极争取属地政府支持,针对部分镇、街道公益性骨灰堂尚未全部建立或存量资源不足的问题,或已开展前期调研,或已制定建设规划,积极推动骨灰入室存放。同时,市、区两级民政部门清明期间加大巡查工作力度,严格管控各类公墓特别是公益性公墓、停办公墓服务行为,对违规建寿穴和大墓现象,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年清明节工作,在各级民政部门和殡葬服务单位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实现了平安、和谐、文明、有序的总目标,各地也在工作中积累了新的经验,为下一步工作提供了有益借鉴。下半年,市民政局将重点开展公墓管理联合督查、*殡葬政策效益评估、经营性公墓年度检查、苏州市公墓管理办法立法后评估、殡葬服务单位业务档案规范管理和苏州市社会殡仪服务机构管理暂行办法创制等工作,进一步推动苏州的殡葬改革工作再上新台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件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