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数学上册课教案全册

上传人:青山 文档编号:1498102 上传时间:2019-10-23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5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级数学上册课教案全册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二级数学上册课教案全册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二级数学上册课教案全册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BatchDoc Word文档批量处理工具二级数学上册复习课教案全册精选二级数学上册复习课教案全册范文二级数学上册复习课教案全册大全就在精品文库网复习课教案兰盾长度单位复习教案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形成比较清晰的“米”和“厘米”的观念,知道它们之间的关系。2、能够用适当的测量工具量出有关物体或距离的长度,并会在某些情景下对物体或距离的长度进行简单的估计。3、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4、学生进一步熟练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会用刻度尺画线段。重难点:1、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2、大致会估计物体的长度。1米=100厘米教学过程:一、回顾梳理这学期我们学过哪些长度单位?关于米和厘米的知识你知道哪些?学生小组交流,回答。二、根据回答整理:1、米和厘米是我们测量物体时常用的长度单位。米用来表示比较长的物体,厘米用来表示比较短的物体。它们的英文分别是:m和cm。2、回忆1米、1厘米到底有多长。你还记得1厘米到底有多长吗?1米呢?用大拇指和食指间的距离表示1厘米。说说生活中哪有1厘米长的东西?如:手指宽度,方格边长,订书钉长度,语文书厚度等。具体估请大家拿出口算本,用你的手指估一估口算本的宽度。反馈,两种估法学生投影展示:一个手指估两个手指交替估哪种方法好呢?为什么?第二种更准确。用尺子量一量,口算本到底有多宽。学生活动。教师评价学生的测量方法,及时发现出现的错误。量物体长度的时候要特别注意什么?0刻度对准端点,另一个端点对准几就是几厘米。0不见了怎么办?谁估得最准?3、那1米有多长,你还记得吗?生张开手臂。是的,1米大约是我们两只手臂张开的长度,有些小朋友可以手握住拳头,有些还要稍微收拢一些。练习:填上恰当的单位名称(1)、一本书厚约1( )(2)、电脑屏幕长25( )(3)、讲台长约130( )(4)、一棵大树高约5( )(5)、一幢大楼高20( )(6)、跑道长400( )4、厘米与米的关系。教师板书:1米=100厘米400厘米=?5米=?知道这个关系,我们就可以进行计算了1米1厘米=( )厘米1减1不是等于0吗?为什么不能直接减?单位不一样那怎么办?统一单位再减。1米+1厘米=( )厘米弟弟身高86厘米,他再长( )厘米,正好是1米。 你是怎么想的?1米=100厘米100厘米-86厘米=14厘米三、复习线段师:在这一单元中,我们还认识了一个新朋友,出示线段。1、线段有什么特点?两个端点,可以测量长度的,一条直直的线 。2、画线段画一条4厘米长的线段。同桌检查是否画对了。要注意什么?端点、直、量一量。 画一条比3厘米多2厘米的线段。检查。3出现错例判断四、独立练习长度单位专项训练。100以内加法和减法单元整理与复习教学目标:1、初步学会整理知识的方法,初步形成100以内加减法计算的认知结构,并能合理、灵活地进行10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2、提高学生归纳能力、推理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的数感和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4、培养正确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教学重难点:100以内加减法知识的整理以及灵活运用。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1、猜测:你们想知道老师的年龄吗?现在老师告诉大家我的年龄和同学的年龄加起来是38,我几岁?你们是怎么知道的?2、揭题:小朋友们用数学的知识算出了老师的年龄,真能干。这其实是我们上学期学过的百以内的加减法,这个学期我们继续学习了100以内的加减法。今天,我们一起来对本学期学的100以内加减法这一单元进行整理与复习,看看谁能更加牢固地掌握这一知识。(板书:100以内加减法复习)二、系统梳理,形成网络1、我们先来看看小朋友们整理得怎么样?(预先发给每个学生一张需要对本单元知识进行整理的表格,要求每个学生早一天先各自独立地对本单元的知识作初步的整理和复习。)2、全班整理完善表格,然后同桌交换一下表格,互相检查。3、学生相互补充整理。还有一条该怎么填?(随机而行)没关系,等一下我们肯定能找到。三、分层练习,拓展提升我们已经对这个单元的知识进行了整理,下面老师要出几道题检查小朋友学得怎么样,大家你们有信心吗?(一)基础性练习练习一:31+26 47+17 90-1157-18 64+17 79-281、估一估(估算时应注意什么呢?)先估后算这样比较快。2、算一算(比比谁是计算小能手?)你是怎么算的?笔算加减法时要注意什么?老师现在要变个小魔术了,看!这些算式就变成了什么?练习二:31+26-18= 47+17+17= 90-11-28=1、估一估2、算一算(二)综合性练习小朋友做得真棒,下面老师奖励带大家去儿童乐园玩一玩。1、课件出示:(比太空船便宜9元)2、这张价目表你能看懂吗?小火车的价格怎么算?完整表格:现在你知道这条毛毛虫应该填什么了吗?3、老师玩了两项刚好花了50元,猜猜我玩了哪两项?玩一次太空船比木马贵多少?如果我玩了3项,还剩下1元,你猜我又玩了哪三项呢?你是怎么想的? 现在给你40元,你最多可以玩几项?有哪些玩法?用算式表示出来。4、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怎样解决?(三)思考性练习小朋友真会动脑筋,下面我们一起去看看数学摩天轮上藏着什么数学知识?1、课件出示有数娃娃的图形:问:仔细观察周围的8个数娃娃,想想中间藏着数字几?怎么想?根据学生回答重点板书:30+40=7025+45=70 十位的2加4怎么会等于7呢? 34+36=7050+20=702、大家的眼睛真亮,那你还能再创造一道+=70吗?出现错误时,追问:怎么改就对了?还可以怎么改?老师也想来写一写,(两道写完后问:你知道我接下来写什么吗?为什么想得那么快?引导共同得出规律,并小结:看来我们在计算时不仅要学会算,而且要学会看和想。3、机动:那你还能写-=70吗?(不允许写整十数)四、课堂总结,回顾收获通过这节课的复习,你有什么收获?(回到表格)你最想提醒大家要注意什么?这节课在小朋友的合作下,我们共同整理复习了100以内的加减法,表现真棒,在以后的复习中,小朋友也可以应用今天学的方法自己去整理与复习。“笔算加法和减法”的复习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2、通过复习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景进行加法、减法估算,并说明估算的思路。3、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10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笔算的方法;实际运用能力。教学过程:一、基础知识1、问:笔算加法和减法时我们应注意什么?2、学生小组内交流。3、全班反馈,归纳小结。4、巩固练习,第105页第1题。(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设计意图: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笔算的方法,并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计算方法。二、发展练习1、完成105页第2题。并抽几题指名说一说是怎样算的。2、完成第4题:先估算再笔算。先估算并说说估算的方法;再笔算。教师多面向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多给予他们辅导和机会,培养他们学习的自信心。3、里能填几。(补充练习题)5 7 5 7 5 4 + 6 - 3 - 3 + 2 57 4 3 6 先让学生独立做一做,学生能填出几种就几种,都应予以肯定。设计意图: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发展练习,让学生灵活运用学过的知识,在体验学习成功的同时发展思维的灵敏性,培养学习的自信心。三、实际应用1、完成107页第10题。学生先独立做再全班交流。2、小朋友跳绳:小明 小红 小东 小丁45下 36下 53下 60下(1)、小明比小丁少跳了几下?(2)、小明和小红一共跳了几下?(3)、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并列式计算。设计意图:让学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实际应用的能力。四、课堂总结。五、随堂练习。“表内乘法”的复习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使学生知道乘法的意义与各部分的名称。熟记19的乘法口诀,能熟练地口算9以内的两个数相乘。2、学生会根据乘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数学能力。教学重点、难点:熟记19的乘法口诀并能正确计算。根据乘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一、基础知识1、同桌互相背乘法口诀。2、交流反馈:你的同桌19的乘法口诀背得熟练吗?还存在什么问题?3、教师抽查。4、先把口诀补充完整再根据一句口诀写出两道乘法算式。三五( ) 六九( ) ( )四十二 ?设计意图: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笔算的方法,并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计算方法。二、发展练习。1、倍数关系的应用题。先复习倍数的含义,然后完成102页的第3题。2、交流反馈。3、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学生独立完成107页第13题然后校对。设计意图: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发展练习,让学生灵活运用学过的知识,在体验学习成功的同时发展思维的灵敏性,培养学习的自信心。三、实际应用1、独立完成107页第12题。先在小组内轮流提出问题并解决。全班交流反馈。(教师多面向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多给他们一些机会。) 2、109页地16题:设计游乐计划。(1)、读题,帮助学生理解题意。(2)、学生同桌合作设计游乐计划。(3)、全班交流。鼓励学生方法的多样性。注重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对题意进行描述,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设计意图:让学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实际应用的能力和同学之间的合作、交流能力。四、课堂总结五、随堂练习。“角的认识”的复习教学目标:1、学生进一步熟练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会用刻度尺画线段。2、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的名称,会画角和直角。3、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及合作交流的能力。教学重点、难点:1、知道角的各部分的名称,会画角和直角。2、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及合作交流的能力。教学准备:图,尺子等。教学过程:一、复习角与直角1、角及各部分的名称(1)、角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是,请你在小组内说一说你在教室里看到的角。(2)、学生小组交流。(3)、汇报发现的角。2、直角(1)、在角当中有一种角叫直角,你们是怎么判断的呢?学生汇报并演示判断直角的方法。(2)、角的各部分名称你还记得吗?学生回忆角的各部分名称。教师板书。(3)、请你画一个角。学生用三角板画直角。(4)、出示第6题梯形图。这个图中有几个角?其中有几个是直角?你能在图里面画一条线段使这个图增加3个直角吗?学生观察思考回答。独立探究,在书上尝试画线段并上台演示自己的画法。(5)、组织全班交流订正。设计意图:紧密联系学生生活中的角,加深对角的认识。二、综合练习1、组织完成106页第7、8题。教师巡视,对画法不规范的学生及时个别指导。2、小组合作完成第9题。3、随堂练习。四、课堂总结。时、分、秒复习教案复习目标:学生通过时、分、秒的学习,初步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在实际情境中,认识时、分、秒,初步体会时、分、秒的实际意义,掌握时、分、秒之间的进率,能够准确地读出钟面上的时间,并能说出经过的时间。重、难点:识别钟面上的时刻与经过的时间复习过程:一、复习钟面(一)复习内容钟面上有数字112。有12个大格,60个小格。时针、分针、秒针 时针短 分针长 秒针最长最细1大格里有5小格,数字几就是第5几小格(5的乘法口诀)时针走一大格是1时,走1圈是12时,走24圈是一天。分针走1小格是1分,走1大格是5分,走1圈是60分,即1小时。 秒针走1小格是1秒,走1大格是5秒,走1圈是60秒,即1分。 秒针走1圈,分针走1小格分针走1圈,时针走1大格1时60分 1分60秒 1时3600秒(二)随堂练习填空:(1)钟面上有( )大格,( )小格(2)时针走1大格是( )时(3)分针走1小格是( )分,走1大格是( )分,走( )大格是1时,这时时针走了( )大格。(4)时针走1大格,分针正好走1圈。(5)1时_分,1分_秒,1时_秒(6)秒针走1小格是( )秒,走1圈是( )秒,也小是( )分(7)( )针走一大格是1时,( )针走一小格是1分。(8)分针走一圈走了( )个小格,也就是( )分,还可以说走了( )时。(9)一天有( )小时,时针走( )圈,分针走( )圈。(10)钟面上最长的针是( )针,它走得最( ),最短的针是( )针,它走得最( )。注意:填空时一定要细读题,弄清题意,特别要分清“大格”和“小格”3、巩固练习(见后页巩固练习)二、读、写时间(一)复习内容1、二种写法:普通写法: 9时08分,电子钟写法: 908(注:两种写法的数字写法一样,不需要把第一种写成9时零8分)2、看钟面记时(1)整时:分针指12,时针对正数字。如:7时,分针指12,时针指7(2)半时:分针指6,时针指两数字中间,走过了数字几,就是几时30分。 如:7时30分,分针指6,时针指7和8之间。(3)分针指第几小格,就是几分,时针走过几,就是几时。如:分针指第14小格,时针走过7,就是7时14分。注意:A、几时刚过:时针走过且接近数字几(拿钟举例)如:7时05分,时针走过7,但很接近7。B、几时45分59分,时针走过数字几,但接近数字“几+1”(4)特殊情况:6时:时针与分针成一直线12时:时针与分针重合3时、9时:时针与分针成直角但这些情况其实每一小时都有可能会经历,但只有上面几个时刻是整时。3、看时间画钟注意:(1)时针短、分针长(2)要精确到每一小格,不能有误差。(二)随堂练习1、填空(1)当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7”,是( )时。当分针和时针都指向12,是( )时。(2)( )时整,时针和分针重合;( )时整,时针和分针成一直线。2、读一读,写一写3、连一连4、请画出时针和分针三、体验时间(一)复习内容1、快与慢 时间短快 时间长慢2、填单位 方法:联想体验,比较例:小明一天睡10( ),把每个单位都代进去想一想,显然每天不可能睡10分或10秒,太短了。(二)随堂练习1、填空:100米赛跑,小军用了16秒,小明用了15秒,( )跑得快。2、填上合适的单位。(1)小华每天睡9( ),跳绳10下用了7( )。(2)小亮吃饭用了20( )。(3)小明跑50米用了12( )。(4)中央电视1台的新闻联播大约需要30( )。(5)小华跑100米用了17( )。(6)我们每天午睡大约1( )。(7)脉膊跳10次用了8( )。(8)妈妈每天工作8( )。(9)一场足球赛需90( )。(10)小丽写1个毛笔字用8( )。(11)从北京到天津,汽车开了2( )。(12)1节数学课40( ),课间休息10( )。四、时间的计算(一)复习内容1、单位换算1时( )分 1时30分( )分1分( )秒 1分20秒70分( )时( )分 90秒( )分(方法:(1)大小利用公式:1时60分 1分60秒把时全化成分 把分全化成秒)秒如:2时10分:2时120分,120+10130分,所以2时10分130分(2)小大 A分时从几分中减去60分作1时,剩下的能再减60分就再加1时,不能减就作几分。 如:70分 70分60分10分, 所以70分1时10分又如:130分 130分60分70分,还可再减60分即70分60分10分1时 + 1时所以130分2时10分B秒分,方法同A2、时间大小比较1时30分70分可把大单位化成小单位,或把小单位化成大单位,看方便,方法同单位换算。3、计算时间(1)计算快慢小红跑50米用12秒,小华用16秒,谁快?谁慢?慢多少?方法:无论计算快多少还是慢多少,都是计算“相差多少”,用慢的时间快的时间。(2)开始时间结束时间结束时间开始时间经过时间计算方法:列竖式(草稿纸上列)时 分 秒 时 分 秒时 分 秒(60进制)BatchDoc Word文档批量处理工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