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去来兮辞》同步练习1(沪教版第五册)

上传人:青山 文档编号:1496047 上传时间:2019-10-2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归去来兮辞》同步练习1(沪教版第五册)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归去来兮辞》同步练习1(沪教版第五册)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归去来兮辞》同步练习1(沪教版第五册)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学无忧http:/jiaoxue5u.taobao.com/专注中小学 教学事业!归去来兮辞同步练习一、基础部分(每小题2分,共14分)1下列加粗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浔阳(xn)荒芜(w)惆怅(zhn)耘耔(z)B熹微(x)稚子(zh)盈樽(zn)眄庭柯(min)C怡颜(y)容膝(x)流憩(q)遐观(xi)D出岫(xi)西畴(chu)船棹(zho)遑遑(hun)2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A眷然有归欤之情依恋的样子情在骏奔骑着快马奔跑B非矫厉所得勉强克制眄庭柯以怡颜欢颜,高兴表现在脸上C当敛裳宵逝收拾衣物悟以往之不谏不能挽回D倚南窗以寄傲寄托自足自得的心情策扶老以流憩拐杖3下列各组中对“以”的判断正确的一组是()既自以心为形役舟遥遥以轻飏农人告余以春及家叔以余贫苦A和不同,和相同B和相同,和也相同C和相同,和不同D和不同,和也不同4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A胡为乎惶惶欲何之?B乐夫天命复奚疑?C何不委心任去留?D复驾言兮焉求?5与例句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例句:既自以心为形役。A农人告余以春及。B遂见用于小邑。C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D寻程氏妹丧于武昌。6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意思、用法与其他项不同的一项()A足以极视听之娱B每览昔人兴感之由C感吾生之行休D悦亲戚之情话7下面有关作者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陶渊明生活在封建时代,其作品中表现出的那种怀念过去,满足现状,乐天知命的思想,给后世带来一定的消极影响。B陶渊明的成就主要是诗,他歌咏隐居田园,饮酒赏菊,乐天知命的闲适生活,意境恬淡,词句质朴自然。他被看做田园诗的开创者,唐代王维、孟浩然都受到他的诗作的影响。C陶渊明也写过“金刚怒目”式的作品,如读山海经中“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表现了他对当时腐败政治的批判精神和强烈的反抗意识。D归去来兮辞选自陶渊明集,又名潜,自号“五柳先生”,是我国三国时期著名的田园诗人。二、阅读部分(共34分)(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2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意会,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赞曰:黔娄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注:无怀氏、葛天氏:均指传说中的上古帝王。8下列各句加粗词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A先生不知何许人也(地方、处所)B不戚戚于贫贱(哭泣)C常著文章自娱(写作、著述)D衔觞赋诗(酒杯)9对下面两组句子加粗词意思、用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两个“以”相同,两个“得”不同B两个“以”不同,两个“得”相同C两个“以”相同,两个“得”也相同D、两个“以”不同,两个“得”也不同10对下面两个短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曾不吝情去留不求甚解A从不装模作样,说来就来,说走就走不在一字一句的理解上下功夫B竟然不惜离开或留下不在一字一句的理解上下功夫C从不装模作样,说来就来,说走就走不强求更深一层的理解D竟然不惜离开或留下不强求更深一层的理解11对“其言兹若人之俦乎”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他的话很像这一类人所说的吧B他的话说的好像就是(五柳先生)这一类人吧C他说(五柳先生)就像是这样一类人吧D他谈到(五柳先生)这类人,好像说过这样一句话吧12下面对文义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从开篇“先生不知何许人也”到“因以为号焉”一段话中可看出,五柳先生是一个不为人所知的平常人。B“赞”是附在正文之后,用来评论史事或认识的文字,最早的“史论”即指此而言。C文中“箪瓢屡空”语出自论语“回也,其庶乎,屡空”,后人因而用“屡空”代指安贫乐道。D文末“无怀氏”“葛天氏”句,表明了作者希望生活在上古那种生活安乐、恬淡自足、风气淳朴的理想社会中。(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320题。(每小题2分,共16分)六月,壬申,师至于靡笄之下。齐侯使请战,曰:“子以君师辱于敝邑,不腆敝赋,诘朝请见。”对曰:“晋与鲁、卫,兄弟也;来告曰:大国朝夕释憾于敝邑之地。寡君不忍,使群臣请于大国,无令舆师淹于君地;能进不能退,君无所辱命!”齐侯曰:“大夫之许,寡人之愿也;若其不许,亦将见也。”癸酉,师陈于鞍。邴夏御齐侯,逢丑父为右。晋解张御克,郑丘缓为右。齐侯曰:“余姑翦灭此而朝食!”不介马而驰之。克伤于失,流血及屦;未绝鼓音,曰:“余病矣!”张侯曰:“自始合,而矢贯余手及肘;余折以御,左轮朱殷。岂敢言病?吾子忍之!”缓曰:“自始合,苟有险,余必下推车。子岂识之?然子病矣!”张侯曰:“师之耳目,在吾旗鼓,进退从之。此车,一人殿之,可以集事。若之何其以病败君之大事也?擐甲执兵,固即死也;病未及死,吾子勉之!”左并辔,左援而鼓,马逸不能止,师从之。齐师败绩。注:师:指晋师。因救鲁、卫而伐齐。赋:兵士。诘朝:明天一早。舆:众多。张侯:即上文的“解张”。殿:镇守。13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子以君师辱于敝邑以:带领B无令舆师淹于君地淹:长驻C师陈于鞍陈:摆开阵势D不介马而驰之介马:给马披甲14分别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粗的字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师至于靡笄之下自始合,而矢贯余手及肘若其不许,亦将见也自始合,苟有险,余必下推车A“至”和“及”相同,“若”和“苟”也相同B“至”和“及”相同,“若”和“苟”不同C“至”和“及”不同,“若”和“苟”也不同D“至”和“及”不同,“若”和“苟”相同15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说明,错误的一项是()A不腆敝赋,诘朝请见。请见:外交辞令,是“请战”的委婉说法。B癸酉,师陈于鞍。癸酉:干支之一,用来记日,指壬申的后一天。C克伤于矢克:晋军的主帅,在战车上位置居左。D病未及死,吾子勉之。吾子:对克的敬称。以下1618题的句子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16来告曰:“大国朝夕释憾于敝邑之地。”()A卫国和鲁国前来告诉我们说:“齐国经常跑到我们的国土上来排解它的忧愁。”B卫国和鲁国前来告诉我们说:“齐国经常跑到我们的国土上来发泄它的气愤。”C卫国和鲁国前来告发你们,说:“齐国经常跑到我们的国土上来排解它的忧愁。”D卫国和鲁国前来告发你们,说:“齐国经常跑到我们的国土上来发泄它的气愤。”17寡君不忍余姑翦灭此而朝食()A我们国君不能忍受我姑且全部消灭了晋军再吃早饭。B我们国君不能忍受我姑且全部消灭了晋军再回朝吃饭。C我们国君心肠不狠我姑且全部消灭了晋军再吃早饭。D我们国君心肠不狠我姑且全部消灭了晋军再回朝吃早饭。18擐甲执兵,固即死也。()A穿上铠甲,指挥部队,本来就有死的危险。B穿上铠甲,指挥部队,本来就是抱定了战死的决心。C穿上铠甲,拿起武器,本来就是抱定了战死的决心。D穿上铠甲,拿起武器,本来就有死的危险。19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从分句间语意关系的角度看,相同的一组是()寡君不忍,使群臣请于大国。流血及屦;未绝鼓音。一人殿之,可以集事。马逸不能止,师从之。ABCD20下面对“齐师败绩”、晋军获胜的原因作了简要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A齐师自恃强大,草率进攻;晋军兵强马壮,将士奋勇。B齐师骄傲狂妄,麻痹轻敌;晋军上下一致,团结奋战。C齐侯缺乏谋略,用兵不善;晋师奋不顾身,指挥得当。D齐侯刚愎自用,独断专行;晋帅忠于王事,奋不顾身。(三)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212题。(每小题4分,共8分)题乌江亭杜牧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乌江亭王安石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战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两首诗都是针对同一历史事件所写的咏史之作,其议论不落窠臼又各具特色,但都能言之成理,给人以有益的启迪。21两位作者的观点有何不同?22对二人的观点作一简明评价。三、语言运用(每小题4分,共12分)23根据下列句子的格式、修辞和境界仿造一句话。我不是挺立高山的巨松,也不是屈身斗室的盆景,而是辽阔草原上的一棵小草为壮丽河山添上一笔。24下面句子的部分语序不当,请做调整。(字数不得增减)辛弃疾,名弃疾。辛弃疾在摸鱼儿写春,写相思,写美人,但古往今来没有谁能像他这样借美人反映现实,委婉地将春色化入政治,从而深刻贴切地寓意国事,评论正邪。(1)将“_”与“_”对调位置。(2)将“_”与“_”对调位置。25用“考生和高校”作开头,重组下面这个句子,不得改变原意。前年开始试行的春季高考,一方面增加了高校选拔人才的机会,另一方面也增加了考生选择高校的机会,因而受到高校和考生的普遍欢迎。参考答案一、1解析:荒芜w,惆怅chn。答案:A2A3解析:把;而;把;因为。答案:C4解析:一般疑问句,其他三项均为宾语前置。答案:C5解析:与例句均为被动句;其余各项均为状语后置。答案:B6解析: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其余均为结构助词,译为“的”。答案:C7解析:东晋时期的田园诗人。答案:D二、(一)8解析:悲伤。答案:B9解析:以:把,凭借;得:买到,与“失”相对。答案:D10A11B12解析:“不为人所知的平常人”错。答案:A(二)13解析:“淹”义为“停留”。答案:B14解析:“至”“及”形异而义同,都是“到”;“若”“苟”都是假设连词,解为“如果”。答案:A15解析:克作为主帅,在战车上位置应居中,这从文章中可以推断出。答案:C16解析:“告”的对象是晋,不是齐,因此“告”应解为“告诉”;“释憾”意即“泄愤”。答案:B17解析:“心肠不狠”不合文意,“朝食”就是“吃早饭”,鞍离齐都甚远,“朝食”解为“回朝吃饭”,不合事理。答案:A18C19解析:都是因果关系,为转折关系,为条件关系。答案:B20解析:齐的骄狂、轻敌可从齐侯的话和齐军“不介马而驰”推断;晋的上下一致、团结奋战可从张侯、郑丘缓对克的鼓励和帮助推断。答案:B(三)21杜诗:兵家胜败是不能预期的,项羽虽然兵败,但江东子弟还有不少人才,卷土重来,说不定还可以转败为胜。王诗:项羽兵败势难挽回,虽然江东还有很多子弟,但也没有人肯跟他再干了。(意思对即可)22杜诗主张百折不挠、败不气馁的精神,这点值得肯定。王诗指出项羽兵败在于失去民心,警世作用更为深刻。(言之有理即可)三、23解析:“不是不是而是”句式。答案:我不是都市激越的乐章,也不是山乡休闲的短笛,而是茫茫沙海中一串驼铃勇敢的跋涉者的伴侣。24(1)美人写相思(2)借美人反映现实委婉地将春色化入政治25考生和高校普遍欢迎去年开始试行的春季高考。一方面考生增加了选择高校的机会,另一方面高校也增加了选拔人才的机会。客服唯一联系qq 1119139686 欢迎跟我们联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