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C 289-2001汽车发动机机油泵技术条件.doc

上传人:丁** 文档编号:1495803 上传时间:2019-10-2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QC 289-2001汽车发动机机油泵技术条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QC 289-2001汽车发动机机油泵技术条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QC 289-2001汽车发动机机油泵技术条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QC/T 289-2001(2001-12-30发布,2002-05-01实施) 前 言 本标准是对QC/T 289-1999的修订,主要修订处: 1)取消了QC/T 289-1999中的重要性分等。 2)增加了对机油泵行业常用术语的定义。 3)增加了技术条件要求。 4)对原常用标准进行了更新。 5)增加了试验方法要求。 6)统一了机油泵的检验规则。 7)增加了机油泵的包装,标识要求。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QC/T 289-1999汽车用机油泵总成质量分等。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东风汽车泵业有限公司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黄海波。 中华人民共和国汽车行业标准 QC/T 289-2001 代替 QC/T 289-1999 汽车发动机机油泵技术条件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汽车发动机机油泵总成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等。 本标准适用于汽车发动机用的机油泵(简称机油泵)。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2828-1987 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 GB/T 3821-1983 中小功率内燃机清洁度测定方法 JB/T 8886-1999 内燃机机油泵试验方法 JB/T 9774-1999 中小功率内燃机清洁度限值3 定义3.1 流量Q(L/min):单位时间内,从泵的出口处输出的液体量。3.2 压力P(kPa):泵出口处的压力。3.3 容积效率v():实际流量与理论流量的比值:v=QQt。3.4 限压阀开启压力Pk(kPa):限压阀溢油口开始喷油时之压力值。3.5 吸油高度h(mm):油箱液面至主动齿轮(或内转子)中心的高度差。3.6 工作特性3.6.1 转速特性 在规定试验油粘度和一定压力时,表示供油量与转速的函数关系。3.6.2 压力特性 在规定试验油粘度和一定转速时,表示供油量与压力的函数关系。4 技术要求4.1 机油泵总成各零件的制造及装配应符合按规定程序批准的产品图样和有关技术文件的要求。4.2 机油泵总成图或有关技术文件中应规定产品的性能指标和可靠性指标。4.3 总成装配完毕后,用手或专用工具使机油泵的齿轮转动,应转动平滑,不得有卡滞现象。4.4 机油泵总成应表面光整,无锈蚀,毛刺,磕碰伤。4.5 安装在发动机外部的机油泵,解体测定其内表面的清洁度,清洁度限值按JBT 9774的规定;安装在发动机内部的机油泵,还应测定其外表面的清洁度,清洁度限值由主机厂与配件厂协商确定。4.6 在发动机额定转速时的容积效率,齿轮泵应不小于76,转子泵应不小于85。4.7 总成可靠性试验后性能复试流量值应不低于可靠性试验前性能试验流量值的90,且总成各零件不得有过度磨损或擦伤。4.8试验合格后的总成应有良好的防尘保洁措施。5 仪器仪表精度要求5.1 温度计(表):误差不大于。5.2 压力表:压力表精度不低于1级。5.3 转速表:误差不大于0.5。5.4 流量:流量误差不大于0.5。5.5 计时秒表:误差不大于1/100 s。6 试验方法6.1 试验条件6.1.1 试验用油自选,粘度应达到(16.50.8)10-6 m2/s。6.2 总成性能试验6.2.1 机油泵总成台架性能试验时,其吸油高度应与机油泵总成装在主机上的吸油高度基本一致。最低不小于150 mm。6.2.2 机油泵性能试验应在专用的试验台上进行,试验项目应包括转速特性(图1),压力特性(图2),带有限压阀的还应有限压阀工作特性(图3),具体指标应符合图纸的要求。6.2.3 总成台架性能试验方法按JB/T 8886标准的有关规定。6.2.4 计算出在规定的试验油粘度,规定转速(包括发动机额定转速及最低稳定工况转速),规定泵出压力时的容积效率。6.3 总成可靠性试验6.3.1 总成可靠性试验应在专用的模拟主机全速全负荷条件下的试验台上进行,试验时间与配套主机的可靠性试验时间相同、也可随配套主机的可靠性试验同时进行,但不少于500 h。6.3.2 试验样泵主动轴的轴向位置必须与安装在主机上的方向一致。6.3.3 可靠性试验前应按JB/T 8886中要求进行性能测试。6.3.4 可靠性试验过程中,允许补充油料,但不得更换机油泵。6.3.5 可靠性试验过程中,不允许调整及修理试验样品,试验过程中若由于机油泵本身故障而使试验中断)应终止试验,按不合格计。7 检验规则7.1 机油泵应经制造厂检验部门检验合格后,方能出厂。7.2 制造厂应定期对机油泵进行抽检,抽检项目按7.3的规定,抽检项目中若发现不合格,允许加倍抽样对不合格项目进行复验,若复验该项仍存在一项不合格,则该批产品为不合格。7.3 检验项目7.3.1 关键项 a)机油泵性能指标; b)机油泵可靠性。7.3.2 重要项 a)机油泵上安装孔位置尺寸; b)机油泵与发动机配合的孔、轴等的尺寸; c)机油泵转动的灵活性; d)与发动机配合的相关的重要间隙,如齿轮的齿侧间隙、轴向间隙等。7.3.3 一般项 a)图纸规定的其它尺寸; b)技术标准规定的其它要求; c)铸件的铸造质量; d)外观质量。7.4 抽检周期由制造厂检验部门自行确定。7.5 用户油检机油泵质量时,按GBT 2828二次抽样方案,检查水平进行。7.6 关键项目有一项不符合项则机油泵总成即为不合格:重要项目和一般项目有不符合项,则视情况允许办理偏离许可。8 标志、包莱、运输、贮存8.1 每台机油泵都应标明产品型号和生产厂家的厂标或商标,标志的方式及位置应在产品文件中规定或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8.2 商品机油泵,每台都应附有产品质量合格证及产品使用说明书,合格证上应标明: a)生产厂家的厂名、地址、电话; b)产品名称及其供货号; c)检验日期; d)检查员姓名或代号。 产品使用说明书上应注明其额定转速、流量、压力等标识内容。8.3 定点配套产品的包装、标识等按供需双方协议执行。8.4 要保证机油泵在运输过程中不致碰伤。8.5 机油泵储存库房应保持通风,干燥;机油泵应做防锈处理,保证在正常情况下12个月内不致锈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各类标准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