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粤教版必修一:第二单元综合测试(1)

上传人:青山 文档编号:1495229 上传时间:2019-10-2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粤教版必修一:第二单元综合测试(1)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语文粤教版必修一:第二单元综合测试(1)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语文粤教版必修一:第二单元综合测试(1)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1粤教版必修一单元二综合测试(1)一、(每小题3分,共12分)1. 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心酸辛酸往事喻义寓意深刻B. 一般略见一斑过度过渡时期C. 无谓无私无畏家世处理家事D. 明智淡泊明志灌注全神贯注2.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这本日记再次揭露了日本侵略者竭力 使用毒气弹真相、进行欺骗宣传的丑恶行径。(2)劳动合同条例规定,劳动者在解除或者 劳动合同后一定期限内,不得自营或者为他人经营与原用人单位相竞争的业务。(3)马加爵杀人事件警示我们,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亟待重视。 忽视这一问题,这样的悲剧 会重演。A. 掩饰 中止 否则/那么 B. 掩盖 终止 如果/还B. 掩饰 终止 否则/那么 D. 掩盖 中止 如果/还3.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陈培德认为,在目前,中国足球必须打好三大战役,完成三项任务,打假、扫黑和反贪。B. 打开笔记本电脑,无论在酒店的会议厅还是在咖啡馆的一隅,你都可以摆脱线缆随时随地无线上网这样的梦想听起来很美。C. 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正在改变人们的生活,你是否想过?不久的将来,房子的外墙可以是彩涂钢板,“蓝领”工作全部由机器人来做。D. 2003年7月光明日报以老师也不能抱“铁饭碗”为题,对“全国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工作经验交流会”的情况作了报道。4.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 肖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是一部既磅礴壮观又委婉细腻,扣人心弦的史诗性的长篇小说。B. 沈从文心中具有神性的生命与谋生的艰难在现实中是那样的不可名状,时常两相对峙,从而演绎出一个个悲凉的人生故事。C. 计算风格学现在在社会科学领域成为一门饶有趣味的学科,尤其在判断作者真伪,考证作者疑难方面更是大显身手。D. 我的母校有一个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这里蕴涵着“强大”的真实含义。二、(每小题3分,共9分)科学与艺术 王禹民 世界著名的物理学家李政道博士,曾邀请李可染、吴作人等画家为物理的前沿学科当题作画。绘画的主题是“量子引力”、“粒子物理”和“表面物理”等。 李可染先生为表述“相对论性重离子碰撞”这个当代物理学的主题,画了两头公牛角斗的场面,题为对撞生新态,既生动形象,又幽默风趣。吴作人先生为“二维强关电子联系统”而作的无尽无极的画,既像阴阳鱼,又像两颗彗星,且只有两笔,简洁而对称。我们的老艺术家懂得了当代尖端科学的基本思想,为古老的中国画开拓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前景。 这也说明科学和艺术是相通的。自然科学研究本质及其最高使命,是从纷纭杂陈的一团混乱中整理出贯穿于其中的不变规律和井然秩序。与此相仿,艺术创作活动的本质和最高使命也是从万千现象的零乱中整理出秩序和规律。法国作家福楼拜曾说:“科学和艺术,在山麓分手,回头又在顶峰汇聚。” 两三百年来,英国水彩画家所关注的是光与暗的关系,是河流、山脉、树丛和海浪的运动,以及云彩的形成和变幻。康斯太布尔的组画英格兰风景画就真实生动地展现出瞬息万变的大自然的景色。而在透纳和法国画家柯特曼的笔下,海洋呈现出一种永远在做不停颠簸的运动状态。 无独有偶,透纳的同乡和同时代人、植物学家布朗,于1827年用显微镜观察到浮在水里的菌类孢子在做不停的运动。孢子越小,运动越剧烈。后来人们把这种运动称为布朗运动。爱因斯坦等科学家参与了相关的研究,并进而揭示了分子运动的奥秘。 那么,“布朗运动”和“透纳运动”有什么区别呢?又有什么相通之处呢? 可以说布朗所描绘的运动是一幅数理科学的风景画;他们所使用的语言是数学和物理概念。透纳所描绘的运动则是一幅艺术的风景画;使用的语言是色彩和线条。在本质上布朗和透纳都是究天地之貌而形之于画笔的画家。 布朗运动是大自然深层结构的微观运动;欣赏它的壮丽既要用到心眼,也要用到肉眼。透纳运动是大自然表层结构的宏观运动;惊叹它的宏伟同样要肉眼心眼并用。 科学风景画是抽象思维的结晶;艺术风景画是形象思维的结晶。两者各司其职,但又通过神经进行交流、合作和互补。一个完整、和谐、全面的人,应该同时能欣赏、赞叹并创作出这两种类型的风景画。热爱科学,同时也热爱艺术,才是完美人性的表现。(选自中学生阅读)5. 解说“科学和艺术在山麓分手,回头又在顶峰汇聚”这句话的含义最准确的一项是( )A. 科学与艺术各属的领域不同,但它们探究大自然的手段是一样的。B. 科学与艺术研究天地自然的方式不同,但最后还是要相互合作相互借鉴的。C. 科学与艺术使用的语言不同,可表达的内容是一样的。D. 科学与艺术有许多不同,但它们的本质和使用却都是从杂乱的现象中整理出秩序和规律。6. 下面不属于“布朗运动”和“透纳运动”区别的一项是( )A. “布朗运动”是微观运动,“透纳运动”是宏观运动。B. “布朗运动”是用数学公式和物理概念表达的,“透纳运动”是用色彩和线条描绘的。C. “布朗运动”可以显示分子运动的奥秘,“透纳运动”再现的则是大自然静止的奥秘。D. “布朗运动”表现的是大自然深层结构的壮丽,“透纳运动”表现的则是大自然表层结构的宏伟。7. 下列推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 说布朗是“画家”,是因为他描绘了“一幅数理科学的风景画”。B. 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思维方式,所以人们运用起来只能让它们各司其职。C. 因为科学与艺术相通,所以科学家要热爱艺术,艺术家也要热爱科学。D. 善于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人才是完整、和谐与全面的人。三、(每小题3分,共9分) 韩延寿字长公,燕人也。为颍川太守,俗多怨仇。延寿欲更改之,教以礼让,恐百姓不从,乃召郡中长老为乡里所信向者数十人与议,定嫁娶丧祭仪品,略依古礼, 不得过法。百姓遵用其教。黄霸代之,因其迹而大治。延寿所至,必聘其贤士,以礼待用。广谋议,纳谏诤,表孝悌有行,修治学宫。又置正、五长,相率以孝悌,不得舍奸人。闾里阡陌有非常,吏辄闻知,奸人莫敢入界。其始若烦,后吏无追捕之苦,民无棰楚之忧,皆便安之。接待下吏,恩施甚厚而约誓明。或欺负之者,延寿痛自劾责:“岂其负之,何以至此?”吏闻者自伤悔,或自刺死。 延寿尝出,临上车,骑吏一人后至,敕功曹议罚白。还至府门,门卒当车,愿有所言。延寿止车问之,卒曰:“今日明府早驾,久驻未出,骑吏父来至府门,不敢入。骑吏闻之,趋走出谒,适会明府登车。以敬父而见罚,得毋亏大化乎?”延寿举手舆中曰:“微子,太守不自知过。”归舍,召见门卒,遂待用之。在东郡三岁,令行禁止,断狱大减。由是入为冯翊(官名)。行县至高陵,民有昆弟讼田。延寿大伤之曰:“幸得备位,为郡表率,不能宣明教化,至令骨肉争讼,咎在冯翊。”是日,闭阁思过,一县莫知所为。于是讼者宗族传相责让,此两兄弟深自悔,自髡肉袒谢,愿以田相移,终死不敢复争。郡中歙然,传相敕厉,不敢犯。8. 对下列各句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 相率以孝悌,不得舍奸人舍奸人:放走坏人B. 微子,太守不自知过微子:小子C.召见门卒,遂待用之待用:等待任用D. 传相敕厉,不敢犯敕厉:告诫勉励9. 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韩延寿治郡注重教化的一组是( )定嫁娶丧祭仪品,略依古礼,不得过法。 表孝悌有行,修治学宫。 后吏无追捕之苦,民无棰楚之忧。 接待下吏,恩施甚厚而约誓明。 令行禁止,断狱大减。 是日,闭阁思过。A. B. C. D. 10. 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韩延寿治理颍川期间,根据当地俗多怨仇的情况,教民以礼让为先,并制定各种法律,导民向善,使颍川得以大治。B. 韩延寿重视人才,每至一处,广泛听取他人谋议,接纳诤言;同时采取有力措施以整治州郡,因此辖区社会安定,奸人不敢入内。C. 韩延寿对属下以礼相待,遇到有欺瞒或对不起自己的人,就先责备自己,致使下属伤心后悔,有的甚至以死谢罪。D. 韩延寿对属县百姓的争讼,认为是自己不能宣明教化所带来的过失;他为郡县吏民树立榜样,深得民心,于是教化大成,民风肃然。四、(23分)11. 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乃召郡中长老为乡里所信向者数十人与议。 (2)以敬父而见罚,得毋亏大化乎? (3)于是讼者宗族传相责让,此两兄弟深自悔,自髡肉袒谢。12.(8分)移家别上亭 戎昱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古人写诗很讲究炼字,诗中哪两个动词运用得准确传神?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13.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三题。(6分) (1)发白才知智叟呆, 。 ,一分辛苦一分才。 (2) , ,科学之道,诫之以空,诫之以松。 (3)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 ! (4)工欲善其事, 。五、(22分)美意朦胧我喜欢一个人在雾中散步。为此,过去的许多好时光在浏览唐诗中流去了。因为唐诗很美,而且美意朦胧,就像久久笼罩在朦胧中的一抹天光。唐诗的朦胧美,先是朦胧在它的形式美。唐代的律诗、绝句,每句字数相等,且求对仗、平仄、音律,讲究字面的整齐性和音调的明亮感。唐代英才辈出的诗人们,几乎每一个都能在清纯的诗情和几近桎梏的格律的碰撞中,吟成几首流传后世的好诗。然而,既然格律已近乎桎梏,纵是最伟大的天才,也无法把所有的诗篇都写得那么完美。杜青是使唐诗的形式美最终迷失在层峦叠嶂中的伟大的诗人。杜甫让世间如梦如幻地领略到唐诗的形式无与伦比的朦胧美意。杜甫写“绝”了唐诗,也写“完”了唐诗。他是非凡的。他之后的诗韵格律,最终都以他的诗篇为金科玉律。然而,历史自有静观的明眸。杜甫赖以名垂千古的最终是他的新乐府“三吏”“三别”,他的兵车行、丽人行、北征。他的律诗千秋无匹。然而,带着镣铐,怎么能跳好所有的舞蹈?一首被誉为“千古七律压轴之作”的登高,终因他追求四联对仗而不免“气竭意尽”。这是唐诗失之于完美的悲哀,但这并非是伟大诗人的悲哀。晚年入蜀后的杜甫写出的打破了韵律的如春水生、江畔独步寻花那些诗篇,至少与他许多真气弥漫的杰出律诗相映成辉。形式精美的唐诗,迷失在朦胧中。数以万计的唐人诗篇,真正流传于口碑的,不过三百。后世家喻户晓的,更多的是唐人瑰丽多姿的零落诗句。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因为谋篇之难能,往往是先成句,尔后凑合成篇,也因此唐诗佳句多于佳篇。一如雾中星光,朦胧间,只见斑斑点点,隐隐绰绰。唐诗的形式美在朦胧中迷失,而唐诗秀色可餐、光可鉴人的字面美,则在朦胧中生成。中国传统文化最神秘的源头,恐怕是它独特的汉字。独特的汉字天生是灵犀一点,只可意会。由它直接产生的举世无双的书法艺术,真可说是上溯远古,下接千载。以至当代抽象为其精灵的现代艺术,似乎也是滥觞于它,而似乎最美的书法艺术又多是书录唐诗的作品。这不难让人想到,汉字甚至不需阅读,便有一种让人在视觉上获得愉悦的字面美。汉字经过富有灵性的选择、组合,能让人望而生情,可歌可泣。而唐诗的字面美,达到的是几乎空前绝后、出神入化的境界。“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调。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信手拈来这两首唐诗,不需细读,不求甚解,单从字面所洋溢出来的朦胧美意,便是千盅酒,万朵花。红尘无涯,万象朦胧,蒙蒙迷雾中偶现得一线天光,自然更见娇妍。而娇妍无比的唐诗,至今低回不去的正是红尘的朦胧美意。它是青青竹林间的一个浣纱女,它是胡天飞雪中的两行马蹄痕,它是碧水中嫣然而出的一支芙蓉,它是月夜里凄然而泊的一叶独舟。万里悲秋,百年多病,是为咏史。半壁日出,千里江陵,是为纪游。而尤为管领千秋的,是唐诗中参尽的人间真禅。三春晖,明月光,白发悲,斑马鸣,生死、离合、荣辱、悲欢,凄美之至,伤感之至,潇洒之至,淋漓之至。道千秋人之未道,歌千秋人之未歌。这一娇妍的天光,让红尘更见其朦胧,至美至真。我喜欢一个人在雾中散步,在流水的许多好时光里,我想我的肩头和心中,已沐浴过无尽娇妍的万斛天光。14. 应该怎样理解“杜甫写绝了唐诗,也写完了唐诗”这句话?(6分)15.“形式精美的唐诗,迷失在朦胧中”是什么意思?请结合、段分两点加以说明。(6分)16. 除了形式美与字面美外,在第段中,作者还形象地赞美了唐诗的另外哪两个特点?(6分)17. 下面对这篇文章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4分)A. 这篇文章从不同的方面介绍了作者浏览唐诗时获得的朦胧美。B. 作者对于打破了韵律的诗篇加以肯定,而对近于桎梏的格律给以否定。C. 对唐诗的广泛传播与流传,我国的举世无双的书法艺术功不可没。D. 本文构思精巧,语言清新,首尾照应,表明了作者对文学作品的朦胧美情有独钟。E. 本文是一篇美学随笔,概括了唐诗具有“朦胧美”的共同特征。六、(15分)18. 用“维生素E”作陈述对象,改写下面的一段话。可适当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4分)众所周知,人体代谢过程中产生自由基,这种自由基对人体有很大的毒害作用,需要不断清除,而维生素E具有这种功能,维生素E极易与分子氧和自由基反应,可防止磷脂中不饱和脂肪酸被氧化,对肌体起保护作用。19. 任选某一事物,仿照例句从正、反两面立意,写两个有警示意义的句子。(句式不要求一致)(6分)例:月亮正面:在清凉的夜里,总是你和我这个最孤独的人做伴。反面:因为靠别人而发光,所以白天不敢露脸。20. 下面这则广告中有两处语病,请指出序号并加以改正。(5分) 宁红保健茶是由江西省修水茶厂宁红保健开发中心和上海中医营养食疗研究会共同用心血、汗水培育出的科技与智慧的结果。它充分发挥了宁红茶固有的降脂、利尿、提神、防癌作用,配以菊花、花粉、决明子、山脂、甘草等中药,使其功效 更加明显。它第一个成为我国茶叶保健系列产品,计有减肥、强力、清暑、抗感、咳宁、葆春等六个品种。七、(60分)有人说:你改变不了环境,但你可以改变自己;你改变不了事实,但你可以改变态度;你改变不了过去,便你可以改变现在;你不能控制他人,但你可以掌握自己;你不能预知明天,但你可以把握今天;你不可能样样顺利,但你可以事事尽心;你不能左右天气,但你可以改变心情;你不能选择容貌,但你可以展现笑容。是的,其实态度有时候比什么都重要。在艰难和逆境面前,你可以屈服,也可以使自己变得更坚强 甚至,你可以改变环境!请以“态度”为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第二单元达标检测卷一、1.A 点拨:“寓义深刻”为“寓意深刻”。2. B 点拨:“掩盖”是有意隐瞒、遮盖,语意较重,“掩饰”是设法隐瞒真实情况,语意较轻。“终止”,因结束而停止。“中止”,中途停止。否则有“不然”“如不”的意思,在句中意思反了;如果表假设。3. B 点拨:A“三项任务”后的逗号改为冒号或破折号;C问号改为逗号,最后的句号改为问号;D第二处书名号改为双引号,“铁饭碗”用单引号标示。4. B 点拨:“不可名状”指无法用言语形容。二、5.D 点拨:比较其他三项可知D项最全面、最准确。6. C 点拨:“透纳运动”不是显示大自然静止的奥秘,而是显示大自然运动的奥秘。7. B 点拨:两者还通过神经进行交流、合作和互补。三、8. D 点拨:“舍奸人”意为“姑息养奸”;“微子”意为“没有你”;“待用”为“另眼相待并提拔”。9. C 点拨:本题是一道内容归纳题,围绕“注重教化”设题,人物为“韩延寿”,突出的是韩延寿而不是门卒、百姓;突出的是注重教化,而不是教化结果、个人行为,所以选。10. A 点拨:B、C、D三项都是正确的,都对全文进行了概括归纳。只有A项不对,第一段中“黄霸代之,因其迹而大治”可得出,大治不在韩延寿治理期间,由此得出,A项不符合题意。四、11.(1)便召集郡中被乡里人信任的长者老人数十人,跟他们一同商议。(2)因为尊敬父亲而被处罚,(这)岂不是有损教化吗?(3)于是打官司的族人相互责备,两兄弟自身非常悔恨,自己剃发袒肩谢罪。12. “系”和“啼”用“系”字既合柳条藤蔓修长柔软的特点,又写了柳条藤蔓牵衣拉裾的动作,表现它们依恋主人不忍主人离去的深情。“啼”字既符合黄莺鸣叫的特点,又似殷勤挽留、凄凄惜别,让人联想到离别的眼泪。13.(1)埋头苦干是第一 勤能补拙是良训 (2)树老易空 人老易松 (3)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4)必先利其器五、14.(1)他使唐诗的形式美达到了极致。 (2)他的诗成了后人写诗的金科玉律。(或:他在律诗上的成就限制了后人的创造)15.(1)唐诗因过分追求形式上的完美而失去了创造活力。 (2)因谋篇之难能而真正流传于口碑的不过三百篇,因此佳篇少于佳句。16.(1)意境美。(形象、意象的朦胧美) (2)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广泛地反映社会生活。17. A、D 点拨:B作者并未否定格律;C唐诗的传播与流传,与书法艺术无关。E“朦胧美”不是唐诗的“共同特征”。六、18. 维生素E极易与分子氧和自由基反应,可防止磷脂中不饱和脂肪酸被氧化,清除人体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有很大毒害作用的自由基,对肌体起保护作用。19. 示例:彩虹20. 处,“结果”改为“结晶”;处,“第一个成为我国”改为“成为我国第一个”。七、例文:半杯水的奇迹沙漠中,同样的半杯水,两种不同的心态,一念之间,决定两种不同的命运。悲观的人想,天哪,茫茫大漠,归途在何处?现在只剩半杯水了,这是天意啊,我就认命吧。乐观的人想:感谢上帝,我还有半杯水,不必担心会渴死,只要专心找路标就行了,我真是太幸运了。两个人继续前进。不久,前者因自己内心的恐惧,唯一的半杯水顿时渗入沙土,最终,绝望地闭上了眼睛。而后者,依靠半杯水的鼓舞,硬是撑到了一片胡杨林边,被路过的商队救回到一个村庄,最后奇迹般地苏醒过来。村上的人听说这个人的经历,啧啧称赞,都说这是奇迹。是的,只需要半杯水,就能创造一个奇迹。而这普普通通的半杯水,蕴含着生存的奥妙,快乐的秘决,同时它折射着人的内心动态,好比是巫师的水晶球,能预言人的未来。人的内心动态,也就是心态,往往是决定胜负的关键。在雅典奥运会上,中国姑娘杜丽一枪打响,为祖国夺得了首金,也是该次奥运会的第一枚金牌,为个人为家庭也为祖国赢得了荣誉。法国媒体称她是“冰美人”。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在激烈的决赛中,一位俄罗斯选手的成绩始终比杜丽好,眼看着最后一枪就定胜负了,吧。如果东邻去摸彩得了一等奖,而你股票套牢,亏了两百万,你会怎么想呢?会不会万念俱灰,一死了之呢?如果西施才貌双全,嫁给一个大款,那个大款恰是风度翩翩,事业有成,你又作何感想呢?会不会看破红尘,遁入佛门呢?没关系,这些都算不了什么。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是的,收起失落,收起悲伤,换一种心态吧。只当作是上帝在考验你;别忘了,他还留给你半杯水。只要有半杯水就足够了,相信自己,一定会创造奇迹!朝着困难前进,头发甩甩,大步地走开,紧握着半杯水,天地皆在我心,奇迹终将来临,希望的太阳正从这杯水中冉冉升起!总评:该文语言朴实,叙议结合,用典型事例阐释和强调了心态的意义和作用,中心明确清楚,又显得含蓄隽永。w.w.w.k.s.5.u.c.o.m www.ks5u.com1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