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桅船》教案1(粤教版必修2)

上传人:青山 文档编号:1490100 上传时间:2019-10-22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1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双桅船》教案1(粤教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双桅船》教案1(粤教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学无忧http:/jiaoxue5u.taobao.com/专注中小学 教学事业!双桅船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舒婷,了解朦胧诗。2、引导学生品味诗歌意象,探究诗义,体会抒情主人公情感,提高诗歌鉴赏能力。3、让学生感受朦胧诗魅力,感受女诗人的细腻情怀教学过程新课导入由晚唐李商隐无题的朦胧诗意引出朦胧诗和舒婷的双桅船:“相见时难别也难, 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 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莱此去无多路, 青鸟殷勤为探看。” 李商隐在这首诗里表达了什么情感呢?相思?离愁?追求的执著?牵挂?这种种情感都有,诗意朦胧,已经具有朦胧诗的特点。但朦胧诗作为一种文学思潮提出来是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之所以称为朦胧诗是因为它的委婉隐讳,它往往运用富有象征意义的意象,诗意朦胧,不容易弄清。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朦胧诗来自于舒婷的双桅船。(板书:朦胧诗特点)推进新课合作学习 认识舒婷。学生介绍,教师概括。整体感知 (教师范读) 提问:1、诗中的“我”、“你”分别指什么? 2、船和岸是诗中两个重要的意象,会让你想起什么?能否把你的想象描述一下?鉴赏分析(学生朗读)师生共同梳理诗歌内容。提问:我们的想象往往是把船和岸作为主要表现对象,那么诗中有没有具体描绘船和岸的特点呢?明确:诗人的目的不是描写一只客观的船,而是借助双桅船的口吻,通过船对岸的倾诉,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借助具体的形象来表达抽象的主观情感和态度,这用的是象征的手法。探究学习提问:船究竟在向岸倾诉什么?凭你的想象,船和岸是什么关系呢?归纳:1、情人的关系;2、朋友或同事的关系;3、亲人的关系。作者想表达什么?或许是爱情,或许是友情、亲情,或许是社会感怀,又或许只是某一时刻的朦胧的心情。疑难探讨(学生质疑并相互解答,教师补充。)例子1、诗的题目是双桅船,为什么说是“双桅”?把“双”字强调出来有没有什么深意呢?明确:如果说它写的是爱情或友情,那么都属于个人幸福;如果说它写的是含有时代使命的社会感怀,则是社会责任,属于事业范畴;所以这“双桅”是否意味着爱情和事业在作者心目中同等重要、相互依存的关系?如果是这样,那这首诗就具有双重的意义。例子2、诗中的意象有成双成对的特点,如左翼/右翼,风暴/盏灯,你/我,航程/视线,雾/风,昨天/今天,岸/船,告别/相遇,为什么?明确:舒婷写诗喜欢把意象成对地放在一起,双桅船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诗中成对出现的意象,正好体现了“双桅”的特点,我们可称之为双桅式意象。在舒婷的其他诗里我们也很容易看到这种双桅式意象:大海/小船,橡树/木棉,老松/岸柳,火/炭,树/土等等。从某种角度看,我们不妨认为,双桅式意象正体现了舒婷朦胧复杂的情感世界和双重心态。 课堂小结布置作业客服唯一联系qq 1119139686 欢迎跟我们联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