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鹂》同步练习1(语文版必修1)

上传人:青山 文档编号:1489281 上传时间:2019-10-2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黄鹂》同步练习1(语文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黄鹂》同步练习1(语文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黄鹂》同步练习1(语文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学无忧http:/jiaoxue5u.taobao.com/专注中小学 教学事业!黄鹂反馈练习一、基础知识 1下列词语中的“致”字意义相同的两项是( ) A闲情逸致 B错落有致 C淋漓尽致 D美到极致2下列句子是复句的一句是( ) A初次见到它,是在阜平县的山村。 B有一次,在东海岸的长堤上,一位穿皮大衣戴皮帽的中年人,只是为了讨取身边女朋友的一笑,就开枪射死一只回翔在天空的海鸥。 C这里是很安静的,甚至有些近于荒凉,它们也许会安心居住下去的。 D那是抗日战争期间,在不断的炮火洗礼中,有时清晨起来时在茅屋后面或是山脚下的从林里,我听到了黄鹂的尖利的富有召唤性和启发性的啼叫。3文中叙述中年人猎杀海鸥的情节属于下列哪种叙述方式( ) A顺叙 B插叙 C补叙 D倒叙4下列说法有错的一项是( ) A孙犁是我国现代著名的作家。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荷花淀、长篇小说风云初记、铁木前传和散文集晚华集等。 B黄鹂,又名黄莺,身体黄色,嘴淡红,啼声婉转,吃林中害虫。正是因其对人类有益,作者才认为它美到极致。 C“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一句源自恩格斯致玛哈克奈斯的信,原意为对人物性格的表现,一定要将其置于相应的社会环境中;本文中的意义在于事物只有在相应的环境中,才有可能尽显其美。 D文章以黄鹂为线索,所写的主要对象是黄鹂。但文中又运用了丰富的联想和想像来表现主旨,启发读者进行哲理性思考。5下列句子中最能体现作者对黄鹂迷恋的一项是( ) A它们飞起来美丽极了,想多看一眼,都很困难。 B一听到它们叫唤,心里就很高兴。 C对我来说,这真是饱享眼福了。 D使我看了黄鹂的全部美丽,这是一种极致。6下列句中划横线的词,能换成括号里的词吗?为什么? 有时坐在小石凳上谛听(聆听)着,但总找不到它们的窠巢所在。 答: 。 “打黄鹂!”老史兴致勃勃(兴高采烈)他说,“你看看我的枪法。” 答: 。 只是为了讨取身边女朋友的一笑,就开枪射死了一只回翔(飞翔)在天空的海鸥。 答: 。 我站住了,我望着黄鹂,忽然觉得它的焦黄的羽毛,它的嘴眼和爪子,都带着一种凄惨(凄凉)的神气。 答: 。7分析下列句中的修辞手法,选出不同类的一项( ) A它们好像喜爱这里的深密幽静,也好像是要在这里产卵孵雏,并不匆匆离开,大有在这里安家落户的意思。 B从楼上可以看见它们互相追逐,互相逗闹,有时候看得淋漓尽致,对我来说,这真是饱享眼福。 C我望着黄鹂,忽然觉得它的焦黄的羽毛,它的嘴眼和爪子,都带有一种凄惨的神气。 D它们飞起来,迅若流星,在密密的树枝树林里忽隐忽现,常常是在我仰视的眼前一闪而过。8对下面句子含义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在战争不暇的日子里,这种观察飞禽走兽的闲情逸致,不知对我的身心情感,起着什么性质的影响。 A在紧张的战斗生活中,观察飞禽走兽的闲情逸致,对自己的身心情感有不良的影响,它会消磨人的斗志。 B在紧张的战斗生活中,观察飞禽走兽的闲情逸致,对自己的身心情感的影响有好有坏,很难把它说清楚。 C在紧张的战斗生活中,观察一下飞禽走兽,这是对美的事物的追求,对自己的身心情感,有着非常积极的影响。 D在紧张的战斗生活中,不应有观察飞禽走兽的闲情逸致,否则,对自己的身心健康的不良的影响就不知有多大。9对这篇文章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写了四次追寻黄鹂的经历,并由黄鹂转向大干世界,不仅黄鹂,世界上所有事物的美丽极致都只有在一定的环境里才能发挥。从而给读者一种人生的启迪。可见文章对人生哲理的阐发是水到渠成的升华。 B作者热情洋溢地赞美江南,赞美黄鹂“真正的家乡,安居乐业的所在”,寄寓着自己的探索和憧憬,理想和追求,也是对于历史前途的乐观预示。 C文章启示我们不仅要执著地追求美丽极致,更要不懈地努力创造出能够容忍、发展美的环境、时代、社会,对人生,对艺术,都是如此。D“黄鹂”之所以能在炮火中展翅高飞,是因为民族解放战争提供了创造、发展的广阔天地,达到了“形色神态和环境的自然结合和相互发挥”;“前几年”,“黄鹂”来而忽去,就是因为这样“自然结合”的破坏与丧失,作者热情讴歌了今天这样的能够容忍、发展美的新时代。二、阅读下面文字,回答文后各题(一)是的,这里的湖光山色,密柳长堤,这里的茂林修竹,桑田苇泊,这里的乍雨乍睛的天气,使我看到了黄鹂的全部美丽,这是一种极致。 是的,它们的啼叫,是要伴着春雨、宿露,它们的飞翔,是要伴着朝霞和彩虹的。这里才是它们真正的家乡,安居乐业的所在。 各种事物都有它的极致。虎啸深山,鱼游潭底,驼走大漠,雁排长空,这就是它们的极致。 在一定的环境里,才能发挥这种极致。这就是形色神态和环境的自然结合和相互发挥,这就是景物一体。1这几段文字与上文的作者几次追寻黄鹂的经历有什么联系? 答: 。2试阐释“景物一体”的意思。 答: 。3根据这几段文字,用一两句话说明作者悟出的哲理。 答: 。 (二) 白 鹭 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白鹤太长而嫌生硬,即如粉红的朱鹭或灰色的苍鹭,也觉得大了一些,而且太不寻常了。 然而白鹭却因为它的常见,而被人忘却了它的美。 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 ),减之一分则嫌( ),素之一忽则嫌( ),黛之一忽则嫌( )。 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站着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琉璃框里的画面。田的大小好像是有心人为白鹭设计的镜框。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见它孤独地站在小树的绝顶,看来像是不安稳,而它却很悠然。这是别的鸟很难表现的一种嗜好。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吗? 黄昏的空中偶见白鹭的低飞,更是乡居生活中的一种恩惠。那是清澄的形象化,而且具有了生命了。 或许有人会感到美中的不足,白鹭不会唱歌。但是白鹭的本身不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吗?不,歌未免太铿锵了。 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1依次填入文中四个括号中最恰当的一组词是( ) A黑 白 长 短 B长 白 短 黑 C长 短 白 黑 D黑 短 白 长2本文重点是赞美白鹭的,为什么要在文中插入对白鹤、朱鹭、苍鹭的描述?(回答不超过25个字) 答: 。3文章第5小书写白鹭站在小树绝顶,人们猜测“它是在望哨”,作者同意这样的猜测吗?根据何在?为什么?(回答不超过50个字) 答: 。4从全文看,白鹭的美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每个方面用两个字概括,不少于6个字,不超过10个字) 答: 5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赏析有误的两项是( ) A通过赞美白鹭,本文表现了作者爱寻常之美,爱平凡之美的思想感情。 B作者开头说“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是从白鹭的外貌、形态特点着眼的。 C作者在文章最后又说白鹭是“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写出了白鹭易被人忽视的内在的、质朴的美,这样由里及表,使文章更富有哲理。 D文章第4小节运用了一连串的排比句式,主要突出了白鹭匀称的体态和谐调的色彩。 E文章倒数第2小节说“歌未免太铿锵了”,这里说其他鸟唱的歌太响亮了,作者借此来反衬白鹭宁静悠然的美。参考答案 一、1A、B 2C 3B 4B 5D 6都不能换。“谛听”指仔细听;“聆听”没有强调仔细。“兴致勃勃”形容兴头儿高。“兴高采烈”既写兴致也写神采,根据句意,应突出兴致。“回翔”,含有回旋的意思,“飞翔”无此意。“凄惨”用于写神情,“凄凉”多用来形容环境或景物。 7 D(比喻,其他为拟人) 8 C(根据上下文意判断) 9 D二、(一) 1本题旨在训练学生通过抓住关键性文字来把握文意的能力。在这几段文字的前面,作者写了四次追寻黄鹂的经历。童年时迷恋捕鸟,却没有见过黄鹂;抗日战争时期,见了色彩鲜丽、声音诱人、姿态矫健的黄鹂,但“一闪而过”;在病中,见了黄鹂,可惜被吓得飞走了;逛鸟市,却看到被玩弄的囚禁的黄鹂。写了四次经历以后,到这几段文字中,作者的追寻终于有了结果;找到了黄鹂的“真正的家乡”,看到了“黄鹂的全部美丽”。而且由黄鹂转向大千世界,不仅黄鹂,世界上所有事物的美的极致,都只有在一定的环境里才能发挥。从而给读者一种人生哲理的启迪。可见,这几段文字是上文的必然的延伸,那人生哲理也是从上文水到渠成地升华出来的。 2景物一体,就是形色神态和环境的自然结合和相互发挥。比如,黄鹂的啼叫,飞翔与“春雨、宿露”“朝霞和彩虹”一体,虎与深山、驼与大漠、雁与长空、鱼与潭底一体。这里强调了环境对事物的重要性。 3“各种事物都有它的极致”,“在一定的环境里,才能发挥这种极致”。(二) 1C 2通过比较,突出了白鹭形体“适宜”及其自然美的特点。 3不同意。从文中“可它真是在望哨吗”的疑问中可看出,作者欣赏的就是白鹭这种没有任何目的悠然自得的美。 4自然、宁静、悠然、匀称、和谐 5C、E 客服唯一联系qq 1119139686 欢迎跟我们联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