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罗庚》教案2(粤教版必修1)

上传人:青山 文档编号:1489239 上传时间:2019-10-2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华罗庚》教案2(粤教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华罗庚》教案2(粤教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华罗庚》教案2(粤教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学无忧http:/jiaoxue5u.taobao.com/专注中小学 教学事业!华罗庚教案设计教学目标:一、掌握文中的字词等基础知识。二、继续了解人物传记的特点、写法。三、了解华罗庚其人其事,学习华罗庚奋力拼搏,自学成才的毅力和献身科学事业,为人民服务的爱国精神。教学重、难点:材料的选择及华罗庚精神的体现。教学设想:布置学生做好预习,列表填出华罗庚主要事迹,抄写文中应用的诗句并背诵。教学过程:一、简介作者:顾迈南,当代作家,新华社女记者,既是科技新闻工作者,也是科普作家。2002年出版的中国科普名家名作收录了顾迈南及她的科普作品。二、简介华罗庚:中国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10年11月12日出生于江苏省金坛县一个贫苦家庭,1985年6月12日卒于日本东京。曾被授予法国南锡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和美国伊利诺伊大学荣誉博士学位。三、词语过关:署(sh)名 苏家驹(j) 惨淡 扉(fi)页 勤能补拙 莫名其妙 怠(di)慢 吴筱(xio)元 瘟疫蔓延一拐一瘸(qu) 怜悯(mn) 停滞(zh)不前 蜚(fi)声 金瓯(u) 鹯(zhn) 褒(bo)奖 梁园虽好,非久居之乡 追溯(s) 赞赏备至 商榷(qe) 暴跳如雷 如获至宝 置若罔(wng)闻 出类拔萃(cu) 运筹学 从实以终补充词解:扉页:书刊封面之内印着书名、作者等项的一页。勤能补拙:勤奋能够弥补笨拙的不足。怠慢:冷淡。蜚声:扬名。梁园虽好,非久居之乡:比喻外地再好,也不是适宜长期居住的地方。备至:完全,到了极点。商榷:商讨。如获至宝:好像得到了最珍贵的宝物。 置若罔闻:放在一边不管,好象没听见一样。指不予理睬。 出类拔萃:超出同类之上(多指人的品德、才能等)运筹学: 利用现代数学的成就,特别是统计数学的成就,来研究人力物力的运用和筹划,使能发挥最大效力的科学。 从实以终: 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直到最后。四、熟读课文,掌握大意。学生出示有关华罗庚事迹表格,了解他的生平事迹。时间主要事迹1910年11月出生于江苏省金坛县1930年发表论文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式不能成立的理由1932年秋季进入清华大学1937年夏天由英国回国1941年完成第一部著作堆垒素数论手稿1950年2月从美国动身回国1957年获国家科学奖励一等奖,出版60万字的数论导引1958年以后开始研究把优选法应用于农业生产五、研讨:1、课文在写作顺序上有什么特点?有何好处?倒叙,从华“出名”起笔,把最精采的地方先提出来,产生强烈的悬念,避免了平铺直叙和波澜不兴。主体按时间顺序分三部分写,勾勒传主的基本生命历程,使繁杂的内容条理清楚,材料多而不乱。嵌入多首华的诗词,显现出一种古朴文雅的风格。有意识地讲述一些小故事,增加文章的活泼度,使文章更具有可读性。2、请划分第一部分艰苦自学的青年时代的层次,并归纳大意。出生:家道贫寒,父母疼爱。中学时代:名师培养,爱上数学。辍学工作:刻苦自学,迷恋数学。病后残废:献身数学,写出名作。3、从第一部分中你受到哪些启发?4、在第二部分中,华罗庚取得了哪些重要的成就?在书上划出。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这些成就的?有何好处?按地点和时间。多而不乱。5、华罗庚为什么出国又回国?提示:为了提高自己,科学报国。6、在第三部分中,作者写了哪三方面的内容?华罗庚为新中国的数学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华罗庚为新中国的教育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华罗庚致力于数学的实际应用。 7、华罗庚在古稀之年时说:“树老易空,人老易松,科学之道,诫之以空,诫之以松。我愿一辈子从实以终。”根据课文所提供的材料,谈谈你对“空”、“松”、“实”的理解。“空”:缺少坚实的基础和实践。“松”:松动,松懈,放松长期的努力。“实”: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在几十年从事数学研究的生涯中,华罗庚最深的体会是:科学的根本是“实”。他用比喻对自己提出告诫。8、请找出文章中引用的华罗庚的诗句,说说它们对表达华罗庚的生活经历和人生感受所起的作用。既从不同侧面烘托和丰富了传主的思想精神,表现了华罗庚作为一个数学家的文学兴趣和古文修养,又使文章具有一种古雅的韵味。9、从华罗庚的人生道路中,你觉得成为一个科学家要有怎样的条件?热爱祖国和人民;立志献身科学事业;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勇于创新;善于交流和合作等。六、小结:本文是科学家传记,作者通过对华罗庚三部分的记叙,介绍了华罗庚的生平事迹,表现了他执迷于数学事业,刻苦自学的顽强毅力,更表现了他献身祖国的数学研究和教育事业,为国家民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的爱国精神七、作业: 1、抄写生字词。2、写一篇课后感悟。6.罗曼罗兰(节选)精粹教案集罗曼罗兰(节选)一、 教学目标:1、 了解罗曼罗兰的人生经历,特别是在高师阶段的人生经历以及思想变化;2、 体会罗曼罗兰的精神,从中吸取人生教益;3、 在与前面两篇传记对比的基础上熟悉传记的不同写法,熟悉传记的文体特点;4、 体会文章语言的特点;5、 激发对阅读外国名著的兴趣。二、 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1、 了解罗曼罗兰的人生经历,特别是在高师阶段的人生经历以及思想变化;2、 体会罗曼罗兰的精神,从中吸取人生教益;3、 在与前面两篇传记对比的基础上熟悉传记的不同写法,熟悉传记的文体特点;(二)教学难点:1、体会罗曼罗兰的精神,从中吸取人生教益;2、在与前面两篇传记对比的基础上熟悉传记的不同写法,熟悉传记的文体特点;3、体会文章语言的特点;三、 教学时数: 两课时四、 教学用具:多媒体、黑板五、 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在前面我们学习了“布衣总统”孙中山和华罗庚这两篇传记,在作者和传主的民族上来说他们都是中国人,在这里老师向大家提一个问题:外国人与中国人有那些不同?(同学们说出中外人们各方面的不同)同学们说得不错,而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无论作者和传主都是西方人。对了,就是这篇罗曼罗兰(节选)。我们就具体的从这篇课文来看一下在传记的写作上中外有什么不同。(二)作者介绍:斯蒂芬茨威格(),奥地利著名小说家、传记作家,出身于富裕的犹太家庭。青年时代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后去世界各地游历,结识罗曼曼兰和罗丹等人,并受到他们的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从事反战工作,成为著名的和平主义者。二十年代赴苏联,认识了高尔。年遭纳粹驱逐,先后流亡英国、巴西。年在孤寂与感觉理想破灭中与妻子双双自杀。以小说和传记见长,小说代表作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象棋的故事,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等,传记有三位大师,同精灵的斗争,三个描摹自己生活的诗人等。茨威格对心理学和弗洛伊德学说感兴趣,小说作品擅长细致的性格刻画和对奇特命运下个人遭遇,心灵热情的描摹。(三)传主介绍:罗曼罗兰(Romain Rolland,1866-1944)法国作家、音乐评论家。1866年1月29日生于法国中部高原上的小市镇克拉姆西。15岁时,随父母迁居巴黎。1899年,罗曼罗兰毕业于法国巴黎高等师范学校,通过会考取得了中学教师终身职位的资格。其后入罗马法国考古学校当研究生。归国后在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和巴黎大学讲授艺术史,并从事文艺创作。这时期他写了7个剧本,以历史上的英雄事件为题材,试图以“革命戏剧”对抗陈腐的戏剧艺术。20世纪初,他的创作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罗兰为让世人“呼吸英雄的气息”,替具有巨大精神力量的英雄树碑立传,连续写了几部名人传记:贝多芬传(1903)、米开朗琪罗传(1906)和托尔斯泰传(1911)等。同时发表了他的长篇小说杰作约翰克利斯朵夫,该小说于1913年获法兰西学院文学奖金,由此罗曼罗兰被认为是法国当代最重要的作家。1915年,为了表彰“他的文学作品中的高尚理想和他在描绘各种不同类型人物所具有的同情和对真理的热爱”,罗兰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罗曼罗兰的艺术成就主要在于他用豪爽质朴的文笔刻画了在时代风浪中,为追求正义、光明而奋勇前进的知识分子形象。在提到艺术风格时,罗曼罗兰表示,除了“诚恳”二字,他不希望别人承认他有什么别的优点。他是一个有广泛国际影响的作家,也是著名的社会活动家,一生为争取人类自由、民主与光明进行了不屈的斗争。(四)课文分析:1、 文章是罗曼罗兰传的节选,那么节选的是他人生里程当中的那一部分呢?明确:截取了他在法国高等师范学校时期生活历程。2、 综观全文,一共讲述了罗曼罗兰在高师阶段的哪些方面呢?明确:高师教育特点;他的学习情况;与朋友的交往;对偶像的崇拜;创作情况。3、 高师教育有何特点?在书本上找出来并用简短的词语概括。明确:A、这里的学生与世隔绝,远离实际生活,能更好的体会历史生活。(与世隔绝)B、这里的教育富有成效的结合了传统精神和经过检验的方法。(有效方法)C、这是一所严格的学校,要求学生有不知疲倦的勤勉精神。(要求严格)D、这里致力于全面教育,容许学生享有有限度的自由。(全面发展)E、这里曾经培养出法国最渊博的学者。(成果突出)4、 这个高师教育最终对罗曼罗兰的影响是什么?明确:使他成为了法国甚至世界著名的学者。5、 他学习的情况如何?明确:A、选择历史和地理作为主要学科。 B、心于文化史中C、对一切学科都感兴趣,如饥似渴地吞着精神世界所有的清泉。6、选择历史和地理对他的好处是什么?明确:使他获得较大的思想自由,对他后来的发展有决定的作用。他建立了自己的基本历史观,一种发展的历史观,以此来观察事物的深度和广度:“他第一次学会了把世界史看作是各个时代的涨潮和退潮的永恒活动;对于各个时代来说,昨天、今天和明天是一个活的统一体。”7、 解“昨天、今天和明天是一个活的统一体”这句话?明确:昨天、今天和明天意味着一个生动的本体、统一体,这样看待才会高瞻远瞩!8、 他与那些人交往?他们的思想如何?在书本上找出来并用一句话概括。明确:保尔克洛岱尔,安德列休阿列斯,夏尔贝济。a) 他们在彼此神秘热情的交谈中,产生了新的思想境界。他们的思想在当时是超前的。b) 他们对人生充满奔放的热情和对世界有极其严肃的理解。c) 他们有着自觉的使命感和生命追求:“用创作和生动的语言恢复人民失去的信心,即使牺牲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d) 他们有着一些共同的爱好。他们迷恋莎士比亚,他们推崇开阔的英雄般的生活,对托尔斯泰倾注了倾慕之情,把他当作剖析自己一生的偶像。概括成一句话就是:为人民而创作。9、 罗曼罗兰年轻时也“追星”,但他的“追星”和现在不少的年轻人的“追星”有什么不同?明确:从目的、内容、方式等方面作答。10、 罗曼罗兰在高师的创作成果有哪些?明确:许多短篇习作诗和音乐令人惊讶的文献构思着的:一部巨著叶卡特林娜梅奇契宫廷的文化史 一部长篇小说受生活折磨的真正艺术家的传记。(约翰克里斯朵夫的萌芽)11、 从文中找出对罗曼罗兰产生较大影响的人物,说说作者是如何利用与传主关系密切者的相关资料来突出传主形象的?明确:A、保尔克洛岱尔,安德列休阿列斯,夏尔贝济。他们有着共同的理想、追求和爱好,互相学习,互相激励,共同提高,这对突出传主形象起了衬托和强化的作用。B、莎士比亚对他的影响,引用了他自己写的材料,“莎士比亚是他的上帝,同样也是我的上帝”,突出了对于莎士比亚的迷恋。C、通过写他对于托尔斯泰的崇拜,突出了他对英雄人物的崇拜,正像认识到的:英雄不是为了生活中的小事而奋斗,不是为了一项成果而奋斗,而是为了整体,为了生活本身去奋斗。D、作者引用了很多材料,其中有“永远也没有向人展示”的,有“据他的一个朋友说”的用以评述他“上学时期的创作”评述斯宾诺莎的那种柔和的精神光辉永远照亮他的心。12、 罗曼罗兰的个人才华和人生选择?明确:A、被认为在描述历史方面有着巨大的才能。他特别醉心于文化史的描述。B、他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世界观:永远忠于自己对于生活的认识,自己的思考眼界是广阔的世界而不仅仅是狭小的自我。C、他对一切知识充满兴趣,如饥似渴的学习,他暗暗的写诗作曲。他还梦想写一部长篇小说,一部受生活磨难的真正艺术家的传记,这就是后来成为他创作生活中的第一缕霞光的约翰克里斯朵夫。13、 讨论:你认为罗曼罗兰有哪些优秀的品质?哪些最值得你学习?明确:品质上:追求思想的自由,富于奔放的热情并执着于自己的信念,崇拜并学习伟人思想,并且不断调整自己的学习方向,勤奋努力的学习等等。回答是主要在于第二个问,要答出最值得的一点或几点。14、 讨论:与前面两篇传记相比,这篇传记在写作上有何不同?明确:从写作顺序、语言、组织材料等方面考虑。15、向同学们介绍茨威格的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和罗曼罗兰的约翰克里斯朵夫。激发他们对西方名著的阅读兴趣。 客服唯一联系qq 1119139686 欢迎跟我们联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