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最大的麦穗》导学案

上传人:青山 文档编号:1483020 上传时间:2019-10-2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0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最大的麦穗》导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小学语文《最大的麦穗》导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小学语文《最大的麦穗》导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大的麦穗导学案课 题:最大的麦穗课 时:第1课时学习目标: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 学会1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虽然但”、“即使也”造句。3. 初步了解课文大意,理清脉络。学习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大意。学习难点:理清课文脉络。第1课时学习流程: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1.简介苏格拉底。(多媒体出示:苏格拉底图片)说说他留给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2.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课文,题目叫(板书)最大的麦穗,就是讲关于苏格拉底的一个故事。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走进课文,走近苏格拉底。二、设问导读(一)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按要求完成下面练习1给加点字注音,再把词语多读几遍。麦穗( ) 沉甸甸( ) 苍老( ) 麦垄( ) 2请用查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下面的词语,再读一读。麦垄 定夺 嘲笑 如梦初醒 错失良机3. 再读课文,标出自然段,理清课文的表达顺序,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4. 按照“明确要求” “两手空空” “悟出道理” 的顺序把课文分成三个部分,用“”标出。三、巩固练习1. 苏格拉底是(国家)的一位大学者。课文最大的麦穗就是讲的他让弟子们的事,揭示了一个道理。人的一生仿佛也在 ,也在 。有的人见到了 的“麦穗”,就 地摘下它;有的人则 ,一再地 。当然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 ,这才是 。2. 照样子写词语。沉甸甸: 东张西望: 挑挑选选: 四、总结提升1.在预习过程中,我还有不明白的问题,它们是: 2.苏格拉底临终前曾留下一句名言:最优秀的人就是你自己。第2课时学习目标: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 通过文中具体的语言文字,领悟必须善于抓住机遇,不能东张西望,错失良机的道理。3. 能够联系实际,说出自己对“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这句话的理解。学习重点:通过文中具体的语言文字,领悟必须善于抓住机遇,不能东张西望,错失良机的道理。学习难点:能够联系实际,说出自己对“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这句话的理解。学习流程:一、复述回顾这是一篇 ,叙述了 学者 让弟子们 ,弟子们 ,结果 ,揭示了 的道理。二、设问导读1. 苏格拉底给弟子们提出了什么要求,用“ ”画出来。其中的要点是什么?“只许进不许退”是什么意思?2. 自读自悟第三、四自然段,画出描写弟子们摘麦穗时的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的有关语句,并想象弟子们摘麦穗的情景。想一想:从这些句子中你能感受到什么?3. 用“”画出弟子们摘麦穗的结果和苏格拉底的话,想一想弟子们为什么会“两手空空”?苏格拉底的话是什么意思?4. 在苏格拉底的引导下,弟子们悟出了一个什么道理?(在文中画出来)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于“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这句话是如何理解的?三、巩固练习1.读第三自然段完成练习。(1)这段话主要写了 。从“ ”和“ ”可以体会到弟子们摘麦穗的态度是认真的;从“ ”和“ ”又可以看出他们的 ;从“ ”、“ ”、“ ”还可以看出他们 。从“ ”“ ”体会到弟子们 。四、拓展延伸1积累有关“机会”的名言警句。机会是每个人都有的,但许多人不知道他们已碰到它。机会只垂青那些懂得怎样追求他的人。机会来的时候像闪电一样短促,完全靠你不假思索地去利用。抓住当前的一分一秒,就相当于抓住了机会。2. 搜集几句苏格拉底或孔子的名言,看看他们还有哪些话给你很大的启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