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下册《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教学设计与《租船问题》教学反思

上传人:一*** 文档编号:1482310 上传时间:2019-10-2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5.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数学下册《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教学设计与《租船问题》教学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四年级数学下册《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教学设计与《租船问题》教学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四年级数学下册《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教学设计与《租船问题》教学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年级数学下册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教学设计与租船问题教学反思四年级数学下册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教材分析】学生在二、三年级做过大量的整数乘、除法计算的练习,对乘、除法的意义已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这一节在已学的基础上对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加以概括,使学生有更明确的认识。【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在教学中,应把旧知与新知联系在一起,再结合具体的实例来教学,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并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让学生自己概括出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的关系。【教学目标】1理解乘、除法的意义,知道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2理解和掌握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能够改编乘法和除法算式。3在分析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概括能力。【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乘除法的意义。难点:理解乘除法的关系。【教学准备】课件、口算卡片教学设计【复习导入】1出示口算卡片。7598()436355 728 36()9357 729 ()492导入:我们已经做过大量的整数乘除法计算的练习,积累了比较丰富的感性认识,今天我们要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对乘法和除法的意义加以归纳,并进一步明确乘、除法间的关系,使同学们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板书课题: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探究新知】1课件出示例2(1)。每个花瓶里插3枝花,4个花瓶一共插了多少枝花?师:谁能用两种方法计算?生回答,教师板书:用乘法算:3412(枝)用加法算:333312(枝)师:两种方法,你们觉得哪种方法更简便一些?生:用乘法简便。引导学生小结:求几个相同的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相乘的两个数叫做因数,乘得的数叫做积。2课件出示例2(2)、(3)。有12枝花,每3枝插一瓶,可以插几瓶?有12枝花,平均插到4个花瓶里,每个花瓶插几枝?学生口答,教师板书:1234(枝)1243(枝)师:与第(1)题相比,第(2)、(3)题分别是已知什么?求什么?怎样算?学生交流汇报。(第(2)、(3)题分别是已知两个数的积和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用除法计算)3教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引导学生观察:第(2)、(3)题与第(1)题的已知条件和问题有什么变化?使学生明确:在乘法中是已知的,在除法中变成未知的;在乘法中是未知的,在除法中变成已知的。也就是乘法是知道两个因数的积,而除法与此相反,是知道积和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所以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4观察算式,找出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1)师:乘法算式和除法算式各部分是什么关系?你从中发现了什么?和同桌互相交流一下。(2)反馈交流,点名汇报。【巩固应用】1完成教材第6页“做一做”。要让学生根据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说明各题的得数怎么来的。2完成教材第7页第2题。(学生独立做,教师巡视)【课堂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积因数因数 商被除数除数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除数被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租船问题教学反思租船问题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内容。目的是通过不同的租船方法,向学生渗透优化思想,在多种方案中通过比较、对比,得出最佳方案。这节课的内容,在学生能正确计算有余数除法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学会灵活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是课程标准的新理念,充分地体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租船问题在能正确计算有余数除法的基础上,提出了“至少”和“最多”这两个问题,在计算出余数后,还要进一步思考,要求更高了。在教学过程中,我改变了以例题、示范、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而是让学生自己找出条件、提出问题、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并引导学生投入到探索与交流的学习活动中,使之在自主探索和合作学习相互结合的过程中,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这节课的教学中,也有许多不足,学生都知道要利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来计算,可是在最后的“答”这一环节就出现了问题,还有学生对于安排的合理性掌握也不算好,他们不知道怎样的安排才是合理的。所以在上课还应尽量多给学生一些主动探索的空间,多设计一些练习,让学生多说出自己的想法和思考过程,这样学生的主动性可能会发挥得更好一些,体会得更深一些。同时在小组合作中,可以采用学生提问的方式来提高小组活动的有效性,让学生更好的融入到课堂学习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