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北京十四中高三(上)期中语文测试题试卷

上传人:青山 文档编号:1480674 上传时间:2019-10-2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7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北京十四中高三(上)期中语文测试题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8北京十四中高三(上)期中语文测试题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8北京十四中高三(上)期中语文测试题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北京十四中高三(上)期中 语 文 2018.11班级:_姓名:_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两页,共20道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贴好条形码,或填涂考号。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5.答题不得使用任何涂改工具。一、本大题共8小题,共24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8题。材料一北京是世界文化名都,它众多的文化古迹,一直吸引着世人的目光。其实,北京的自然遗产,特别是植物多样性,也是世界其它名都难以相比的。北京植物志(1992年第3版)共收入维管植物 169 科,898 属,2088 种。 北京作为都城有两千余年的历史,由于人口聚集,周围环境受到了严重破坏,现有的植物区系和植物群落,与两千年前相比已有很大的不同。目前,距离城区较远的山区破坏程度较轻,植物种类保存较多,如房山上方山,门头沟东灵山和百花山,延庆松山,怀柔喇叭沟门和云蒙山,密云雾灵山,对这些地区应加以特别的保护。北京在气候上处于暖温带向中温带的过渡,在自然地理上处于黄土高原向海河平原的过渡。这里既是许多暖温带植物以及具热带亲缘的喜温暖的植物分布的北界,也是中温带东北南部许多植物分布的南界。目前在低山平原地区仍可找到大量具热带、亚热带亲缘成分的植物。多种落叶阔叶灌丛成片地出现是目前北京山地植物多样性的特色。不同海拔,不同坡向,无论溪边或旱坡,都出现了多种落叶阔叶灌丛,这在其它地方很少见到。而京西和京北山区的突出特点是,在海拔1600米以上的山顶或近顶的“夷平面”上,分布着以多种杂类草为主的亚高山草甸。亚高山草甸野生草木花卉繁多,不同的时序,不同植物开着不同颜色的花,花色交映,五彩缤纷。如东灵山和百花山,都有大量可供观赏的花卉,仅百花山中观赏植物就有300余种。古籍记载:“无名花草,遍山取妍,三时不绝,故为百花山。”其中国家二级保护植物金莲花尤其引人注意。北京植物区系中有一定数量的种类已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名录。北京是我国政治、文化等中心,生产和生活给环境带来了较大压力,而交流频繁也给外来植物的入侵带来了便利。这不仅对农业生产造成损害,还直接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很大程度上起源于生物及其环境的多样性,因此北京在保护好文化遗产之外,保护好独特的自然遗产,意义重大。 (取材于陈昌笃、林文棋北京的珍贵自然遗产植物多样性)1根据材料一,下列不能说明北京的植物具有多样性的一项是(2分)A北京植物志共收入维管植物2088种B多种落叶阔叶灌丛成片地出现C京西京北亚高山草甸野生草木花卉繁多D交流频繁带来了大量外来植物2下列对材料一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北京的文化和自然遗产,因其多样性一直吸引着世人的目光B植物多样性受到破坏,与北京在历史上长期作为都城有关系C北京气候和自然地理的过渡性特点为植物多样性提供了条件D东灵山和百花山上面分布着以多种杂类草为主的亚高山草甸材料二北京四合院的绿化,是千百年来人们根据北京的自然地理气候和文化背景逐渐形成的,颇具特色。北京四合院的绿化树木,多数属于“春华秋实”型。这些树木春天开花,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享受浓浓的春意;秋天结果,身在院内便可得到桃李之利。夏季炎炎时还可以乘凉。北京四合院院外的大门和倒座房处,常常种植高大的落叶乔木,旧时以槐树、榆树为主。槐树木质坚硬而有弹性,能够做船舶、车辆和器具,槐花、槐实和槐树的根皮都是药物,花还可做黄色染料。槐树的种植还承载着深厚的文化渊源。周代朝廷在外朝种三槐、九棘,公卿大夫分坐其下,以定三公九卿之位,后来便以“槐棘”喻指三公九卿之位。北京四合院继承了这种传统,明、清时期民宅中广泛种植槐树,以表达。 榆树树龄长,木材纹理直,有多种用途。它翅果的形状很像古代的铜钱,故称榆钱,与“余钱”谐音,寓意富足。旧时北京人经常将其做成“榆钱糊饼”等食物,在青黄不接的时候,这些食物尤其受到人们的喜爱。海棠多栽种在正房前,或在正堂的东、西次间前对称种植。诗经小雅中的常棣篇是歌咏兄弟亲情的,“常棣”也作“棠棣”,四合院种植海棠,便有了兄弟和睦的寓意。海棠花花姿潇洒,艳而不俗;海棠果粉粉红红,酸甜可口。至今,北京的很多四合院内还种有海棠。西城区李大钊的旧居内植有海棠,后海北沿宋庆龄故居内的西府海棠,已有一百多年的树龄了。周恩来总理生前也非常喜爱海棠。紫藤是北京四合院的又一种特色绿化植物。李白曾在紫藤树中赞美道:“紫藤挂云木,花蔓宜阳春。密叶隐歌鸟,香风留美人。”历史上生活在北京的文人也爱紫藤。紫藤大多种植在里院书房前。春季,紫花似蝶,赏花闻香;夏日,棚下乘凉,心旷神怡。海柏胡同的朱彝尊故居内原有两株紫藤垂窗,故书房名为“紫藤书屋”。鲁迅先生在北京的居所,因院内有一棵古藤,所以小院名为“藤花馆”。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由于对传统四合院的绿化认识不够,人们在新建和翻修四合院时抛弃了传统,甚至将旧有的绿化植物拔除而别栽新种。这种文化的断链令人惋惜和遗憾。 (取材于李卫伟北京四合院的庭院绿化和私家园林)3下列填入材料二横线处的语句,最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A对历史的尊重和对传统礼制的坚守 B对后代的希冀和对富贵生活的向往C对权位的宣示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D对权贵的不屑和对平等生活的追求4根据材料二,下列不属于北京四合院树木绿化特色的一项是(2分)A多数属于春华秋实类 B都是高大的落叶型乔木C种植位置与树种相关 D兼有实用性和文化内涵5材料二中关于紫藤带给人们的感受,如果用诗句来形容,下列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绿蔓秾阴紫袖低,客来留坐小堂西。(许浑紫藤)B绿树村边停醉帽,紫藤架底倚胡床。(陆游自上灶过陶山)C紫藤附暖应生地,苍柏凌空欲到天。(赵师秀题方兴化茔舍) D四座风香春几许,庭前十丈紫藤花。(老舍赠北京晋阳饭庄)材料三“这叫小叶朴,原本在北京广泛分布。周口店北京猿人遗迹发掘的时候,柴火堆里就有小叶朴的种子。可是现在,北京城里几乎找不到了,圆明园内也就仅存这三棵。”舒志刚仰头望着圆明园内三棵紧挨着的高大乔木说道。这位高瘦的老人是植物专家。2000年前后,舒志刚用三年时间,编撰了专门记录北京野花野草的城市野花草。寻觅野花草的过程,让舒志刚大为吃惊,北京植物志中标注为“常见”和“极常见”的数百种植物,在2000年前后已经有超过100种变得很罕见。舒志刚说,这三棵小叶朴是纯野生的。“当年,北京猿人就用这种野生树木的树枝生火,在周口店的山洞里取暖、做饭。”每次看到这种古老的树种,舒志刚都觉得在跟历史对话。中科院有一个数据,北京城从外环向内环,每向市中心靠近5公里就减少1个物种。随着北京城市化步伐的加快,野花草的生长土壤日渐稀少,物种多样性受到威胁。“很多不起眼的野花草,其实都有其存在的意义。”舒志刚说,圆明园土路边一棵普通的黄花蒿,其实是屠呦呦提炼青蒿素的重要材料。一簇荆条,不但在成语故事“负荆请罪”中出现,还提供药材和花蜜。无论是锦鸡儿、小叶朴、黄花蒿,还是牻牛苗、田旋花,北京本土植物都有这样的特性:耐寒耐旱,适应性强。只要没有遭受人为破坏,就能顽强生存。“它们在北京呆了几十万年,对这里的环境最适应,几乎不需要养护成本,而且很多野花非常漂亮。”舒志刚讲了一个充满希望的故事。紫竹院的草坪上,曾经有一小片旋覆花,这是一种野花。按园林管理的一般要求,园林工人总去清理,但是总也清理不完。一年初夏,管理人员发现,草坪里点缀几朵野花,赏心悦目,于是就保留了下来。现在在紫竹院,游人面对的不再是单调的绿色草坪。本地的野花草被清理,引进的外来物种又水土不服,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来养护。有时候,清理本地植物还给外来物种入侵提供了便利。舒志刚说:“我们的园林管理别忘了多给野生植物、动物留一些空间,尤其一些本地土生、带有我们历史烙印的动植物。”(取材于孙毅百余种北京野生植物正在消失)6根据材料三,下列对小叶朴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目前北京只有圆明园内存活三棵B是北京本土的野生植物C对于北京猿人的生活有着重要作用D人为因素使其消失殆尽7. 根据材料三,下列对北京野花草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一些种类有药用和食用价值B耐寒、耐旱,适应北京气候C绿化城市时养护成本低D阻止了外来物种的入侵8. 保护北京本土植物有哪些文化意义?为保护北京本土植物,应该做好哪些方面的工作?请根据上面三则材料概括回答。(6分)二、本大题共6小题,共2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4题。世主有先醒者,有后醒者,有不醒者。昔楚庄王即位,乃退僻邪而进忠正,能者任事。当是时也,宋、郑无道,庄王围宋伐郑,诸侯说服。庄王归,过申侯之邑。申侯进饭,日中而王不食。申侯请罪曰:“臣斋而具食甚洁,日中而不饭,臣敢请罪。”庄王喟然叹曰:“非子之罪也!吾闻之曰:其君贤君也,而又有师者,王;其君中君也,而有师者,伯;其君下君也,而群臣又莫若者,亡。今我下君也,而群臣又莫若不谷,不谷恐亡无日也。吾闻之,世不绝贤。天下有贤,而我独不得。若吾生者,何以食为?”故庄王思得贤佐,日中忘饭,谓“先寤所以存亡”,此先醒也。昔宋昭公出亡,至于境,喟然叹曰:“呜呼!吾知所以亡矣!吾被服而立,侍御者数百人,无不曰吾君丽者;吾发政举事,朝臣千人,无不曰吾君圣者。外内不闻吾过,吾是以至此。吾困宜矣。”于是革心易行,衣苴布,食疄馂,昼学道而夕讲之。二年,美闻于宋。宋人车徒迎而复位,卒为贤君。既亡矣,而乃寤所以存,此后醒者也。昔者虢君骄恣自伐,谄谀亲贵,谏臣诘逐,晋师伐之。虢君出走,至于泽中,曰:“吾渴而欲饮。”御者乃进清酒。曰:“吾饥而欲食。”御进腶脯粱糗。虢君喜曰:“何给也?”御曰:“储之久矣。”曰:“何故储之?”对曰:“为君出亡而道饥渴也。”君曰:“知寡人亡邪?”对曰:“知之。”曰:“知之,何以不谏?”对曰:“君好谄谀,而恶至言,臣愿谏,恐先虢亡。”虢君作色而怒,御谢曰:“臣之言过也。”为间,君曰:“吾之亡者诚何也?”其御曰:“君弗知耶?君之所以亡者,以大贤也。”虢君曰:“贤,人之所以存也,乃亡,何也?”对曰:“天下之君皆不肖,夫疾吾君之独贤也,故亡。”虢君喜,据轼而笑曰:“嗟!贤固若是苦耶?”遂徒行而于山中居,饥倦,枕御膝而卧。御以块自易,逃行而去,君遂饿死,为禽兽食。此已亡矣,犹不寤所以亡,此不醒者也。(取材于汉贾谊新书先醒)【注】不谷:诸侯自称的谦辞。9. 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乃退僻邪而进忠正进:提拔B. 谓先寤所以存亡寤:明白C.谏臣诘逐,晋师伐之诘:问罪D. 御谢曰:“臣之言过也。”谢:推辞10. 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乃退僻邪而进忠正 贤人之所以存也,乃亡B若吾生者,何以食为为禽兽食C吾被服而立枕御膝而卧D君之所以亡者,以大贤也御以块自易11. 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吾闻之,世不绝贤我听说,世间贤良之人不会断绝B于是革心易行,衣苴布,食疄馂 从此之后,洗心革面,改变行为,穿粗布衣服,吃粗糙的饭菜C宋人车徒迎而复位,卒为贤君 宋人派车马官员去迎接,请(他)重新担任国君,(他)最终成了贤明的国君D虢君骄恣自伐,谄谀亲贵 虢君骄纵,(一边)亲自四处讨伐,(一边)谄媚亲近高位之人12. 下列用来描述宋昭公的成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痛改前非 B. 革故鼎新 C. 迷途知返 D.幡然悔悟13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6分)臣斋而具食甚洁,日中而不饭,臣敢请罪。天下之君皆不肖,夫疾吾君之独贤也,故亡。14.虢君是昏君,其御者竟然称之为“大贤”,对此你怎么看?请从下列论语选文中提取你需要的信息,结合文章内容谈谈认识。(5分) (1)子路问事君。子曰:“勿欺也,而犯之。” (2)子谓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注】犯:(当面)触犯。不废:不被废弃,指有官做。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19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518题。杂诗左思秋风何冽冽,白露为朝霜。柔条旦夕劲,绿叶日夜黄。明月出云崖,皦皦流素光。披轩临前庭,嗷嗷晨雁翔。高志局四海,块然【1】守空堂。壮齿【2】不恒居,岁暮常慨慷。注:【1】块然:孤独貌。【2】壮齿:壮年。15.下面对本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秋风”两句以写秋景起笔,写出了秋风寒冷、白露凝霜的景象。B. “柔条”两句写植物的枝条一日日苍劲,绿叶一天天地渐趋萎黄。C. “明月”两句写明月从云边露出,“皦皦”突显出月光的明亮皎洁。D. “披轩”两句写诗人夜不能寐,便开窗面对前庭,听得雁鸣嗷嗷。16.从全诗看,“明月出云崖,皦皦流素光”两句中,“月”这一意象含有愁情,下列诗句中的“月”不含这种情感的一项是(2分)A.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维山居秋暝)B.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杜甫月夜)C.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李商隐无题)D. 我谢月相怜,今宵不忍圆。 (朱淑真菩萨蛮)17. 本诗中“高志局四海,块然守空堂”和陆游书愤中的“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中都有“空”字,请分析这两个“空”字所蕴含的思想情感的异同。(6分)18. 在横线上填写作品原句。(8分)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师说)凄凄不似向前声,。(琵琶行)春如旧,人空瘦,。(钗头凤),宾主尽东南之美。(滕王阁序),怎敌他、晚来风急?(声声慢)可堪回首,一片神鸦社鼓!(京口北固亭怀古)天也,!(窦娥冤)青山遮不住,。(菩萨蛮)四、本大题共6小题,共24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924题。庄重在绿树掩映的弘一法师骨塔前,时光的力量已经渗透到旁边巨大的山石上每一个游客都可以看到深深勒入石上的“悲欣交集”四个字。斜阳照在上边,又是一年深秋了,这四个字在萧瑟的松声里会诉说一些什么?它的含意太飘渺了,一些场景被放置在过去时上,把玩之下只能听到远来的风声。我想起来了,当时的情景也是在深秋,就要进入那个理想状态的世界了,法师挺着病体,已知未来。墨色在干裂的秋风里粘稠了,不是十分滋润。法师要来了纸笔,蘸满墨,闲闲澹澹地落下。字型依旧是清癯修长,像法师此时的一道影子。弟子们在旁屏息敛声,四周死一般岑寂。法师清瘦的面容和深陷的双目,流露出欣慰和平静之光所有的感受都简化了,浓缩在这四个大字里。当笔轻轻搁下时,暮色已然卷进了高墙。我通常把这种寂静肃穆下的场景归于庄重。是的,怀揣庄严和深重,这种心情让人速长几岁。人生的一些场景如果不懂得庄重,心就总是悬浮无着。来到这个省会城市的初期,我租住在城市边缘的老房子里,开始了没有人管束的大学生活。我忙着读书写字,不知道这个城市的走向,对这个城市的习俗浑然无觉。一个清晨,从铜管乐的吹奏声中醒来,这是一个阳光灿烂的星期天,我伸着懒腰循声走去,婉转的花儿与少年在晨风里飘荡。接下来我吓了一跳,原来是办丧事这是我第一次从侧面见到这个城市对远走的人的送别方式。后来,人陆续地到来,花圈慢慢地铺排展开,就有些人开始坐着喝茶抽烟、聊天说笑。这样的人多起来,气氛就有些变。庄重的场合一旦不庄重了,对其他人来说是一种隐痛,也使场景滑稽起来,模糊了主题。古人云:“死生亦大矣。”这是很有道理的。人不像树,一棵树倒下的时候,内部昭示了它生前隐藏的秘密。人的内部没有年轮,他的出生日就成了一种值得重视的记录满月、周岁、每年的生日,仪式落满了俗世的尘埃,却郑重其事地举行着。一个人辞别这个世界,仪式的庄重是不亚于出生的。凄美的清明,春雨滋润,空气中布满潮湿,无数的祭奠仪式。我想这就是一种转换,一个人到来了,一个人远去了,他们擦肩而过,都郑重其事。唯有心真正地投入,庄重的神情才会浮现。对于庄重的感受,最初是一个人给予我的。她就是我的二姨。自幼残疾使她对生活倍加珍惜,在她有生的日子里,她的善良、宽容和博爱让邻里无不称赞。每次用餐前,我见她闭目默祷,然后,徐徐用箸。她感谢上天给予的一日三餐的美食,细嚼慢咽,庄重的神情下用心品尝。其实,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是城市居民生活的低谷,日子贫瘠粗砺。粮店凭票证供给的陈年老米,淘米时一片浑浊,入口时一股酸气、霉味;配搭的玉米粉、洗去淀粉后如树皮的地瓜片,令人难以下咽。她常年的胃痛加剧了,却仍然吃得那么香甜,如甘饴入口,点滴不曾遗漏。吃饭时不要说话,二姨如是说。这里的道理是什么呢?后来,我悟出来了,它不纯是生理卫生意义上的,主要是心灵感应上的安静,有益于用心地品味造物主的赐予,心怀感恩。在离开家乡之前,我一直被这种庄重的神情熏染着,远离家乡的日子里,它不断涌出来。我最喜欢的还是独自用餐,慢条斯理,从容不迫。像二姨那样,我品尝到了大地的芳香。布莱克说:“从一粒细砂里看出一个世界,一朵鲜花便是天堂”这“看”里肯定有心的投入,不是任何人用眼一瞥就可以那么轻易地感受。庄重的高级形式乃是敬。还是引朱熹的话来展开,“不要放肆,不要戏慢,整齐严肃,便是主一,便是敬”(朱子语类)。敬天地、敬社稷、敬祖宗、敬人伦,都是有道理的。人不是独立不倚的存在,连绵而下的遗传、血缘使人与这个世界的前前后后充满了联系。庄重的举止,使自己的心得到妥帖的安顿。不过,生活中这样的举止毕竟太少,无任何敬畏、禁忌,轻浮、放荡、粗野把更多时间与空间充塞了。在这个越来越娱乐化的世界里,戏说正在迅速消解着庄重;失去了敬,怀旧、伤春、悲秋、闺怨、别离这些恒久的主题,也会渐渐变得轻浮起来,甚至沦为世俗。放下书本,夜幕降临的时刻走到城市高处,在闪烁着艳丽的灯影里,我看到一个城市在娱乐中漂浮无定。这个城市早年生长过许多慷慨激昂的人物,我对他们是怀有崇敬之情的,把这些英灵看成城市的骨骼。他们的历程伴随着苦难与雄心,每一个人要被考证或阐释,都可以带出与之相伴的那段沉重的时光。可惜没有噱头。他们的故居此时大门紧闭,黯淡无光,本该让城市所铭记的人,在娱乐声色中,渐渐被遗忘了。一个时代不庄重了,戏说搞笑如潮水浸湿了我们的生活,日子肯定浮华起来。时光如果像一盘不变质的录影带就好了,它可以倒卷,让我们看到一些凝重严峻的细节,包括每一个眉眼里那些值得崇敬的东西。那么,自问:你,在什么时候显得稍稍庄重一些呢?庄重,它所持有的庄严、深重的气息,令今日的生命感到难以承受之重。太多的娱乐色彩,冲淡了我们生命中原有的厚实部分,阻止我们顺利追求一些本质的东西。在初秋的树干上,我看到夏日遗留在上边的三五蝉壳,风吹过来,微微作响。主人扔下它们远去,此时恍若三五空屋。 (取材于朱以撒的同名散文)19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清癯:清瘦 B.消解:消除 C.慷慨:不吝啬 D.噱头:引人发笑的事20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来省会初期,作者租住在城市边缘的老房子里,就是为了更好地了解这个城市的习俗。B.作者认为人生需要各种仪式,在遵循这些仪式的过程中,人就能体会庄重,懂得敬畏。C.食物难以下咽,二姨却以庄重的神情用心品尝,甘之如饴,因为她对造物主心怀感恩。D.繁华的生活让城市的人们沉溺于娱乐,失去庄重之心,所以作者渴望回到艰难的过去。21“庄重”一词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从全文来看,作者笔下的“庄重”表现在哪些方面?(4分) 22请结合文章内容,简析作者引用朱熹的话有怎样的作用。(4分)23请对文末画波浪线的句子加以赏析。(5分)24本文选择了“我” “你” “我们”三种不同的人称。作者变换不同人称行文,有怎样的效果?请任选其中两种人称作简要分析。(6分)五、本大题共2小题,共60分。25微写作(10分)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180字左右。很多小说都有精彩的环境描写,它们在烘托气氛、塑造人物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请从红楼梦红岩老人与海的典型环境中选择一处,加以描述并做简要点评。要求:符合原著内容,条理清晰。孔子学院是中国在世界各地设立的推广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的交流机构。如果从以下论语名句中选择一句,写入孔子学院的宣传册,你会选择哪一句?请说明理由。要求:理由充分,条理清晰。甲:德不孤,必有邻。 乙:君子和而不同。红楼梦呐喊边城红岩平凡的世界老人与海六部经典名著以其独特的魅力,为人们所熟知。这六部作品塑造了许多个性鲜明、情感丰富的人物形象。请从这六部作品中选择一个人物形象,以“_,我看到了你灼热的心”为题,写一段抒情文字或一首小诗。要求在横线上填写人物名字,结合书的具体内容。26作文(50分)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将题目写在作文纸上。庄重这篇文章,是作者的一家之言。你对“庄重”有怎样的看法?请以“也说庄重”为题,写一篇议论文。要求:不要局限于朱以撒散文的内容;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被人们尊称为故宫“掌门人”,他自称是故宫的“守门人”。他说,一定要看护好故宫的9371间房屋,1807558件藏品。2020年故宫就600岁了,我们要把壮美的故宫完整地交给下一个600年。我们这一代人要上对祖先,下对子孙,保护、传承好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守门人”“守护者”。他们或平凡或伟大,我们对他们或熟悉或陌生请自拟题目,写一篇记叙文,讲述他或他们的故事。要求:可写人(单霁翔除外),可写物;可实写,可想象。故事完整,描写合理。语文试题答案一、(本大题共8小题,共24分)1(2分)D 2(3分)A 3(3分)B 4. (2分)B 5(3分)C 6(3分)A 7(2分)D8(6分)参考答案:第一问:保护北京本土植物,可以保护文化的多样性,可以使本土的特色文化传承下去(或“不发生断裂”),可以使人们在生活中感知历史、与历史对话(或“保存了与历史直接对话的媒介”)。【评分标准】每点1分,共3分。意思对即可。第二问:植物多样性方面:对植物种类保存较多的山区,有关部门应进行特别的保护。四合院绿化方面:要提高传统绿化形式在文化价值上的认识,并且加以传承。城市化发展方面:园林部门要更新绿化观念,注意给本土植物留出生存空间。【评分标准】每点1分,共3分。其它答案视合理程度给分。二、(本大题共6小题,共23分)9.(3分)D 10.(3分)C 11.(3分)D 12.(3分)B13.(6分)【答案示例】 我斋戒后准备的食物非常干净,但是您到了中午还不吃饭,我特来谢罪。天下的国君都没有才德的,(人们)嫉妒(嫉恨)您一个人贤明,所以您才会流亡在外(或:亡了国)。 【评分参考】句中“斋”“具”“日中”三个要点各1分,句中“不肖”“疾”“亡”三个要点各1分。意思对即可。有其他错误酌情扣分。14. (5分)【答案示例1】我认为御者的做法错误。子曰:“勿欺也,而犯之。”孔子认为臣子不能欺骗君主,若君主有错要敢于当面冒犯。御者明知虢君国破流亡的原因是喜欢谄媚、拒绝谏言,却称之为“大贤”,这是欺骗;其目的是为了自保,这是自私。可见,御者的做法不是正直的臣子所为。【答案示例2】我认为御者的做法正确。孔子曾说,“邦无道,免于刑戮”。如果国家(君主)无道,就要保护自己,使自己远离刑戮。御者一开始直言指出“君好谄媚”,引得虢君大怒,此时御者明白虢君已经无药可救,因此假意夸赞虢君是大贤,目的是取得其信任,自己能伺机逃走。御者明白应该放弃执迷不悟的无道之君,保存自己,这是一种智慧。【评分参考】观点明确1分,结合文章相关内容分析2分,结合论语选文中的信息分析2分。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19分)15(3分)D16.(2分)A17.(6分)答案要点:相同点:二者都抒发了壮志难酬的情感。(2分)不同点:“高志局四海,块然守空堂”中的“空”是空旷、空荡的意思,更侧重于表达孤独之感。(2分)“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中的“空”是白白地、徒然的意思,更侧重于表达盛年不再、年华老去的感叹。(2分)18. 在横线上填写作品原句。(8分)君子不齿(师说)满座重闻皆掩泣。(琵琶行)泪痕红浥鲛绡透。(钗头凤)台隍枕夷夏之交(滕王阁序)三杯两盏淡酒(声声慢)佛狸祠下(京口北固亭怀古)你错勘贤愚枉做天!(窦娥冤)毕竟东流去。(菩萨蛮)四、(本大题共6小题,共24分)19(2分)C20(3分)C(B项有一定迷惑性,作者认为“仪式”很重要,应该郑重其事地举行,仅仅有仪式是不够的。)21(4分)“庄重”指对人生的一些场景(或际遇)怀揣庄严和深重之心。面对生命的到来或逝去,持有最基本的肃穆、郑重之情;面对艰苦的生活、坎坷的命运,依然保持感恩之心;面对天地间的诸多人事,保持敬畏之心;对于已逝的英灵,要永远铭记与崇敬。【评分标准】本题4分。第问1分。第问任选其中三点作答,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22(4分)朱熹提出“敬”的重要性(1分),作者以此来说明自己的观点庄重的高级表现是一种敬畏之心(1分)。引朱熹的话,既是对上文“庄重”表现的总结深化(1分),也引出下文即对当代人缺乏敬畏之心、世界越来越娱乐化的反思与批判(1分)。【评分标准】朱熹的观点,1分;作者的观点,1分;承上总结深化,1分;启下引出反思,1分。意思对即可。23.(5分)【答案示例】本句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1分)。作者将遗留在树干上的蝉壳比喻为空屋,表现出蝉壳被抛弃后仿佛人去屋空的无奈怅然(1分),流露出作者对人们抛弃生命中原有的厚实部分的隐忧与伤感(2分)。此处用语,形象又含蓄,令人思索与回味(1分)。【评分标准】本题5分。可从修辞手法、细节描写、想象、象征等方面来赏析。语用特点,1分;具体表现,1分;效果分析1分;情感表达2分。24(6分)【答案示例】在文章的1至8段,作者总体上使用第一人称“我”来叙事、论述,便于以自己的想象、经历和感受来阐释“庄重”在不同场景下的内涵(1分),使读者感到真实、亲切、自然(1分);文章第9段使用了第二人称“你”,加强了与读者的直接对话(1分),更加令人警醒、引人反思(1分);文章最后一段则使用了第一人称“我们”,作者与读者便融成一体(1分),使结尾的反思和批判更有说服力、感染力(1分)。总之,人称的变化旨在与读者构成交流或互动(1分),有利于文章观念、思想深入人心(或“符合作者论述的重心,有利于实现作者说理意图”)(1分)。【评分标准】本题6分。在三种人称中任选两种加以比较即可。每种人称的作用、效果,各1分。总结“有利于与读者的交流互动”“有利于作者的情感表达”,各1分。人称作用与效果能言之成理即可。五、(本大题共2小题,共60分)略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世上的君主有先醒悟的,有后醒悟的,有不醒悟的。 当年楚庄王即位,马上就清退奸佞,提拔忠诚正直的人,(让)有才能的人主掌楚国的事务。在这个时候,宋国、郑国无道,楚庄王包围讨伐郑宋两国,诸侯们都心悦诚服。在返程途中,经过申侯的属地。申侯进献饭食,但是到了中午楚庄王还是不吃,申侯很害怕,请罪说:“我斋戒之后准备的饭食已经非常清洁了,但是您到了中午还不吃,我特来请罪。”楚庄王长叹道:“这不是你的罪过。我听说:一个国君是贤德的君主,还有开导教诲他的人,就可以称王于天下;一个国君是中等的君主,还有教导他的人,就可以称霸于诸侯;一个国君是下等愚昧的君主,他手下的臣子又没有比得上他的人,这样的国家就会灭亡。现在我就是愚钝的下等国君,手下的群臣没有人比得上我,我担心楚国没有多久就不复存在了。我还听说,世上的贤者不会断绝。(既然)天下有贤人在,但是我偏偏得不到贤人(来辅佐)。像我这样活着,凭什么吃饭呀?”所以楚庄王因为思虑着得到贤人辅佐,到了中午都忘了吃饭。这就是所说先(于他人)明白(国家)存亡的原因的人,这就是先醒的人。 当年宋昭公出逃,到了边境,长叹道:“哎,我知道我流亡的原因了。我穿着美服站在朝堂之上,数百名侍奉者,没有一个人不说我英俊潇洒的;我发布命令裁决政事,数千朝臣没有一个不说我英明正确的。我在朝廷内外没有听到过有人说我的过失,因此我才到了这一步。我陷入困境真是理所应当的。”从此之后,洗心革面,改变行为,穿粗布衣服,吃粗糙的饭菜,白天学习正道,晚上讲给他人听,二年后,美名在宋国境内传颂,宋人派车马官员去迎接他,让他重新担任国君,他也最终成了贤明的国君。等到已经逃亡在外,然后才明白存国保位的道理,这就是后醒的人。 以前虢君骄傲放纵,喜好自夸,让阿谀奉承之人成为亲信和权贵,进谏的大臣被问罪驱逐,晋国军队进攻虢国。虢君逃亡,到了大泽,对手下人说:“我渴了想喝水。”车夫于是进献上了清酒。虢君又说:“我饿了要吃东西。”车夫又进献了干肉干粮。虢君非常高兴地问:“为何准备得这么充分?”车夫说:“我好久之前就储存了。”虢君问:“为什么储存?”车夫回答说:“就是为了您逃亡时路上饥渴准备的。”虢君问:“你知道我会逃亡?”车夫回答说:“知道呀。”虢君问:“既然知道,为什么不劝谏我?”车夫说:“您喜欢那些谄媚之言,讨厌真诚的话,我想进谏,却担心我会比虢国先灭亡。”虢君(听后)改变了脸色非常生气,车夫赶紧谢罪说:“我说的话错了。”等到歇息的时候,虢君又说:“我亡国(逃亡)的原因真的是什么?”车夫说:“您不知道吗?您亡国的原因,就是因为您太贤明。”虢君说:“贤君是国家赖以存在的条件呀,如今却亡了国,是为什么呀?”车夫回答说:“天下的国君都没有才德,(他们)都嫉恨您一个人贤明,所以您才亡了虢国。”虢君大喜,扶着车厢上的横木笑着说:“哎,贤者原本就是像这样痛苦吗?”于是下车步行到山中休息,又饿又累,枕着车夫的腿就睡着了,车夫用土块换出了自己的腿,逃跑离开了虢君,虢君于是就饿死了,尸体被禽兽吃了。这就是已经亡国了,还不能醒悟自己亡国的原因,这就是不醒悟的人。 9 / 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