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武转》教案(沪教版第五册)

上传人:青山 文档编号:1478645 上传时间:2019-10-2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5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武转》教案(沪教版第五册)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苏武转》教案(沪教版第五册)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苏武转》教案(沪教版第五册)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学无忧http:/jiaoxue5u.taobao.com/专注中小学 教学事业!苏武传(节选)教学目标1、 扫清文字障碍,整理课文中的各类文言语法现象。2、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用文言对原文进行缩写。3、 了解课文刻画人物的各种艺术手法并深入体会苏武“威武不能屈”的民族气节。说明:本文选自班固所著的汉书,有删节。“苏武牧羊”的故事世代流传家喻户晓,也早已为学生所熟知,因此在课文意义的探讨上应该没有太大的问题。作为高中阶段的文言文重点篇目,本文篇幅比较长,所以,还是首先将重点确立在对文言虚实词和各类语法现象的整理上,以落实基础;但是,由于学生已经在高一阶段初步掌握了各类语法知识,因此,有关的知识整理可以在课前作为预习作业先布置下去,然后在第一课时进行交流。在此基础上,还可以让学生用文言缩写原文,既是对其文言能力的一次锻炼,又可以梳理全文故事的脉络。第二课时侧重对课文意义的深入探讨。通过对文章塑造人物时所运用的各种艺术手法的分析,体会苏武民族气节的具体表现,加深学生的理解,并且可以组织学生探讨苏武精神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引发深层思考。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梳理文章的字词句;了解文章刻画人物的方法;了解苏武的精神。2、 难点:尝试用文言缩写原文。说明: 课文的重点都重在基础内容的落实。这篇课文的文字并不是太艰深,苏武其人又广为所知;所以在教学设计中,希望能够增加一点难度,因此尝试让学生用文言缩写课文内容(300字左右)。这既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体现他们对字词句的掌握程度;又可以体现他们概括故事理顺脉络的能力。作为一种尝试,允许学生适当使用原句,只要能够合理表达即可。而“苏武精神”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的探讨可以拓宽学生的历史视野和现实责任感,激发思维和情感的撞击。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预设设计意图布置预习落实基础分组布置以下预习工作:1、了解汉书的有关知识;了解苏武其人。2、整理出文章中几个重点的一词多义;整理出文章中的特殊词法;整理出文章中的特殊句式。在学生可以分为四个学习小组就预习作业作重点准备。这些预习工作要求学生首先必须通读全文,然后培养其自习能力,既是对原有知识积累的一次检验,又是对新课文的熟悉。导入课文交流预习1、(播放乐曲苏武牧羊)导入课文:世人所谓“大丈夫”应该是“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在汉代,在被放逐的偏远之地,就有这样一个人用他的生命和精神在茫茫天地之间,在浩荡的历史长河之中,诠释了“大丈夫”的深刻含义,他就是苏武。2、请学生交流关于汉书的有关知识。3、请学生交流本篇课文中字词句的各类知识。2、学生将汉书的知识加以介绍。3、(1)重点的一词多义:以、乃、因、使、引、节、会、益(2)特殊词法:归、降、斗、别使动;夜、舆名作状;膏、雨、杖名作动;壮意动(3)特殊句式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1、用音乐引入能营造氛围。2、有关文学和语法知识的交流能够活跃气氛又能在班中形成相互竞争相互补充的良好学习气氛,同时,体现了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应该酌情予以鼓励。总结交流研读课文1、教师点评学生的预习工作。2、带领学生进入课本学习,捡遗拾漏,尤其要落实一些重点段落重点语句。1、学生要做好笔记。2、学生可以及时与教师交流互动。这个环节是对于前期交流的“收拢”,关键是教师点评和补充要得当,要能带领学生。探究技法探讨主题1、苏武具有哪些品质?有哪些言行可以反映他的品质?2、文章在塑造苏武这个形象时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请具体分析。1、通过课堂讨论进行交流。学生要善于结合课文内容进行分析:苏武具有坚定的爱国心、有气节不屈服能牺牲、坚毅顽强、有清醒冷静的判断力2、学生要结合以往的经验进行分析。对苏武除了直接描写之外,还有侧面描写,通过单于和属下的敬佩来体现人物的品质;还运用了对比的手法,用卫律和张胜来反衬出苏武的崇高。这个环节主要是挖掘主题,苏武的精神也是我们民族的精神面对外力威胁从不屈服,因此通过课文分析加深体会,关键是学生分析时应该言之有物,这方面老师要作引导。联系实际深入思考1、你如何评价苏武的精神呢?例如:苏武精神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何在?联系实际进行分析。1、学生自由讨论,畅所欲言。这个环节的设计重在开阔学生思维,通过自由讨论形成思维的撞击。布置作业1、请用文言缩写全文(300字左右,可适当引用原文语句)。这个环节侧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对其文言语法的掌握程度也是一种检查。思路点拨史书关于苏武的记载以及文学艺术作品中对苏武的描绘都不少,可以发动学生进行广泛搜集,在课堂内进行交流,通过资料的汇总就能反映出苏武精神的永恒价值和我们民族对这样一位英雄的极大敬意,可以加深对课文意义的理解。练习举隅1、自制表格,将课文中涉及的有关文言知识作一个整理。2、在课外再搜集一些关于苏武的资料,以你喜欢的一种文学形式(例如小说、散文、诗歌)表达对他的感受。客服唯一联系qq 1119139686 欢迎跟我们联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