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表格式教案精品.doc

上传人:最*** 文档编号:1478197 上传时间:2019-10-21 格式:DOC 页数:263 大小:1.1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表格式教案精品.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63页
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表格式教案精品.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63页
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表格式教案精品.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_后朱家小学秋学段教学计划 2017年9月年级四学科数学执教人刘改凤学情分析四年级两个班现有学生80人,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在教学方面除了重视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还要注意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客观的把全班同学分为好、中、差三个层次。好学生的智力较好,很容易学会新知识,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但缺乏问题意识。在教学中应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教材分析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大数的认识,计算器,三位数乘两位数,平行与相交,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统计,综合应用和数学实践活动等。在数与计算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在小学阶段,本学期结束后,有关正整数的认识和计算的内容将全部教学完。在实际操作方面,结合生活中大数目的计算,使学生初步认识计算器,学会用计算器进行一些简单的、必要的计算。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平行与相交一个单元,发展学生的初步空间概念。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1格代表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它是在学习简单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教材介绍了一格代表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学会看懂这种统计图并学习进行数据分析,进一步体教材分析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形成统计的观念。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乘法和除法两个单元,教学用所学的乘、除法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综合应用”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初步体会的运筹的数学思想方法,感受数学的魅力。同时让学生学习应用优化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综合应用数学的综合应用“荡秋千”和“纸与我们的生活”,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教学重点难点大数的认识,计算器,三位数乘两位数,这些内容是“数与代数”部分的教学重点。观察物体与灵活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是教学难点。教学目标1认识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认识自然数,掌握十进制计数法,会根据数级读、写亿以内和亿以上的数,会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数感。2结合生活中大数目的计算,使学生初步认识计算器,学会用计算器进行一些简单的、必要的计算。3会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4会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在100以内)和几百几十乘一位数,整十数除整十数、整十数除几百几十数。6认识垂线、平行线,会用直尺、三角板画垂线和平行线。6结合生活情境和探索活动学习图形的有关知识,发展空间观念。教学方法与措施1、创造性的使用和处理教材。教学选取的素材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新颖有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在教学中,要注重利用“信息窗”“情境图”,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要创设有趣的数学活动,使学生能充分体验,把主动权放给学生。 3、尽量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对口算和计算的兴趣,提高学生准确计算的能力。提倡多样化的学习方式,重视学生个性发展。课时安排本册教科书支配了60课时的教学内容,书中各部分内容的教学课时安排如下:一、大数的认识 10课时二、计算器 2课时三、三位数乘两位数 16课时荡秋千 1课时四、平行与相交 4课时五、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20课时实践活动纸与我们的生活 1课时六、统计 2课时总复习 6课时第 一 单元教学计划 年级四学科数学执教人刘改凤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学生在认识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认识万以上的数。这是认数范围的又一次扩展,对发展学生的数感,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具有重要的意义。本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有:万以上数的读写;万以上数的大小的比较;用万或亿做单位改写整万、整亿数。单元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亿,了解十进制计数法;能正确的读写万以上的数,会比较万以上数的大小,能对大数目进行合理估计。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了解“四舍五入”法,会求一个数的近似数,体会“四舍五入”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教学方法1、 小组自主互助学习形式。2、 动手操作。3、 加强计算练习。课时安排每个信息窗 2课时 共10课时后朱家小学活页教案2017年 9月 3日 第 1节 总第 2课时年级四学科数学主备人刘改凤执教人刘改凤课 题整万数的读写课 型新课时1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2 掌握亿以内数位顺序表,能够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出整万数。教学重点掌握亿以内数位顺序表,能够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出整万数教学难点掌握亿以内数位顺序表,能够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出整万数教 具演示文稿、数位顺序表及活动数字卡、计数器教学步骤教学活动个性化教案一、创设生活情境,导入新课二讲授新课1提问:(1)说出万以内的计数单位。(板书:个、十、百、千)2、说一说万以内数的读法。(1)从高位起,按照数位顺序读;(2)千位上是几,就读几千,百位上是几,就读几百;(3)中间有一个0或几个0,只读一个零;(4)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如:我国2003年茶叶、甘蔗和油菜籽的总产量如下: 甘蔗:九千零五十一万吨 油菜籽:一千一百四十万吨教学步骤教学活动个性化教案三、巩固应用、深化认识四,全课小结2认识数位顺序表。 计数单位和数位之间的关系:个位上的计数单位是一,十位上的计数单位是十,千万位上的计数单位是千万。也就是说几个一就写在个位上,几个十就写在十位上,几个百就写在百位上,几个千万就写在千万位上。认识数位分级:从右起向左每四个数位为一级,个、十、百、千是个级,表示多少个;万、十万、百万、千万是万级,表示多少个万。780000 读作:七十八万 七十八万 写作:780000板书设计亿以内数的认识780000 读作:七十八万 课后反思后朱家小学活页教案2017年 9月 3 日 第 1节 总第 3 课时年级四学科数学主备人刘改凤执教人刘改凤课 题亿以内数的读写课 型新课时1教学目标1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2掌握亿以内数位顺序表,能够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出亿以内的数。教学重点亿以内数位顺序表,能够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出亿以内的数。教学难点亿以内数位顺序表,能够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出亿以内的数。教 具小黑板教学步骤教学活动个性化教案一、复习旧知识、导入新课:二、独立探索、掌握方法1、读出下面各数:260000 3460000 10390000 99800002、写出下面各数:三十六万 五千万 四千八百万 二千零六万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整万数的读写方法,今天我们继续亿以内数的读写1、6200390000、3004000谁能读一读这个数?你是怎样读的?教学步骤教学活动个性化教案三、拓展练习四、小结观察计数器,四百零八万零七是由多少个万和多少个一组成的? (2)分析这个数的读法,对于各个数位上的0是怎么处理的?引导学生归纳:每级末尾的0都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3)你能把这个数写出来吗?让学生对照数级和数位的顺序进行填写,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4、试一试:针对中间或末尾有0的数的读写方法这一难点,让学生自主尝试,通过比较和交流进一步掌握读写方法。板书设计亿以内数的读写三十六万 五千万 四千八百万课后反思后朱家小学活页教案2017年 9 月 3日 第 1 节 总第 4课时年级四学科数学主备人曾桂英执教人刘改凤课 题整亿数的读写及整万、整亿数的改写课 型新课时1教学目标1掌握数位顺序表,能够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出整亿数2掌握把整万、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方法,并能正确改写。教学重点把整万、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方法,并能正确改写教学难点掌握把整万、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方法,并能正确改写。教 具小黑板教学步骤教学活动个性化教案一、创设生活情境,导入新课二讲授新课提问:(1)说出亿以内的计数单位。(板书: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整亿数的读。认识亿、十亿、百亿、千亿。(1)让学生在计数器上拨上一千万。然后一千万一千万地数,一直数到九千万,再拨上一千万。问九千万再加上一千万是多少?亿。 (2)让学生再在算盘上一亿一亿地教学步骤教学活动个性化教案三、巩固应用、深化认识四 课堂总结老师把上面板书的计数单位加上横线和竖线,在每个计数单位下面分别加上位字,构成一个数位顺序表。提问: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3、介绍十进制计数法。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的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4教学整亿数的读写。想想做做 1、2为了方便读数、写数,常常把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板书设计整亿数的读写及整万、整亿数的改写亿、十亿、百亿、千亿课后反思后朱家小学活页教案2017年 9月 第 1节 总第 5课时年级四学科数学主备人曾桂英执教人刘改凤课 题整亿数的读写及整万、整亿数的改写课 型新课时2教学目标1 掌握数位顺序表,能够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出整亿数。2 乐于和同学合作,并进行交流;有一些成功学习的体验。教学重点掌握改写方法,正确改写。教学难点掌握数位顺序表,能够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出整亿数。教 具小黑板教学步骤教学活动个性化教案一、创设生活情境,导入新课二新授我们前几节课学过数位顺序表,学过个级和万级,谁来说说个级包括什么,万级包括什么?读出780000,11340000,6634890十个一万是十万,十个十万是一百万,十个一百万是一千万,那么十个一千万是多少?(一亿)十个一亿是多少?(十亿)十个十亿是多少?十个一百亿是多少?十个一千亿是多少?2、翻开书89页,看一下例题,你都知道了什么?这几个产量的数字自己教学步骤教学过程个性化教案三、拓展练习:四、布置作业在本子上写写看看,写完了小组讨论一下。3、看一下下面的数位顺序表,快速把它填完。4、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把下面的一句话一起读一下,划下来。2、有两种写法,9600000和960万,你们认为哪一种方法更方便些?把下面的一句话读一读,划下来。3、想想做做第4题作业设计:基础性: 想想做做3、6题。创意性: 你知道吗?板书设计整亿数的读写及整万、整亿数的改写780000 11340000 6634890课后反思后朱家小学活页教案2017年 9月 第2节 总第 6 课时年级四学科数学主备人曾桂英执教人刘改凤课 题整亿数的读写及整万、整亿数的改写课 型新课时2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亿、十亿、百亿、千亿2掌握把整万、整亿的数改写成万或亿作单位的数的方法。教学重点掌握把整万、整亿的数改写成万或亿作单位的数的方法教学难点掌握把整万、整亿的数改写成万或亿作单位的数的方法教 具小黑板教学步骤教学活动个性化教案一、复习导入新课二 讲授新课在本子上读出这些数,7600000,4600000000,80600000,76668991)指导学生写出信息窗中给出的数四万五千一百二十:先让学生试写。六百四十万零三百:先让学生回答这个数有几级?万级上怎样写?个级上怎样写?千位上为什么要写一个0?二千零五十万千:让学生对照数级和数位的顺序进行填写。(2)引导学生总结亿以内数的写法。提问:含有个级和万级的数,先写哪一级?怎样写?教学步骤教学活动个性化教案三、巩固强化,拓展应用四、小结A.先写万级,再写个级;B.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上写0。先让学生口答题目中的两个问题,然后再补充几个这样的问题让学生口答。如:一个数的最高位是十万,它是几位数?最高位是百万呢?。让学生独立写,写完后,指名说一说各是怎样写的,先写的哪一级,再写的哪一级,为什么有的数中间要写0?板书设计整亿数的读写及整万、整亿数的改写7600000,4600000000,80600000,7666899课后反思第 二单元教学计划 年级四学科数学执教人刘改凤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是对简单几何图形的认识,认识线段、射线和直线,让学生会用字母正确读出线段、射线和直线。知道五种角的名称以及各种角之间的关系,会用量角器量指定角的度数,画指定度数的角。单元教学目标1、通过操作活动,认识直线、线段与射线,会用字母正确读出直线、线段与射线,渗透分类思想。 2、体会四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知道两点间的距离。 3、通过操作活动,知道平角、周角,了解角的大小之间的关系;会用量角器量指定角的度数,画指定度数的角。 教学方法1、 小组自主互助学习形式。2、 动手操作。3、 加强动手操作练习。课时安排每个信息窗 2课时 共6课时后朱家小学活页教案2017年 9 月 第 1节 总第8 课时年级四学科数学主备人曾桂英执教人刘改凤课 题线段、射线、直线课 型新课时1教学目标1、让学生借助具体情景,认识线段、射线与直线,会用字母准确读出线段、射线和直线。2、学生通过活动能够区分线段、射线与直线,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三个图形的特征。教学重点 体会线段、涉嫌与直线的区别与联系,会用字母准确读出线段、射线和直线,会数简单图形的线段。教学难点理解三种线的特征,掌握三种线的读法。教 具手电筒,直尺,毛线教学步骤教学活动个性化教案一、 谈话导入新课二、 探究新知识师:展示弯曲的毛线:这是怎样的一条线?师:拉直弯曲的线:这又是怎样的一条线?引题:今天我们就来研究直的线。(板书:线的认识)(一)活动一:认识线段、射线和直线,明白三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1、出示孙悟空的金箍棒图片并让学生说出它的特征,引出直线。2、打开手电筒,学生看见了什么?教学步骤教学活动个性化教案三、小结全课3、出示斑马线的图片,销售人士并说特征。引出线段。4、组织学生讨论直线、线段与射线的区别与联系(二)活动二:字母读出直线、线段与射线(三)活动三点与线的联系1、过一点画直线2、机动练习师:你都有哪些收获?板书设计线段、射线、直线课后反思后朱家小学活页教案2017年 9 月 第 1节 总第 9 课时年级四学科数学主备人刘改凤执教人刘改凤课 题角课 型新课时1教学目标1、通过操作活动,认识平角和周角。能说出生活中的平角和周角。2、通过教学,知道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的形成过程,理解各种角之间的关系。3、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教学重点正确建立平角和周角的概念,能发现五种角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教学难点知道五种角的形成过程,理解各种角之间的关系。教 具活动角、一副三角尺、钟面、折扇、卡片。教学步骤教学活动个性化教案一、导入二、复习锐角、直角、钝角三、探究新知师:生活中有一个我们常用的图形,有一个顶点和两条射线组成,同学们猜猜看它是谁?师板书引出课题师:请同学们拿出活动角,固定其中一条边,旋转另一条边,摆出一个锐角。生操作,师展示学生成果并板书:锐角用同样的方法摆出一个直角。追问:直角、锐角谁大?师:你能摆出一个比直角大的角吗? 1、认识平角师:请同学们拿出活动角,固定其中一条边,转动另一边,当两条边成一条直线时,这种形状是不是角?(同位学生讨论)师总结:通过旋转,当角的两边成一条直线时,又得到一种角,这种角的名字叫平角。板书:平角 请学生上台用教具展示平角形成的过程。请学生说一说平角的特征(问:平角像什么?总结:角的两边成一条直线)指导学生在点子图上画平角,注意画角的方法。(先画一点,再从点分别引出两条射线。)说一说生活中的平角。(两臂侧平举、折扇、钟面等)师:打开书,翻到P24。请同学们找出平角并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吗?教学步骤教学活动个性化教案四、练一练五、探索平角、周角、直角之间的关系。2、认识周角师:请同学们将角的一边绕着它的顶点旋转一周,大家发现角的两边会怎样?生操作、师总结:角的两边重合在一起,这时形成的角叫周角。找两名学生上台演示周角。互相说一说周角的特征。知道学生画周角。师:钟面上时针与分针组成的角分别是什么角?指名说。想一想:时针和分针能组成周角吗?1、师:请同位同学合作,一人摆出平角,一人摆出直角。讨论:1平角=( )直角2、用同样的方法,一人摆出周角,一人摆出直角。讨论:1周角=( )平角3、用同样的方法,一人摆出周角,一人摆出直角,讨论:1周角=( )直角板书设计 角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课后反思后朱家小学活页教案2017年 9 月 第 1节 总第 10 课时年级四学科数学主备人刘改凤执教人刘改凤课 题角的度量课 型新课时1教学目标1、体会引入量角器的必要性,通过观察认识量角器,了解量角器的基本结构。2、通过尝试、交流等方法使学生了解度量角的方法,并能正确地使用量各种角的度数。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总结归纳能力以及合作学习的精神,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体会数学知识产生于生活实际的需要。教学重点使学生学会使用量角器量角。教学难点使学生学会使用量角器量角。教 具课件、实物投影仪、量角器教学步骤教学活动个性化教案一、导入二、认识量角器1、出示角的图片,让学生比较大小 2、比较大小(1)小组活动: 请同学利用教师课前给学生的学具(活动角、多个相同的小角、 10小角拼成的半圆),自由比较两个角的大小: 请小组同学汇报并演示两个角的比较过程。 利用活动角说一说怎样运用活动角,要注意什么,遇到什么困难。(活动角易改变大小) 利用多个相同的小角说一说怎样运用,要注意什么,为什么要这样摆。缺点是什么。(小角拼的时候易活动) 利用10小角拼成的半圆a. 说一说这个工具是怎么形成的。1、呈现“原始”状态下的量角器,(只有一圈刻度的量角器),介绍量角器的“中心”(所有小角共同的顶点)、“刻度线”、“0刻度线”(角的一条边)、“刻度”、“1”(指出教学步骤教学活动个性化教案三、自主探索用量角器度量角的方法。四、练一练五、小结角的两条边)。运用这个量角器量一个反方向的角,引出“内外圈刻度”。呈现改进后的量角器(现有的量角器)2、介绍量角器的基本结构。幻灯片演示。3、认识1度角1、认识了量角器这位朋友,也知道了角的度量单位是度。下面请同学看作业纸中第1题,先估计一下这个角是几度,再试着用量角器量出中这个角的度数。(学生自主探索度量方法)2、小组交流,得出最恰当的度量方法。3、小组汇报演示。边汇报,边幻灯幻灯片片演示。(1)把量角器放在角的上面;使量角器的中心点和角的顶点重合(2)零刻度线和角的一条边重合;(3)从与边重合的零刻度往上看,角的另一条边所对的量角器上的刻度,就是这个角的度数。4、教师板演示。今天你学到了哪些知识啊?板书设计角的度量量角器课后反思后朱家小学活页教案2017年 9月 第 1节 总第 11 课时年级四学科数学主备人刘改凤执教人刘改凤课 题画角课 型新 课时1教学目标1、会用量角器画指定度数的角2、会用三角板画一些特殊度数的角教学重点用量角器画指定度数的角教学难点使用量角器画角教 具量角器教学步骤教学活动个性化教案一、复习引入二、新课学习1、 学生复习量角器的使用方法,测量三角尺的每个角的度数 。2、学生任意画角,并量出自己所画角的度数1、师:刚才画的角度数不一,小组能不能想办法让组内每个同学所画角的度数都相等?2、小组内进行活动,讨论画角的方法。3、学生汇报,演示不同的画角方法。3、画角方法(1)以60度为例,小结用量角器画角的方法;a.先画出一条射线,中心点对准射线的端点,零刻度线对准射线(重合);b.对准量角器相应的刻度60点一个点;c.从射线的端点出发,过新记的点做射线,这两条射线的夹角就是60的角;d.添上角度符号,标出角的度数。(2)展示借助三角板画角的方法4、小组再次画同样的角要求:不画直角、平角、周角这类特殊角教学步骤教学活动个性化教案三、按要求画角四、课下思考题 1、画60度角学生可以使用量角器画,也可以使用三角板来画。2、画76度角部分同学用量角器画,部分同学会用三角板拼 3、 画160度角大部分同学用三角板拼,几个同学用量角器画3、画16度角在发现用两个三角板拼不出来后,学生们都用量角器画角,也可采用三角板“减角”的方法。展示量角器画16度角的方法。 展示用三角板“减角”的方法画。4、画100度角看到100度角学生可以先采用三角板拼的方法,发现不行后放弃三角板用量角器画。师:三角板只能拼(减)特殊角,很多角需要用量角器画6、学生比较三角板画角和量角器画角,哪种方法更方便?6、学生谈收获,总结画角的方法。怎样画一个210度的角板书设计画角 课后反思第 三 单元教学计划 年级四学科数学执教人刘改凤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的知识是小学阶段整数乘法的最后一部分。它是在学生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知识的基础上学习的,同时又是后面学习小数乘法的重要基础。学生学完本单元的知识以后,对整数乘法形成较为完整的知识结构。所以非常重要。单元教学目标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会两位数乘一位数、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以及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和笔算。2、在发现、提出并解决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教学方法1、 小组自主互助学习形式。2、 动手操作。3、 加强计算练习。课时安排信息窗一 两位数乘一位和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2课时信息窗二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2课时信息窗三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2课时信息窗四 积的变化规律。2课时信息窗五 混合运算顺序及计算方法。2课时后朱家小学活页教案2017年 月 日 第 1节 总第 13 课时年级四学科数学主备人董兆杰执教人刘改凤课 题整百数(几百几十数)乘整十数课 型新课时1教学目标1、能说出整百数(几百几十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并能运用口算方法正确的进行计算。 2、能交流各自口算法的过程,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教学重点掌握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教学难点经历探索口算方法的过程。教 具口算卡片教学步骤教学活动个性化教案一、复习旧知。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我会算。304 7300 7008660 103 6800 我知道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_ 教师总结:先按照一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计算,然后看因数总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积末尾添上几个0。 为保护人类的好朋友大天鹅,四年级一班的同学组织了一次大型宣传活动,请同学们仔细看p33 的情境图,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自学课本红点问题有关内容: 根据红点(1)我发现: 因为4002 得( )个百,就是( ),40020 的得数是4002 的( )倍,所以是( )。 428,然后再在8 后面添( )个0,就是( )。 小结: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可以先把( )相乘,乘完后看( )一共有多少个0,就在乘得数的末尾添加几个0。 教学步骤教学活动个性化教案三、合作探究,小组展示。四、梳理拓展五、达标检测讨论:口算60700 16030 我的想法:_ 小组其他同学的想法:组的口算方法向全班同学汇报。汇报时,其他小组可以补充或质疑。 老师总结: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先按照一位数(两位数或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口_ 小组内共同完善整百数(几百几十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_ 将各小组将本算方法计算,然后看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积末尾添上几个0. 说一说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整百数(几百几十数)乘整十数课后反思后朱家小学活页教案2017年 9月 第 1节 总第 14 课时年级四学科数学主备人董兆杰执教人刘改凤课 题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练习课 型练习课时1教学目标1.理解乘数是整百数的口算乘法的算理,掌握口算方法,正确口算乘数是整百数的乘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2.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迁移类推的能力。3.培养学生主动探求新知,热爱数学的积极的情感。教学重点掌握口算方法正确口算乘数是整百数的乘法。教学难点正确熟练的口算乘数是整百数的乘法,提高口算能力。教 具多媒体教学步骤教学活动个性化教案一、复习练习二、书上练习1.口算下面各题126 614 304 6601001720086001117100820011600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订正时,让做得好的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做的,并对其进行表扬和鼓励。2.列式计算:(1)30个16是多少?(2)26的200倍是多少?(3)6乘400是多少?(4)20个17是多少? (6)26的100倍是多少?(6)40乘300得多少第6题:做题时先让学生读表,获得表中的信息,(1)、(2)问比较简单,列算式即可。(3)问答案不唯一,比如先参加一个周六游,再参加一个周日游,这都是可以的。分组进行讨论、交流,然后找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做的。第7题:商品 伞 光盘 熨斗 吸尘器 台灯日销量 60把 200张 23个 32台 20盏(1)华泰商厦9月份卖出多少张光盘?(2)1200台吸尘器能满足10月份需求吗?教学步骤教学活动个性化教案三、综合练习四、总结1.试算:720720073007400说出你的想法(口算方法)2.根据上面的方法,计算下面的题目:1230086002460021600根据学生的发言,进行总结、归纳:(1)一个因数与整百数相乘,可以用这个因数与乘数百位上的数相乘,然后在积的后面添上2个0(2)用这个因数与几个百相乘,得多少个百3.同桌之间能互相出几道这样的题目,练一练吗?下课之后讨论一下。4.四年级3班有学生60人,开学初每人交书本费及各种杂费共200元,四年级3班的老师共收多少钱?6.一袋洗衣粉600克,一箱洗衣粉20袋,有多少千克?今天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练习230086002460021600课后反思后朱家小学活页教案2017年 9 月 第 1节 总第 15课时年级四学科数学主备人董兆杰执教人刘改凤课 题三位数乘两位数课 型新课时1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2使学生获得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的计算问题的体会,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系。 3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体验成功的愉悦,进一步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教学重点使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教学难点理解“用两位数哪一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数的末位就和哪那一位”对齐。教 具媒体课件教学步骤教学活动个性化教案一、 复习旧知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三、合作探究,小组展示。用竖式计算。 1232 2332 3607= 4068= 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的,计算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出示信息窗2 的情境。为了帮助大天鹅过冬,我们要买114 袋谷子和340 袋玉米,每袋 文采工作室 谷子23 元,每袋玉米21 元,每袋大米29 元。 根据信息窗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师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如买114 袋谷子要花多少钱? 1、根据11423 和11420 的结果,你能尝试完成下面的笔算吗? 1 1 4 2 3 _ ( ) 6767 ( )( )的积 ( ) 6767 ( )( )的积 ( ) 6767 ( )+( ) 的和 (1)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用两位数的( )位和( )位上的数依次分别去乘三位数。 用两位数的哪一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数的末位就和( )对齐。 把两次乘得的积( )起来。 思考:竖式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2)比较竖式,你发现三位数乘两位数和两位数乘两位数在计算方法上有什么相同和不教学步骤教学活动个性化教案四、梳理拓展五、达标检测同的地方? 老师总结: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得数的末位和两位数的个位对齐,再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得数的末位和两位数的十位对齐,然后把两次乘得的数加起来。用两位数去乘三位数,计算量会少一些。 1、 买340 袋玉米需要花多少钱? 我发现:34021 在列竖式时,有两种算法: 第一种: 3 4 0 2 1 _ ( 3 4 0 ) 6767 ( )( )的积 ( 6 8 0 ) 6767 ( )( )的积 文采工作室 _ ( 7 1 4 0 ) 第二种:先算3421 得( ),再在( )后面添写( ) 3 4 0 2 1 _ 3 4 6 8 _ 7 1 4 0 问题怎样解决?如何列式?各小组将本组的计算方法、想法向全班同学汇报。汇报时,其他小组可以补充或质疑。共同完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老师总结:因数末位有0 的乘法,可以先把0 前面的数相乘,然后看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时应注意什么?课本38 页自主练习1、2、3。板书设计三位数乘两位数课后反思后朱家小学活页教案2017年 9月 第 1节 总第 16 课时年级四学科数学主备人董兆杰执教人刘改凤课 题三位数乘两位数课 型新课时1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2、让学生通过两位数乘两位数到三位数乘两位数知识的迁移,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3、进一步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的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中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积的末尾应写在什么位置上。教 具课件教学步骤教学活动个性化教案一、复习铺垫二、情境导入:1、口算热身:每组算一题其他组作判断。164 2304 193 1804 2、竖式笔算:4612=学生自己动手完成,说一说计算方法,竖式计算乘法要注意哪些问题?同学们知道我们南宁人的精神是什么?能帮就帮,那你们愿不愿意帮助一个身患重病的同学呢?昨天我们中心校倡议同学们为一个身患重病的同学捐款,对吗?据了解已经有一个班捐得了146元钱,如果每个班都捐得146元,我们中心校共有几个班级呀?(12个班),你想提什么问题?(一共能捐多少元呢?)1、板书题目:每个班捐146元,我们学校共有12个班,一共捐得多少元钱?2、你想怎么列式? 146123、观察这算式,你发现和我们以前所学得乘法算式有什么不同吗?4、揭示课题:三位数乘两位数。6、146 X 12,你想怎样算?(1)你能运用估算知识猜一猜:全校共有12个班,一共捐得多少元钱?说一说你的想法?(2)你能用竖式计算出准确答案吗?今天我们就重点来研究三位数成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板书)教学步骤教学活动个性化教案三、练习:四、课堂总结,学法提炼 学生独立思考,自己试着在练习本上算一算。尝试算出14612的结果,并对照估算的情况,算一算估算值与准确值的误差是否合乎实际。有困难的,可以参考课本中的算法进行计算。教师巡回指导,特别关注有困难的学生。交流汇报、归纳解题策略。理解算理,掌握算法。6、学生互相说算法。 7、你想提醒大家笔算时要注意那些问题?(学生畅所欲言。)验算。8、观察归纳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法则。1、基本练习目的:达到正确,快速,对新知识的巩固和加强分层测试卡基本练习的第一题,能做几题就做几题。(讲评时提醒学生最后一题可交换因数的位置,使计算简便) 27931 64669 28287 上面的各道算式,想一想:三位数乘两位数积是( )位数或( )位数。 2、变式练习目的:针对易错点进行改错课本61页第7题说出右面计算中的错误,并把它改正过来。 3、分层测试卡的基本练习第3题。 四(2)班有36名学生,每人交书费116元,一共交书费多少元?回顾一下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想和大家分享吗?师:回顾一下刚才你们是怎样学会的?通过哪些办法?板书设计三位数乘两位数课后反思后朱家小学活页教案2017年 9月 第 1节 总第 17 课时年级四学科数学主备人董兆杰执教人刘改凤课 题积的变化规律课 型新课时1教学目标1、理解乘法里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若干倍积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的规律。 2、 尝试用简洁的语言表达积的变化规律,培养初步的概括和表达能力。能概括: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若干倍,积也扩大(或缩小)相同倍数的规律。 教学重点理解“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若干倍,积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这一数学规律,并运用规律计算。教学难点理解“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若干倍,积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这一数学规律,并运用规律计算。教 具课件教学步骤教学活动个性化教案一、自主学习二、合作探究观察下面算式中因数和积的变化的情况,根据你的发现接下去再写两个算式试试看,相信你能行! 8216 820160 8200160024248 12224 6212 _ _ 观察上面两组算式,一个因数有何特点,另一个因数有何变化?积有何变化? 1、小组讨论,归纳规律: 2、全班交流: 3、验证规律:举例验证,进一步认识规律。 教学步骤教学活动个性化教案三、班级展示四、梳理拓展五、达标检测1、各小组将本组的口算方法向全班同学汇报。 2、汇报时,其他小组可以补充或质疑。 老师总结:两数相乘,当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时,积也要乘几。 两数相乘,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另一个因数除以(或乘)几,它们的乘积不变。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1、课本41 页自主练习1 题。 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2、课本42 页自主练习2、3 题。 3、根据积的变化规律填空。 (1)168120 (2)123466799111111111 1616( ) 1234667918( ) 1624( ) 1234667981( ) 板书设计积的变化规律课后反思后朱家小学活页教案2017年 9 月 第 1节 总第 18课时年级四学科数学主备人董兆杰执教人刘改凤课 题积的变化规律课 型练习课时1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积的变化规律的发现过程,感受发现数学中的规律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情。2、尝试用简洁的语言表达积的变化规律,培养初步的概括和表达能力。3、初步获得探索规律一般方法和经验,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自已发现规律、概括规律,进而运用规律。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自已发现规律、概括规律,进而运用规律。教 具课件教学步骤教学活动个性化教案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二、自主探究,发现规律。1、根据123466799=111111111,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积。1234667918= 1234667927=8112346679= 12346679( )=444444444 12346679( )=6666666662、由上题导入新课。(一)探索积随因数扩大而扩大的规律。1、口算:(1)62= (2)620=(3)6200=2、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同桌交流。3、集体汇报。4、用一句话怎么概括你发现的规律呢?(二)探索积随一个因数缩小而缩小的规律。1、口算:204 =104 64 比一比,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还是乘几吗?积和因数是怎么变化的?你又有什么新的发现?2、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同桌交流。3、集体汇报:4、同样用一句话怎么概括你发现的规律呢教学步骤教学活动个性化教案三、动手操作,验证规律四、运用规律,解决问题五、拓展升华,继续探索。(1)先用积的变化规律填空,再横着用口算验算。【课件出示】123=36 486=240 1203= 246=12030= 126=(2)学生自己举例说明积的变化规律。1、根据860=400,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积。【课件出示】 1660= 3260= 460=学生独立完成后反馈,并说说是怎样想的?2、课件出示:下面这块长方形绿地宽要增加到24米,长不变。扩大后的绿地面积是多少?(原来长方形面积660平方米,长8米)【课件出示】算一算,想一想。你能发现什么规律?3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