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教案2(沪教版第六册)

上传人:青山 文档编号:1478117 上传时间:2019-10-2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典型》教案2(沪教版第六册)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典型》教案2(沪教版第六册)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典型》教案2(沪教版第六册)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学无忧http:/jiaoxue5u.taobao.com/专注中小学 教学事业!典型教案教学目标 1、 理清文章层次脉络,了解“典型”理论在东西方的演进过程 2、 理解“典型”的含义 3、 能运用“典型”的概念分析鉴赏叙事性文艺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说明: “典型”是一篇有一定阅读理解难度的文论作品。理清文章层次,遵循作者思路,才能循序渐进地把握“典型”的含义以及它在中西方文艺理论中的变化与演进。在此基础上,学生才能够将理论与实践操作结合,联系本单元的教学篇目,如哈姆雷特、阿Q正传等,运用典型理论鉴赏人物形象。简言之,三个教学目标是层层递进的,思路探究为主题把握,实际运用铺垫。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切实地把握“典型”这一概念的内涵,理清“典型”理论在中西方的演进过程教学难点:运用“典型”理论鉴赏叙事文学中的典型形象说明:这是一篇文论,具有理论性、抽象性的特质,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出相当的要求。而且,在日常生活中学生接触此类作品的机会不多,阅读经验积累不足。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整理文章的结构,引入一定的“典型”实例,调动学生的阅读经验,辅以形象化的人物,帮助学生理解把握抽象的理论,由虚及实。然后,反而行之,将“典型”理论作为学生鉴赏理论的储备,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由实及虚。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预设设计意图初读全文关注结构速读课文,为文章划分层次这是一道难度较大的题目,可以让学生尝试分层,不必急于提供答案,留作课堂“首尾呼应”之用这是遵路教学的基本实施方式,简洁明了、切中要害,“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叶圣陶语精读开篇,注重细节1、找出第一节的中心句2、“从文学史看。我们将在下一章来探讨”,这段文字出现在文章开头,说说它的作用。1、学生独立思考,自由发言(叙事文学要写故事,写故事就离不开人。)2、A限制文章的议论对象已成为历史的众多叙事文学作品B引出下文及下章的内容判断中心句与从属句之间的关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而判断一段文字在段落或文章中的作用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缜密性及整体阅读的习惯细读课文,把握概念1、典型的概念是什么?2、文章的2、3两节文字可否删除,请说明理由1、学生阅读24节,根据文意回答问题(“从一般道理上说。就是典型人物”)2、学生可以分组讨论作答(不能删除,2、3两节文字,承上启下,承接“曹操”“刘备”的事例,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地揭示“典型”的概念,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这可以培养学生筛选有效信息的能力结构是作者思路的外在表现,抓住结构才有可能紧跟作者思路,进而探求作品主旨精读本论部分,了解中西方“典型”理论的演进1、阅读49节,完成表格2、请以你熟悉的一个叙事文学中人物形象证明亚里士多德的典型理论3、请用鲁迅小说中的人物形象证明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这一理论4、根据作品中节选的金圣叹评点水浒传的内容,概括金圣叹的“典型观”5、说说中国典型人物研究的特点1、时间 代表人物 基本理论古希腊 - “典型”与“理想”相关古希腊 亚里士多德 人物类型化18世纪 歌德、黑格尔 人物个性化19世纪 马克思、恩格斯 个性与共性的统一,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2、学生根据已有的阅读经验,证明作品的观点。如:哈姆雷特,思想力大于行动力,优柔寡断的典型,又是人性复杂性的最佳诠释者;唐。吉诃德,行动力大于思想力,耽于幻想的痴人,却又是善良与正义的代言者3、学生可以结合本单元学习的内容或以前的阅读经验,以恰当的事例证明观点例如:鲁迅先生 “杂取种种人”人物的模特儿往往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以此塑造阿Q这一形象,他怯懦、守旧、愚昧、骑墙,自欺欺人,自从这一经典形象诞生之日起,“精神胜利”就成为了整个种族甚至整个人类的判词,鲁迅以此呼唤思想启蒙,呼唤对传统文化重新评估、审视与扬弃。此外,先生为阿Q设计的生活环境也值得关注,辛亥革命爆发,闭塞落后的江南小镇,这典型的环境不仅为情节展开提供了必要的时空背景,也为作品添入了浓厚的历史批判、文化批判的分量,使阿Q正传成为反映辛亥革命时期农村生活的一面镜子。4、学生可以通观1113节,由此作答5、A建立在优秀叙事作品基础上的B点评式的C属于美学范畴1、这是一道综合性的题目,考察学生在规定时间内,整理文章结构,筛选信息及语言概括的能力2、运用妥帖、典型的事例论证观点,是高中生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作文技能3、论点、论据、论证是议论文的要素,学生在作文训练中往往忽视论证能力的培养,如何通过有条理有逻辑的论证将论据与论点相连,是高中语文教学应重视的环节4这是一道概括题,根据作品提供的信息要点,加以组合、提炼,最终得出答案5、这道题旨在培养学生迅速筛选及整合信息的能力通观全文,再理结构划分全文层次14 /59 /1015呼应开头,使课堂教学结构完整课后作业,学习反馈1、比较作者在介绍东西方“典型”理论演进时的侧重点,说说它们的区别。2、这篇文章的论辩很有特色,请自选一个角度,对作品加以鉴赏。1、对西方的介绍,按时间的顺序,以史带论,作者在文中广泛引用各家学说代表人物的论著,结合自己的评价,使读者对西方“典型”理论的传承和演变有全面清晰的了解。对中国的考察,偏重于“点”,主要介绍了金圣叹的典型理论并对中西方不同的研究方式进行比较,态度客观而公正。为读者从纵横两个角度做了介绍和评析,视角更广,论述更深2、语言通俗平实;引证典型、精当;论证逻辑严密;评点精当客观。作为补充题,以比较为手段,引导学生对文章结构、论述对象作更深入地剖析和把握。练习举隅:1、选读“金圣叹批点七十回本水浒传”,对东方文艺批评中的“典型”理论及其论述特点有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2、从下列人物形象中选择一个形象,结合典型中相关理论写一篇400字的评论文章。香菱 窦娥 香雪 刘兰芝 圣迭戈玛蒂尔德 客服唯一联系qq 1119139686 欢迎跟我们联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