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必修一第二单元达标测试卷

上传人:青山 文档编号:1477349 上传时间:2019-10-2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粤教版必修一第二单元达标测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粤教版必修一第二单元达标测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粤教版必修一第二单元达标测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1粤教版必修一第二单元达标测试卷(100分120分钟)一、(共18分,每小题2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长袍(po)菜肴(yo)几碟(di)扉(fi)页B、停滞(z)扼()要金瓯(u)商榷(qu)C、桎梏(g)讣(f)告深邃(su)夙(s)昔D、锡(x)制奢侈(shch)字帖(ti)妖氛(fn)2、下列书写无误的一项是()A、攘袂奸佞吟哦孤注一郑B、璀璨扼杀漩涡真知卓见C、分娩长枷恫吓毋庸质疑D、箴言缧绁分歧迫不及待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他如饥似渴,大口大口地吞饮着精神世界中所有清泉。B、国家是故意用谎言来欺骗年轻人的,这是一种令人目瞪口呆的现象。C、妈妈歇斯底里的批评我:“赶快向张大婶认错!”D、劝降的元朝统治者在文天祥面前黔驴技穷了。4、对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他的中学时代是在喧嚣(叫嚣)的巴黎街道上度过的。B、我希望一些数学团体把您的榜样铭记(深深地记在心里)在心。C、他是状元出身,生平留下的煌煌(光辉)笔墨,正不知有凡几。D、留梦炎一见文天祥,就迫不及待地推销他的不倒翁(一种玩具,这里用来讽刺留梦炎背宋做元朝廷臣)哲学。5、下列句子标点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罗兰的这篇作品是按照斯宾诺莎的精神写成的,是以“我思故世界在”为依据的。B、罗兰大学时代是在似乎是真空的更加狭小的天地:高师的学生宿舍度过的。C、知道是谁在跟你讲话吗,姓文的?D、进了清华大学,他一面工作,一面学习、旁听。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一些工业发达国家的建筑业,新技术应用之迅速,见效之广泛,都是我们所不及的。B、因为经常发生莫名其妙的类似的事情,大家叫他“罗呆子”。C、这种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已经确立,并将进一步巩固、发展。D、学习方法正确与否,是提高成绩的因素之一。7、依次填入空格上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1)数学研究,到了明朝就_不前了。(2)他站起来,一掌_落案上的杯盏,歇娜底里的狂吼:“文天祥,我要叫你求生不得,求死不能。”(3)这里的学生与外界隔绝,_他们受到诱惑。A、停滞拂以致B、停滞扫以免C、呆滞扫以免D、呆滞拂以致8、依次填入空格上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这显然是_我在数学领域里的直觉能力不强,_不能把真正带有根本性的重要东西同其余那些多少是可有可无的广博知识,可靠地区分开来。_,我对自然科学知识的兴趣,无疑地也比较强;_作为一个学生,我还不清楚,在物理学中,通向更深入的基本知识的道路是同最精密的数学方法联系着的。A、由于以致此外而且B、因为所以此外而且C、由于以致并且所以D、因为所以并且所以9、下面是文天祥的过零丁洋,顺序已打乱,请选出排序正确的一项:干戈寥落四周星辛苦遭逢起一经身世浮尘雨打萍山河破碎风飘絮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零丁洋里叹零丁惶恐滩头说惶恐A、B、C、D、二、(共10分,每小题2分)阅读下面这则选自史记的人物传记,完成后面的题目。李斯囚狱中赵高案治李斯。李斯拘执束缚,居囹圄中,仰天而叹曰:“嗟乎!悲夫!不道之君,何可为计哉!昔者桀杀关逢龙,纣杀王子比干,吴王夫差杀伍子胥。此三臣者,岂不忠哉!然而不免于死,身死而所忠者非也。今吾智不及三子,而二世之无道过于桀、纣、夫差,吾以忠死,宜矣。且二世之治岂不乱哉!日者夷其兄弟而自立也,杀忠臣而贵贱人,作为阿房之宫,赋敛天下。吾非不谏也,而不吾听也。凡古圣王,饮食有节,车器有数,宫室有度,出令造事,加费而无益于民利者禁,故能长久治安。令行逆于昆弟,不顾其咎;侵杀忠臣,不思其殃;大为宫室,厚赋天下,不爱其费。三者已行,天下不听。今反者已有天下之半矣,而心尚未寤也,而以赵高为佐,吾必见寇至咸阳,麇鹿游于朝也。”于是二世乃使高案丞相狱,治罪,责斯与子由谋反状,皆收捕宗族宾客。赵高治斯,榜掠千余,不胜痛,自诬服。斯所以不死者,自负其有功,实无反心,幸得上书自陈,幸二世之寤而赦之。李斯乃从狱中上书曰:“臣为丞相治民,三十余年矣。逮秦之地狭隘。先王之时秦地不过千里,兵数十万。臣尽薄材,谨奉法令,阴行谋臣,资之金玉,使游说诸侯,阴修甲兵,饰政教,官斗士,尊功臣,盛其爵禄,故终以胁韩弱魏,破燕、赵、夷齐、楚,卒兼六国,虏其王,立秦为天子。罪一矣。地非不广,又北逐湖、貉,南定百越,以见秦之强。罪二矣。尊大臣,盛其爵位,以固其亲。罪三矣。立社稷,修宗庙,以明主之贤。罪四矣。更克画,平斗斛度量文章,布之天下,以树秦之名。罪五矣。治驰道,兴游观,以见主之得意。罪六矣。缓刑罚,薄赋敛,以遂主得众之心,万民戴主,死而不忘。罪七矣。若斯之为臣者,罪足以死固久矣。上幸尽其能力,乃得至今,愿陛下察之!”书上,赵高使吏弃去不奏,曰:“囚安得上书?”注解由:李由,李斯子;罪五:指改革书写符号,统一度量衡和文字,颁布天下。10对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何可为计哉计:谋虑打算B、今行益于昆弟昆弟:兄弟C、资之金玉资:提供D、官斗士官:通“管”,管理11与“李斯拘执束缚”一句句式相同的是()A、吾非不谏也,而不听也B、赵高案治李斯C、予羁縻不得还D、吾必见寇至咸阳,麋鹿游于朝也12与“而二世之无道过于桀纣,夫差”中“过”字含义相同的一项A、臣有客在市屠中,愿枉车骑过之B、悔过自新C、过犹不及D、过江之鲫13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意思,错误的是()A、大为官室,厚赋天下,不爱其费大规模建造宫室,向天下加重赋税,不爱惜钱财。B、赵高治斯,榜掠千金赵高审讯李斯,拷打了他一千多下。C、阴行谋臣,资之金玉,使游说诸候暗中派遣谋臣,资助他们金银珠宝,让他们去游说诸候。D、卒兼六国,虏其王,立秦为天子派军队吞并六国,俘虏了他们的君主,拥立秦王为天子。14下列叙述不符合文意的是()A、这两段文字主要写李斯在狱中所想,上书,可以看出作者对其遭遇的同情。B、李斯在狱中以前代忠臣自比。屈原在涉江中写道:“伍子逢殃兮,比干菹醢。与前世而皆然兮,吾又何怨乎今之人?”二人感情有相通之处。C、李斯认为二世之治必不长久,理由有三夷兄自立;杀忠臣贵贱人;生活奢移,劳民伤财。D、李斯狱中正话反说,罗织罪名,是想让狱卒看不出来,以顺利送交二世,希图恢复丞相之职。三、(共6分,每小题2分)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题目假如文天祥在这时候就死去,结局又会怎样?毫无疑问,他是可以永生的了。南宋遗民清楚这一点。所以,他的战友,庐陵人王炎午,才在他被押往北方的途中,张贴了数十份生祭文丞相文,疾呼:“大丞相可死矣!”敦促他舍身取义,保全大节。他自己又何尝不明白这一点。因此,一路上才又是服毒,又是绝食,自谓“惟可死,不可生”。然而,且慢打量历史,我们只能作这般理解日月还要从他的生命摄取更多的光华;社会还要从他的精神吸收更多钙质;盘古氏留下的那柄板斧,需要新的磨刀石;长江和黄河,渴求更壮美的音符。一句话,他的使命还没有结束。于是,同年月,他就在一种求死不得、欲逃又不能的状态下抵达元大都燕京。15对文中破折号作用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提示下文。B话题转换。C声音的延长D两个破折号起了夹注的作用,解释说明。16“他自己又何尝不明白这一点”中“这一点”是指()A大丞相可死矣。B这时候就死去,他是可以永生的了。C惟可死,不可生。D王炎午敦促他舍身取义,保全大节。17对“日月还要从他的生命摄取更多的光华;社会还要从他的精神吸收更多钙质;盘古氏留下的那柄板斧,需要新的磨刀石;长江和黄河,渴求更壮美的音符”这段话理解不够准确的一项是()A这运用了排比的修辞。B总的说来,文天祥之所以不死,是因为他的使命还没有完成。C这段话预示着,文天祥在以后的磨难中,愈显出气节的坚贞,生命的伟大。D文字质朴感人,意蕴丰美。四、(共10分)18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江南春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明代杨慎在升庵诗话中说:“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若作十里,莺啼绿红之景,村郭、楼台、僧寺、酒旗,皆在其中矣。”因此,他主张将“千里”改为“十里”。要不要将“千里”改为“十里”?为什么?请结合诗题和全诗内容作简要说明。19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4分)(1)天地有正气,。(2)人固有一死,。五、(共16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洞庭一角(节选)余秋雨那么,就下洞庭湖看看罢。我登船前去君山岛。这天奇热。也许洞庭湖的夏天就是这样热。没有风,连波光都是灼人烫眼的。记起了古人名句:“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楼”,这个“蒸”字,我只当俗字解。丹纳认为气候对文化有决定性的影响,我以前很是不信。但一到盛暑和严冬,又倾向于信。范仲淹写岳阳楼记是九月十五日,正是秋高气爽的好天气。秋空明净,可让他想想天下;秋风萧瑟,又吹起了他心底的几丝悲壮。即使不看文后日期,我也能约略推知,这是秋天的辞章。要是他也像今天的日子来呢?衣冠尽卸,赤膊裸呈,挥汗不迭,气喘吁吁,那篇文章会连影子也没有。范仲淹设想过阴雨霏霏的洞庭湖和春和景明的洞庭湖,但那也只是秋天的设想。洞庭湖气候变化的幅度大着呢,它是一个脾性强悍的活体,仅仅一种裁断哪能框范住它?推而广之,中国也是这样。一个深不见底的海,顶着变幻莫测的天象。我最不耐烦的,是对中国文化的几句简单概括。哪怕是它最堂皇的一脉,拿来统摄全盘总是霸道,总会把它丰富的生命节律抹煞。那些委屈了的部位也常常以牙还牙,举着自己的旗幡向大一统的霸座进发。其实,谁都是渺小的。无数渺小的组合,才成伟大的气象。终于到了君山。这个小岛,树木葱笼,景致不差。尤其是文化遗迹之多,令人咋舌。它显然没有经过后人的精心设计,突出哪一个主体遗迹。只觉得它们南辕北辙而平安共居,三教九流而和睦相邻。是历史,是空间,是日夜的洪波,是洞庭的晚风,把它们堆涌到了一起。挡门是一个封山石刻,那是秦始皇的遗留。说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巡游到洞庭,恰遇湖上狂波,甚是恼火。于是摆出第一代封建帝王的雄威,下令封山。他是封建大一统的最早肇始者,气魄宏伟,决心要让洞庭湖也成为一个驯服的臣民。但是,你管你封,君山还是一派开放襟怀。它的腹地,有尧的女儿娥皇、女英坟墓,飘忽瑰艳的神话,端出远比秦始皇老得多的资格,安坐在这里。两位如此美貌的公主,飞动的裙裾和劳芬的清泪,本该让后代儒生非礼匆视,但她们依凭着乃父的圣名,又不禁使儒生们心旌缭乱,不知定夺。岛上有古庙废基。据记载,佛教兴盛时,这里曾鳞次栉比,拥挤着寺庙无数。缭绕的香烟和阵阵钟磐声,占领过这个小岛的晨晨暮暮。吕洞宾曾经几次来过,道教的事业也曾非常蓬勃。面对着秦始皇的封山石,这些都显得有点邪乎。但邪乎得那么长久,那么隆重,封山石也只能静默。岛的一侧有一棵大树,上嵌古钟一只。信史凿凿,这是宋代义军杨么的遗物。杨么为了对抗宋廷,踞守此岛,宋廷即派岳飞征剿。每当岳军的船只隐隐出现,杨么的部队就在这里鸣钟为号,准备战斗。岳飞是一位名垂史册的英雄,他的抗金业绩,发出过民族精神的最强音。但在这里,岳飞扮演的是另一种角色,这口钟,时时鸣响着民族精神的另一方面。我曾在杭州的岳坟前徘徊,现在又对着这口钟久久凝望。我想,两者加在一起,也只是民族精神的一小角。可不,眼前又出现了柳毅井。洞庭湖的底下,应该有一个龙宫了。井有台阶可下,直至水面,似是龙宫入口。一步步走下去,真会相信我们脚底下有一个热闹世界。那个世界里也有霸道,也有指令,但也有恋情,也有欢爱。一口井,只想把两个世界连结起来。人们想了那么多年,信了那么多年,今天,宇航飞船正从另外一些出口去寻找另外一些世界。杂乱无章的君山,静静地展现着中国文化的无限。君山岛上只住着一些茶农,很少有闲杂人等。夜晚,游人们都坐船回去了,整座岛阒寂无声。洞庭湖的夜潮轻轻拍打着它,它侧身入睡,怀抱着一大堆秘密。20第四段中,(1)“中国也是这样”的“这样”指代什么?(2)“那些委曲了的部位”是指哪些“部位”?答:(1)(2)21第九段中,(1)“这口钟,时时鸣响着民族精神的另一方面”,根据文意,推断“另一方面”指的哪方面?(2)“两者加在一起,也只是民族精神的一小角”中的“两者”指代的是什么?答:(1)(2)22第五段,作者指出:“它们南辕北辙而平安共居,三教九流而和睦相邻。”(1)这句话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应如何理解其含义?(2)联系后文,哪些典故风物与此紧密关联照应,形成有机的内在联系?答:(1)(2)23下面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A.开头引述古人名句和丹纳的观点,是为了说明气候对创作者心境和作品内容的影响,以范仲淹为例,证明“存在决定意识”的定律。B.本文题名为“洞庭一角”,实则借描写君山的文化遗迹来表现中国文化的丰富多元和博大深厚,这是一种以点代面、小中见大的构思方法。C.“谁都是渺小的。无数渺小的组合,才成伟大的气象”。这番议论,是对“大一统的霸座”的否定,蕴含着平等的思想,富于辩证意味。D.文中写到的“龙宫”下的“热闹世界”和“宇航飞船”寻找的“另外一些世界”,实质是表明人们对理想和未来的探索、追求和向往。E.这篇散文,以作者的行踪为经,以眼前景物为纬,将自己的见闻观感与中国文化联系起来,结构严谨,中心明确,有力地突出了爱国主义的主题。参考答案1A(B滞,zh)2D(A郑掷,B卓灼,C质置)3C(感情色彩不对)4A(应为“吵闹”意)5B(冒号改为破折号)6C(“迅速”与“广泛”位置对调,B“莫名其妙”和“类似”位置对调,D照应不周)7B(停滞,因为受到阻碍,不能顺利的运动或发展;呆滞,迟钝,不活动;拂,动作较轻;扫,动作较重;以致,连词,用在下半句的开头,表示下文是上述的原因所形成的结果,多指不好的结果;以免,连词,用在下半句的开头,表示目的是使下文所说的情况不至于发生。)8A9B10D(官:使作官)11C(都为不带标志性词语的被动句)12C(超过;A.拜访;B.错误;D.经过)13D(卒:最终,不能理解为“派军队”)14D(希图出狱免死而已)15D16B17D(非“质朴”,文采斑斓)18不要。本诗题为“江南春”,用“千里”二字既切合题意,且照应题中的“江南”二字。全诗泛写江南春色,所写之景并不限于一处,即使改成“十里”,“莺啼绿红”也未必能听得见、看得着;而用“千里”二字,诗中所写的景象更加开阔,全诗诗味也更加浓郁。19(1)杂然赋流形(2)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20(1)指代“它是一个脾性哪能框范住它?”(如果答“洞庭湖气候变化的幅度大着呢”,则应扣分)(2)是指中国文化中那些“几句简单概括”之外,被“最堂皇的一脉所统摄”、被“抹煞”,而具有“丰富的生命节律”的部分。(意思相符即可)21(1)指的是中华民族反压迫、反剥削、反抗封建统治阶级的斗争精神。(2)指对外抵抗异族入侵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对内反抗反动统治阶级的斗争精神。22(1)主要运用了对偶、互文和借代手法,概括而形象地说明君山岛上的文化遗迹是历史的积淀,鲜明地折射出历史长河中各种文化传统、风格流派互相包容、相安共存的状况。(2)后文与此相关联照应的有“封山石刻”“娥皇、女英坟墓”“古庙废墓”“杨么古钟”“湖底龙宫”等典故风物,它们以点代面,小中见大,一脉相承,逐层深入地表明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兼收并蓄的特点。23BD1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