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江苏高考十部名著提要 《女神》

上传人:青山 文档编号:1477243 上传时间:2019-10-2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江苏高考十部名著提要 《女神》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语文:江苏高考十部名著提要 《女神》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语文:江苏高考十部名著提要 《女神》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1女神郭沫若作家及创作背景郭沫若(1892-1978)的代表作女神是中国现代新诗的奠基之作,它出版于1921年8月,全诗共三辑,以第三辑最为重要。他的许多代表诗篇皆出于此,如凤凰涅槃、天狗、炉中煤、匪徒颂等。 女神包括了三个诗剧和一首序诗,按诗人创作的几个阶段分为三辑:第一辑收入女神之再生、棠棣之花)等“诗剧”;第二辑收入凤凰涅槃等五四高潮期的诗作;第三辑收入死的诱惑等早期主要诗作。郭沫若于1914年到日本留学,在日本的几年中,郭沫若接触了泰戈尔、海涅、惠特曼、雪莱、歌德等人的著作,受到了他们的诗歌创作和泛神论思想的影响。当时正值“五四”运动爆发之前,国内反帝反封建运动正在勃起,冲破封建束缚,追求个性自由和解放的思想也深深感染着旅居日本的郭沫若。女神是郭沫若的第一本诗集,它以其独特的主题独特的风格,开创了五四时期“浪漫主义”诗风,是中国新诗史上的第一座丰碑,从而也使得郭沫若与鲁迅一起,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文化运动的主将。女神的出现使得中国新诗才真正摆脱了古典和欧化文的束缚,走上了健康发展的道路。女神中的作品,最早的写于1916年,除一些是作者1921年归国后写的外,其余均为1919年至1920年间的留日期间创作的。女神产生的年代正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方兴未艾、自由民主思潮照亮夜空的时代。人们从“五四”运动中看到了重建祖国、复兴民族的希望,开始了崭新的追求。封建传统的旧道德、旧礼教和专制政体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抨击,一种强烈的反抗、破坏、革新、创造望充溢着整个的“五四”时代,女神正是在这样的时代氛围中孕育而成的,它以鲜明的叛逆立场和高超的艺术创造,奏响了“五四”时代的最强音。内容扫描女神首先体现着的是一种破旧立新、勇于革命的大胆叛逆精神。诗人作为旧时代的逆子,站在新时代的顶峰,以无比强烈的情怀和恢宏的气概,呼唤着二十世纪革命风暴的来临。长诗凤凰涅槃中凤凰“集香木自焚,复从死灰中更生”的传说,隐喻了“五四”青年那种敢于毁弃旧我、自我革新的创造精神,表现出一种与旧世界彻底决裂,并不惜与一切共同毁灭的决心与气概。在女神之再生中,诗人更加直接胸臆地表现:“我们要去制造个新鲜的太阳,不能再在这壁龛之中做甚神像!”其次,女神还体现了漂泊海外的诗人对祖国的眷恋,颂扬新生的爱国情怀。晨安中,诗人向“年青的祖国”,“新生的同胞”连续喊出了二十七个“晨安”,表现出对祖国的无比热爱;而在炉中煤中,诗人则以深情的笔调自喻为炉中的燃煤,将祖国比喻为“年青的女郎”,诗人愿为她奉献一切,“我为我心爱的人心,燃到了这般模样。”诗人的赤子之心由此可见。再次,女神中还塑造了一个充满叛逆精神的自我形象,这种自我形象是“开辟鸿荒的大我”“五四”时期觉醒的中华民族的形象,是“五四”的缩影,这一形象具有彻底破坏和大胆创造的精神,诗人自称为气吞日月的“天狗”,又公开宣称“我又是个偶像破坏者哟便是天上的太阳也在向我低头。”这种赤裸裸的自我袒露,正是“五四”时代心理、情绪与情感的主体化的真实反映。女神中还有相当一部分诗篇在讴歌大自然,反映出诗人“物我无间”的泛神论思想。在诗中,“波涛汹涌着的大海,新生的太阳”和“醉红的新叶”,“高标的林树”,都充满着一股内在的生命力,荡出一股清新健朗的气息。由上观之,诗集女神集中地体现出“五四”时期激昂奋进,毁旧促新的时代气息,诗行中迸发出鲜明生动的革命浪漫主义精神。无怪乎闻一多在女神之时代精神中评述为“是时代底一个肖子”。与此同时,女神的突出之处还表现在其艺术的创新上,其非凡的艺术想象力,鲜明而富于动感的形象及不羁的形式,无不显示出中国现代新诗的巨大进步。重要诗作鉴赏:天狗一我是一条天狗呀!我把月来吞了,我把日来吞了,我把一切的星球来吞了,我把全宇宙来吞了。我便是我了!二我是月底光,我是日底光,我是一切星球底光,我是X 光线底光,我是全宇宙底Energy底总量!三我飞奔,我狂叫,我燃烧。我如烈火一样地燃烧!我如大海一样地狂叫!我如电气一样地飞跑!我飞跑,我飞跑,我飞跑,我剥我的皮,我食我的肉,我嚼我的血,我啮我的心肝,我在我神经上飞跑,我在我脊髓上飞跑,我在我脑筋上飞跑。四我便是我呀!我的我要爆了!赏析 这首诗以奇异的想象和超凡的象征塑造了一个具有强烈的叛逆精神和狂放的个性追求的“天狗”形象。以恢宏的气魄和极度的夸张,突现了“天狗”气吞日月,雄视宇宙,顶天立地,光芒四射的雄奇造型,喷发出五四时代文学独具的澎湃激情和破旧迎新的主题。全诗四节,第一节极写“天狗”宏大的气魄。诗人借助古代天狗吞食日月的故事,在奇特虚幻的境界中奔驰的想象,并以如椽的巨笔描画了“天狗”气吞日月星辰,囊括自然万物,以无限膨胀的“自我”,雄居宇宙中心的硕大形象。“把月来吞了”,“把日来吞了”,“把一切的星球来吞了”,“把全宇宙来吞了”,既显示了“天狗”磅礴的气势,又透射其万钧之力,淋漓酣畅地表现了“天狗”横扫旧宇宙的破坏精神。第二节顺应第一节的气韵,写“天狗”获取无穷能量创造新宇宙新人生。正因为“天狗”有气吞一切的气概,于是,它从自然万物中获得了无比的能量,它吸收宇宙间一切的光源,融汇了“全宇宙的能底总量”,成为宇宙的主宰,大有扫荡一切,重建未来的气度。诗人在湘累中借屈原之口曾说过这么一段话:“我创造尊严的山岳、宏伟的海洋,我创造日月星辰,我驰骋风云雷雨,我萃之虽仅限于我一身,放之则可泛滥乎宇宙。”这完全可视为对五四时代那种大胆毁灭一切,创造一切的果敢、决断精神的生动写照。正因为如此,第三节中,这汇聚了“全宇宙的能的总量”的“天狗”终于暴烈地行动起来,它“飞奔”、“狂叫”、“燃烧”,“如烈火一样地燃烧”、“如大海一样地狂叫”、“如电气一样地飞跑”,并且无情地“剥”、“食”、“吸”、“啮”自己的肉体,毁灭自己旧的形骸,进而渗透入自己的精神细胞,在内在本质上更敏锐、更自觉地把握自我意识。最后,以“我便是我呀!我的我要爆了!”收束全篇,将“天狗”终于舍弃一切,希冀在爆裂中求得自我新生的革新精神,以奇异的光彩描画出来,从而使整首诗在主题意向上统一到郭沫若式的“涅磐”精神的基调中。天狗具有强烈的主观色彩,诗人把自我的情感熔铸到“天狗”的形象中,直接以“天狗”自比,极写自我力量的扩张和自我精神的解放。每行诗均以“天狗”自比,极写自我力量的扩张和自我精神的解放。每行诗均以“我”为主语起笔,又多以带有肯定语气的判断词“是”强化比喻,直抒胸臆,以造成火山般喷发式的奔突,汹涌澎湃的激情。充分表现出五四时代自我意识的觉醒以及追求个性解放和自我新生的社会精神。创作风格天狗在艺术上,具有想象新奇,气势磅礴,旋律激越,声调高亢,语言峻峭等特点。就诗的构思方式看,诗人借“天狗”来表现自我,以“天狗”吞食日月展开神奇的联想,通过对“天狗”的气魄和和力量的极度夸张,在象征性的诗歌意象中,塑造了一个大胆反抗,勇敢叛逆的抒情主体“我”(即“天狗”)的形象。“我”横空出世,“我”雄居宇宙,“我”主宰一切,“我”与宇宙本体合而为一,“我”在自噬其身中获得新生。诗人紧紧抓住“我”的“动”的精神,表现出扫荡一切,摧毁一切的神奇的自我力量,唱出对具有无穷潜能的自我力量的赞歌。意象雄浑,格调高昂,笔法奇峭,使整首诗极富有感染力。诗体形式上,全诗通体以“我”字领句,从头至尾,构成连珠式排比,层层推进,步步强化,有效地加强了语言气势,渲染了抒情氛围。加之,诗句简短,节奏急促,韵律铿锵,诵读之时,状如狂暴的急雨,奔腾的海潮,具有一种夺人心魄的雄壮气势。炉中煤眷念祖国的情绪一啊,我年青的女郎!我不辜负你的殷勤,你也不要辜负了我的思量。我为我心爱的人儿燃到了这般模样!二啊,我年青的女郎!你该知道了我的前身?你该不嫌我黑奴卤莽?要我这黑奴底胸中,才有火一样的心肠。三啊,我年青的女郎!我想我的前身原本是有用的栋梁,我活埋在地底多年,到今朝才得重见天光。四啊,我年青的女郎!我自从重见天光,我常常思念我的故乡,我为我心爱的人儿燃到了这般模样!赏析: 炉中煤是一首饱含眷念祖国情绪的抒情诗。用诗人自己的话说:“五四以后的中国,在我心目中就像一位聪俊的有进取心的姑娘,她简直就和我的爱人一样。”这首诗就采取拟人的手法,用“炉中煤”的口吻向“心爱的人儿”祖国倾诉衷肠,抒发了对祖国的强烈热爱之情,表达了甘愿为祖国献身的愿望。 第一节,诗人的形象就跃然纸上,“我”正向亲爱的祖国诉说着那颗燃烧的赤子衷心,即使化为灰烬也绝不后悔遗憾。第二节“我”向祖国表白自己的心迹,虽然外表有些卤莽,但胸中却有“火一样的心肠”希望不要被祖国嫌弃。接着,写“我”的重生:本来也是栋梁之材,但被旧制度埋藏不能发挥,心中有委屈、苦闷、彷徨,不过,也正是“活埋”的痛苦使我变成发热发光的煤,所以,仅有思念是不够的,还应该有真诚的奉献和牺牲,效力之机已来,“我”愿为祖国献出一切。结尾与开头形成复唱,是诗人爱国主义感情的凝聚点。 创作风格:这首诗构思自然新颖,诗人运用浪漫主义的独特想象,以煤自况,寄寓着诗人以身许国、积极进取的爱国情怀,表现了当时知识分子的自我觉醒,也体现了诗人与时代精神的统一。 诗人把祖国比喻成年轻的女郎,把自己比喻成为年轻女郎儿燃烧的炉中煤。通过炉中煤对年轻女郎的倾述衷情,表达出诗人对祖国的眷恋深情。炉中煤这个比喻新鲜贴切。炉中煤对年轻女郎倾述自己的身世,感激年轻女郎对自己的殷勤,自己愿做忠诚于年轻女郎的黑奴。如“我为我心爱的人儿,燃到了这般模样”和“要我这黑奴的胸中,才有火一样的心肠”,都很生动地写出了炉中煤的忠贞形象,贴切地表达出诗人眷恋祖国的真挚、热烈的思想感情。本诗每节以“啊,我年轻的女郎”领起,从不同侧面倾诉,这种复唱手法,有一唱三叹之妙。全诗四节,每行三顿,一韵到底,在形式上统一、完整、和谐。凤凰涅磐(诗歌原文较长,略去,请同学自己对照原诗复习)赏析:这首诗创作于1920年1月,是女神中最有代表性的一首抒情长诗。它借凤凰“集木自焚,复从死灰中更生”的故事,象征着旧中国以及诗人旧我的毁灭和新中国以及诗人新我的诞生。它体现了中国人民改造祖国和民族的伟大愿望,与五四革命运动前驱者的思想一致,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和深广的思想意义。长诗共六章:序曲、凤歌、凰歌、凤凰同歌、群鸟歌、凤凰更生歌。序曲:首先展示在梧桐枯,醴泉消歇,冰天下寒风凛冽的丹穴中上,面对茫茫大海,莽莽平原,一对哀歌的凤凰集香木为自己安排火葬。作者描绘的场景象征着无边阴冷的中国,渲染凤凰自我牺牲时的悲壮气氛,突出凤凰形象的壮美与崇高。凤的哀鸣是对旧社会罪恶的揭露,对冷酷、黑暗、腥秽的旧世界发出强烈的诅咒,并质问它“为什么存在”。表现了诗人对黑暗社会的愤懑和否定。而凰歌中,则是女性悲痛的倾诉,在滔滔的泪水中倾诉了无限的哀痛,它回想起那过去悲哀、烦恼、寂寥、衰败的历史,决心要追回那“年青时候的”、“新鲜”、“甘美”、“光华”和“欢爱”的年代,表现诗人对千百年来封建社会的决裂,显示出五四新一代思想的迅速觉醒。凤凰同歌:凤凰英勇地投身自焚,以救得新生,体现着诗人要把旧中国彻底改造为新中国的强烈愿望。在火中获得新生不仅是凤凰,同时也象征着诗人自我。群鸟歌:通过给禽类中群丑的画像,对现实中那些横暴的统治者、贪婪的剥削者、庸俗的市侩、无耻的文人进行了无情的鞭鞑。群鸟的丑态反衬了凤凰的崇高精神境界。凤凰更生歌是全诗的高潮,写东方黎明时分,凤凰更生后出现一片“新鲜”、“净朗”、“华美”、“芬芳”,春潮滚滚,生气勃勃的光明世界,这也是诗人对新中国的憧憬与展望。凤凰涅槃集中地体现了诗人那种“不断的毁坏,不断的创造,不断的努力”的思想。思想艺术特色:(一)塑造凤凰的光辉形象。这首诗中,凤凰交相辉映,是两个互相补充的形象整体。在世界到处充满屠场和囚牢的境遇下,凤凰并不悲观,却更增加了与旧世界诀别,用革命烈火净化一切的勇气。凤凰的自我牺牲、自我再造,表现了一种英雄主义的壮烈的气概。它们的痛苦与欢乐,正是五四运动中广大人民群众彻底革命,自觉革命的形象写照,但凤凰又各有鲜明的个性,凤对整个宇宙的反抗,诅咒、质问,突出了它的坚强反抗和冷静理智的性格,凰则感情热烈,企望光明,对祖国民族的苦难表现出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性格比凤较为温柔。(二)洋溢着爱国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的精神,而其中泛神论的思想又占了一定的比重。如诗中“一切和谐”,把宇宙万物融为一体,那“一切的一”(创造万物的本体)和“一的一切”(由本体产生的万物)都具有“悠久”、“和谐”的属性,这是本体那神,神即自然的泛神论思想的体现。而“一切的一切”都经过革命的“火”的自我净化后即不分我、你、他而融和一起,这样主观与客观、个人和大众,在宇宙本体中同时存在,都获得和谐统一。应该看到,这里的泛神论思想融合着诗人的个性解放思想和革命理想主义的色彩。但诗中对理想中国的认识不免失之抽象空泛,其中还带有“物我无间”的无差别境界的唯心色彩。(三)长诗在创作方法上具有鲜明的浪漫主义特色。道德凤凰是诗人理想的化身。它具有彻底破坏、坚决反抗和努力创造的革命精神。其次诗的构思更表现了诗人驰骋无际的幻想和无限美妙艺术想象,从理想化的凤凰形象,到它们集体自焚和涅磐前后两个世界的鲜明对比,种种离奇变幻的情节,显然涂上了一层浪漫主义的色彩。但这一切又是植根于现实,而不是凭空的臆造。(四)在表现形式上彻底打破旧诗格律的镣铐,真正实现了诗体大解放。随着诗情的自然消长,结构大开大合,体现自由与严谨的统一。如“序诗”中的第二节五句诗,整齐严谨,每句三个章节,与古代五言、七言诗的章节相等,而偶句韵脚相同也与我国古诗和民歌相协。又如凤歌中的诗句和凤凰和鸣中的句式,运用了排比、对偶、复唱,各种长短句安排得错落有致,富变化于严谨,加以整齐多变的章节和响亮的韵脚,诗节或长或短,诗行参差不齐,节奏时缓时急,诗的内在旋律和诗人感情节拍十分和谐,同时也可以看出郭沫若在此的创作,对新诗格律也进行了探索。因而在局部上也体现中国古典诗歌的某些特点,但长工诗仍然受到惠特曼那种豪放粗犷、明快诗风的影响。女神的主要思想特色:(1)爱国主义思想贯串女神全集,那些诗就是在爱国主义激情的冲击下如火山般喷射出来的。女神的爱国主义思想表现得与此同时代诗人有些不同。首先,他不象郁达夫那样伤感,也不象闻一多那样带着忧郁,他是热情而狂放的。在炉中煤里,他借助燃烧的煤,来比喻自己对祖国“火一样的心肠”,反复咏唱“我为我心爱的人儿,燃烧到这般模样”,感情十分真挚。诗中还说:“我想我的前身,原来是有用的栋梁,我活埋在地底多年,到今朝总得重见天光。”这就是说从祖国的新生中看到自我新生。这种把自我解放和祖国解放结合起来的愿望,使郭沫若的爱国主义思想迸发出了奇异光彩。其次,女神的爱国主义思想富有战斗感情。对当时军阀的黑暗统治,诗人十分愤恨,在女神之再生、棠棣之花等诗篇中,便对祸国殃民的军阀战争提出了强烈的抗议。他借聂政之口说出了自己的抱负:“愿将一已命,救彼苍生起!”他要用鲜血迸发成自由之花,开遍中华。(2)强烈的叛逆精神。整部诗集充溢着对封建社会的叛逆精神,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凡是旧现实所要肯定的,他都要否定。他公开宣告自己是“偶像的破坏者”,辛辣地讽刺那些正人君子,同时也无情扬弃旧我。在凤凰涅槃,凤凰哀哀切切,口衔香米来把一切连同旧我一起焚毁:“身外的一切!身内的一切!一切的一切!请了!请了!”这种大胆和勇敢的扬弃,正是他的叛逆思想的光辉幅射。二是旧现实所要否定的,他都要肯定,匪徒颂和胜利的死就显示了这一思想光辉。前一首诗中他向世界上古往今来一切领域中的所有“革命匪徒”三呼万岁。在后一首诗里,他热烈赞颂爱尔兰爱国志士马克司威尼为祖国的独立自由视死如归的精神。女神中出现叛逆者的形象,还有聂政、屈原、天狗等。(3)乐观主义精神是女神又一思想特色。女神虽然大胆否定既成的一切,但却给人带来悲观情绪,洋溢在诗中的是一股乐观主义的热情。其原因主要在于诗人是一面讴歌“破坏”,一面又讴歌“创造”。女神中有不少是歌唱大自然的诗篇,这当然和诗人的泛神论思想有关。在我是一个偶像崇拜者诗中,他崇拜“太阳”、“火山”、“海洋”等一切自然物象,这是因为它们在诗人心目中都是“力”的象征,既是破坏的动力,也是创造的能量。在破坏旧物的同时,弥漫在女神里的一股对未来充满信心的欢悦气氛:“到处都是生命的光波,到处都是新鲜的情调,到处都是诗,到处都是笑!”(光海)(4)追求个性解放精神也是女神的重要思想特色。在女神中无处不有一个鲜明的抒情主人公的自我形象。诗人借助这个自我形象尽情地发泄内心的积愤,高唱反抗战歌,鼓吹个性自由。在天狗中,他凭借泛神论思想来极力宣示这一思想情调。在那里,我把“一切的星球吞了”,到后来又自我撕毁爆炸,这就是自我破坏,自我燃烧,以此来达到解脱获得新生。在湘累里,“我自由创造、自由地表现自己”,“我”的气魄是如此宏伟,简直就如造物主一样,十分自由,十分有力。在这里,人的自我价值得到肯定,人的尊严得到尊重,人的创造力得到承认。对于长期处于“不把人当作人”的封建统治下,已经习惯于将个人价值泯灭在封建伦理原则之下的中华民族,这无疑是伟大的解放与觉醒。此外,在女神里还有不少礼赞劳动者的诗篇,如在金字塔里歌颂人类劳动力的伟大;在巨炮之教训里对无产阶级“至宝理想”的颂扬。这些诗篇都给女神增添了时代的色彩。女神是反帝反封建的号角,是“五四”革命精神的呈现1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