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高三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散文部分第3单元素质升级检测

上传人:青山 文档编号:1477178 上传时间:2019-10-21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7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高三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散文部分第3单元素质升级检测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语文:高三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散文部分第3单元素质升级检测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语文:高三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散文部分第3单元素质升级检测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1第三单元素质升级检测(本试卷满分150分,测试时间150分钟)第卷(选择题30分,每小题3分)一、(12分)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屏(bng)障遴(ln)选汩(g)汩清流B庇(b)护 邈(mio)远 颓壁残垣(hun)C浚(jn)理 突兀(w) 衮衮(gn)诸公D圭臬(ni) 诘(ji)问 怦(png)然心动【答案】C(A.屏:png,B.垣:yun,D.怦:png)2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劲历 修缮 可掬可捧B惊悸 濡养 雍容大度C废驰 胡逛 金杖玉玺D滋润 虔诚 全幅心思【答案】B(A.历厉,C.驰弛,D.幅副)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内贾德跑到拉丁美洲访问,跟委内瑞拉的查韦斯称兄道弟,叫板美国,又到古巴跟卡斯特罗密谈多时,如此纵横捭阖,也算是一道风景。B鲧治水一生,最终徒劳无功,触犯天条;而他的儿子大禹却疏浚百川,名垂青史。面对肆虐的洪水,一堵一疏,一截一导,异曲同工。C这几个人面对菩萨一一行礼,口中还振振有词地念叨着:“菩萨饶恕我们吧。”随即拿出钢锯,一个多小时后,十八尊罗汉的头全被锯下。D如今汽车厂商做产品研发,都要考虑将新车设计得八面玲珑:既要外形美观,又要内饰精致;不仅动力强劲,而且驾乘舒适。【答案】A(A.纵横捭阖:指在政治、外交上运用手段进行联合或分化。B.异曲同工:不同的曲调演得同样好,比喻不同的人的辞章或言论同样精彩,或者不同的做法收到同样好的效果。C.振振有词:形容理由似乎充分,说个不休。D.八面玲珑:原指窗户宽敞明亮,后用来形容人处事圆滑,不得罪任何一方。)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由于胸部感染,病情严重,剑桥大学不得不于4月20日把世界著名数学家和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送往医院接受医疗。B与会专家学者围绕宏观经济形势、金融市场发展及产业提升为主题展开探讨,或对以往的经济情况进行总结,或对未来的经济发展进行展望。C贾平凹的秦腔以细腻平实的语言,集中表现了改革开放年代乡村的价值观念、人际关系在传统格局中的深刻变化,字里行间倾注了对故乡的一腔深情。D近日,由江西人导演,全部取景于江阳的励志电影网络妈妈在全国各地热映,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对这部关注网瘾少年的电影给予了很高评价。【答案】C(A.不合逻辑,因为“胸部感染”不是“剑桥大学”;B.句式杂糅,“围绕为主题”可改为“围绕这一主题”;D.成分残缺,在“对这部”前加上“观众”这个主语。)二、(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人们把中国书法定义为艺术是基于中国书法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但把汉字的字形放在“中国书法”作为文化的层次结构中来审视,就会发现,汉字符号的视觉审美效果是在书法文化结构的物态文化层面体现的。在整体的书法文化或一件完整的书法“作品”中,字体书体“形”态属于物态文化层,这是书法“本体”结构的“外显”的表层的部分。当人们对汉字构造的科学性、艺术性及书写出来的笔法、字法、章法给予充分的估量和赞美的时候,我们看到研究者往往只限于对“作品”“物态文化层”的分析说明,并且往往忽略字体得以显示的“器物”、材料本身的质地、色调因素,忽略一件书法“作品”的美是在书体形态与材料形态有机融合中显示出来的这一重要事实,所以人们对书法“物态层”的研究与描述也往往是不全面的。书法之所以能够超越实用的局限而成为一门艺术,是由汉字的构成特点及其书写工具和载体等因素决定的。汉字由点和线组合而成,具有高度抽象化的特质。因而中国的书法艺术,又被称作线条的艺术。这简单而又抽象的线条如何会有如此大的艺术魅力呢?毛笔的使用是首要因素。毛笔的特点是软,“惟笔软则奇怪生焉”。随着遣毫之时的提、按、顿、挫、疾、徐、迅、缓,产生出极尽变化的线条造型,分割出大小兼存的块面,营造出别有洞天的艺术世界。为中国书法所采用的书写载体,也规定着它能够具备艺术感染力的特性。汉字的书写载体历经甲骨金石、简牍绵帛等多种变迁,韧性强、质柔软的安徽宣纸最终成为理想的书写载体,笔墨挥洒其上,交融渗化、黑白浓淡之间情趣并出。所以在多层次结构的书法文化中,只就其表层结构进行分析,把它当作书法“本体”全体。并由此概括其性质并作定义,这种研究思想和方法都值得斟酌。在对一种文化形态作文化结构的观察中,我们分出物态、制度、行为、心态四个文化层次,以求全面认识其内部结构中的各个文化层次并非具有同等的意义,其中心态文化层是文化的核心部分。这个核心部分体现着该种文化形态的价值、功能。就具体的书法“作品”来说,展示汉字字迹的形态不是目的,展示出一定的文字的内容,以实现文字的记录、传播功能才是目的。各种书法“作品”的文字内容体现着作者、书者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审美情趣等等,展示出蕴含着经济、政治、宗教、家族、社会风习等内容的无比丰富的“意义的世界”。书为心画;就个体而言,书法作品中的笔墨线条,是书者情感的倾诉,心性的抒发,怀抱的展示:兰亭集序可见王右军之飘逸,祭侄稿可睹颜鲁公之悲愤;就整体而言,自古至今的书法珍品,凭借着千姿百态的线条构建,共同聚集着对中国文化的陈述,对民主精神的彰显。拙朴的甲骨文和端严的金文,给我们描绘了商周先民问上苍“此受佑”时的虔诚神态和镌刻“子子孙孙保用”时的郑重神情;中正均衡的秦刻石,给我们表明了四海之内初统一时,始皇经营秦帝国的良苦用心。如果说在对“书法”这种文化现象的考察中,对物态文化层专注,而对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在物态文化层的体现可能有所忽视的话,那么忽视对书法“作品”文字内容的考察、认知则是完全不应该的。文字内容属于书法文化的“心态文化层”,是体现“作品”价值的核心部分,丢弃了文字内容而只专注文字的物态形式,这还是一个完整的书法“本体”吗?(节选自书法作为一种文化) 5下列关于“中国的书法艺术”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的书法艺术,在书写出来的汉字的笔法、字法、章法与材料质地、色调等因素有机融合中显示其美的内涵。B中国的书法艺术之所以被称作线条的艺术,是因为汉字由点和线组合而构成,具有高度抽象化的特质因素。C中国的书法艺术,其丰富的表现力与采用安徽宣纸这种理想的书写材料作为载体有着至为密切的关系。D中国的书法艺术中的“书为心画”就是书法作品中的笔墨线条以及书者情感的倾诉,心性的抒发和怀抱的展示。【答案】D6下列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书法结构的物态文化层面既包括文字本身又包括显示文字的“器物“等物质材料。B汉字符号的视觉审美效果是通过汉字构造的科学性、艺术性和字体形态得以显现出来。C多层次结构的书法文化对其表层结构和丰富内涵进行分析,可以概括其性质并作定义。D一件完整的书法作品中,字体书体形态属于物态文化层,体现了书者的思想、意识等。【答案】A7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对中国书法文化结构的观察中,必须从物态、制度、行为和心态等四个文化层次进行,才能全面认识其内部结构。B中国书法的心态文化层面既展示书者个体的精神世界,同时也蕴涵着经济、政治等内容的无比丰富的“意义的世界”。C中国书法的心态文化层面是书法文化的核心价值部分,决定了中国书法作为一种文化形态的“本体”性质和内涵。D拙朴的甲骨文、端严的金文和中正均衡的秦刻石,无不折射出中国书法文化在特定历史时期的“心态文化层”。【答案】C三、(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陈公讳巽,字公顺,祥符八年进士及第,历常州团练推官。盗有弃财走者,公以谓不应死,通判不肯用公言。是时,公起家少年,及遇事坚争,不可夺其守,老吏皆惊,盗卒得不死。转运使陈从易以公为材,狱有久不决者,皆属公治之。凡治二十四狱,人皆服其平。后补岳州军事判官,举监潭州茶米仓。天圣初,潭州茶课视景德亏十之六,公谨于绳吏,而果于去民之所素不便者,茶视旧课岁增九百万斤。知吉州庐陵县。庐陵人喜斗讼,械系常充县庭。公除其害政者,人心大变,月余,囹圄空虚,而人自得田里之闲。用荐者通判戎州,州将武人,以州任属公,民夷悦附,政以大和。迁太常博士、尚书屯田员外郎,通判潭州。溪洞诸蛮犯约,知州事刘夔、刘沆继出行边。公实总州任,内修民事,外奉师费,凡输粟帛金钱四十有八万,兵械称之,用足于军,而赋役不加于民。沆及荆南王居白、岳州滕宗谅与湖南北部使,凡十有二人,请即用公为转运判官。会转运判官废,故不行。后知安州,以宽静顺其俗,教民通沟洫,趋农桑。迁都官郎中,知蜀州,大兴学校。迁职方郎中、知蕲州,居半岁,以目疾请老,迁光禄卿致仕,始家江州。今上即位,迁太子宾客。公少长闾巷,能自感发,强志力学。为进士,一出遂收其科。为吏明悟敏捷,见义敢为,不少屈以求合。盖从事于州郡,久之不进,而其志弥厉。其治,于恶人无所贷,至其过失,则无所不容,而于善人,惟恐失其所也。于其所长,未尝不荐藉成就之;于其急难与贫不能自存者,未尝不赈而助之。少客京师,有欲教公以化黄金者,公辞不受,教公以寡欲,乃受而行之。盖出事天子四十有八年,退老于家又十有五年,年八十余,前终十余年,自为冢于南康军星子县白鹿原,棺椁衣衾,皆豫自制。属疾至终,容止如常。遗言里中亲疏,各尽其意。享年八十有五。(节选自唐宋八大家文集曾巩文,有删节)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凡治二十四狱治:处理B茶视旧课岁增九百万斤 课:赋税C以州任属公 属:嘱托D皆豫自制 豫:提前【答案】C(通“嘱”,委托,交付。)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而果于去民之所素不便者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B盖从事于州郡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C请即用公为转运判官耳得之而为声D久之不进,而其志弥厉世非之而不加沮【答案】D(两个“而”字都表转折关系。)10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陈巽少时勤奋好学考中进士,走上仕途,凭着自己的才干,深得朝廷和上司赏识,从地方官一路顺达做到太子宾客,后告老还乡安享天年。B陈巽为人耿直,见义敢为,断案神明,治政有方。担任潭州通判时他的治政才能曾深得上司和同僚的信任,大家一致推选他担任转运判官。C陈巽为官时十分重视教育,大兴学校。他为人虽嫉恶如仇,但也豁达待人,急公好义,乐善好施,是封建官吏效法的榜样。D陈巽早年在京师求学的时候就以清心寡欲作为行事准则,年老之际更是看淡生死,年终之时,神色举止同平常一样,遗言交代完备,令人钦敬不已。【答案】A第卷(共120分)四、(23分)1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公起家少年,及遇事坚争,不可夺其守,老吏皆惊,盗卒得不死。(5分)译文:_(2)于其所长,未尝不荐藉成就之,于其急难与贫不能自存者,未尝不赈而助之。(5分)译文:_【答案】(1)陈公年轻时就外出做官,到处理此事时坚决抗争,(别人)不能改变他所坚持的主张,连年老的官吏都感到惊讶,盗贼最终得以不死。(2)对于那有特长的人,(陈公)无不推荐扶持使其获得成功。对于那有急事、处境困难和贫寒不能自保的人,无不赈济和帮助他。1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8分)江天暮雪元陈孚长空卷玉花,汀洲白浩浩。雁影不复见,千崖暮如晓。渔翁寒欲归,不记巴陵道。坐睡船自流,云深一蓑小。(1)“千崖暮如晓”一句最值得后人称道,它描绘出什么意境?在诗中起什么作用?_(2)本诗描写的是潇湘八景之一“江天暮雪”,为何要写渔翁的活动?_【答案】(1)写出了暮天雪景所特有的那种朦朦胧胧、半幽半明的色调与风韵。在诗中既说明了题目中的“暮”字,又为后面写人的活动提供背景。(2)隐透出“暮雪”的影响,突出大雪的弥漫和渔翁对处境的顺应,使整个画面富有动感与纵深感,动静相间,意境高旷。1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的部分。(两题任选一个)(5分)(1)纷吾既有此内美兮,_;扈江离与辟芷兮,_。(屈原离骚)_,石破天惊逗秋雨。(李贺李凭箜篌引)墙上的斑点作者是_(国别)意识流小说家_。(2)碧云天,_,西风紧,北雁南飞。_?总是离人泪。(王实甫长亭送别)思厥先祖父,_,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苏洵六国论)我国第一首长篇政治抒情诗是_,我国第一首长篇叙事诗是_。【答案】(1)又重之以修能纫秋兰以为佩女娲炼石补天处英国伍尔夫(2)黄叶地晓来谁染霜林醉暴霜露离骚孔雀东南飞五、(22分)阅读下面这篇小说,完成1417题。信任甘晓成将军战功赫赫,战后成了国家高级领导人。大乱初定,国内治安状况依然十分严峻,将军决定为自己增加几个可靠的卫士。将军的贴身卫士当然必须百里挑一,副官汉克负责初选,他整理好具体资料后,再由将军亲自圈定。这一天,在汉克送来的名单里,将军圈点了一个叫斯曼的下士。斯曼射击、格斗等各项科目都是全优,父亲是中学教师,母亲是纺织工人,看起来没问题。 斯曼身高一米八,身体非常强壮,长相也极为英俊。将军看了非常满意,拍了拍斯曼结实的肩膀:“小伙子,好好在我身边干,你会有大好前程的。”斯曼并没有特别激动,自始至终表情一直很平静:“将军,谢谢你的提拔。”看着斯曼不同寻常的平静,汉克突然有一种不祥的感觉,他隐隐觉得这个斯曼没有看起来那么简单。事实证明,斯曼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卫士。好几次,斯曼不费一枪一弹,就凭他那双铁钳一样的手和精湛的格斗本领,轻而易举地制服了企图对将军不利的暴徒。不知不觉,斯曼成了将军面前的红人,直到有一天这一天,汉克一脸紧张地来到将军办公室,说:“将军,那个斯曼,太危险了,不能留着他!”“什么问题?”将军顿时也紧张起来。“将军,我无意中找到了斯曼入伍前的原始档案。他十一岁那年父母双亡,现在的父母只是养父母,他的亲生父亲,是死去的麦克上校!”将军的脑袋里嗡了一声。十二年前,麦克上校是将军最强劲的竞争对手,后来将军抓住机会,以通敌叛国罪下令处决麦克上校全家,只有他不在家的小儿子得以幸免,没想到那孩子如今竟成了自己的贴身卫士!看将军沉默不语,汉克小声请示:“要不要把斯曼控制起来?”将军沉思一会,脸上突然露出了笑容,说:“继续留用斯曼!另外,在适当的时候,把斯曼的身世和我用他做我卫士的故事,透露给报社。”不久,全国各大报纸都刊登了将军与仇人儿子的故事。一时间,将军的宽阔胸怀赢得了全国人民的赞叹。将军和斯曼长谈了一次,斯曼的表情依然非常平静。他说父亲的确是想叛变投敌,将军处决他没有错。将军为斯曼的父亲大发感慨:“其实我与你父亲是很好的朋友,可军法无情,我也是没办法。”将军甚至掉了几滴眼泪,站在一旁的汉克,看着落泪的将军,突然感觉到一种阴冷的恐惧。将军重用仇人儿子的事情,在喧嚣了一阵后又平静下来。这天,将军应邀到一所大学演讲。斯曼着一身军装,腰佩手枪,不离将军左右。演讲进行到高潮时,斯曼突然发现,一个戴墨镜的男人形迹十分可疑!斯曼感觉情况不妙,把手按在了枪套上。突然,墨镜男人掏出了手枪!斯曼出枪更快,挡在将军面前,同时抢先向对方开火。斯曼的枪没有响,刺客的子弹却应声而至,射进了斯曼的胸膛。刺客的子弹有毒,斯曼当场殒命。在送别斯曼的葬礼上,将军泪流满面,再一次感动了全国人民。汉克很疑惑,斯曼的手枪,关键时刻为什么不响呢?汉克反复检查斯曼使用过的手枪,发现,子弹里没有火药!所有的子弹都没有火药!汉克当即向将军报告,将军轻描淡写地说:“我知道,是我让人做的。”汉克惊讶:“为什么?”“你以为我真的相信斯曼,他毕竟是我仇人的儿子,谁能保证他不会对我不利?实话对你说,自从我知道他的真实身份后,他的枪里就再也没有一颗真正的子弹了!”当晚,将军被杀,他的脑袋被子弹打穿了,眼睛瞪得很大,死前似乎看到了什么可怕的东西。而汉克自此也消失得无影无踪,他留下了一张字条:世界上可怕的不是不被人信任,而是有人假装信任你!14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篇首写治安形势十分严峻,既让斯曼来到将军身边的情节发展合乎逻辑,又使他最后被“墨镜男人”枪杀的结果顺理成章。B斯曼见到将军时,表现出异乎寻常的平静,是因为他认为,父亲因叛国罪被处决,并不能影响他现在作为卫士应有的忠诚。C,汉克看着落泪的将军“突然感觉到一种阴冷的恐惧”,这是因为他从将军这些反常的言行里预见到自己迟早会遭到毒手。D结尾写将军死后“眼睛瞪得很大”,告诉读者:将军为自己的所作所为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他的所做所为其实都是在自掘坟墓。E这篇小说巧妙地采用了双线结构,将军精心设计除掉斯曼是明线,斯曼潜伏伺机报仇是暗线,副官汉克是这两条线的交叉点。【答案】答D给3分,答A给2分,答B给1分,答CE不给分。(A.墨镜男人的目的并不是枪杀斯曼而是枪杀将军(2分);B.过于武断,但这种可能不是不能成立(1分);C.是因为他从将军的言行里觉察到将军的阴险和虚伪;D.完全正确;E.完全不对。)15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哪一种叙事方法?有什么作用?(5分)_【答案】插叙。直接刻画将军心胸狭窄、心狠手辣的性格特点;交代人物之间的特殊关系,解答了斯曼“不同寻常的平静”的悬疑,又掀起波澜,留下新的悬念,使小说跌宕起伏;推动故事情节继续向前发展,进一步展开人物之间的矛盾。16小说中的“将军”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_【答案】以通敌叛国罪处决自己的竞争对手全家,说明他心胸狭窄,心狠手辣;知道卫士是自己的仇人的儿子后,继续把卫士留在身边,并透露给报社,跟卫士交谈及在卫士葬礼上泪流满面,说明他城府极深,极度虚伪;一步步置卫士于死地,说明他阴险狡诈,善于伪装。17这篇小说以“信任”为题,对刻画人物形象和揭示作品主题都有重要作用,请你在这两者中任选一个方面,阐述自己的观点并加以分析。(6分)_【答案】(一)更鲜明地凸显了人物形象。将军善于利用他人的“信任”,让“全国人民”赞叹、感动,让自己的卫士流血。将军用对他人的“信任”来伪装自己。最后,将军死在自己最“信任”的副官手上,充满了讽刺意味。(二)集中、深刻地揭示了作品主旨。围绕“信任”这一神圣的字眼,小说对某些人特别是一些“成功人士”伪装真诚心底阴暗的卑劣行径进行了深入的揭露,表达了对真正的“信任”的呼唤。被蒙蔽的“全国人民”和“斯曼”的悲剧也引发读者的思考:该如何防备自己的善良和“信任”被极少数无耻之徒利用?一个利用他人的“信任”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的人最终死在自己“信任”的人手上,也是对这种人最好的讽刺和警示。六、(15分)18阅读下面一则报道,并按要求完成题目(4分)“婴儿从降生的第三天开始教育,就已经迟了十个月零两天!”站在广州番禺某早教机构门前,刘雷(化名)夫妇看着这条广告标语,第一感觉是啼笑皆非。但看到其他父母都抱着不到两岁的孩子跑过去询问课程时,他们马上感觉到孩子起跑线上的紧迫感,仿佛不报早教,就注定落后了。而有着刘雷夫妇类似心态的年轻父母在国内其实并不少。最新统计显示,目前全国约有8000万0至3岁婴幼儿,全国早教市场空间总值约为500亿元。据记者调查,在广州最小的早教学员出生仅33天。早教市场正以不可遏止之势发展壮大,而这一现象也引起了国内教育专家的反思。(1)请给这则新闻拟一个标题(2分)_(2)请根据文意概括出早教市场红火的两个主要原因。(2分)_【答案】(1)疯狂的早教(点出报道中心事物“早教”,并做出一定的评价即可;合情理者皆能得分。)(2)父母不甘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心态;(1分)全国0至3岁婴幼儿人数多达8000万。(或“全国早教市场空间巨大”)(1分)19阅读下列新闻,写一则短评,不超过80个字。近日,广州市拾遗物品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正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其中规定:对无主的拾获财物,可在拍卖后将拍卖款的10%奖励给拾遗者;对有主的失物,失主领回时,可自愿按遗失物价值10%的金额奖励拾获人。这项规定被网友形象地称为“好人十一税”,或“拾金一昧”。对“拾金不昧可获实质奖励”你怎么看?_【答案】(1)主张报酬能够鼓励行善:有偿“拾金不昧”是社会的进步,法律的完善,是对法治社会的一种有力支持。(2)主张有偿拾金不昧是对高尚行为的沾污:用金钱来衡量一切,是拜金主义的无耻体现。只要言之成理即可。20仿照画横线的句子,再续写两个句子,使语意连贯,构成排比。为自己喝彩,给自己一份执着,少一些失落,多一份清醒。人生不相信眼泪,命运鄙视懦弱者。为自己喝彩:_。为自己喝彩:_。【答案】为自己喝彩,给自己一个信念,少一些怀疑,多一份自信。生活不相信偶然,机遇垂青坚强者。为自己喝彩,给自己一份达观,少一些低沉,多一份昂扬。未来不相信等待,成功钟情豁达者。七、(60分)21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两千多年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出淤泥而不染,至死也要“守”住自己高洁的品性。于是,年年端午,龙舟轻飞,屈子之魂,久久不散大清帝国,夜郎自大,闭关“守”国,不思图强。终于没有抵挡住列强的坚船利炮,兵挫地削,顷刻瓦崩频频出镜的姚明,做客CNN(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当记者问到有关北京奥运开幕典礼的内容时,他“守”口如瓶,称这是国家机密看来,“守”有时是一种为人哲学,有时是一种生存哲学,对此你是如何看待的?请以“守”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自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但文体特征鲜明;不少于800字。【写作指向】材料文字实际已经为立意角度和行文内容提供了指示方向。从内容上,既可以联想到自己的生活,撷取二三事,写出自己对“守”或“不守”的看法或体验。也可以联系社会某些现象,某些热点,如对金钱的态度,对人格操守的认识。还可以上升到更高的视角,如对国家政策的认识,或是纵横古今,掀起历史的神秘面纱,探究社会的发展轨迹,写出大气文章。三则材料,两则肯定了“守”的积极意义,其中一则否定了“守”的消极意义。也就是说,整篇材料是从辩证的角度来表达“守”的话题。这就暗示我们,“守”无论是作为为人哲学,还是作为生存哲学,都是一柄“双刃剑”。这里的“哲学”,实际上就是何时该“守”而何时不该“守”。因此,立意的角度可以确定以下三个:什么事物(时候)我们要“守”;什么事物(时候)我们不能“守”;兼谈前面两种观点。其中,角度属于思辨型话题,也是最佳立意。这篇文章可以写成感受型的,也可以写成阐释型的。前者文体偏向于散文,要以个人感受为基点,情感要真挚;后者文体偏向于议论文,以说理论证为主,观点要鲜明,论证要深刻。【佳作赏读】守住心灵的家园刘君一“母梦,遇太白金星,后子,曰太白。”非凡的出身和异域血缘,在生命之初便为你的人生写下传奇。你便是李白,你醉心山水,飘逸旷达而又豪放不羁。多年的游历和满腹的才华终于让你踏上仕途。然而,官场的尔虞我诈岂能容得下你高洁脱俗的品性?贵妃磨砚,力士脱靴,罢了,还是回到青山绿水中去吧。你守住了自己心灵的家园,也还给了世人一个真实的李白。二“花开花谢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大观园中那个纤弱善感的黛玉正手把花锄。这园中看似柳绿花红,雨暖风绵,实则是“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黛玉,你多愁善感而又高洁傲岸,你没有王熙凤的圆滑,你无需宝钗的闺秀风范。你便是你,你守着自己的精神家园。你执著地追求自己的爱情,维护自己的尊严。三“当,当,当”遥远的山林中传来阵阵打铁声。你以为这群铁匠是目不识丁的莽夫,或是四肢发达的壮汉吗?不,不是的。这群打铁的人是晋代的名士们,嵇康,阮籍,向秀,吕安我们可以想象一群才华横溢的学者诗人在这片静谧之地打铁灌园,姑且不论其他,单就这实践的精神就让他们健康得可爱。那么,他们何以不出仕呢?是对官场尔虞我诈的厌恶?是对山林宁静淡泊的追求?还是对当权者的不满?抑或都有吧!平静的生活偶尔被打断。当京都的公子钟会携作来访时,隐士们依旧打铁,只道了句:“何所闻而来,何所闻而去?”钟会便知趣地离开了。还他们一个宁静的世界吧!他们在坚守精神的家园。四当代国学鸿儒钱钟书的围城出版后好评如潮,拜访者不断。而钱老却幽默地说:“你吃了一个鸡蛋,感觉不错,何必要见那只鸡呢?”美国曾有所高校高薪请他去讲课,其实工作十分轻松,但他婉言拒绝了。还钱老一份安宁清净吧!或许这正是他需要的,他守在书房中,构筑的是精神的家园。 还有那以梅为妻,以鹤为子的林和靖,还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陶渊明,还有手执羽扇的陆鸿渐在青山中,在绿水畔,抑或在诗卷里,我们去听一听,去看一看,去走一走,去吟一吟,去体味他们的精神世界,去看他们如何坚守自己的精神家园吧。【名师点评】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许多人就是这样被困死在名利圈中。但也偏偏有一种人,视名利为烟云,视权贵为粪土。他们遁入空林,与世隔绝。纵情山水,且歌且吟。这种生活,你艳羡也罢,你鄙夷也罢。那份清静,那份闲适,似乎正在离我们远去。1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