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北京版必修3:《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学设计

上传人:青山 文档编号:1475831 上传时间:2019-10-2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北京版必修3:《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高中语文北京版必修3:《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1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河南南召一中 翟杰(邮编474650) 教学目的: 1、了解马克思为社会科学,无产阶级所作的贡献 2、把握结构复杂的长句的句意。 教学设想:学习本文,可以采用“板块法”,分四步走。先把握全文的感情基调,再把握全文文意,然后把握重点段段意,最后把握重点语句意义。 教学过程: 一、范读文章。 二、研究第一段,把握本文的感情基调。 本文是一篇演讲稿,又是悼词。本文说到马克思的死,用了什么词?“停止思想”,“永远地睡着”。委婉地讲出不愿讲的事情,叫“讳饰”。其他类似的词你还想到哪些?(学生答)仙逝、逝世、弃世、辞世、去世、老了。 这两种说法很有意味。“停止思想”了,说明以前一直在想,研究理论直到生命最后一刻。“永远地睡着”说明什么?不情愿伟人离去,含有无限敬意。 三、研究第二段,总体把握文意。 悼词是对死者一生的评语。只写功绩,还是功过都写?古人对死去将相帝王,多赠谥号,溢美隐恶。恩格斯送马克思几个称号?思想家、科学家、革命家。 马克思是科学家。科学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马克思研究的属于什么?社会科学。(本文中又称“历史科学”。国外人称马克思为一个哲学家。)马克思在理论上有什么建树,创立了什么理论?文中讲马克思发现了哪两个规律?一、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二、资本主义发展的规律。 一、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物质决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这是历史唯物主义(查现代汉语辞典776页) 二、资本主义发展的规律。什么是剩余价值规律?谁来讲讲? 马克思是一个无产阶级革命家。马克思的革命活动有哪些?领导欧美无产阶级。 哪两方面的活动?办报纸(编辑)(宣传) 组社团(党领导人)(组织) 总结:第二自然段总括其贡献,强调其贡献之大用“空白”一词。用两个介宾短语对他的贡献做了概括:“对于欧美战斗着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 明确:此段总括段。全文是总分结构。 四、讨论分析第三、第八两个重点段。把握重点段段意。 第三段是单句还是复句?单句。我们用句子成分分析法把握它的意义。先找到主干:主语谓语宾语。“马克思发现了规律,事实”。 第八段用了对比手法。对马克思,有人恨,有人爱。都用了哪些动词? 恨:忌恨、诬蔑、诽谤、诅咒 爱:尊敬、爱戴、悼念 五、教师引导,讨论思考练习二。把握重点语句意义。 1对敌人的攻击,马克思是什么态度?蔑视,大无畏的气概。 2恩格斯说他没有“私敌”,那么他的敌人都是“公敌”,是大家的敌人。谁的敌人?无产阶级共同的敌人。写出什么品质?一生光明磊落,全部精力献给无产阶级解放事业,始终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 六、自读,深入体会本文感情。 大悲无泪,沉痛悲伤而又平静深沉。 悲伤却不消沉,沉痛却不压抑。 七、本文结构严谨,过渡衔接紧密。方法之一就是用指示代词和关联词语,这是本文一大特色。附加训练:下面哪一句衔接紧密?(1995高考题) 他们在工厂里向工人学习排版、印刷、装订等技术活。他们不仅没干过这些活,连见也没有见过。 他们在工厂里向工人学习排版、印刷、装订等技术活。这些活他们过去不但没干过,连见也没见过。 1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