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教案:2.4《“布衣总统”孙中山(节选)》2(粤教版必修1)

上传人:青山 文档编号:1474834 上传时间:2019-10-2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6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语文教案:2.4《“布衣总统”孙中山(节选)》2(粤教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一语文教案:2.4《“布衣总统”孙中山(节选)》2(粤教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一语文教案:2.4《“布衣总统”孙中山(节选)》2(粤教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14 “布衣总统”孙中山(节选)教学目标:一、了解传记的有关常识。二、解读孙中山先生的精神,学习他关心国事,甘于淡泊的品质。三、掌握传记文学的特点,学会赏析传记文学。教学重、难点:学习孙中山先生的精神、文章写作特点。教学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 导入“天下为公”,一句毫无私心、以天下为己任的响亮口号,伴随着一个高尚的名字,如一座丰碑,永远矗立在中国人心中。孙中山先生,公认的中国二十世纪第一位伟人。他的思想理论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今天,我们有机会近距离地触摸这个伟人的灵魂,感受他关心群众、甘于淡泊的品质。 简介孙中山孙中山名文,号逸仙。中国民主主义革命先行者。1866年11月12日诞生在广东香山县。1892年在香港学医,后在澳门、广州行医。1894年组建兴中会。1911年武昌起义后,被选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9年将中华革命党改组为中国国民党。1920年组织中华民国政府任非常大总统。1924年改组中国国民党,重新解释三民主义。1925年3月12日在北京逝世。简介作者: 陈廷一,当代传记文学作家,作品有许世友传奇、孙中山大传、宋氏三兄弟、宋美龄全传、宋氏三姐妹、贺氏三姐妹、民国岳父等,风格通俗生动。 文体知识介绍: 传记:一种用来记载人物生平事迹的文章体裁。一般由别人记写,也有自述生平,称自传。传记具有纪实性、文学性、史料性等特点。 词语过关: 籍(j)贯 美味佳肴(yo) 奢侈(shch) 卤(l) 推崇:指出某人某物的优点。 布衣:指古代平民穿的衣服。 不知天高地厚:形容狂妄自大的样子。 血气方刚:形容年轻人精力正旺。 水泄不通:水都流不出去,形容十分拥挤或包围得十分严密。 甘于淡泊心甘情愿地不追求名利。 阅读全文,分析思路,把握文意: 全文可分成几部分?找出能大致表现每部分大意的概括性的句子,再加工,写出每部分的大意。 全文分三部分。 (一) 写“布衣总统”称谓的来历。 (二) 从衣食住行、待人宴客的具体方面写“布衣总统”的简朴生活。 (三) 写“布衣总统”悄然出巡的故事,表现了他为人民着想、甘于淡泊的高尚品质。 重点研讨: 1.从孙中山和张之洞的交往中,你认为孙中山表现了什么品性?张之洞当时态度的转变说明了什么? (1)胸怀大志,不畏权贵。(可以从诗对联中看出)(2)说明张之洞尽管摆官架子,但还是善识人才。以张之洞的前后态度转变来反映孙中山的学识和性格。 2.找出第二部分中有概括性的句子及词语,体会它们的作用。 总领下面的文句,使层次分明。 3.第二部分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来写孙中山? 环境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 4.文中说,群众见到孙中山的时候,一起高声呼喊:“大总统万岁!”你觉得这个口号表现了群众怎样的心情?这个口号妥当吗?为什么? 也妥当也不妥当。(1)反映孙中山关心民众,人民对他的热爱,尊重。(妥当)(2)从“万岁”可以侧面反映人民对他有个人崇拜,把他当成帝王。 5.本文从哪些方面赞扬了孙中山的品质?举例说明。 从名片简单、衣食住行、待人宴客和悄悄出巡四个方面。 6.课文中引用了一首北伐军的军歌,其中“警钟一鸣森森森,睡狮齐猛醒”两句歌词运用了什么修辞格?用同样的修辞格仿写句子。 拟人、比喻 小组讨论归纳: 本文通过对“布衣总统”孙中山先生名片简单、衣食住行、待人宴客和悄悄出巡的片断描写,反映了他的简朴生活,表现了他为人民着想、甘于淡泊的高尚品质。 思考探究:本文的写作特点有哪些? 1.从日常生活角度切入,以小见大,不是由孙中山从事革命的轰轰烈烈事迹入手,而是从衣食住行来写伟人的高尚情操。 2.选材典型,极富表现力而又趣味盎然。如写张之洞的前倨后恭,写唐绍仪、伍廷芳与孙中山的对比,写守城官员寻找孙中山等。3.点面结合手法的恰当运用,全面深入地展示主人公日常生活。 4.恰当运用对比手法,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与趣味性。写张之洞有前后做法之比;孙中山与伍、唐之比;孙中山的爱民与守城官的驱民作比。5.详细分明,穿插有致。详写行和食,略写衣和住。 课堂小结: 我们怀着赤诚之心,解读了孙中山先生高尚的精神,了解了一个伟人能成为永恒之所在。希望通过本课的学习,能够激发我们的爱国热情,并将之化为学习上的动力,为报效祖国而努力学习。 作业: 1.认真阅读课文,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2.完成课后练习。1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