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物理压强单元测试

上传人:青山 文档编号:1468875 上传时间:2019-10-2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沪科版物理压强单元测试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沪科版物理压强单元测试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沪科版物理压强单元测试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学无忧淘宝店 http:/jiaoxue5u.taobao.com 您身边的教学专家第8 章 智 能 测 评一、填空题1物理学中把_的力叫压力.压力的作用效果,不仅 跟压力的_有关,还跟压力的_有关.2宋朝著名文学家范成大到海拔3700 m的峨眉山旅游,发现在山上“煮米不成饭”,他认为是山上的泉水太寒冷的缘故,故有“万古冰雪之汁”造成之说,实际上这是由于高山上的_较低,导致水的沸点_的缘故3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gh,我们_(填“能”或“不能”)用这个公式来计算大气压强,这是因为大气的_是变化的,而且大气层的高度也_4在流体中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_;流速越小的地方,压强越_5马戏团里一头体重为6104N的大象,它每只脚掌面积是6102m2,当它站立不动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是 Pa;当它抬起前面两脚表演时,大象对地面的压强是原来的 倍.图8-506如图8-50所示的容器内盛有密度为0.8103kgm3的酒精其中A点的压强pA=_Pa,B点的压强pB=_Pa,方向为_,C点的压强pC=_Pa,方向为_;D点的压强pD=_Pa图8-517自来水龙头距地面1.5m,跟水龙头相连接的压强计读数是2.94105Pa,则水塔里面的水离地面的高度是_.8. 如图8-51所示的容器内有0.1m深的水,水对容器底的压强是 Pa.若把水全倒掉后,容器放回原处,再往容器中加适量的酒精,要使两次容器底受到液体的压强相等,则两次液面的高度差是 m.(kg/m3,N/kg)图8-529. 一个细颈瓶装满水,密封后放在水平桌面上,正立时水对瓶底的压力为,对瓶底的压强为;将瓶倒立使瓶口向下时,水对瓶底的压力为,对瓶底的压强为.则可判定 , .10如图8-52所示的A、B两个大理石柱,它们的高和截面积均不一样,hASB,那么它们对地面的压强pA_pB.(填“”、“”或“ 10 提示:可用公式p=gh二、11C12D 提示:三容器内液体的重力相等,因为丙容器内的液体的体积最小,所以丙容器内的液体的密度最大,而液面高度相等,故液体对丙容器底部的压强最大13B14B 析:前半句其实考查的是压力的作用效果,当然是要使压强变大,为了使刀变的锋利,刀刃变薄,磨刀时应使刀面与磨刀石的夹角变小,所以应选B。15A 析:根据公式,;它们的体积之比,。根据,16B 提示:坝底的深度为h=135m66m=69m17A 析: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液g2h,压力F=pS2=液g2h3S1;液体的重力G=液gV=液g(S1h+S2h)=液g h 4S1;故F=3/2G。18D三、19用酒精灯加热后,迅速插入盛水的容器,观察到的现象是水在试管内上升。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加热后试管内压强减小,外界的大气压将水压进试管。20(1)应比较1,4,5,比较同一液体不同深度的压强。(2)比较1,2,3。因为深度相同。(3)比较 5,6。在比较5,6时,我们注意控制了液体的其它变量,仅使它们密度不同,四、21F=pS=105 Pa12cm2 =105 Pa1210-4m2=120N22(1)高压锅的设计运用的物理知识有: 水的沸点随液面上方气压的增大而升高 压强等 (2)高压锅一旦安全失效,锅内气体压强过大,温度也随之升高,当温度达到易熔片的熔点时,再继续加热,易熔片开始熔化,锅内气体便从气孔喷出,使锅内气压减小,从而防止爆炸事故发生。 (3)115 若要把这种高压锅向西藏地区销售,应适当增加安全阀的质量。23设手指的受力面积为S1,图钉尖端对木板的压力的受力面积为S2,压力分别为F1和F2,压强分别为p1和p2 则手指受到的压强为图钉尖端对木板的压力F2与手指按图钉帽的压力Fl大小相等,图钉尖端对木板的压强为24(1)60N (2)6000Pa (3)6.5103Pa (4)1104Pa开放探究题1(1)制作方法:用线绳给茶杯口扎上橡皮膜,将吸管的一端用胶带固定在橡皮膜的中央,另一端指向直立着的刻度尺,如图 所示。(2)使用方法:吸管的右端上移,表示气压升高;吸管的右端下移,表示气压降低。2(1)无关;(2)1与4(或2与5,或3与6);(3)当圆柱体的材料相同时,高度越高,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显著;(4) (a)圆柱体材料的密度与高度的乘积相同,压力的作用效果就相同;(b)圆柱体材料的密度与高度的乘积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就越显著。中小学各个科目优质课视频+课件教案学案试题全册打包qq111913968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