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基层干部事迹材料5篇

上传人:焦** 文档编号:1468812 上传时间:2019-10-20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美基层干部事迹材料5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最美基层干部事迹材料5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最美基层干部事迹材料5篇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美基层干部事迹材料5篇【篇一】烈烈的事迹,有的只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一桩桩小事,她送走过五届毕业班,并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十几年来,她所教的班级,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而成绩背后的付出,她认为都是自己应该做的。“班级管理无大事,安全管理无小事。”2013年9月,新成立的初一277班,有一个积极上进、勤学肯干的男孩小浩(化名)。整个初一年级,对于他来说可以用“风平浪静”来描述,而且成绩在全校前六十名左右。到了初二年级,小浩的姥爷突然得了重病,他父母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照顾姥爷的事上,忽略了青春期正叛逆的他。他的成绩慢慢下滑,当他的妈妈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他已经听不进任何人的劝导,娘儿俩的战争也拉开了序幕。孩子一次次地去同学家躲避,半夜也不回家,没有任何招数的家长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班主任,电话里的小浩,每次都是嚎啕大哭,老师在那个时候就是孩子和家长的倾听者,二者在诉说着各自的“理儿”,作为听众和“法官”的她,用耐心说服,用真情打动,一次又一次地平息了这对“母子”的战争。经过她耐心的心理疏导,小浩的学习又回到了正轨。可是好景不长,在一个短暂的假期后,他又迷恋上了网络游戏。为了躲避妈妈的管教,只要有空就去同学家或者网吧玩游戏,最后发展到放学不回家,父母都见不到他的程度。执迷不悟的网瘾完全充斥了一个勤奋好学的孩子。在父母没有任何办法挽救的情况下,xx每天放学都要步行和小浩聊天,给他讲励志的故事,并与他妈妈沟通怎样能帮他戒掉网瘾功夫不负有心人,慢慢地他重新回到了学习的轨道上,在老师一路的陪伴下,2016年中考,他以639分的优异成绩考入了xx一中重点班。这样的事情,在xx的工作中已是常态。在她的谆谆教导下,许多青春叛逆期的孩子们都回到了正轨。她在带班的过程中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坚持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班里的小亮(化名)同学是初二上学期留级到277班的,刚开始来的时候,他上课睡觉、溜号、玩手机,上学放学根本不背书包,更不用谈作业的事xx观察了一周,让他与班级里的学霸同桌,慢慢去影响,渐渐地小亮上课不睡觉了,基本上每节课能保证25分钟的学习时间,这样下来,他对学习就有了一点兴趣。然后她开始“对付”小亮的作业问题,每天放学时,帮助他把作业任务逐项记到小本子上,然后对照小本子,一样一样地装进书包,第二天早晨再逐一进行单独批阅。这样坚持了三周,小亮基本能独立完成这些任务,一个学期下来,他由留级前的全校400多名上升到了全校138名。xx这样坚持了两年,最后在2016年的中考中小亮考了601分。由此可见,这样耐心细致的教育方法培养了小亮的独立管理学习的能力,使他能够逐步完善自我。在无私付出的同时,她也在见证着孩子们的努力拼搏,虽然辛苦,但乐在其中在平日的班主任工作中,孙老师树立了有自己个性的班主任形象。面对学生的时候,她从不吝惜自己的微笑。她努力用微笑,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清晨,学生背着沉重的书包走进教室,站在讲台上、面带笑容的她给孩子们营造了一个温馨的学习环境;运动会上,她面带微笑地给他们加油、鼓劲;平日里,她微笑着对孩子们说:“谢谢”“你今天做得很好”“你的作业又有了进步”“路上注意安全!”“明天多穿一点衣服”等等。久而久之,用她的微笑和这些“温暖的语言”拉近了她和孩子们的距离,彼此不再陌生。她还经常用微笑,对学生进行巧妙批评。班里有一位同学,在初一时经常迟到,她每天两次站在教室门口等他,微笑着对他说:“下次,能不能早一点?”或“今天你来得很及时!”坚持一周,10次微笑,10次“微笑的批评”,这位同学再没迟到过。这样,大大地感化了班上其他同学,他们也学会了对别人的过失报以善意的微笑。“今天,您的孩子数学作业错了三个。”“您的孩子政治题没有背下来。”“您的孩子英语单词不过关。”这样的话语经常出现在校讯通家校沟通平台上,这些简单的话语就像及时雨一样,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在校的学习情况。事虽小,情真切。家长们常说在细微之处的耕耘才更让人佩服她的师德师风。“我害怕孩子毕业,我舍不得让孩子离开孙老师”每到毕业季,xx都会听到许多家长这样对她说。“孩子会遇到比我更好的老师。”她总是这样安慰和鼓励家长们,其实她的心里更舍不得这些朝夕相处几年,手把手带出的孩子们。古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正因她有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深厚的教育理论素养,对所教学科有系统、扎实的专业功底,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和优异的教学成绩才得到了家长和广大师生的认可。而她只希望自己在平凡的岗位上做一株顽强生存在大漠里的沙棘花,永远绽放。【篇二】在xx市东海县西双湖畔的湖西村,有一栋不起眼的三层农家小楼,就在这里,坐落着全省唯一挂牌为公共图书馆分馆的民间图书馆,同时也是国内唯一挂牌的邓演达文献馆东海樊氏图书馆。今年46岁的xx,是这里的馆长,22年来,凭一己之力,攒下图书7.5万册,自筹资金300余万元,不断雕琢这一方宝贵的小天地,免费向社会开放,至今已服务群众20多万人次,乡里乡亲、海内外学者,都从中受益。xx在xx当兵时,部队发的津贴几乎全被他买了书。1991年,xx给父亲写了一封信,希望家里给他300块钱治牙。等xx退伍回了家,父亲却发现他的牙齿没有变化,询问之后才知道,那300块钱被xx换成了两大箱图书。现在,xx的工资有三分之二都用于买书和公益事业。早在清末,xx的曾祖父就用四间草房和家藏100余册图书创办了“樊家书屋”,免费让四邻借阅。后来,“樊家书屋”因文革被迫中断。1996年,xx和妻子周加侠利用县城的房子重新开放书屋,1998年,挂上了“樊氏图书馆”的牌子。考虑到农村比县城更需要图书馆,2015年,xx卖掉了县城的房子,把图书馆迁回了老家宽敞的小楼。xx是农工党党员,为了研究党史和邓演达等革命先烈的事迹,他自费收集购买了相关纸质文献一万余册。有一次,xx为了寻找一本农工党中央1946年的党刊中华论坛,前后托了近百人四处打听,才从朋友那里得知广西有人出售,xx立刻买了火车票,奔波数千公里,将这本书买下。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理事、农工党中央特邀研究员孙瑞华教授曾专程来樊氏图书馆查阅、复制文献。看到这些珍贵史料,孙瑞华十分激动:“这里不少史料文献都是孤本,对农工党史研究和多党合作理论研究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就这样,xx主动担当起历史事件挖掘整理的“文化志愿者”,投入业余时间3万小时研究邓演达等先烈事迹,10年出版专著30余部,从一名历史研究的门外汉成为这个领域闻名全国的专家。走进建筑面积450平方米的樊氏图书馆,书香扑鼻,文学、社科、儿童、哲学等图书分门别类摆放在十多个书架上。现在,这间公益图书馆已经成为当地村民的精神家园,平均每天接待30多人。村民们读书、借阅,不需要办理证件手续、支付押金,看好哪一本书,和管理员说一声,就可以直接带走,读完再送来即可。56岁的湖西村村民刘祥稳喜欢在这里看三国演义。“农村没什么娱乐,以前一到农闲,时间就不好打发,自从图书馆搬进村,日子有意思多了。”曾有人出50万元买他的一些藏书,xx没有接受,但国家相关部门有需要时,他总是无偿捐出。2010年,广东惠州建设邓演达纪念园,xx提供了邓演达相关文物在全国的分布情况以及相关文献资料,还向纪念园捐赠了1949年出版的邓演达纪念集、邓演达先生遗稿等书籍。2015年8月的一天,党史专家、农工党上海市委退休干部李庆海专程到樊氏图书馆考察。回上海不久,李庆海给樊氏图书馆来信,表达了捐赠意向,“我唯一的女儿因车祸去世了,这些文献收藏后继无人,你的图书馆是一个好的归宿。”经过数月的整理、打包,5箱珍贵文献于2016年5月寄出,包括陈年蜡纸包封的农工党中央党刊前进、上海市委会编印的农工沪讯、上海联合时报等报刊和图书,其中新中国成立迄今的新华月报基本完整,对于研究历史有极为重要的参考价值。2月28日,xx被授予“xx最美志愿者”称号。今年,他要在图书馆做一个爱国主义主题展览,扩大图书馆规模,让更多人享受阅读。【篇三】并非农民出身,自己也没有农田,却比农户更操心农田的事xx市江都区农技推广中心主任xx,这个城里姑娘在田埂上一走就是25年。“第一次见到xx时,我对她的能力是有所怀疑的,心想会不会是个坐惯办公室只懂书本知识的女书生?接触以后发现,她比农民还像农民。”xx市中月米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葛忠奎回忆起去年6月的一个星期六,下着瓢泼大雨,合作社刚刚移栽到大田的秧苗不知什么原因突然大片死亡,他赶紧打电话给xx。不到一个小时,xx从江都城区赶到合作社,来到秧田里把死苗一棵棵拔起,从叶到根认真查看,分析原因,顾不得换下身上的湿衣服,立即和市推广站联系,及时开出了诊治“药方”。葛忠奎觉得,她对这片地简直比他自己还上心。2014年才涉足种粮的葛忠奎跟xx接触越多,对她就越佩服。“一开始真的没有底,那些种田大户跟莫主任的方法常常是两个样。我虽然最终决定按照莫主任的方法种田,还是很忐忑,后来发现怎么选种、培育、除草,怎么用药剂、用什么设备,她全部替我们安排好了。按原来经验种田,一亩地用10斤种子,而我们只用了6斤多一点,亩产量还比别人高。按照她教的技术,每亩地节约100多元钱成本、收入增加100多元,相当于多进账200多元,6000亩就是120万元!她是农技110,是我们的底气。”领着农民干,做给农民看。xx建立的“农技一家人”微信群已有100多人,集中了区里的种田大户、农技人员。她几乎每天都要“所有人”,提醒这个、指导那个,把微信群当作网上课堂。“我们有什么问题就会发到群里,她会第一时间解答,不厌其烦,直到大家弄懂。”郭村镇种田大户庄海泉说。2015年,江都区益民合作社高产示范方水稻单产达880.2公斤,创下该区水稻种植历史新高。合作社理事长火良余说:“这功劳归莫主任,她把我们的示范方当作责任田,每一步都认真领着我们做。去年在她的技术支持下,合作社享受到400吨测土配方补助肥料,每吨xx市补贴400元,仅此一项合作社就节本16万元。”“小麦机条播、水稻机插秧,我们都是跟莫主任学的。”江都区陆巷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农机大户于传平说,在大伙儿眼里,她就代表科学。经过多年勤学实践,xx逐渐成长为农业专家。她参与的“xx里下河地区稻田高效利用模式与种养技术集成推广”和“xx市无公害优质水稻生产技术的应用及产业化开发”获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二等奖;2014年,“基于秸秆还田的水稻高产高效生产技术集成与应用”获xx省农业技术推广奖二等奖。多年如一日,急农民之所急,想农民之所想,xx赢得种田大户们的广泛信任。“去年夏种要在我们基地推广稻鸭共作试点,我相信她,决定试试。结果稻子大丰收,亩产达650公斤,鸭子也卖得好。今年公司还要扩大试点面积,一稻两收,实现经济、生态双赢。”已是xx“忠粉”的葛忠奎说。在xx的推动之下,江都区13个乡镇中已经有10个镇开展稻麦高产创建,实现小麦、水稻亩产过吨的高产量,也使得该区成为全省为数不多的“吨粮县”之一。与此同时,江都机插秧水稻面积创下历史新高,成为全省稻田综合种养示范县之一。每年,xx率领团队为全区300多位种田大户进行技术培训和田间指导达1000多次,一系列新技术的示范推广,让大家尝到了“勤劳致富,科技发家”的甜头。区农技推广中心副主任朱龙宝,当初就曾估摸着xx“肯定干不长”,如今他们成了工作上的好搭档。他回忆道:“上世纪90年代那会儿,技术和设备没现在这么先进,我们从3月1日一直要忙到10月底麦子种下田。特别是6月到9月,4点钟天刚亮就必须下田,田里温度有三十八九度。当时xx刚来,也跟我们一起下地,从不喊一声累,这让我改变了对她的看法。”这么多年来,xx一直保持着每周至少下乡三四次的习惯。“田头跑得越勤、脚上沾泥越多,群众对我们的抱怨就越少,这比什么都让我舒坦。”她说。【篇四】登上舞台,他是吹拉弹唱样样精通的文艺工作者;回归本职,他是谋划发展一心为民的乡村领头人。xx市贾汪区马庄村党委书记xx,带着乡亲们走出了一条“文化强村”的新路。一个多月前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马庄调研时“点赞”道,精神文明建设在马庄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弘扬和提升。在xx看来,“两个文明”一起抓,才能真正让田园乡村美丽如画。的确,马庄的美,不仅因为这里有紧邻潘安湖的别样风景,更在于村子整体散发出的文艺气质和村民们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就拿我自己来说,除了不会跳舞,各种文艺形式都能来一段。”xx直言,他们村最不怕搞活动,像他这样能登台演出的不下200人,凝聚力还特别强,一声招呼全员响应,随时都能办台晚会。马庄的“文艺范”,还要从30年前说起。1988年,村里成立了苏北首家农民铜管乐团,13岁的xx成了第一批团员。他后来考上了中国音乐学院,大学毕业后进入xx省梆子剧院工作。在剧院干了没几年,xx做出一个惊人的决定:辞职回乡,接手农民乐团。原来,本世纪初因为煤矿产业调整,马庄村集体收入锐减,直接影响到乐团的生存。不少人呼吁解散乐团,而对乐团有着很深感情的xx接过了这只“烫手山芋”。“我和剩下的几个人都憋着一股劲,非要把这个乐团建好,让大家看一看能不能承担起马庄文化发展的重任。”xx壮起胆子带领大家向外闯市场,不久就让乐团“翻了身”。更难能可贵的是,他坚持“扎根农村,服务农民”,结合党的政策,经常把编排的小品、快板、舞蹈、歌曲等节目送到基层乡村、田间地头,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有一次,我在小品里演一个不孝子,因为演得像,下了台还被观众追着骂,这就说明演到了大家心里头。”xx自豪地回忆,他们乐团编排宣讲十九大精神的快板新思想引领新时代,被总书记称赞“编得好,演得好”。2016年9月,xx接任村党委书记。他提出,党委一班人不仅要能说会演,更要带着大伙奔小康,推动乡村发展谋振兴。围绕潘安湖湿地的旅游资源,他在当地大力发展农家乐,融入香包制作、乐团表演等元素,打造特色文化品牌。目前,马庄村拥有“全国文明村”“中国民俗文化村”等诸多荣誉,村民人均年收入18600元,人均住房面积超过60平方米。人们称赞马庄村,“靠文化走上全面小康路”。xx一心扑在工作上,对家人亏欠良多。“儿子上五年级时,他就答应一家三口去南方看海,现在孩子都上初二了,这个愿望还没实现。”他的妻子赵艳芳说,早些年,丈夫每次正常下班时间回家,她就在台历上标注,结果一年下来只有56天有标注。而在百姓那里,xx赢得了好口碑。“我是土生土长的马庄人,村民们都非常淳朴,对我就像对自家孩子。每次到村里点名,上年纪的人见到我还是喊小名,说改不过来。我说别改别改,这样才亲。”和乡亲们聊天,xx愿意掏心窝子。村民徐传贵笑言,村书记领好头,大家把好日子唱着过。春节即将到来,xx带领大家又有新动作,让浓浓的“文化风”再次吹起来。他计划,假期里连续7天推出“香包文化节”,制作一款超大型香包放在文化广场进行展示,“还打算设计一个游客投放香料的环节,取名万人添香”。新的一年里,xx更践行誓言,要在这片热土上用心、用情工作,让父老乡亲们生活得更幸福。【篇五】“两学一做”先进典型群英谱上月4日一早,xx县杨集镇小乔圩村党总支书记xx就忙碌起来,占地2000平方米的电商产业园已破土动工,今年村里的特色农产品要全部上线;村里千亩产业园的道路要规划升级;为村小学新建的500平方米教室即将完工;崭新的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准备投用作为省定经济薄弱村,曾经的小乔圩,739家农户70%都是低收入户,贫穷是最大的短板、脱贫是最大的心愿、致富是最大的追求。多条腿走路,建起稳定增收渠道“让父老乡亲的日子好起来!”国家扶贫开发进程加快,xx没有等靠要,主动对接争取,不放过任何一个发展机会,把“输血”变“造血”,各类帮扶政策在小乔圩落地见效。“咱村最大的资源就是土地,4000亩土地,1000亩河塘,应该充分利用,走高效农业的路子。”2016年,xx通过政府帮扶、老板牵头、村民入股的模式,在村里成立千亩产业园,主打生态观光旅游和种植,并陆续成立农机合作社、土地流转合作社和元实建筑工程公司,建设1000平方米的标准化厂房、32亩的0.92兆瓦光伏发电站,多条腿走路,每年为村集体带来28万元固定收入和部分机动收入。在村西头,紧邻204国道的千亩产业园里,xx县邵强果蔬专业种植合作社的680亩大棚整齐划一。65岁的村民刘汝生正在自家大棚里侍弄西葫芦,就在一年前,他还仅靠一辆手扶拖拉机运输水泥沙石,打工谋生,全家12口人,年收入总共不过5万元,是村里出了名的困难户。“我在于书记的帮助下,流转28亩土地,夏天种西瓜,秋天种桃子,冬天种韭菜,中间穿插种些西葫芦,一亩地每年纯利润有1万多元,现在家里什么都不缺了,这日子,以前想都不敢想!”为了让乡亲们搭上互联网经济这班快车,xx三下深圳,动员从小乔圩走出去的大学生倪小亚返村创业。如今,倪小亚的企业已经拥有5家子公司,涉足淘宝、天猫、京东等知名电商平台,2016年销售额突破3000万元,带动周边220多人就业增收。精神物质双手抓,昔日旧貌换新颜上世纪90年代末,小乔圩村因干群关系对立严重,工作几近停滞。乡政府经过考察,看中在乡中心小学做老师的xx,一番争取后,1998年2月,xx辞去已经干了11年的教师工作,回乡扛起“当家人”重担。“当时,全村负债近70万元,村干部们意志消沉,工作已经很难开展。”回忆起那个场面,老支书倪祥福不禁叹了口气。xx上任后,依托国家政策,逐步化解村集体债务,将村里工作一步步拉上正轨。要富“口袋”,先富“脑袋”。xx在xx县率先办起村级农民职业夜校,有针对性请来农业技术员讲课,为种养殖户提供技术指导,又联系法律工作者,为村民宣讲法律常识。创业之星、学习之星、致富之星、文明之星、孝老之星等一系列贴近农民实际的文明创建活动,在潜移默化中培育现代农民。村里是个小社会,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法治讲堂xx一步一步推进村级治理法治化。村民倪祥胜笑着说:“现在大家一门心思劳动,村里没了闲人,以前打麻将是三缺一,现在成一缺三了,封建迷信、黄赌毒,在咱村里绝迹了。”村集体有钱了,xx最先考虑的,是基础设施建设和民生投入。近几年,他多方筹资1600万元,新铺村路11公里,新建2座电灌站、6000米防渗渠,安装路灯260盏,建设农田林网800亩,为村民改水650户,改造厕所350户尽最大努力让乡亲们行得顺心、住得安心、过得舒心。2016年,小乔圩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2万元,超过全县平均增长速度18.5%;420名低收入人口摘掉贫困帽子;村集体经济收入达25万元,高出全县平均水平42.5%,昂扬向上的村风民风在小乔圩激荡高旋。以心换心,凝聚一团和气2015年,小乔圩村在镇里先行一步,成立民主议事会,由党员和群众代表组成,大事小事,大家一起议。“这两年工程比较多,我们所有招标、质量监督、用工等,都由民主议事会来监督。”xx明白,只有公开公平公正,才能让群众服气。2014年中秋,小乔圩村七组陈士民的儿子陈洋在xx一家制药厂打工时发生意外,不幸死亡。面对这场飞来横祸,老实巴交的陈士民束手无策。xx听说后,不顾正犯着胃病的身体,找来车辆,亲自陪陈士民赶往千里之外的xx。十多天时间里,xx帮助陈士民找律师维权,处理善后,为陈士民家争取到38万元的工伤赔偿。至今,陈士民提起这件事情,仍然感动不已:“于书记就是我们的主心骨,是真心为我们做事,排忧解难。”以心换心,小乔圩村的干群关系一片和谐。每年秸秆禁烧,可以说是村干部最头疼的事情,但小乔圩村已连续两年实现“零火点”。2015年夏季,秸秆禁烧期间的一天,正值下雨前,也是群众迫切放火好赶种下一茬的关键时刻。当时,周边不少村子已是浓烟滚滚,xx也在忙着禁烧工作,却看到村民曹红芳用镰刀清理麦秸,清运离田,xx问道:“你家为什么不烧?”曹红芳笑着回答:“你于书记处处给我们做好事,还把水泥路铺到我们家门口,这个时候,我必须支持你工作,不添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件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