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4(语文版必修3)

上传人:青山 文档编号:1456092 上传时间:2019-10-2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4(语文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4(语文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4(语文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学无忧http:/jiaoxue5u.taobao.com/专注中小学 教学事业!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苏词的艺术风格。2、理解词人复杂的心情,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3、掌握比较法、朗读法、讨论法等常用的诗歌鉴赏方法。二、教学重点:1、情与景的自然结合。2、了解苏词的艺术风格。三、教学难点:1、准确把握词人复杂的心情。(即对“人生如梦”的理解)四、教学设想:按照情境教学理论,利用多媒体,结合朗读法让学生感知、体会、理解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气势磅礴、恢弘高远的意境;通过比较法,明确宋词两派在用词、选材、意境等方面的不同特点;通过了解写作背景和讨论、比较等方法使学生体会作者复杂的心情,从而达到教学目标,也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鉴赏诗、词的能力。五、教学时数:一课时。六、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师:同学们,前几天我们一起了柳永的雨霖铃这首词,现在,就请同学们谈谈你的学习成果,好吗?生1:老师,我能把这首词完整地背下来了。生2:作者通过描写景物,抒写内心的情感,也就印证了一句话:“一切景语皆情语” 。生3:这首词语言比较精致、华丽,而且选择的意象为自然界中较小且静态的事物,如杨柳、晓风、残月、寒蝉、长亭等。生4:这首词格调深沉,通过一系列意象营造了细腻缠绵、低沉含蓄的送别诗意境,它是宋词婉约派的代表作品。师:很好,刚才同学们从柳永这首词的用词、意象、意境等方面进行了回顾,讲的都非常有水平。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宋词的另一派别豪放派的代表作品,那就是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师板书:念奴娇赤壁怀古)(二)感知全文:师:好,现在老师把苏轼的这首念奴娇赤壁怀古朗读一遍,在朗读过程中,请同学们结合我们以前鉴赏词的方法,一起来体味这首词的意境,感受作者的情感,朗读后,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心得。(教师范读全文)师:好,刚才我们一起听了老师的朗读,现在大家一起来谈谈你对这首词的初步感受吧。生1:这首词好像也在写作者不愉快的心情,但这心情与柳永不一样。柳永写男女主人公分手时依依不舍的心情,而这首词在写作者老大无成的心情。生2:虽然都在写不愉快的心情,但苏轼不一样,柳永显得含蓄、细腻,而苏轼就显得气势磅礴、雄壮激烈。生3:这首词与柳永写的一样,也是通过写景,也就是通过描绘意象来抒发感情的。(三)鉴赏上阙:师:对,刚才同学们讲的都非常有道理,有见地。尤其刚才那位同学提到这首词也是通过写景,通过描写意象来抒怀的。 (教师板书:写景)师:那这些景主要集中在词的上阙还是下阙?生:上阙。师:对,好,现在我们一起来朗读上阙,大家一起来找一下作者选用了哪些意象?(学生朗读上阙)师:好,现在就请同学们找一下。生1:大江生2:赤壁生3:乱石生4:惊涛生5:(教师板书)师:对,大家找得都不错,那我问大家,这些意象尤其是大江与赤壁,前后是否可以调换,就是说,先从“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卷起千堆雪”,再写“大江东去人物”?大家一起讨论一下。(学生讨论)师:好,现在请同学们一起来交流一下。生1:不可以,因为按照人观察事物的顺序是从大到小,从整体到局部,即先写长江再写赤壁,符合这一规律。生2:也符合时间的规律,这长江,在作者看来,已不仅仅是真正意义上的长江,而是绵延不断的历史,在历史的长河中,作者身处这有着特定历史事件的赤壁,也就会情不自禁把思绪定格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三国,所以,这意象应该先写长江(久远的历史),再写赤壁(特定的历史)。师:刚才两位同学分析得很有道理,他们从空间和时间的角度分析,实际上也是作者由悠久的历史想到了特定的历史,由绵长的长江想到了古战场赤壁。师:我们说,词人往往通过意象来渲染一定的意境,我问,这首词的上阙,作者渲染、营造了怎样的意境?生1:激烈生2:磅礴,有气势生3:气势宏伟生4:雄伟壮丽师:因此,作者用一句话概括了他描绘的景物,是哪一句?生:“江山如画”师:对,我们说,所谓意象是景物与情感的结合,那么由这些意象上,渗透着作者怎样的感情?生1: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与热爱 生2:对古代英雄的赞美(板书)师:能否更具体些?生:对周瑜的思慕 (板书)师:对,从上阙的哪句词表现出来?生:“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师:为什么?生1:这赤壁作者不称呼为诸葛赤壁,也不称呼为刘备赤壁,而是称呼为周郎赤壁。生2:作者把周瑜称呼为“周郎”,这“郎”显得他特别年轻潇洒,不仅因为羡慕他年轻,而且还有更让他崇拜的呢?四、鉴赏下阙师:对,这就是接下来我们一起要鉴赏这首词的下阙。师:我们请一位同学来朗读下阙好吗?其他同学思考,作者还描绘了哪些意象(即写了周公瑾的哪些方面)?(指定一学生朗读)师:这位同学朗读得相当有感情,作者描绘了哪些景象?生:“小乔出嫁了,雄姿英发”。师:这句写了周瑜的哪一方面?生1:他爱情甜蜜,婚姻美满。师:对。生2:写他潇洒。师:也不错。生3:写他年轻。师:也很有道理 (板书:年轻)师:还有哪方面的?找具体的语句。生: “羽扇纶巾,谈笑间,墙橹灰飞烟灭”师:这句在写什么?生:写他有指挥军队,战胜曹军。师:指挥时,他的神态怎样?生:“谈笑”。师:说明什么?生:指挥若定,展现了他高超的指挥才能。师:想看看周瑜指挥大军和火烧赤壁的情景吗?生:想。师:好,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周瑜,体会周瑜的卓越才能。(播放周瑜点将和火烧赤壁)师:到这里,即周瑜年轻有为的形象,不仅浮现在作者眼前,也出现我们眼前。(板书:年轻 有为)师:这是作者在咏史。师:回顾历史,回到现实,作者却说“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体会?师: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作者写这首词的画像,从这画相中,你看出什么了?(出示课件画像)生1:郁闷生2:身体欠佳 (笑)师:也对。师: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关注苏轼写这首词的背景。(出示课件 念奴娇赤壁怀古写作背景的文字)师:现在知道为什么要“多情应笑我”了吧?生1:笑自己居然与周瑜相提并论。(人家一个大都督,我一个凡夫俗子)生2:笑自己老大无成师:都有道理,是吗?师:同学们,面对这大江赤壁,想到自己的老大无成,联系自己的政治处境,于是作者发出了“人生如梦”的感叹。师:同学们,自这首词问世以来,对“人生如梦”这句有许多的争论,有人说反映了作者消极的思想,也有人有不同的意见,你认为呢?大家一起讨论一下吧。(学生讨论)生:1、我认为,苏轼如此地执着,到头来也老大无功,壮志未酬,而周瑜呢,年轻有为,功勋卓越,太伤感了。2、即使是风流人物,英雄豪杰的周瑜,不也被这“大江”的“浪”淘尽,淹没了吗?所以说,“人生如梦”,所以说有消极的意味。3、苏轼尽管有“人生如梦”的感叹,然而,作者的人生态度,还是比较洒脱豁达的,“一尊还酹江月”,他“还是举起酒杯,祭奠这万古长存的大江与明月吧”,还是把这苦闷,这压抑寄情于这滚滚长的长江 、高悬的明月吧!师:同学们,这首词虽有消极的意味与成分,但,它并没有影响全诗的格调与意境,这豪迈、雄壮的意境和略带消极(伤感)的情绪与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的主题歌同出一辙,两词都写到了长江,也发表了对人生的态度,同时,也都用酒表达了豁达的心胸。好,现在我们就一起来感受同样豪放的歌曲。(学生欣赏三国演义的主题歌,提示学生关注歌词)(五)拓展训练:师:这豁达其实在苏轼其他的词都能表现出来,包括同一时期的作品,如:他在黄州的第四年写的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词中有对快哉亭周围美丽环境和悠闲生活描写的基础上,他用“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作结。师: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首词。(出示苏轼图像与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六)课堂小结:师:好,到这里,我们的上课即将进入尾声,现在请同学们一起来小结一下,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生1:让我了解了宋词另一词派豪放派的代表人物苏轼的风格雄壮、豪迈。生2:让我更深入而全面地了解了词人苏轼,尤其是他写这首词时壮志雄酬又不失豁达的胸襟,太让人感动了。生3:让我再一次深刻体会到了“一切景语皆情语”的内涵。生4:让我在课后会更深入地讲究宋词两派别的风格,也让我在今后的业余时间有方法去鉴赏宋词-比较法、讨论法、朗读法。师:同学们,说得都很好,也很有体会。那就让我们一起来背诵这首词来结束今天的课吧!(学生背诵全词,播放音乐)师:下课,同学们再见。生:老师再见。 客服唯一联系qq 1119139686 欢迎跟我们联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