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字素材(粤教版必修1)课文解读

上传人:青山 文档编号:1455990 上传时间:2019-10-19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字素材(粤教版必修1)课文解读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字素材(粤教版必修1)课文解读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学无忧http:/jiaoxue5u.taobao.com/专注中小学 教学事业!1 课文解读 作者简介 卞毓方,江苏盐城人。 1944 年生。著名散文作家、教授、高级记者。现供职于人民日报文艺部。 1970 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东方语言系日语专业, 1982 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国际新闻专业。已出版雪冠、岁月游虹等多部作品。近年来在散文界长啸而出,独树一帜。 基本解读 这篇传记作品描写的是南宋著名爱国英雄文天祥。作品主要着墨于文天祥被捕后的情形,通过他所遭遇到的攻心之术的诱降、物质生活的折磨以及他自己志向思想行为,来描画 文天祥非同寻常的伟大人格和崇高品性,凸现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养吾浩然之气”的铮铮硬骨头精神。在写法上不同于前面几篇的一个突出点是,这篇作品采用了评传体式。作品不仅仅在选择和陈述着文天祥被捕前后的客观事实本身,同时还以一个现时代的“我”去想象、理解、评说一个七百多年前的古人,“我”对文天祥的崇仰、敬重、对其意义价值的认识,直接或间接地表现在字里行间。另外,作品还着重以文天祥的诗歌为线索,说明文天祥的思想情感,用文学性的想象和电影技法来塑造这一传主形象,语言文白嵌合,气韵生动,富有气势。这些多样化手法的巧妙运用,既栩栩如生地描绘了文天祥最后的生命情形,又鲜明地突出了文天祥的历史意义及其对现代人的启示。 第一部分 文章以简洁明快的笔触,交代了南宋末年的政治情形以及文天祥兵败被俘的历史事实。文章起语不凡,总领全篇,定位文天祥在历史上的意义。末尾嘎然而止,将叙述的重心聚焦到文天祥求死不得、欲逃不能、被押送到元大都燕京的镜框里。 第二部分 元人对文天祥采取的“比杀头更严峻”地考验一个人人格的三次诱降,以及文天祥艰苦的囚禁生活。文章进行了生动细腻的场景描写。 第三部分 文天祥的绝笔之作正气歌的创作过程。文章采用了电影镜头的描绘技法,运用了合理的文学想象,将文天祥创作正气歌的过程描写的惊心动魄,光彩耀人,悲凉慷慨。 2 习题解说 第一题命题意图和参考答案 命题意图是促使学生对文章取材和描写重点的把握。 参考答案 这篇给文天祥做传的作品,在取材上,和一般作品有所不同。它描写文天祥的爱国主义情怀和刚硬不屈的精神品性,主要聚焦于文天祥被捕之后所受到的更严峻的人生考验上。“文天祥未完成的使命”的具体含义,可以参见文章末尾:“文天祥可以求仁得仁、从容捐躯的了,他已经完成在尘世的使命。” 第二题命题意图和参考答案 命题意在对这篇传记作品的“评传”性质的理解。传记作者在作品中加入自己对于传主的评论,有助于开掘传主的生命价值,突出传主的独特意义,将传主生活事实的平面叙述升华到立体述评的层面。 参考答案 表明文天祥面对更为复杂的诱降所表现出来的精神品性之难能可贵和他所采取的对策之高明。 两个反问句式、两组比喻,对比了文天祥的爱国情怀和留梦炎等的卖国投降行径,突出了文天祥的崇高形象。 元世祖忽必烈深知,最能帮他巩固蒙人统治秩序的,当属文天祥无疑。另外,此话具有某些哲理意义。 第三题命题意图和参考答案 命题意在理解文学创作“穷而后工”的独特现象。 参考答案 希望同学能够贴近自己对文学的理解和自己的生活经历感受来回答这个问题。课文中也提供了一些例证,如但丁及其神曲、马可波罗及其游记叙述、司马迁和李煜。 客服唯一联系qq 1119139686 欢迎跟我们联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