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骚》解释3

上传人:青山 文档编号:1455932 上传时间:2019-10-1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离骚》解释3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离骚》解释3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离骚》解释3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学无忧http:/jiaoxue5u.taobao.com/专注中小学 教学事业!离骚简析楚辞篇名。屈原的代表作。370多句,2400多字,为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王逸楚辞章句题作离骚经,宋代洪兴祖在楚辞补注中指出:“盖后世之士祖述其词,尊之为经耳。”也有人称之为离骚赋,或简称骚。自汉迄南北朝,离骚又常被举作屈原全部作品的总称。在文学史上,还常以“风”、“骚”并称,用“风”来概括诗经,用“骚”来概括楚辞。 关于离骚篇名的涵义,古今各家说法不一。司马迁在史记屈原列传中释为“离忧”。班固在离骚赞序中释为“遭忧”。王逸在楚辞章句中释为“别愁”。后人多各从其一说。近世学者,则有人据大招“伏戏驾辩,楚劳商祗”及王逸注“驾辩、劳商,皆曲名也”,认为“劳商”与“离骚”均系双声字,“离骚”即“劳商”之转音,因而推论离骚本为楚国古乐曲名。 关于离骚的写作年代,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说:“屈原放逐,著离骚。”则当作于放逐以后。今人对此说法不一,有说作于怀王世被疏以后,有说作于顷襄王世被放以后,有说作于怀王末顷襄王初,有说始作于怀王时而作成于顷襄王初,迄无定论。 关于离骚的创作缘由,司马迁在史记屈原列传中引刘安离骚传说:“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又说:“屈原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屈原的“忧愁幽思”和怨愤,是和楚国的政治现实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离骚就是他根据楚国的政治现实和自己的不平遭遇,“发愤以抒情”而创作的一首政治抒情诗。由于其中曲折尽情地抒写了诗人的身世、思想和境遇,因此也有人把它看作是屈原生活历程的形象记录,称它为诗人的自传。离骚作为长篇巨制,所表现的思想内容是极其丰富的。关于它的内容层次,历来也有各种各样的分法。大致说来,诗的前面部分是从自己的世系、品质、修养和抱负写起,回溯了自己辅佐楚王所进行的改革弊政及受谗被疏的遭遇,表明了自己决不同流合污的政治态度与“九死未悔”的坚定信念;中间部分是藉女劝告、陈词重华总结历史上兴亡盛衰的经验教训,阐述了“举贤授能”的政治主张,并从而引出神游天地、“上下求索”的幻想境界,表现了对理想的执著追求;最后部分是在追求不得之后,转而请灵氛占卜、巫咸降神,询问出路,从中反映了去国自疏和怀恋故土的思想矛盾,而在升腾远游之中,“忽临睨夫旧乡”,终于不忍心离开自己的祖国,最后决心以死来殉自己的理想。 离骚的前一部分作为对往事的追忆,偏重于叙写现实;后两部分作为对未来的探求,偏重于驰骋想像,最后则以回到现实结束全篇。诗中通过这样的抒写,塑造了具有崇高品格的抒情主人公形象,反映了诗人实施“美政”、振兴楚国的政治理想和爱国感情,表现了诗人修身洁行的高尚节操和嫉恶如仇的斗争精神,并对楚国的腐败政治和黑暗势力作了无情的揭露和斥责。司马迁评论离骚说:“屈原虽流放,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其存君兴国,而欲反覆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又引刘安离骚传说:“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矣!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嚼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史记屈原列传)基本上道出了离骚作为政治抒情诗的精神实质和不朽价值。 离骚是屈原用他的理想、遭遇、痛苦、热情,以至于整个生命所熔铸而成的宏伟诗片其中闪耀著诗人鲜明的个性光辉,这在中国文学史上,还是第一次出现。离骚的创作,既植根于现实,又富于幻想色彩。诗中大量运用古代神话和传说,通过极其丰富的想像和联想,并采取铺张描叙的写法,把现实人物、历史人物、神话人物交织在一起,把地上和天国、人间和幻境、过去和现在交织在一起,构成了瑰丽奇特、绚烂多彩的幻想世界,从而产生了强烈的艺术魅力。诗中又大量运用“香草美人”的比兴手法,把抽象的意识品性、复杂的现实关系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所谓“离骚之文,依诗取兴,引类譬喻,故善鸟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灵修美人以媲于君,宓妃佚女以譬贤臣”(王逸楚辞章句),说的就是这一艺术特色。而且其中的比喻,并不仅仅停留在个别事物的类比上,还体现于整个形象体系的构思中,因而又含有整体上的象徵意义。离骚在语言形式上,突破了诗经以四字句为主的格局,每句五、六、七、八、九字不等,也有三字句和十字句,句法参差错落,灵活多变;统篇隔句句尾用“兮”字,句中则往往配以“之”、“于”、“乎”、“夫”、“而”等虚字,用来协调音节,也有全句不用虚字的。这种新的诗歌表现形式,为诗经以后兴起的骚体文学涤讪了基础。离骚中又多用对偶。据统计,全篇对句在百句以上;并已出现了错综对,如“固时俗之工巧兮, 规矩而改错;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在一句中,还往往以双声配双声,叠韵配叠韵,前者如“ 郁邑而 傺兮”,后者如“聊逍遥以相羊”,等等。这就形成了离骚的诗句在错落中见整齐,在整齐中又富于变化的特点,读来节奏谐和,音调抑扬,具有一种起伏回宕、一唱三叹的韵致。同时,离骚又大量运用楚地的方言词汇,如“汩”、“搴”、“莽”、“冯”、“羌”、“诼”、“ 傺”、“阊阖”等,并常将状词冠于句首,带有浓厚的南国情调和地方特色。诗中对形容词的使用也十分恰切并具有新意,如“总总”写云霓翻腾之貌,“岌岌”喻高冠耸然之势,“蜿蜿”状神龙游动之态,都可谓循声得貌,曲尽其妙。离骚在艺术上取得的高度成就,与它丰富深刻的思想内容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使它成为中国文学史上光照千古的绝超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鲁迅曾赞之为“逸响伟辞,卓绝一世”(汉文学史纲要),给予了极高的评价。离骚图 清代门应兆作客服唯一联系qq 1119139686 欢迎跟我们联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